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对等的背后!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3-24 17:38:27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作者:盛唐如松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掌柜的刀
已获转载授权

蓬佩奥的工作很难找,这已经不是秘密。继他和一些美国政客被中国反制裁后,失去国务卿职务的蓬佩奥就开始找工作了。据说,只找到一个月薪六千美元的工作。美国企业不是没有好的工作给自己的国务卿,而是因为中国的反制裁条款里有一个很明确的认定,那就是在制裁这个人的同时,也会制裁和这个人有关联的企业。所以,只有那些和中国没有多少关系的企业愿意雇用蓬佩奥。但是如今的中美贸易体量如此之大,关系如此密切,能够做到和中国全无关系的美国企业又有多少呢?俗话说,打蛇打七寸,而资本的七寸就在利益上。
当然,这还不是蓬佩奥最大的损失。美国高层政客还有一个较高的收入来源,那就是出书和演讲。蓬佩奥出书估计没有多少人捧场,更不可能在中国市场上出售。而演讲的最大收入地之一就是中国,当年奥巴马离开白宫后,就凭着在中国各地的演讲获利无数。其实大家也不一定就真的愿意听奥巴马以及其他美国政客的演讲,认为他们的演讲有助于企业文化的提高。而是邀请这样的美国名人来国内演讲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地位的象征。所以,一度以来,中国大企业以及某些机构邀请美国前政要演讲是美国前政要们的一个主要收入来源。而蓬佩奥则完全失去这种轻松赚钱的机会。所以,蓬佩奥躺着赚钱的待遇基本被剥夺了。接下来就要看美国的企业会不会在中美脱钩论的影响下,愿意高价雇佣这位前国务卿先生了。
本以为杀了一只猴之后,鸡们应该会接受教训的。但是现在我们发现,无论是杀鸡还是杀猴,都不足以给鸡和猴们以震慑,他们依旧该咬的咬,该吠的吠。
之所以如此,正像华姐姐说的那样,缘于西方国家的高傲和无知。自以为自己还是一百多年前的列强,浑然不知,自己正在朝着列弱的目标一路狂奔。对于美国的反制裁,没有让欧洲人汲取教训,反而认为是自己对中国的态度不够强硬,自认为更强硬一点,中国就会软下来。结果就被平视了。我们同样对欧洲发起了同样的反制裁。
但有些事,一旦摆上台面就很难说清楚,因为这些事背后的原因都是非常复杂的。作为一个外交发言人,如果在解答某个提问时把背后的牵牵绊绊都扯出来,非但不符合外交原则,也容易引发更多的解读,所谓言多必失,在外交活动中,尤其重要。所以,外交语言一定要简洁明了,不牵不扯,一个问题就是一个问题,尽量不要因为一个问题而牵扯到另外一个或数个问题,这样就真的子子孙孙无穷尽了。那不是外交,那是扯皮。
所以,欧洲政客对中国的诬陷抹黑,并不仅仅是出于无知和高傲,相反,很多人是出于熟知和害怕。比如本轮中国反制裁排名第一位的欧洲议员彼蒂克菲尔。他不但来过中国,还曾经是对华友好人士,也来过很多次中国。所以,他不是不了解,而是太了解。
为什么太了解之后他反而会从对华友好变成对华恶意呢?难道是中国得罪他了?我觉得不是。我觉得这是因为在他接触中国的初期,面对一个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中国,一个相比较于德国【他是德国人】还是很落后的中国,他是愿意帮助中国发展的。就像前些年某些德国人愿意接纳难民一样。欧洲人大多都有这样的心理,你比我弱,我可以帮助你,施舍你。但是你不能比我强,更不能因为比我强从而损害到我的利益。这种心理其实并非欧洲独有,这是人性的痼疾之一。在我们身边也是不乏其人的。只不过,中国人在自己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传统道德的规范下,所占比例较小而已,由此也就让我们国家整体特性呈现出温和不妒忌的特点。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


彼蒂科菲尔之所以被排在第一位,肯定是因为他在鼓动欧洲反华这件事上做得最卖力。作为一个知华派,一个读过毛选,研究过马列主义的德国人为何会如此做?
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真正的危机,因为他们懂中国,所以知道中华的崛起是难以阻止的,也知道中国崛起后,西方世界将会遭遇到怎样的困境。欧洲人没有中国人聪明,没有中国人勤劳,没有中国独立而完整的产业体系,没有中国足以形成内循环的市场。他们的有利条件只在于先发的科技水平,先发的世界话语权以及庞大的西方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一旦这些被中国追赶上,那么他们所拥有的优势都将被中国所碾压。所以,他们是最坚定,也是最疯狂的反华者。对于这些人,自然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除此,别无他法。
和对美国政客一样,反制裁个人的后面,都挂着一连串和这些政客们有关联的公司。否则。对于个人的制裁是没有多大效果的,反正这些污蔑中国人权的政客也不来中国,否则他们就会感受到一个人权远远高于欧洲的中国。当然,还有一些人是,即便来了中国,即便感受到了中国的人权之高,也还是昧着良心,睁眼说瞎话。无它,欧美是不能承认中国的发展的,否则将置自己于何地?
但是,如今的中国,已经进入到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或者说瓶颈期,这个瓶颈期并非中国缺少发展的动力或者面临发展的客观困境,而是在欧美的主观意识上,他们认为如果任由中国这么发展下去,他们自己将无存身之地,他们近代以来在世界上处于的绝对优势地位将会受到威胁。所以,他们一定会在中国突破发展临界值时纠合起来对中国施以压力。


