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舆论战,美国最怕中国的是什么?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4-24 11:26:42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作者: 明叔
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
微信ID:laomingdashu

从特朗普到拜登,美国白宫换了主人,但美国对华政策却没有发生太大改变。

美国依然认定,中国是美国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

特朗普对中国发起的各种野蛮打压政策,拜登基本没有调整:

——贸易战仍在持续;

——科技战仍在持续;

——舆论战仍在持续。

此时此刻,中国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同时,仍表现出了一个大国才有的战略定力,并没有意气用事,反而继续稳步推进改革开放。

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上,中国保留了中美磋商、协调和对话的空间。但鉴于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明显加大了跟德法两个欧盟大国的协调,并敦促美国在应对气候问题上言而有信,而非简单支持美国自封的“国际领导地位”。

总体而言,中美博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对其复杂性有充分的认识。

今天,我想重点跟大家分享一下有关舆论战的内容。

之前,我写过两篇文章,强调中国要打破西方制造的话语陷阱、要努力重构中国叙事,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定义垄断权,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突破美国话语陷阱,重构“中国叙事”》

《中国应避免落入西方的十大“话语陷阱”》

舆论战的本质,就是争夺定义自己、定义别人的权力。

美国人深谙此道。

在历届美国总统选举中,选战打到后来,并非只是简单的政策之争、立场之争,而是定义权之争、叙事之争。

2016年,特朗普成功将自己定义为美国草根阶层的代言人,并把希拉里定义为美国腐败、邪恶的政治精英的一部分,这是其最终意外获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代社会,一个人能直接接触的人是非常有限的,外界对一个人的认知,主要是来自于别人对他(她)的定义、阐释。

所以,在这个时候,一个人、一个国家,其本来面貌到底如何,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掌握话语权、定义权、叙事权的人和媒体,如何说这个人、这个国家。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现代传播理论中,我总结了一句话,叫做“感知即事实”(Perception is reality)。

外界对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感知,会成为更有影响力的“事实”,而这个人、这个国家的真实面貌到底如何,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

其实,这个原理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应用。

对于公众人物、企业、组织来说,人设、标签非常关键,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应该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这方面就一直是比较吃亏的。

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掌控着强大的“舆论宣传机器”,它们拥有了将“黑的说成白的”、“把稻草说成金条”的能力。

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无法解决被骂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失去了定义自己、定义他人的权力。

相反,美国和西方的政府官员、国会议员、所谓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等,往往明里暗里相互勾连,通过设置议题,不断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定义西方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定义中国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刚开始,我们可能觉得他们是不了解我们,因此存在误读、误解,到后来,其实我们都很清楚,他们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是要颠倒黑白、睁着眼睛说瞎话,这就是他们非常擅长的舆论战。

更为重要的是,舆论战并不是骂骂人而已,它背后争夺的是人心、是民意,美国将自己描绘成“山巅之城”、“自由和民主的灯塔”,欺骗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人。同时,美国将中国描述成一个“专制独裁”的国家,也欺骗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人。

应该说,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让美国的叙事出现了一道裂缝,一个自称是民主、自由的国家,却眼睁睁看着贪婪的华尔街制造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让美国的老百姓深受其害,让世界民众深受其害。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美国叙事出现崩塌,一个号称自由、民主的国家,却让各种反科学、反智的言论大行其道,最终酿成疫情失控、几十万民众死于非命,在残酷和血淋淋的现实面前,美国再强大的“宣传机器”也会显得无能为力。

拜登上台之后,由于他表面上恢复了美国传统的自由、民主等价值观,也革除了特朗普那种乖张个性产生的各种争议,应该说,美国叙事的吸引力又开始有所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拜登在新疆、香港、台湾、南海等问题上对中国持续施压,中国再次面临被美国定义的危险。

面对美国对中国的歪曲定义,也就是抹黑、攻击,中国采取了很多措施进行反击,但应该说这场舆论战依然打得非常辛苦:

