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如果项羽不自杀,就是翻版的蒋介石!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4-28 07:29:56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曹操读书网,陪伴您成长。欢迎访问www.caao.net
作者:温伯陵laQ曹操读书网
来源:温伯陵的烟火人间(ID: wenboling2020)laQ曹操读书网
 

laQ曹操读书网

 
伯陵说:

悲剧的英雄,才是人们同情的英雄。laQ曹操读书网

 
01
 
公元前202年,纵横天下无敌手的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面临缺兵少粮的绝境。
 
仿佛等着看项羽的笑话一样,汉军设下“四面楚歌”之计,也就是让包围项羽的汉军连夜高唱楚歌。
 
项羽误以为楚国都被汉军占领,害怕继续固守阵地,会被汉军一锅端,便带领800人趁夜色突围。
 
在咸阳分封诸侯的时候,项羽肯定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有仓皇逃命的一天,身后数十万汉军的统帅,就是曾经坐在主席台下鼓掌的刘邦。
 
逃命路上的项羽在想什么,没人知道,但是换位思考一下,估计是:“命运啊,真特么的捉弄人。”
 
跑路到天明,项羽周围只剩下百余人,而死死咬住项羽不放的,是卖布出身的灌婴,以及灌婴率领的5000骑兵。
 
随后项羽分兵,三战三胜,杀数十百人,只为证明天要亡项羽,不是军事能力的问题。
 
突围到乌江边,乌江亭长劝他:
 
“江东虽然小,但也千里土地,数十万人口,足以称王立国了,您赶紧过江吧。”
 
项羽不愿意过江。
 
当初和八千江东子弟去打天下,现在江东子弟都死在外边了,只有自己一个人回去,太羞耻了。即便江东父老承认项羽是王,他也不好意思发号施令。
 
于是项羽在乌江自刎而死,五名汉将瓜分了项羽的尸体,然后以此为凭证,都被刘邦册封为侯。
 
千军辟易的西楚霸王,就此烟消云散。
 
项羽死了,但人间依然有他的传说,后世无数人在幻想,如果项羽听了乌江亭长的话,到江东继续称王,天下是否会不一样?
 
1000年后的唐朝诗人杜牧,赴任池州刺史的时候路过乌江亭,写了一首诗: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再过几百年,金兵入侵宋朝,才女李清照南下路过乌江,也感叹项羽自刎的悲壮,写了一首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管他们的诗里有什么讽刺和暗示吧,起码杜牧和李清照都心疼项羽,并且对项羽寄托了无限希望,认为他只要到了江东,大概率能触底翻盘。
 
但问题是,项羽真的有机会翻盘吗?
 
 
 
02
 
 
争霸天下是要打仗的,而战争胜利的基本逻辑是经济和人口
 
如果经济不发达,便不能保证军队的后勤,人口不多就没有足够的兵员,更缺少经济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所以在争霸天下的路上,经济和人口,往往比统帅的军事能力更重要。
 
我们都知道项羽很能打,那么江东的经济和人口,能不能支撑起项羽的野心,让他继续称霸甚至反攻?
 
秦汉的资料流传下来不多,现在很难找到具体数据,但我们可以用汉朝的资料参考一下。
 
《史记·货殖列传》里记载: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意思就是,江淮以南的千里土地上,地广人稀,农业生产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方式,粮食产量非常低下。如果粮食不够吃,人们就去摘果子捕鱼,反正遍地都是。
 
所以江淮以南基本饿不死人,但是想大富大贵也很难
 
整体来说,经济条件一般,人们没什么奋斗意志,如果不是乱世争雄,大部分人都过着岁月静好的生活,和现在的东南亚似的。
 
黄河流域的经济就不一样了,可以说是财富汇聚的重地。
 
《史记·货殖列传》里说了:
 
“关中膏壤沃野千里......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巴蜀亦沃野。”
“燕地有鱼盐枣粟之饶。”
“邹鹿颇有桑麻之业。”
“齐带山河,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
 
这些话的意思更简单了,虽然关中只有汉朝30%的土地,人口也只有30%,经济总量却占汉朝的60%。而四川、辽东、山东和河北等地,都有各地特色产业,足以支撑起地方经济。
 
换句话说,整个黄河流域的经济总量,几乎占到汉朝的80%以上,尤其是关中,可以说是汉朝经济的半壁江山。
 
司马迁写《史记》是在汉武帝年间,距离项羽自刎不过七八十年,在2200年前“车马慢”的年代,七八十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出现经济重心转移的变化。
 
所以在项羽自刎乌江的时候,江东和中原的经济比例,和司马迁的记载基本吻合。
 
虽然经过多年战争,中原经济受到严重的打击,汉初君臣都凑不出颜色一样的四匹马,但是地区的经济比例不会变。
 
刘邦在战场上输了一次又一次,回关中晃悠一圈,就能满血复活,把粮食和衣服发给军队,继续和项羽死磕。
 
而根据地在东部的项羽输了一次,就被逼入绝境,除了被人说烂的用人和手段以外,背后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地域经济太差
 
如果项羽到了江东,以不到天下20%的经济总量,怎么和占有80%经济总量的刘邦对抗?
 
