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盛唐如松:丰功永在

作者 :盛唐如松 2021-05-22 21:55:32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小时候,虽然不至于经常吃不饱肚子,但家里的窘境我却是深有感触的。有些道理只有在长大之后才能明白,一个家庭能够过上安稳而不愁温饱的日子,父母的付出有多么的大。所以,民间有谚:不养儿不知父母恩。LlF曹操读书网
LlF曹操读书网
  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在为温饱而奋斗的,如果说全民不愁吃饱饭,恐怕只有在今天这个社会才能看到。纵观华夏的二十四史,农业一直都是历朝历代最为重视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历代的君王和朝臣们,对于国家建设都只重视两个问题,一个是军备,一个是农业。饥荒的年代,甚至连皇帝都要异地求食。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唐朝就曾经发生过数次这样的事情,公元682年,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就曾经因为关中干旱饥荒,长安城中粮食不足,迫不得已率领文武百官前往洛阳‘就食’。说好听一点叫就食,说难听一点就是皇帝逃荒。途中,由于粮食太过缺乏,随行官员竟然有饿死在半路上的。而唐德宗时,又是关中大旱饥荒,保卫皇宫的禁军也要到街上去讨饭吃。如果不是关东粮草及时运到,恐怕唐德宗父子就得被禁军给煮了填肚子。LlF曹操读书网
LlF曹操读书网
  皇帝也要外出就食,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不过老百姓那个不叫就食,而是很直白的叫做逃荒或者讨饭。逃荒这种事,几乎贯穿了中国的整部历史,即便在唐玄宗那个“稻米流脂粟米白”的时代,也还是不时有某个地方遭灾逃荒的事情发生。在大灾之年,人们易子而食的惨剧也时有发生。LlF曹操读书网
LlF曹操读书网
  在我小时候,还曾亲眼见过逃荒人。一家三四口人,挑着破烂的棉絮被子和简单的炊具行走在路上,满脸的饥色让我印象颇深。那时候我们管这些人叫做‘讨饭的’。赶上吃饭的时候,大部分人家只要锅里还有饭,宁可自己少吃一点,也会匀一碗出来给他们。那时候的乞讨,真的只是讨饭,而不是钱财。有一口吃的就足够了。LlF曹操读书网
LlF曹操读书网
  现在的年轻人是体会不到那时候对于粮食的渴求。如果想要有直观的印象,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李雪健主演的《焦裕禄》,那里面对逃荒有着非常真实的表现。曾经看过一句话,原创不知道是谁说的了:“中国农民但凡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造反。”的确,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的农民起义,都跟饥荒有关系。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唐朝末年的黄巢,明朝末年的李自成,都是因为大部分农民吃不饱肚子揭竿而起。最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是元朝末年的朱元璋。他为了填饱肚子只能去庙里当和尚,这样出去讨饭的成功率会高一点。但是在那个全民皆饥荒的年代,朱重八就是当了和尚,还是吃不饱饭,为了不被饿死,最后只好参加农民起义军。所以,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于农民的利益非常关心,甚至到了变态的地步,但凡地方官有贪腐行为,有苛待老百姓的行为,都是杀无赦的。LlF曹操读书网
LlF曹操读书网
  但是杀无赦,还是改变不了老百姓饿肚子的事实。因为有些事情并非因为人祸,而是出于天灾。天不下雨,谁也没办法取得丰收。再有就是由于过去对于粮食作物的品种改良只是靠自然优选,几千年来,粮食在品种上的优化进度很慢。根据汉晋南北朝一些书籍的记载,那时候一亩水稻田最好时可产稻谷大概在三百六十斤左右,而一般情况下,只能达到两百斤左右。到了建国前,水稻的亩产也不过才两三百公斤。一千多年时间,只增加的一倍多一点。所以,在古代上层社会想要过上好日子,就得从老百姓身上搜刮,以天下而奉一人并不全是统治阶层的贪婪,而是因为田里的产出太少。这也决定了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下,人口数量是难以增长的。LlF曹操读书网
LlF曹操读书网
  即便在新中国,饥荒依然时有发生,甚至还出现了大饥荒年代。造成这个结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粮食的单产提高不上去。在粮食总产量不足的情况下,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人们就很难有应对的方法,最后只能饿着肚皮。前不久,我在老家和岳父散步于田间,田埂上生长着一种极像麦子的植物。岳父说那个叫做大麦,现在是野生的,但是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也会在田里种一些这种产量极低的粮食,无它,就是因为它早熟。可以在青黄不接时用来充饥。饥饿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深刻骨髓的感觉。以前咱们中国人见面问好,第一句肯定是“你吃了吗?”现在呢,大家都说“你好”了,这倒也深刻阐释了管子的那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本质意思。只有肚子吃饱了,才会有更加礼仪性的问候。否则,就是最本质的问候“你吃过了吗?”LlF曹操读书网
LlF曹操读书网
  如今的人们对于饥饿的感觉早已经不复存在,而中国的人口也已经高达十四亿人。这样庞大的一个人口基数,吃饱饭,吃好饭其实更不容易。想一想大致相同国土面积,汉宣帝时人口才六千万,康熙六十一年的人口是一亿五千万。我所列举的两个时代都是他们所在朝代的盛世。所以,粮食产量对人口的支撑是绝对的,而人民对于粮食的需求也是绝对的,这就是民以食为天。LlF曹操读书网
LlF曹操读书网
  为什么我们现在可以养活十四亿人口?自然是粮食的产量上来了。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有别的原因,那就是人们对于食品来源的多元化导致对主粮的需求减少,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从国外进口粮食等等……但如果自己家的粮仓装不满,我们是没办法让所有的人都没有饥饿感的。LlF曹操读书网
LlF曹操读书网
  让我们的粮仓装满,让我们的民众没有饥饿感,我们得感谢一个人。他就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袁老。他的功绩与事迹我就不说了。如今我们能够吃饱肚子加油干,为建设新中国出力,袁老是一个大功臣。对于他的评价再高也不为过。所以我就不做评价了,因为没有资格。LlF曹操读书网
LlF曹操读书网
  一个国家的稳定,首先就要保证民生安康,吃饱为最基本条件。一个民族的发展必须要万众一心,吃饱还是基本条件。民以食为天,如果吃不饱,那么天也就塌了。LlF曹操读书网
LlF曹操读书网
  对于袁老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用自己的寿命心甘情愿为他续上一分钟,一个小时,一天,甚至一年。但这毕竟只是美好的愿望。人生自古谁无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想袁老绝不仅仅只是当代中国人的一座泰山,他对于整个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历史来说,都堪称一座巍巍高山。对于他的逝去,我自然会万分哀悼,但同时心中也隐隐有一种幸运,幸运的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国家,他老人家毕竟来过了,毕竟做出了如此伟大的事业。这难道不是我们国家的幸运,不是我们民族的幸运吗。LlF曹操读书网
LlF曹操读书网
  不多说了,在此向袁老的逝去致以深切的哀痛,斯人虽去,丰功永在。中华的祭祀庙堂上,将永远有您老人家的一块丰碑。LlF曹操读书网
LlF曹操读书网
  痛哀斯人去,神州稻粟皆垂首LlF曹操读书网
LlF曹操读书网
  泪别伟人离,华夏万民尽举哀LlF曹操读书网
LlF曹操读书网
  一路走好!!!LlF曹操读书网
LlF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清和:缅怀袁隆平!我们面临粮食危机吗?
    清和:缅怀袁隆平!我们面临粮食危机吗?

