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突破美国话语陷阱,重构“中国叙事”!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4-15 11:14:11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作者: 明叔
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
微信ID:laomingdashu

当特朗普和拜登接连将中国定义为美国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之后,中美博弈已经成为中国崛起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我个人理解,中美博弈至少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中美博弈的本质是,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中美博弈的胜负手在于,两国内部治理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相应的治理效果;

——中美博弈的具体表现是,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舆论战、外交战等;

——中美博弈在国际上的胜负手是,谁可以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的公共品,包括和平、安全、稳定、发展、繁荣等;

——中美博弈的结果,最终将决定世界各国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际体系的本质特征。

在中美博弈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核心的竞争,就是“叙事之争”。

从中美博弈的角度来看,所谓叙事之争,争的就是“定义自我、论述自我的权利”、“定义他人、论述他人的权利”。

对于中国来说,就是要突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制造的话语陷阱、思维陷阱、逻辑陷阱,对内、对外讲清楚:

——中国是什么,中国不是什么,中国为什么是对的,中国为什么是好的;

——美国是什么,美国不是什么,美国为什么是不对的,美国为什么是不好的。

举例来说,在疫情之下,美国从维护自身狭隘的利益出发,搞“疫苗民族主义”,大量囤积疫苗,却对其他国家的疫苗需求置若罔闻,这种自私自利的做法,本应该受到全世界的唾弃。

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在控制住国内疫情的同时,积极与世界各国分享疫苗,帮助各个国家抗疫,这本应该受到国际社会的赞赏和认同,但美国却将中国这一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做法定义为所谓的“疫苗外交”,指责中国用疫苗谋取私利。

换句话说,疫情之下,不帮人的反而有理,帮人的反而成了“坏人”。

真是岂有此理?

但从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发现,“叙事之争”到底有多么关键。

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其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不取决于中国实际上做了什么,而在于世界接受了关于中国的何种叙事。

美国的叙事能力是如此之强,现在甚至我们自己都觉得搞“疫苗外交”不是一件好事情,从而要反反复复去论证中国不是在搞“疫苗外交”。

这就是所谓的话语陷阱、思维陷阱和逻辑陷阱。

简单来说,就是你被别人带偏了。

我此前曾经写过,我们就是要理直气壮地跟美国人说,我们就是在搞“疫苗外交”,又怎么了?中国拿出最宝贵的疫苗,帮助各国抗击疫情、拯救生命,跟各国携手抗击疫情,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我们非常欢迎美国也来搞“疫苗外交”啊,我们一起比赛,看谁能给其他国家提供更多的疫苗,谁能更好地帮助其他国家抗疫。

其实,这种美国给我们制造的话语陷阱、思维陷阱、逻辑陷阱,可谓比比皆是:

——中国当年跟非洲搞合作,美国和西方一些人说,这是“新殖民主义”;

——中国搞“一带一路”,美国和西方一些人说,中国在制造“债务陷阱”;

——中国发展高科技,美国人说中国威胁了美国的国家安全;

——中国在贸易、投资领域具有无比的竞争力,美国人说这是不公平竞争;

——中国在香港恢复宪政秩序,为香港长期的稳定与繁荣打下基础,美国人说这是在压制民主。
……

以上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其实伴随着新中国每一步发展,美国及其盟友都在试图用他们的那一套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定义中国、论述中国”,而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角度来看,就是美国和西方人不断地在“污蔑中国、抹黑中国”。

接下来,中美博弈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中美之间的“叙事之争”,将会越来越突出,中国亟需打破美国和西方制造的话语陷阱、思维陷阱、逻辑陷阱,构建有力、有效、有说服力的“中国叙事”。

中国人自古都讲,“师出有名”,其实就是构建一个对自己有利、能压制对手、能争取更多支持的“叙事”。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关键也在于构建一个能说服最多数人的“叙事”。

对于中美博弈中的“叙事之争”,中国应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陷入美国和西方制造的各种陷阱,要真正讲好“中国故事”。

在这里,我特别想说的是,“中国故事”,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浅层次的“中国好人好事”,其本质上就是构建一套关于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叙事体系”,讲清楚“中国是什么,中国不是什么,中国做了什么,中国为什么这样做,中国为什么这样做了效果很好”。

构建“中国叙事”,是一项宏大的任务,需要中国政府、媒体、专家、学者等一起努力,我先简单讲述10个方面,就当是“抛砖引玉”:

第一,我们要认识到,中美博弈的本质,从来不是什么“自由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而是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霸权国家,在自身衰落之时,不敢正面与中国竞争,企图用各种抹黑、造谣、封杀、围堵、遏制等方式,扼杀14亿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正当权利而产生的矛盾和斗争。简单来说,中美之间的大国竞争,就是霸权与反霸权之争,就是扼杀与反扼杀之争,就是打压与追求独立发展之争。

第二,美国从来不是全世界自由、民主的“灯塔”,更不是所谓的“山巅之国”,美国是一个自私自利、虚伪、双标的帝国主义国家。当今世界,美国穷兵黩武,是全世界和平与安全面临的最大的不稳定因素;美国金融业无序扩张,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是全世界经济稳定与繁荣面临的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第三,今天的美国,早已经背离其国父建国时的初衷,从一个所谓的自由、民主国家,异化为一个“寡头当道”的国家。在政治上,由于民主原教旨主义盛行,最终导致利益集团横行,绑架了美国的政治决策和政治进程,美国政治制度的道德感和优越性正在不断丧失;在经济上,由于市场原教旨主义盛行,导致赢者通吃,美国阶级矛盾、种族矛盾不断激化,美国经济的公平性、普惠性不断丧失。

第四,从全世界范围看,美国是一个邪恶的帝国。从建国之初,美国屠杀印第安人和奴役黑人,再到历史上各种排华、排外运动,再到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发动无数的战争、挑起无数的冲突、发动政变、搞和平演变、搞颜色革命,是全世界的动乱之源。仅在中东地区,美国长期偏袒以色列,打压阿拉伯国家,并在部分阿拉伯国家扶植反动势力压迫阿拉伯国家的人民,给中东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几十年来,由于美国的战争、侵略和国家恐怖行为,导致数十万阿拉伯民众丧生,上千万阿拉伯民众流离失所,美国对中东阿拉伯国家、对穆斯林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第五,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近代中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疯狂掠夺和残忍迫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今天的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正无比接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

第六,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核心,本质上与意识形态无关,而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如何从近现代落后挨打的局面中再次实现崛起和腾飞的过程,也是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断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第七,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打破了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于现代化道路和模式的垄断,提供了一个更适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选择。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在经济理论和实践上,打破了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迷思,证明市场和计划都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和方式,关键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此同时,中国在政治理论和实践上,打破了民主原教主义的迷思,证明西方式自由民主和中国的治理体系,都只是一种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关键是要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体现公平、包容、普惠,也就是要实现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第八,美国和西方国家是当今世界的“少数派”。中国与美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并非中国与全世界的矛盾,美国和西方国家无论是从国家数量和人口规模上来说,都是这个世界的少数派,未来它们甚至还会在经济规模上成为少数派。美国和西方国家代表不了国际社会,更代表不了全世界。中国与美国和西方这些国际社会“少数派”的矛盾,是中国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不得不与美国和西方进行的长期斗争。

第九,中国和美国在国际上的较量,不是意识形态的较量,也不是传统上大国之间势力范围的较量,而是现代化模式和道路有效性、科学性的较量。长期以来,美国不断输出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违背了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从全世界范围看,美国强推的民主原教旨主义和市场原教旨主义效果很不好,大量发展中国家盲目西化、盲目美国化,最终导致国家内耗不止,贪污腐败盛行,国家现代化过程举步维艰,长期成为美国军事霸权和金融霸权体系下的附庸物。

第十,中国和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最终不仅将决定全世界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选择,也将决定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国际体系的本质特征。从现代化模式之争看,美国要的就是全世界其他国家不管、不顾本国的国情,盲目照抄照搬美国式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丝毫不顾及“美国模式”给其他国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而中国并不谋求输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中国强调的是一套发展哲学和发展理念,其核心就是每个国家都有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权利,任何一种政治和经济制度,都需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每个国家的人民对于本国的制度和模式到底好不好,最有发言权。

从国际体系来看,中国强调各国一律平等,共同发展,本质就是在国内构建“本国、本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在全世界范围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美国要的则是继续维护其自身的霸权,对其他国家进行操纵、控制、奴役和剥削。

中美之间的“叙事之争”,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道路与模式的宏大争论,也有在一时一地、具体问题上的争论,这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由于美国和西方至今仍掌控着国际话语权,中国要突破美国和西方制造的各种话语陷阱、思维陷阱和逻辑陷阱,是非常不容易的,但至少我们要从此时此刻开始,拥有一个宏观、系统的思维,要真正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能够时刻对美国和西方的“叙事”保持警惕,进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被他们带了节奏。