哪怕直接封锁大江,也能把项羽困死。
 
然后再来说人口。
 
江东有多少人口呢,乌江亭长都说了——数十万。单从数字来说,几十万人口不少了,足够称霸一方了,但把这个数字放到整个中国,远远不够。
 
秦朝灭亡前有2000多万人口,经过八年战争摧残,按照“户口减半”的说法,再加上躲避战争逃亡到山林里的黑户,汉初人口保守估计有1000到1500万。
 
数十万人口的江东,动员力发挥到极限,能招募10万军队差不多了吧。
 
但是拥有千万人口的刘邦,开足马力动员参军的话,招募几十万军队几乎没什么问题,毕竟有600万人口的秦国,爆兵极限是60万,那么“汉承秦制”的汉朝,爆兵数量只会比秦国强。
 
而且刘邦爆兵之后,还有足够的人口参加农业生产,项羽招募10万大军,很可能面临经济断档的困境。
 
项羽的军事能力再强,士兵死一个就少一个,完全扛不住人口消耗战啊。
 
回顾楚汉战争,每次刘邦输的裤衩都不剩,萧何就在关中招兵送到前线,让刘邦重新和项羽对阵。
 
刘邦正是用消耗战,活活把项羽给耗死的。
 
事实上,人口始终是割据江东的天花板。
 
经过汉朝400年的稳定发展,到了公元140年,扬州六郡共有人口430万,荆州七郡有人口620万。
 
此后以荆扬为基本盘的东吴政权,几乎没有和曹操正面对抗的实力,必须结盟占据益州的蜀汉,才能勉强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
 
蜀汉更不用说了,诸葛丞相北伐,从来没领过10万以上的军队,而且经常因缺粮返回成都,导致北伐功败垂成。
 
因为蜀汉政权的人口,只有不到百万。
 
如果说地区经济决定了政权的下限,那么人口则决定了政权的上限,一个国家没有人口和经济,任凭领袖多么牛逼,也只能发出“天不助我”的叹息。
 
我这么说,你可能想起从江南北伐蒙古的朱元璋,那我们来看一张明朝人口分布图:
 

laQ曹操读书网

来自知乎@贺六浑
 
明朝已经立国200多年,长三角依然是经济和人口的重地,可以想见,朱元璋开国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长三角那些密密麻麻的黑点,代表着朱元璋的经济和爆兵能力,他就是元朝末年的刘邦。
 
而长三角就是汉朝初年的关中。
 
 
03
 
 
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断定,项羽到了江东,几乎没有任何机会翻盘。
 
他要是听了乌江亭长的话,跑到江东做了几十万人的王,最大的可能是在刘邦的围攻下,地盘越来越小,人口越来越少,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
 
为了稳定人心,项羽可能会扛起“反攻”的大旗,最开始还能笼络人心,可随着战场消耗和经济困境,反攻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最终连项羽自己都不信了。
 
然后他会回想起“西楚霸王”的光辉岁月,指挥千军万马纵横天下的意气风发,以及鸿门宴上刘邦跪地求饶的姿态。
 
到那个时候,曾经的辉煌和现实的窘迫一对比,项羽恐怕更难受。
 
这哪里是我们印象中的项羽,简直是翻版的蒋介石
 
人不怕一无所有,就怕得到一切又全部失去,这种落差,足以让一个人生不如死。
 
如果没有生不如死的感觉,那就是没心没肺,嗯,蒋介石就是这么一个人,没心没肺的活到89岁。
 
幸亏项羽在乌江自刎了,以最雄壮的姿态留在历史的长河里,也让自己成为一个悲剧英雄。
 
这才给后人留下幻想的空间,想象他渡过乌江会如何如何,可如果项羽真的到了江东,恐怕杜牧和李清照就要吐槽了:
 
“你去江东干啥,怎么不赶紧自杀呢,了断自己有那么难吗?呸,老贼。”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只有悲剧的英雄,才是人们同情的英雄,要是英雄落幕了,各种杂七杂八的黑点就冒出来了,人们嫌弃都来不及,哪里还有半点同情。
 
不禁想到汉武帝和李夫人的故事。
 
李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妃,病重快死的时候,汉武帝去寝宫看她,想和李夫人见最后一面。
 
结果李夫人用被子蒙脸,死活不见汉武帝,说她长期病重面容憔悴,不想让汉武帝看到。
 
汉武帝说见我一面就赏你千金,并且给你的兄弟封官,李夫人还是不露脸,说封不封都随你的便,反正我不见。
 
汉武帝无奈,拂袖而去。
 
后来姐姐问李夫人,都到这种时候了,你怎么就不见面呢?惹怒陛下,还怎么嘱托后事?
 