    编者按: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人类伟大的科学家,他研发的杂交水稻帮助中国解决了亿万人的吃饭问题。谨以此文缅怀袁隆平,致敬国之栋梁!几乎一夜之间,“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成为了社会焦点。这令还存有饥饿记忆的一代人立即紧张起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856亿斤,比2019年增加24.2亿斤。然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官方发布消息,截至2020年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

    2021-05-22 22:12:19
  • 一棵青木:袁隆平先生去世,中国失去了那一粒宝贵的粮食
    一棵青木:袁隆平先生去世,中国失去了那一粒宝贵的粮食

    袁隆平先生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的男人。袁隆平刚参加工作那会,中国的水稻产量是每亩250公斤左右,而如今,水稻的最高亩产已经达到了1500公斤。几千年来,中国政府都没有办法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灾荒席卷全国,饿殍满地,这一切都被记载在了史书上。而如今,中国不仅解决了平时国人的吃饭问题,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3%的人口,而且拥有在极端条件下,也让国人吃饱饭的能力。即便爆发世界大战,即便全球封锁,中国也...

    2021-05-22 20:29:48
  • 缓缓君:别再吹捧以色列了,都是假的!
    缓缓君:别再吹捧以色列了,都是假的!

    巴以冲突背后的历史渊源非常复杂,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都可以给出一套“合理化”的说辞。中国官方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其实是很明确的。5月16日,王毅外长在主持联合国安理会巴以冲突问题紧急公开会时,明确提出:中方支持巴以双方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尽快重启和谈,早日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从根本上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共存,实现阿拉伯和犹太两大民族的和谐相处,实现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对比下地图你就知道,联合国划给巴勒斯坦的土地(绿色部分)已经被以色列“蚕食”成...

    2021-05-21 19:44:09
  • 巴以冲突趋于“全面战争”?背后都是生意!
    巴以冲突趋于“全面战争”?背后都是生意!