——中国官方媒体“出海”,在西方遭遇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并且一旦被贴上了极其负面的“官方媒体”标签,其公信力在西方受众中往往大打折扣;

——中国外交部和其他部委的发言人,每天奋战在舆论斗争的第一线,在对内舆论塑造方面,应该说非常有成效,但由于西方媒体选择性的报道,以及解构,导致中国政府的声音并不能原原本本地触达西方受众。

美国媒体用自己的叙事,创造了一个关于中国的“虚假现实”,对美国民众和全世界民众形成了长期的“洗脑效应”。

我自己在推特上,多次跟西方民众辩论,每当我进行反击时,他们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中国没有自由,你肯定是受中国政府胁迫来说这些话的”。对于常年被美国媒体洗脑的美国民众来说,他们根本想象不到中国人真实的生活状态。

而非常有意思的是,一旦他们有机会看到中国真实的一面时,他们会觉得非常震撼,而且有一种被美国媒体长期欺骗的愤怒感。

中国的新一代视频网站,包括抖音快手和B站等,都大量记录了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在YouTube上,有一些账户,专门把中国抖音上最流行的视频搬运到外网,当中国年轻人丰富多彩、充满创造性的一面,真实地展现在西方受众面前时,效果极其惊人。

我在YouTube上关注了一个叫“mumuves”的账号,作者是一个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人。他会定期把中国抖音上的流行视频剪辑成合集,放到YouTube上,其中有一个系列,叫做“中国Tik Tok,火遍中国,但西方却无人看见”,每一期都有20万上下的点击量。

这里面的内容,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很多西方人显然是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中国,很多人都非常喜欢、非常震撼。

典型内容包括:

——中国的各种高科技“玩意儿”,比如可以可打保龄球、乒乓球、羽毛球的机器人,可以投影的手机,可以用手势灵活操作的玩具车等;

——各种流行的舞蹈,从搞笑风到嘻哈风到摇滚风,甚至还有维吾尔族和藏族青年男女合跳的舞蹈;

——中国各地的奇美风光,包括世界第一高的“北盘江大桥”、号称世界最窄城市的云南昭通盐津县城等。

当真实的中国展现在西方受众眼前的时候,他们的反应也非常有意思。

我选取其中一些点赞量非常高的评论,让大家看看,一个真实的中国,对西方受众的影响:


1、“我一直都说,如果每一个西方人都在中国抖音上看两个小时,战争将不可能发生。”


2、“但是BBC说中国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地方,那里的人们都不能享受生活,(看了这些视频),我想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3、这个大陆网民的中文留言,带着戏谑,其实也带着一丝满满的自豪。


4、“过去,我以为,中国不能享受互联网服务,因为谷歌、Facebook、YouTube都被禁止了。然后,我访问了中国,我发现,我们这些中国以外的人,一直被西方媒体的叙事所欺骗,他们告诉我们在中国人们生活的每一方面都被政府控制、人们无法享受生活,(其实这些都是假的)。”


5、“Facebook与抖音、TikiTok的区别是,前者传播仇恨,后者传播快乐。”


6、“我发现,中国抖音上有更多富有创意、更好玩的内容。”


7、“西方认为自己垄断了言论自由,而且不接受社会主义国家也会允许人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看了这些视频),你就知道谁是错的。”


8、“维吾尔族和藏族青年合跳的舞蹈真是美得无与伦比。”


9、“中国抖音相比Instagram,有太多太多令人惊叹的内容,非常可惜的是,在西方,我们看不到这些内容。”

我在YouTube上看到的抖音视频,只是九牛一毛。这些内容在西方舆论场中传递,并引发非常积极的反应,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相:西方媒体一直在用虚假叙事给西方受众洗脑,一旦有关中国真实的一面展现在西方受众面前时,西方受众是非常喜欢的,而且会引发他们对西方媒体“洗脑操作”的反思。

这也许是未来中国打赢舆论战的一个突破方向——直接越过西方媒体,不加过滤地把中国真实的一面展现在世界面前,打破美国和西方对于中国的定义和阐释。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TikTok。