当然,我们在看清美国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本质的同时,也不能陷入到逢美必反、逢西方必反的陷阱中去。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看待美国和西方在世界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积累的有益理论、思想、经验和实践,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一方面要强调自主探索,为中国、为世界找到一条科学的现代化道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坚持“摸着美国过河”、“摸着西方过河”,继续从美国和西方的成败得失中汲取中国发展的灵感。

改革开放42年,我们有意淡化了意识形态之争,有意淡化了有关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的表述,这对于国内不争论、一心一意谋发展,非常重要。但随着中国崛起与美国和西方形成对撞和冲突,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创建和积累的一些经典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有必要再认识、再思考。这对于我们打破美国的话语陷阱、思维陷阱、逻辑陷阱,对我们谋求构建“中国叙事”,都很有帮助。

相关文章

  • 大开眼界!竟然还有中国人这样给日本核废水洗地
    大开眼界!竟然还有中国人这样给日本核废水洗地

    执笔/刀剑笑 叨叨姐这两天,围绕日本核废水排放,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说法。比如“对标中国”的。说什么“为什么不亮亮中国核电站冷却水排放的相关指标,来跟日本比一下呢”“这样对日本,妥妥的柿子捡软的捏”……也有对日本表达无厘头的信任的。东京都说了,“排放核废水中的氚浓度将被稀释到日本国家标准的四十分之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饮用水标准的七分之一。”还有看似理性客观的:“别光忙着愤怒,在IAEA平台上拿 01国内为日本“洗白”的声音中,一种是“对标中国”说。主要就是想通过揭中国的短,反衬日本已经做得很好。比如有人...

    2021-04-15 11:13:01
  • 美债总额突破30万亿 美国离崩盘还有多远?
    美债总额突破30万亿 美国离崩盘还有多远?

    上周发生了一件非常重磅的大事,美国宣布一项2.35万亿的新基建方案。这件事老蒋当时也写了,写的相对比较浅,就是就事论事从美国基建本身能不能搞成来侃了一下,但真的只是表面,想触及到更深的本质看透这件事,其实还是有挺多说道的。但很可惜,目前老蒋我没看到任何一个号把这件事说透。▲3月31日,拜登在“铁锈带”匹兹堡发表了他的基建蓝图演讲所以还是再说一下这件事吧。拜登2.35万亿的新基建方案其实不是什么新 当然美吹们非要拿北京南城拆不起的胡同串子去做对比,那也没办法。所以很多美国总统一直以来也都想搞基建,全球第一强...

    2021-04-15 11:11:45
  • 中美俄形势的新变化!美俄通话,拜登特使访华,都和中国有关!
    中美俄形势的新变化!美俄通话,拜登特使访华,都和中国有关!

    毛岸英妻子现状:生2儿2女用长子名字纪念毛岸英 古代女子夏天如何避暑?不少女人使用这招,但却便宜了很多男人 上将韦国清:帮助越南打法国,出征时毛主席嘱咐:不可当太上皇 周总理晚年为何吸起了烟?外宾知道原因后,当场哭了出来 他是民国赌王,因一时糊涂不听杜月笙忠告,结果被人连捅19刀 老兵突然消失50年后在罗布泊被人发现身旁还有书信 第二则消息:据法新社和德新社华盛顿报道,当地时间4月13日,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将于本周访华。为啥这两则消息,能让人心生出如此之感慨呢?先说第二则消息吧—...

    2021-04-15 11:11:15
  • 牛弹琴:这场改变世界的战争,美国就这样输了!
    牛弹琴:这场改变世界的战争,美国就这样输了!

    我们去阿富汗,是因为20年前发生的一场可怕的袭击。但这不能解释,我们为什么在2021年还应当留在那里……一晃,这场因911事件引发的阿富汗战争,已经持续了整整20年了。拜登接着说:我们不能继续这样一种循环了,也就是不断延长或扩展我们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希望为我们的撤军创造理想的条件,期望出现不同的结果。我现在已经是督管驻阿富汗美军的第四位总统,其中两位是共和党人,两位是民主党人。我不会再把这个责任交给第五位总统。在与我们的盟友和伙伴、我们的军事领导人和情报专家、我们的外交官和发展专家、国会和副总统哈里斯、...

    2021-04-15 09:41:07
  • 钮文新:枪支何以已成为美国人的必需品?
    钮文新:枪支何以已成为美国人的必需品?