李夫人才说出原因: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爱驰则恩绝。陛下此时来看我,无非是因为我的颜值高,现在长期病重,颜值已经不在线了,陛下看到会嫌弃我的。”
 
她是想把最美好的东西,永远留在汉武帝的心里,让汉武帝回想起来都是幸福时刻,而不是人生最后的一张丑脸。
 
虽然故事不同,但结局类似,项羽和李夫人都是聪明人。
 
 
参考资料:
秦汉江南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黄今言
秦汉时期北人南迁及其影响 李占英
 
曹操读书网,陪伴您成长。欢迎访问www.caao.net

相关文章

  • 虚声:蒋介石铜像遭破坏!蓝绿诡异沉默
    虚声:蒋介石铜像遭破坏!蓝绿诡异沉默

    3月3号,基隆市政府按计划移除基隆火车站前圆环中央的蒋介石铜像,计划送到桃园慈湖纪念公园。基隆火车站前的那尊蒋介石铜像,迄今为止已经将近70年,也算是基隆城市的见证,算是一件历史文物。其之所以被拆除,是因为毒派视其为眼中钉,经常找各种理由搞破坏。01 诡异的事每年的2月28日,警方都要加强巡逻,甚至派人站岗。2015年2月,基隆狮球公园的蒋介石雕像遭毒派“斩首”;3月份,火车站前的蒋介石铜像被毒派喷漆。此次火车站前圆环铜像被拆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躲避毒派的破坏。常言道,惹不起,就躲。但是在毒派横行之...

    2021-03-08 17:45:28
  • 蒋介石铜像遭破坏!蓝绿诡异沉默!
    蒋介石铜像遭破坏!蓝绿诡异沉默!

    作者: 虚声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已获授权转载3月3号,基隆市政府按计划移除基隆火车站前圆环中央的蒋介石铜像,计划送到桃园慈湖纪念公园。基隆火车站前的那尊蒋介石铜像,迄今为止已经将近70年,也算是基隆城市的见证,算是一件历史文物。其之所以被拆除,是因为毒派视其为眼中钉,经常找各种理由搞破坏。01 诡异的事每年的2月28日,警方都要加强巡逻,甚至派人站岗。2015年2月,基隆狮球公园的蒋介石雕像遭毒派“斩首”;3月份,火车站前的蒋介石铜像被毒派喷漆。此次火车站前圆环铜像被拆除,很重要的一...

    2021-03-06 07:21:08
  • 娇媚性感百态翻版米妮思淇大尺度私房翘臀诱人写真_私房写真
    娇媚性感百态翻版米妮思淇大尺度私房翘臀诱人写真_私房写真

    娇媚性感百态翻版米妮思淇大尺度私房翘臀诱人写真_私房写真是关于娇媚,翻版,尺度的一组精美套图,由东方俏新娘先生收集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信告知,将第一时间删除!精美美女图片私房写真,轻松愉悦您阅读的疲惫!...

    2021-02-08 23:08:35
  • 解放战争她潜伏南京3年未暴露,成功策反蒋介石御林军!
    解放战争她潜伏南京3年未暴露,成功策反蒋介石御林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南京和平解放后,毛主席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配合这首诗一起宣传的,还有一幅非常著名的油画《424晴空万里·南京1949》。“424”是南京和平解放的日子,1949年4月24日,“晴空万里”的意思,代表的是南京城不是攻打下来的,没有经过战火的硝烟,而是一片祥和的晴空万里。站在总统府楼顶的人,有的穿着解放 陈修良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1922年,15岁的她考进了宁波女子师范,在学校里,各科学业成绩都非常优秀的陈修良很...

    2021-01-26 17:52:41
  • 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就锁定了蒋介石的败亡!
    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就锁定了蒋介石的败亡!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裕仁天皇投降诏书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而饱经战火摧残的中国人民,实在不想再打仗了。全国上下期盼和平的心理,被蒋介石巧妙的抓住,改造成了进攻共产党的武器。在日本天皇投降的前一天,政治层面的刀光剑影就开始了。8月14日,蒋介石向延安发去一封电报,邀约毛泽东来重庆“共商和平大计”。天天把“共匪”挂在嘴边,并视毛泽东为共匪头目的蒋介石,突然想要和平了,然后让毛泽东来他老巢讨论和平方案?怎么看,这都是鸿门宴...