我从2014年就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工作,实事求是地说,TikTok是中国互联网发展20多年来,在国际化方面最成功的一款产品,它成功打入了很多西方国家的主流,特别是受到了西方年轻人的喜爱。

我自己注意到,美国最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斯蒂芬·科尔伯特、美国前众议院议长博纳等人,都曾经在不同场合谈到TikTok,并注意到这款应用在美国年轻人中的影响力。

现在回头看,在特朗普政府后期,中美关于TikTok的斗争,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确保TikTok的生存,甚至在舆论战中也具有关键的意义:

——当中国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平视美国的时候,美国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地从他们父辈那种对中国俯视的态度,转变为对中国的平视,甚至仰视,当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使用TikTok的时候,他们会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有创新精神的国家;

——TikTok上面有很多中国海外留学生和外国在华人群制造、转发、搬运的关于中国真实面貌的视频,哪怕只是把中国抖音上的内容转发一点点,都会在美国年轻人当中带来极大的震撼,他们会发现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与他们国家媒体定义、阐释的完全不一样的中国,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一个充满创造精神的中国,一个拥有跟他们一样生活甚至比他们生活更精彩的中国,而这恰恰有可能成为未来打破美国媒体对中国定义垄断权的突破口;

——非常有意思的是,我粗略看了一下,美国版TikTok跟早期抖音很像,吃喝玩乐跳舞搞笑的内容占据了绝大部分,基本上是“去政治化”的,这跟美国年轻人绝大多数不关心政治是有关的。而且,有关中国的内容,基本上也是以中国各地风光、中国各种好玩有趣的东西为主,政治性内容非常少,且点击量很低;

对于TikTok来说,这样一个天生具有媒体属性的内容平台,要在美国生存下来很不容易。美国社会有很多人就专门盯着TikTok的运营和算法,要找TikTok干预美国政治、传递中国意识形态的把柄,但实际上到现在为止,他们都没能得逞。

对于字节来说,肯定不能将国内的内容审核体系直接套用到美国版TikTok上,这样美国反华势力完全可以合理合法地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将之彻底关闭。

对于国内的民众来说,如果在TikTok上偶尔看到一些反华势力的言论(目前看非常少且点击量很低),也不要过于敏感,一个互联网平台要想在美国生存,不可能完全控制其反华的内容。

但只要TikTok能留在美国,它存在的每一天,对中国都是一件好事。因为,每一天,美国的年轻人都知道,他们正在使用一款来自中国的非常有创新精神的互联网应用;因为,每一天,美国的年轻人都会看到很多反映中国真实面貌的短视频。

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新的一代使用TikTok的美国年轻人长大后,他们对中国的认知(Perception)将不再受限于美国媒体的“虚假叙事”(False Narrative),这对中国的国家形象是有一定帮助的。

回到标题提出的问题,在舆论战中,美国最怕的是什么?

我认为,有两个东西:

第一,中国民众终于认清了美国虚伪、双标的面孔,真正建立起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自信;

第二,美国民众在YouTube、Facebook、Twitter上看到真实的中国(搬运自抖音、快手、B站),通过TikTok每天感受到真实的中国。

简而言之,真相是美国最害怕的东西。

他们害怕中国的年轻人觉醒,也害怕美国的年轻人觉醒。

但他们最害怕且无能为力的是,这两种觉醒都在真实发生。

毕竟,有先哲曾经说过,“你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的人”。

相关文章

  • 海归自嘲成“海废”:我放弃美国加州工作签,回国却成“家里蹲”
    海归自嘲成“海废”:我放弃美国加州工作签,回国却成“家里蹲”

    图片来源@pexels文丨财经故事荟,作者丨魏一然,编辑丨陈纪英“路边的树那么绿了,不知不觉又错过了一个春天”。投完春招的最后一个简历,海归文文已经预料到结果。“估计又没戏了,小树都长嫩芽了,我还是颗粒无收”。文文是海归硕士,回国一年多没交社保,算是保住了应届生的身份。“好像也没什么用,去年秋招就没收获,今年春招,许多大厂网申结束得比想的还早,可能是今年找工作的人太多了”。其实,招聘市场早在去年就...