    原创: 顾子明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政事堂Plus2019在过去的几天里,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哈马斯卡桑旅等部队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火箭突击,以色列则以铁穹系统拦截,上千枚火箭弹与拦截导弹,将特拉维夫的凌晨照如白昼。随后,以色列也对哈马斯进行了残酷的报复,击毙十余名高级军官,并拒绝国际社会的调停,表示将一直揍到哈马斯吸取教训为止。随着双方的不断加码,联合国特使警告巴以冲突趋于“全面战争”,国际媒体也纷纷认为双方到了开战的边缘。并将原因归结为近期耶路撒冷的一系列宗教冲突。详情新闻很多,就不复...

    2021-05-14 10:32:39
  • 看了美国钢管舞培训班,发现姐姐们都是科班出身
    看了美国钢管舞培训班,发现姐姐们都是科班出身

      来源:beebee公园很多职业都需持证上岗,很多地下秀场的钢管舞者也不例外。实际上,场子里三分之二的姐都是钢管舞科班出身。这是应有的资质,如遁入空门须够本科,厨子涨薪得拿着新东方,进焚烧厂也得过个垃圾处理师考试一样。有证才有高待遇。“有专业舞蹈证书,或是获得钢管舞大赛奖的人,才能进入拉斯维加斯最有排面的场子。”“你要知道,没有证书的人,从钢管上摔下的几率永远要大于那些持证上岗的人。”位于纽约,伦敦,温哥华,亦或是遥远的津巴布韦,大大小小的钢管舞培训机构铺天盖地。随便搜一手,制作精美的官网和成群貌美的学...

    2021-05-13 17:20:40
  • “别人的歌单都是垃圾”,为什么音乐偏好被送上神坛?
    “别人的歌单都是垃圾”,为什么音乐偏好被送上神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音乐先声(ID:nakedmusic),作者 |潘琭玙,编辑|范志辉在听乐队逐渐成为年轻人音乐新风向的现在,小众乐队也慢慢走向大众视野,罗列乐队名字报菜名也从来没有从音乐APP的热评里消失,“如果你同时喜欢落日飞车decajoins康姆士霓虹花园橘子海,我们可以做朋友吗?”在网易云里、在微博上、在音乐博主的评论里,这类简单粗暴的交友口号不断出现。无论是为了触发微博关键词搜索、...

    2021-05-11 08:35:02
  • 陆连烽: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吃饭砸锅”的都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
    陆连烽: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吃饭砸锅”的都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

    最近几天,老朱通过俩妞儿的言行,发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那便是,吃饭碗锅的,都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先说第一个妞儿:换句话来说便是,这大妞儿是给来自全国各地方政府的后备干部讲课、做培训的。看这大妞儿的微博,“加拿大人人一张免费医疗卡在手,种地的农民和总理是一样的医疗待遇”,然后,话锋一转,直击“享受副部级医院待遇”——对加拿大医疗满满的羡慕,对中国医疗满满的憎恶。如果吃瓜群众碍于这大妞儿是中央党校的教授,便想当然的认为她的话就是真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老朱没去过加拿大,对加拿大的医疗更是一无所知,但老朱有一...

    2021-05-05 12:58:19
  • 最先创立微积分的人 牛顿和莱布尼兹都是最早创立微枳分的人
    最先创立微积分的人 牛顿和莱布尼兹都是最早创立微枳分的人

    最先创立微积分的人是谁?微积分(Calculus),数学概念,是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微分(Differentiation)、积分(Integration)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它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内容主要包括极限、微分学、积分 ......

    2021-05-05 07:26:55
  • 张翰回应花心质疑 称自己谈的恋爱都是爱到了最后一刻
    张翰回应花心质疑 称自己谈的恋爱都是爱到了最后一刻

    最新一期妻子的浪漫旅行中,张翰和吴宣仪作为小助理邓超,辅佐刘涛一起照顾几位妻子。因为张翰吴宣仪是新加入的,所以节目组安排了一个聊天的环节,让几位妻子讲一下对于张翰吴宣仪的初印象。张翰回应花心质疑,张翰称自己谈的每一段恋爱,都是爱到了最后一刻。 张翰回应花心质疑 妻子之一的周捷说自己对张翰的印象是来自于...

    2021-04-28 14:36:50
  • 成龙称很多艺人做慈善都是假的 自爆自己就是从假的做起来的
    成龙称很多艺人做慈善都是假的 自爆自己就是从假的做起来的

    成龙这些年做了非常多的慈善,不过之前他做客鲁豫有约的时候,谈及做慈善一事有很多让网友非常惊讶的言论。成龙称很多艺人做慈善都是假的,包括自己一开始也是从假慈善做起来的。成龙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什么是假慈善呢?小编今天就来揭秘一下。 成龙称很多艺人做假慈善 成龙说自己当年走红的时候,有很多慈善机构来邀请自己...

    2021-04-23 17:53:17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