    2021-01-14 15:51:51
  • 一棵青木: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锁定了蒋介石的败亡 |2021-01-14
    一棵青木: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锁定了蒋介石的败亡 |2021-01-14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裕仁天皇投降诏书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而饱经战火摧残的中国人民,实在不想再打仗了。全国上下期盼和平的心理,被蒋介石巧妙的抓住,改造成了进攻共产党的武器。在日本天皇投降的前一天,政治层面的刀光剑影就开始了。8月14日,蒋介石向延安发去一封电报,邀约毛泽东来重庆“共商和平大计”。天天把“共匪”挂在嘴边,并视毛泽东为共匪头目的蒋介石,突然想要和平了,然后让毛泽东来他老巢讨论和平方案?怎么看,这都是鸿门宴啊,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蒋介石没安好心。但蒋介石发...

    2021-01-14 08:49:58
  • 宋美龄晚年说出了蒋介石一生三大秘密,不禁令人潸然泪下
    宋美龄晚年说出了蒋介石一生三大秘密,不禁令人潸然泪下

    我们知道的宋美龄,是宋家姐妹中政治才华最为出色的那一位,是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名媛淑女,是民国时期各大才子争相追求的佳人,但是,她还有一个身份,是自己爱情的象征,是自己对婚姻的守护,那就是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即使结了婚,但是她不像一般的女子那样在家中安心相夫教子,相反,她活跃于各国的政坛之中,是令人敬畏敬佩的女性政治人之一。她的名声和威望可一点也不比自己的丈夫差。我们都知道,蒋介石去世之后,宋美龄就 苏联间谍叛逃美国后,又再次叛逃回苏联,竟然官复原职 日本投降后,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去哪了?真相令人愤怒 雍...

    2021-01-10 14:47:51
  • 一棵青木:为报答蒋介石的恩德,日本人修建了中正神社  |2020-12-16
    一棵青木:为报答蒋介石的恩德,日本人修建了中正神社 |2020-12-16

    神社,是日本人祭拜神灵的地方,他们认为这里是神居住的地方。日本有很多神社,最出名的莫过于靖国神社,对国家利益有突出贡献的日本军人,均被供奉在靖国神社之内。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日本还为一个外国人修建了一座神社。这是迄今为止,日本政府唯一专门为外国人修建的大型神社。这座神社叫中正神社,祭拜的对象是蒋介石,地点位于日本爱知县的幸田町。 在和中国激战十余年后,日本人认为蒋介石对日本有巨大贡献,甚至为他修了神社。这是为什么? 以德报怨 1937年12月13日,两名日本军官在南京城进行了杀人比赛,先杀满100人者获胜,...

    2020-12-16 11:11:38
  • 一棵青木:为报答蒋介石的恩德,日本人修建了中正神社
    一棵青木:为报答蒋介石的恩德,日本人修建了中正神社

    日本有很多神社,最出名的莫过于靖国神社,对国家利益有突出贡献的日本军人,均被供奉在靖国神社之内。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日本还为一个外国人修建了一座神社。这是迄今为止,日本政府唯一专门为外国人修建的大型神社。这座神社叫中正神社,祭拜的对象是蒋介石,地点位于日本爱知县的幸田町。在和中国激战十余年后,日本人认为蒋介石对日本有巨大贡献,甚至为他修了神社。这是为什么?以德报怨1937年12月13日,两名日本军官在南京城进行了杀人比赛,先杀满100人者获胜,这种事甚至还上了日本的官方新闻。从12月13日这天开始,一直到1...

    2020-12-16 08:45:56
  • 金鸿评论: 伊朗首席核科学家被暗杀,会不会是苏莱曼尼事件的翻版|2020-11-29
    金鸿评论: 伊朗首席核科学家被暗杀,会不会是苏莱曼尼事件的翻版|2020-11-29

    111月27日,59岁的伊朗国防部研究和创新机构负责人、首席核科学家穆赫森·法赫里扎德在首都德黑兰附近的一个城镇被暗杀。法赫里扎德的遇害,不仅让人想起了年初被美国暗杀的伊朗三号人物苏莱曼尼。苏莱曼尼死后,伊朗和美国是如何表现的呢?简单回顾一下:1月3日,苏莱曼尼在空袭中丧生。事后,美国国防部发布声明称,这是在特朗普总统的指示下,美国军方采取的果断防御行动。苏莱曼尼是伊朗的三号人物,杀掉他是天大的事情,不可能不承认,美国政府不是黑社会,也不是恐怖组织,不可能偷偷摸摸地干,但是,如果表现得太高调,火上烧油,引...

    2020-11-29 18:02:06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