    2021-04-24 11:38:07
  • 美国政府:"每年拨三亿美元,搞臭中国"
    美国政府:"每年拨三亿美元,搞臭中国"

    ►文观察者网郭涵和中国竞争还要“讲规矩”?美国两党联合推出的“重磅反华法案”中,赤裸裸地提出每年“砸钱”3亿美元,在全世界带反华报道的“节奏”,尤其是抹黑“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倡议。如此打脸“言论自由”的做法,持“双重标准”的西方媒体报道却闭口不提,但还是被细心的外国网民“扒”出。有人挖苦美国是“羡慕嫉妒恨”,竞争不过“一带一路”,就只有靠“秀下限”来抹黑;宁肯砸数亿美元对华发动“舆论战”,也不肯 比如第123条明确提出,美国政府从2022年至2026财年应每年拨款3亿美元(总额15亿美元),用于所谓“反制...

    2021-04-24 11:30:11
  • 当初排斥中国疫苗,现在骂美国是流氓!
    当初排斥中国疫苗,现在骂美国是流氓!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全球新冠疫情流行以来,许多国家将希望寄托于疫苗上面,然而,全球能够批量生产疫苗的国家屈指可数,而且供应量相当有限,那些渴望获得疫苗的国家可谓是盼星星盼月亮地在等待。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不但亲自到机场迎接中国疫苗的到来,还有接种后炫耀:我感觉很棒,生龙活虎,或许还会更聪明……但那些一开始将宝押在美国身上的国家,现在却被美国掐住了脖子。韩国,这个在美国面前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的忠实“盟友”,已经被逼到大骂美国是流氓的地步。韩国前总理丁世均23日在接受CBS新闻节目采访,提...

    2021-04-24 09:05:23
  • 华新语:华盛顿将成美国第51州,国中之国升级了!
    华新语:华盛顿将成美国第51州,国中之国升级了!

    各大媒体报道:2021年4月23日讯,美国国会众议院当地时间4月22日表决通过法案,将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设为美国第51个州。接下来,参议院将对该法案进行表决。在当天的投票中,216票赞成、208票反对,投票结果基本按照党派分布划线。该法案提议,将华盛顿特区设为第51个州,并将拥有2个参议员席位和1个众议员席位,而白宫、国会和国家广场所在地仍将作为联邦特区。简单翻译:1. 美国现有50个州。2. 华盛顿将成第51州。3. 美国众议院已通过了。4. 只等美国参议院表决。目前看来,华盛顿将成第51州的可能性不小...

    2021-04-24 08:27:27
  • 风雨锐评:惊爆!美国邪恶的新战略路线图
    风雨锐评:惊爆!美国邪恶的新战略路线图

    当地时间4月2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这份“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长达283页,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一致要求拜登政府动员所有战略、经济和外交工具对抗中国。也就是说,美国已经确定了未来的战略任务。第一,干倒中国;第二,干倒中国;第三,干倒中国!除了这件事之外,其余都不重要。这其实是美国未来政策的战略总纲。无论民主党或共和党上台,所推行的全部政策,都必须服从这个总纲。因为稍微一想就能明白,这是美国幕后影子政府共济会拍板定案的,哪个党派、哪个官员都绝不允许违反它...

