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彭胜玉:双碳行动出问题可能比美国打压都更影响中国发展稳定!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5-31 12:48:01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据安邦智库5月27日信息:碳减排政策“一刀切”已影响部分地区生产生活。当前,各地、各行业正在积极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作为“双碳”工作的前奏,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成为推进倒逼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抓手。

然而,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高压之下,个别地方火急火燎下任务、摊指标,不仅影响了企业生存发展,也给百姓正常生活带来干扰。业内专家呼吁,欲速则不达,各方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科学稳妥推进能耗“双控”,为“双碳”打好坚实基础。2020年下半年以来,不少省区出台一系列政策,全力部署“十四五”和2021年能耗“双控”。

有的从省区到市县、到企业,逐级向下分解能耗“双控”任务指标,相关部门和企业倍感压力。相较于停产,更严重的是退出。最近,北方一个工业园区中的11家企业,由于矿热炉在25000千伏安以下,被纳入退出。有工业园区分管相关工作的干部表示,“有的企业甚至没有违反任何法律法规,只是为了适应能耗要求,迫不得已退出。11家企业面临退出,背后至少是1000人的就业问题,园区和企业都很为难,目前没有补偿方案。”“双控”的触角也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有居民表示,因为当地政府要求,“全县所有街道路灯全天关闭”,“建筑亮化、企业及商户牌匾亮化、LED屏及路灯灯箱全天关闭”,给生活、治安和“夜经济”的发展带来不便。有专家提出,去年曾出现南方电力供应短缺等极端事件,“双控”不能影响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以及正常生活。

最近,山东印发《全省落实“三个坚决”行动方案(2021-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2021年合计将关闭3400万吨煤炭产能,约占山东实际煤炭总产能的1/3左右,所涉煤矿资源基本均为特殊稀缺煤种炼焦煤,约占全国炼焦煤产能的3%左右。

消息一出,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煤炭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多,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在国家推动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果之后,在我国特殊稀缺煤种资源枯竭问题逐步显现背景之下,再考虑到当前全国煤炭供需异常偏紧的局面,通过如此大规模、短时间内关停退出有效煤炭产能的方法是否妥当?预计本次关停矿井所涉及到的职工(含离退休)高达十几万人,如果没有合理的再就业和安置渠道,大量职工下岗问题将关系到社会整体就业民生与稳定。

一、高度警惕国家政策执行过度、执行一刀切、执行层次加码。

中国有的国家政策执行过度,执行层层加码的现象现在很严重。国家一个大政策,下面没企业敢不当回事。但是国家层面又没有详细区分哪些企业该参与哪些不该参与,就很容易导致大家全都大力参与进来,而事实上这种全体参与,有时是不合理的。我们国家现在非常有必要注意执行过度的现象。

个人认为国家如不注意这种双碳行动在全国执行过程中的诸如一刀切,执行过度,执行偏差等情况,中国的双碳行动将成为影响中国发展和安定的最突出原因,甚至可能高过美国遏制打压中国带来的对中国发展和安定的影响。

鉴于我们的化石能源短缺,我们去碳虽势在必行,但是需要注意影响发展和稳定的情况。我们本来发展的好好的,千万不要因为推什么双碳,反弄的发展出各种问题。

推双碳不能硬推,猛推,盲推,全推,胡推,急推,要高度注意各层级执行过程中的大问题。

我们要深刻清楚国家意志并不等于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如果不防范可能的重大问题及对发展和稳定带来的风险,我们到最后收获的失去可能将远超我们推双碳带来的收获。

推双碳的这项国家行动,可能现在要作为最重要的风险防范。

二、双碳行动应循序渐进,要按步骤一步一步走,可以先去石油后去煤,同时大力去油又去煤国家难以承受。

前些天看见一位院士发文呼吁:我们国家还承受不起同时去煤去电,这位院士说的很好。我们电力系统还不具备以新能源为主的支撑。

今天大力搞双碳,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去石油化,减少石油对外依赖,以防战时被动。能源转型等其他的考虑是必要的,但可能没有去石油化这么紧迫。

中国的碳中和碳达峰追求,一定要强调国家去石油化、去化石能源化,当然重点和核心是去民用燃烧石油,去进口使用的那70%的油。中国正在大力推动国家民用领域的去石油化。“三桶油”将来最重要的使命是满足军用和重要化工领域的需求,仍需要“三桶油”付出最大的努力才能去满足。

我们搞碳中和,内在的一定要以减少石油需求降低石油依赖为最紧迫的追求,从紧迫的角度看要把二氧化碳的追求放在次要位置。否则将容易造成没抓住轻重缓急出现主次不清的问题。