    正当中国以各种方式祭奠已故亲友之时,仅4月4日当日,美国多地不仅发生大规模“反歧视亚裔”的示威活动,而且一天之间居然发生227起枪击事件,并把2名11岁以下的儿童和10多位爹妈送进了坟墓。美国最近传来的信息说:枪支已经变成了美国人的必需品,以及外出的标配。这是什么情况?难道美国已经变成了人与野兽竞技的原始丛林?当然,枪击致死的人数还远不及新冠疫情在美国形成的灾难,但过去四年走来的一系列在中国人看来十分荒唐的、令人类文明所不齿的现象,居然会从美国不断扩散,而向世界似乎透射出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未来世界会不会...

    2021-04-15 08:25:24
  • 美国还是债权国时,也当过冤大头!
    美国还是债权国时,也当过冤大头!

    作者:李建秋的世界来源:李建秋的世界(ID:lijianqiudeshijie)在今天美国动辄高额负债,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美国曾经是债权国,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今天美国动辄动用金融手段撸其他国家羊毛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美国也曾经频繁被他国撸羊毛,而时空转换到现代,过去美国所经历的,似乎就是今天中国所经历的,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启示呢?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依然在僵局中维持,以英国为代表的协约国集团看起来情况并不乐观:西线的堑壕战依然是僵局,而东线作为盟友的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协...

    2021-04-15 07:36:13
  • 美国总统特使克里访华目的何在?读了此文就知道,绝不那么简单!
    美国总统特使克里访华目的何在?读了此文就知道,绝不那么简单!

    作者:李光满来源:李光满冰点时评微信公众号ID:ligm-479210127已获转载授权4月13日,美国国务院网站发布消息称,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将于4月14日至17日访问上海及首尔,商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这一消息是直到克里出发的当天才发出来的,可以想见美国在与中国协商确定这一行程时并不顺利,可能遇到了困难,甚至可能被取消。克里作为美国总统特使,是拜登政府第一位访华高官,似乎可以理解为一次改善两国关系的行程,但如果我们了解一下克里这次访华的背景,就可以知道,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第一,特朗普任美国总统时让...

    2021-04-15 07:34:42
  • 美国禁止日本食品进入:一边说支持,一边仍禁止
    美国禁止日本食品进入:一边说支持,一边仍禁止

    #美国禁止日本食品进入#【一边说支持,一边仍禁止……】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核污水排海,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赖斯和美国务卿布林肯随后相继发推对日本这一决定表示“赞赏”和“感谢”。然而,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此前更新的第99-33进口警示,一系列日本食品仍被禁止进入美国...(参考消息、大公文汇网) 毛岸英妻子现状:生2儿2女用长子名字纪念毛岸英 古代女子夏天如何避暑?不少女人使用这招,但却便宜了很多男人 上将韦国清:帮助越南打法国,出征时毛主席嘱咐:不可当太上皇 周总理晚年为何吸起...

    2021-04-14 17:31:27
  • "中国GDP超过美国就能扬眉吐气?没用"
    "中国GDP超过美国就能扬眉吐气?没用"

    阿里巴巴被罚182亿,再次引发对互联网平台垄断的探讨。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双聘教授赵燕菁去年即在观察者网发文指出,对平台经济的讨论要从垄断转向产权,才能辨识出新经济中隐藏着的通往社会主义之途。在3月28日观学院线下主题讲座“中国互联网治理”上,赵燕菁再次就目前互联网巨头的发展,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分析框架,认为对平台企业的转化时机很重要,平台经济的演进方向就是让“棋盘”归“棋盘”,“棋子”归 有了平台公司以后的好处是什么?如果有了平台公司,它的固定成本会显著地下降。在传统经济学定义中,公共产品不具备排...

    2021-04-14 14:06:29
  • 日本三大病,中国会步后尘吗?
    日本三大病,中国会步后尘吗?

    作者:罗天昊 著有《大国诸城》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战略来源公众号:罗天昊国与城微信ID:Luotianhao99 知己知彼。近日,日本宣布将向大海倾倒核废水,举世震惊。资源贫乏导致日本不可不依靠核工业,而国土狭小,地震频繁,则使日本战略腾挪空间有限。认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邻居,有重大借鉴意义。 新加坡领袖李光耀表示,“日本是一个由日本人聚集的"均质社会",缺少开放性,新加坡应该以日本为“反面教材”,以增加国家的开放度。 事实上,日本社会面临着三大困境,能否走出困境,应对挑战,将关系日本未来百年国运。 三大...

    2021-04-14 14:05:32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