    2021-04-24 08:26:29
  • 后沙:当初排斥中国疫苗,现在骂美国是流氓
    后沙:当初排斥中国疫苗,现在骂美国是流氓

    全球新冠疫情流行以来,许多国家将希望寄托于疫苗上面,然而,全球能够批量生产疫苗的国家屈指可数,而且供应量相当有限,那些渴望获得疫苗的国家可谓是盼星星盼月亮地在等待。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不但亲自到机场迎接中国疫苗的到来,还有接种后炫耀:我感觉很棒,生龙活虎,或许还会更聪明……但那些一开始将宝押在美国身上的国家,现在却被美国掐住了脖子。韩国,这个在美国面前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的忠实“盟友”,已经被逼到大骂美国是流氓的地步。韩国前总理丁世均今天在接受CBS新闻节目采访,提到疫苗时气得大骂:之前韩国已经完成签约,美国也...

    2021-04-24 08:19:45
  • 后沙:美国居然呼吁尊重阿富汗主权!它在怕什么?
    后沙:美国居然呼吁尊重阿富汗主权!它在怕什么?

    这二十年来,“国际社会应当尊重阿富汗主权!”这句话,一直是中国、俄罗斯、联合国,还有阿富汗政府在呼吁。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眼里根本不存在什么阿富汗主权,也不存在人权,像澳大利亚士兵仅仅为了练胆量就可以肆意屠杀阿富汗平民,甚至儿童。可是4月19日,在美国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五角大楼是否担心中国将派兵(维和部队)到阿富汗?发言人柯比表示:……有关国家应当遵照《国际法》并与阿富汗政府一道应对威胁(恐怖主义),我们希望阿富汗的主权能够得到尊重。很难形容美国说出这种话让人感觉有多恶心,反正美国不恶心。美军蹂躏了...

    2021-04-24 08:17:00
  • 智先生:美国警察必须狠
    智先生:美国警察必须狠

    这边的医学专家托宾出庭作证,证明弗洛伊德死因是缺氧,并非药物滥用;那边的警方调查小组反驳,证明其在弗洛伊德的车中找到了白色药丸和包装纸。尸检结果也显示,弗洛伊德生前服用过芬太尼,而且还检出大麻酚、冰毒、大麻素和吗啡。而芬太尼的副作用是容易窒息,对呼吸有抑制,心跳过缓。至于弗洛伊德的死因究竟是什么,目前还没有定论。我更倾向于认为,是警察的跪压,导致弗洛伊德的直接死亡。毕竟反推,如果没有跪压,弗洛伊德即使吸食了大量芬太尼,也不可能短短十分钟内就暴毙。可能很多人都有看过弗洛伊德那个被跪杀的视频,但这一小段视频,...

    2021-04-23 21:49:18
  • 美媒:美国F-16携AIM-120对中国展示武力中国为何一点也不担心?
    美媒:美国F-16携AIM-120对中国展示武力中国为何一点也不担心?

    美国《军事观察杂志》网站4月20日发表文章:为何美国的F-16战斗机携带AIM-120空对空导弹实弹在中国附近飞行,中国空军并不会担心?从日本横田基地起飞的美国空军的F-16战斗机之一 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日益紧张的局势中,美国空军的4架F-16战斗机,挂载着AIM-120空空导弹实弹,飞往南海。F-16是美国和盟国使用最广泛的战斗机,已经服役了近45年,由于F-35的替换问题,美国空军目前正在考虑进一步订购最新款的F-16。除了瑞典的“狮鹫”战斗机外,F-16是近几十年来生产的最轻、最便宜的西方战斗机,...

    2021-04-23 14:15:26
  • 美国参议院表决通过反亚裔仇恨犯罪法案!
    美国参议院表决通过反亚裔仇恨犯罪法案!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4月22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94:1的压倒性表决结果,通过了一项解决针对亚裔仇恨犯罪的法案——《新冠仇恨犯罪法案》(Covid-19 Hate Crimes Act)。唯一投下反对票的是密苏里州共和党参议员乔什·霍利(Josh Hawley)。美媒称,该法案由夏威夷州民主党参议员马齐·希罗诺(Mazie Hirono)于3月提出,旨在帮助美国司法部加速审查已备案 新冠疫情期间,针对亚裔的歧视和暴力犯罪事件激增。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对16个美国主要城市的研究发现,20...

    2021-04-23 12:58:55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