国家如果去石油的同时大力去煤炭我们可能会出问题。我们国家当前可能还难以一下子把石油和煤炭同时大幅砍掉。强烈建议先去石油后去煤炭,分清紧迫,分先后顺序。如果同时一窝蜂的又去石油又去煤炭,国家将难以承受,甚至国家将生乱。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 按紧迫性分顺序分步骤为好,谨防各层级执行过度及中央精神理解不到位,层层加码,一刀切,追求政治正确等执行问题。

如果同时全国范围的去石油,去煤炭,国家可能难以承受此重。

三、抓着能源生产单位搞去碳,抓错了主体抓错了方向。建议国家近年的碳达峰全国统一行动将三桶油移除出参与单位。

把三桶油纳入国家层面的碳中和碳达峰行动可能并不是太适合。国家搞碳中和碳达峰的同时一定要让三桶油守住贡献石油本职而不是分心分力。国家去石油的背景就是三桶油不能满足石油供给。三桶油参与新能源研究没有问题,但是三桶油自己去碳则有可能出大问题。

搞石油的去减碳,搞煤炭的去减碳,国家就是因为化石能源不够才追求能源转型,如果化石能源从事单位也跟着去减自己的产能,我觉得绝不是国家的意图,而是执行的偏差。

抓着能源生产单位搞去碳,抓错了主体抓错了方向。

我们应是去使用单位的碳,而不是去生产单位的碳。

中国极其有必要将三桶油排除出参与碳中和行动中,安心贡献石油。建议国家近年的碳达峰全国统一行动将三桶油移除出参与单位。

国家14亿人,不差把石油行业的几十万人抽去搞碳达峰。这几十万人还只是贡献一小部分石油,还需要一门心思增储上产。

四、碳排放的增加是反应经济总量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人为去抑制碳排放的增加,很容易造成直接抑制了经济活动量的增加,直接抑制了经济增长。

要明白:正常情况下,碳排放的增加是反应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经济活动量增加,往往都是伴随碳排放的增加的。你人为去抑制碳排放的增加,有时往往直接导致抑制了经济活动量的增加,直接抑制了经济增长。

专注气候变化的Carbon Brief网站刊登美国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分析师劳里·迈尔利维塔(Lauri Myllyvirta)的文章,分析中国碳排放的趋势。根据中国官方数字汇总的最新数据分析显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十多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2021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5%。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创下了近120亿吨的历史新高,比2019年的排放总量高出约6亿吨(5%)。二氧化碳排放的激增反映了中国从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封锁中反弹和经济复苏,主要反应在建筑、钢铁和水泥的增长。2021年第一季度排放量增长的70%左右是由于煤炭使用量的增加,石油需求增长贡献了20%,化石气需求增长了10%。煤炭使用量的增长中,约60%来自电力行业,其次是金属行业(15%)和建材行业(10%,包括水泥和玻璃)。

人家都提到:二氧化碳排放的激增反映了中国从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封锁中反弹和经济复苏。那么如果碳排放短时间大幅下降会不会存在扰乱阻碍中国当前经济正常快速发展步伐的可能?完全存在!

按照“十四五”规划,2020年到2025年的排放量大约有5-10%的增长空间(取决于GDP的增长率)。但是,如果二氧化碳在2021年底之前一直以目前的速度上升,那么2022-2025年期间的排放量几乎没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换句话说排放量必须持平或下降才能达到“十四五”设定的2025年目标。

五、气候减排极大可能是西方披着人类气候的羊皮行扰乱挖坑拖累阻止中国发展之实的群狼算计和攻击。

根据新闻报道:英国军情六处正对中国进行“绿色间谍活动”。英国陆军情报六局局长查理-摩尔近日透露:英国特工正在监控全球的中国的碳排放。摩尔表示,军情六处会关注中国的原因是中国肯定是最大的碳排放国。西方情报机构都参与碳排放监控,还有什么理由不怀疑气候合作减排的背后险恶意图?

再次重申我的担心:西方统一地、有目的地要求的中国进行的一系列减排行动,可能将极大制约中国的大力发展,将极大扰乱中国的发展步伐,将极大的动摇中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将极大的动摇中国的稳定大局。气候减排绝不仅仅是图气候,气候减排是西方披着人类气候的羊皮行扰乱挖坑拖累阻止中国发展之实的群狼算计和攻击……

克里在5月初说,相信中国在气候合作方面的承诺是愚蠢的。国际气候合作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合作,我们不要把对这种可能随时终止的自己的承诺太框死自己。我们更不能以所谓的人类的气候的道义来绑架自己。减排和气候现在是一个没有定论的研究。也不应该由中国牺牲发展来做出巨大付出。

美国对我们的打压遏制很多是外部打压遏制,我们内部自己搞全国性的行动带来的对中国自身的影响,往往可能会超过外部打压遏制带来的影响。内部的,是直接的影响。外部的是间接的。内部直接影响如果是坏的,更有破坏力。