这时候,中国如果屈服于他们的压力,按照他们的规划意图去走,也就意味着我们自己放弃了进一步发展的权利,我们当然不能这么做。追求美好生活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民的权利,我们自然要维护这种权利,而维护的背后,就需要强大的实力以及坚强的意志,绝不屈服的精神,这就到了硬碰硬的时候了。
硬碰硬的第一步自然就是外交上的针锋相对,所以我们的反制裁才如此坚决果断,接下来,国家安全上的针锋相对也会逐步发生,再最后,就看谁更硬,谁更有家底来支撑这些振奋相对,欧美自然认为自己有底气来支撑这些。毕竟他们有着先发优势,也有着百十年来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想要追上他们的先发优势,想要打破他们的优越感,我们就要用更强硬,更智慧的手段来应对,直到他们认清现实,承认中国的发展成果,承认自己的愚昧高傲。这一过程对于欧洲来说,或者并不需要多久,但对于美国来说,这一过程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毕竟,欧洲人的装逼成分过大,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因为利益而放弃装逼,但美国,却是在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国运与利益,美国显然还是拎得清的。而中国,自然更加明白这个道理。因为我们已经无路可退,如果不能实现民族复兴,我们或者就会成为这世界上永远的低等公民,永远都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相关文章

  • 占豪:对等反制!中美同时采取大动作,然而效果却截然不同
    占豪:对等反制!中美同时采取大动作,然而效果却截然不同

    参考消息网报道,中国19日发布《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将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进行安全审查。就在一天前,美国总统签署《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对外国公司在美上市提出额外的信息披露要求。有舆论认为,中方此举旨在“反击美国严审中企”。时事国际1.瑞典国王宣布瑞典的抗疫失败,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表示,我们不会对瑞典的内部事务指手画脚,愿为瑞典抗疫提供必要协助。(环球网)画外音:想当初,西方国家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不提也罢。2.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20日证实,英国以外已有至少三个国家发现与这种...

    2020-12-22 08:29:05
  • 后沙:对等制裁,这次连美国NGO也一起收拾
    后沙:对等制裁,这次连美国NGO也一起收拾

    美国制裁又来了,12月7日在美国国务院主导下,美国财政部发布消息,称对中国14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实施所谓“制裁”,理由是他们涉及取消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几名议员资格。现在离美国政府换届也不过六周时间,蓬佩奥负责的美国国务院却像走火入魔一般,在最后时刻邪性大发。12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对美国予以警告:针对美方恶劣行径,中方将采取坚决有力反制,坚定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今天,华春莹宣布了中方的反制措施:对在涉港问题上表现恶劣、负有主要责任的美国行政部门官员、国会人员、非政府...

    2020-12-11 17:53:54
  • 对等制裁,这次连美国NGO也一起收拾!
    对等制裁,这次连美国NGO也一起收拾!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美国制裁又来了,12月7日在美国国务院主导下,美国财政部发布消息,称对中国14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实施所谓“制裁”,理由是他们涉及取消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几名议员资格。现在离美国政府换届也不过六周时间,蓬佩奥负责的美国国务院却像走火入魔一般,在最后时刻邪性大发。12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对美国予以警告:针对美方恶劣行径,中方将采取坚决有力反制,坚定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今天,华春莹宣布了中方的反制措施:对在涉港问题上表现恶劣、负有...

    2020-12-11 06:47:47
  • 外交部:美方政治挑衅在先,中方有权作出对等反制
    外交部:美方政治挑衅在先,中方有权作出对等反制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记者马卓言)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7日介绍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闭馆情况时表示,美方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发起政治挑衅在先,中方当然有权作出对等反制,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汪文斌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说,7月21日,美方单方面挑起事端,突然要求中方关闭驻休斯敦总领事馆。对此,中方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美方立即撤销有关错误决定,否则中方必将作出正当和必要反应。7月24日,中国外交部通知美方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馆。汪文斌说,27日上午,美方人员按照中方要求撤离总领馆,美国...

    2020-07-28 10:25:52
  • 明人明察:关闭美国成都总领馆,比中国对等反击更让美国害怕的是中国人的心态
    明人明察:关闭美国成都总领馆,比中国对等反击更让美国害怕的是中国人的心态

    昨天,中国宣布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让中国的互联网洋溢着节日的气氛。部分网友脑洞大开,用逗比搞笑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政府决定的支持态度,特别受广大网民欢迎,这种形式也特别应景的表达了中国人的自信。还有这种:经常受网民批评的央视这次也得到了表扬:昨天虽然股票大跌,但股民的态度也是刚刚的:中国人以淡定的心态看待中美外交冲突升级这一事件,对于中国以对等方式反击美国的政治挑衅,中国人是压倒性的支持。国民的心理状态,内在地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状态。与一部分精英在担心中美冲突升级不同,群众的心态是镇定、坦然、自信。中...

    2020-07-25 15:51:52
  • 西西弗:从中方对等关闭成都领事馆,看博弈论中的以牙还牙策略(Tit
    西西弗:从中方对等关闭成都领事馆,看博弈论中的以牙还牙策略(Tit

    在西方媒体对这个事情的报道中,基本都用了'tit-for-tat'这个词语,这个词翻译成中文,就是以牙还牙。在博弈论中,以牙还牙(tit-for-tat)是一种解决囚徒困境的有效应对策略。在两个相互完全不信任个人之间的多次重复博弈中,以牙还牙是一个最有效的应对方法。1、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论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对每个人来说的最佳选择,反而会带来群体的损失。经典的囚徒困境如下: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有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

    2020-07-25 13:51:10
  • 盛唐如松:休斯顿的对等加码
    盛唐如松:休斯顿的对等加码

    中美的博弈已经到了白刃相向的地步,就在前天,美国宣布中国驻美国休斯敦领事馆三天内撤离。而在这件事后,特朗普更是放话说,将会关闭更多的中国驻美领事馆。这种事,对美国来说,算是家常便饭,经常干的事情,就在特朗普本届总统上任前几个月,当时的奥巴马政府和关闭了好几个俄罗斯的领事馆,或者美国人认为这种事没啥大不了的吧。但其实,关闭中国大使馆,这在中美建交史上却属于首次。美国可以无所谓,但中国不能不重视。毕竟,美俄之间比这个更严重的外交危机都属于司空见惯,但中美之间的外交关系却一直保持着温和的状态。如今美国改变了这一...

    2020-07-25 11:00:23
  • 周小平:警惕美国关闭我领馆事件当中的舆论核弹!猜猜我方会对等关闭哪个美领馆?
    周小平:警惕美国关闭我领馆事件当中的舆论核弹!猜猜我方会对等关闭哪个美领馆?

    导读:美国干任何事都是舆论先行,有暗部、有明面、有网络、有官方,人家是多渠道舆情军种密切配合,效果很强、影响恶劣。首先美国这次突然无理蛮横要求立刻关闭中国驻休领馆事件,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但笔者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美国此次蛮横无理勒令闭馆事件的整个操作过程中,仍有一处致命的有毒微操,这一处舆论谣言微操十分精妙、十分狠毒,影响极大,是在美国决定蛮横无理勒令闭馆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的舆情核弹,并且在闭馆消息传出的30秒内就开始通过自媒体平台疯狂散播。当时一则名为:“美国关闭中国驻休领馆,是因为中国以疫疾防控隔...

    2020-07-25 10:42:28
  • 遭中国对等制裁后…果然,白宫还在嘴硬!
    遭中国对等制裁后…果然,白宫还在嘴硬!

    7月24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馆,以对美国此前要求关停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进行对等反制。据路透社最新消息,当地时间24日,白宫就此作出回应,要求中国不要采取“以牙还牙的报复行动”的同时,又继续老调重弹,就美国政府要求中国关闭休斯敦总领馆的行径进行狡辩。美国驻成都总领馆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阿尔约特当天声称,“我们指示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的行动是为了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与美国民 值得注意的是,阿尔约特提到的要求中国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的理由,与本周早些时候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给出的理由如出一辙...

    2020-07-25 08:25:08
  • 对等反制!中国不会退却、眨眼!中方通知美方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
    对等反制!中国不会退却、眨眼!中方通知美方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0年7月24日上午,中国外交部通知美国驻华使馆,中方决定撤销对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设立和运行许可,并对该总领事馆停止一切业务和活动提出具体要求。7月21日,美方单方面挑起事端,突然要求中方关闭驻休斯敦总领事馆,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及中美领事条约有关规定,严重破坏中美关系。中方上述举措是对美方无理行径的正当和必要反应,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符合外交惯例。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2020年7月24日上午,中国外交部通知美国驻华使馆,中方决定撤销对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设立...

    2020-07-24 15:25:08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