中国国内自己全国范围内的双碳行动如果出问题可能比美国打压都更影响中国当前大好的发展和稳定。

如果不防范双碳行动可能的重大问题及对发展和稳定带来的风险,我们到最后收获的失去可能将远超我们推双碳带来的收获。推双碳的这项国家行动,可能现在要作为我们中国最重要的风险来防范。

相关文章

  • 正解局:学校挖出215具儿童遗骸:加拿大污蔑中国,却被曝出种族灭绝铁证
    正解局:学校挖出215具儿童遗骸:加拿大污蔑中国,却被曝出种族灭绝铁证

    最近,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坎卢普斯一原住民社区,一所印第安人寄宿学校挖出了215具儿童遗骸。100多年前,加拿大对印第安人做了什么?1 罪恶发现儿童遗骸的坎卢普斯印第安寄宿学校,曾是加拿大最大的寄宿学校。这所学校,自1890年开始运行,直到1969年才关闭。由天主教会经营,最高峰时有大约500名学生。坎卢普斯印第安寄宿学校旧址 来源:美联社类似这样的学校,当年,加拿大在全国各地大概建立了100多所。加拿大建立寄宿学校,不是为了帮助印第安人解决教育问题,而是为了实施种族灭绝。有数据显示,近百年时间,大约有...

    2021-05-31 12:42:05
  • 靠政治正确打仗,美国人的枪杆子怎么了?
    靠政治正确打仗,美国人的枪杆子怎么了?

    来源:新潮沉思录(ID:xinchaochensi)作者:刘梦龙最近美军刚刚发布了它的2021年征兵宣传片,其画风之清新文艺,政治正确含量之高,前所未有。五位青年代表,资深同性恋家庭出身的女白人,来自传统军人世家的本土非裔文艺女青年,移民非裔,拉丁裔还有亚裔,大家团结在一起,一起保卫美利坚。整个故事,温馨,感人,小确幸,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战斗力在哪?军队的阳刚之气在哪?这也是那支张牙舞爪,天老大我老二的美军?这部宣传片在美国国内已经被骂惨了,各国网民在嘲笑声中,恐怕都忍不住这样一个疑问,美军什么时候变成...

    2021-05-31 12:40:47
  • 美国取消制裁北溪二号之后,波兰外长来中国了!
    美国取消制裁北溪二号之后,波兰外长来中国了!

    作者:学爸蛋总来源:超级学爸(ID:chinasuperdad)全文共4200字,主要分为四大部分。(一)美国盟友体系庞大,但也是负担(二)美国制裁北溪二号,有得必有失(三)取消制裁取悦俄德,两国被出卖(四)波兰外长紧急访华,连横对合纵 (一)美国盟友体系庞大,但也是负担老JB(Joe Biden)还没上台,很多网友都预测到他肯定会重修盟友关系,然后组团对付中国,事实果如大家所料,又是拉拢欧日韩,又是搞四国机制。 但我们要沉住气,拜登的拉拢工作也不是很顺利。第一,盟友越多,这个联盟就越脆弱;第二,巩固联盟...

    2021-05-31 12:35:07
  • 美国买伊朗原油:4方受益,5方受损!
    美国买伊朗原油:4方受益,5方受损!

    作者: 虚声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已获授权转载现在地球村,各种意外消息频发,真假难辨,却很有趣。5月28日,美国能源部下属能源信息署(EIA)更新的数据显示,美国在今年3月悄悄购买伊朗石油,日均进口量为3.3万桶(原油),整个3月大约买了100万桶。这个消息没有引起很大轰动,但很具有杀伤力。因为这个EIA,在能源领域是权威机构,而且可以独立报告数据,不受美国政府干预。 01大消息 前几年美国对伊朗石油的严厉制裁,还历历在目。就在2020年10月,美国司法部还颇为骄傲地宣布,之前在海上拦...

    2021-05-31 12:10:18
  • 陆连烽:狂赌6万亿,美国以一已之力单挑全世界
    陆连烽:狂赌6万亿,美国以一已之力单挑全世界

    几天前,网上出现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通知:销售冠军给企业带来大量订单却被开除了,这,就是此刻的中国对外出口型企业面临的困境。曾记否,近几个月,网络上一直有人在沾沾自喜的说“美国港口堆积了大量的集装箱,多国货轮到美国卸下货物宁肯空驶回中国,也不愿意运载美国货物耽误时间”。为什么会出现上面两种“事出反常”的妖事呢?昨天,答案出来了。5月28日周五,美国总统拜登向国会提交了他任内第一份正式预算提案,申请美国联邦政府在2022财年中支出6万亿美元。本身美国财政就年年赤字严重,这会儿又弄个6万亿支出,拜登去哪儿弄这...

    2021-05-31 11:15:33
  • 陆连烽:英国航母赴中国周边秀肌肉——孔雀开屏,正面五彩斑斓背面一屁眼屎
    陆连烽:英国航母赴中国周边秀肌肉——孔雀开屏,正面五彩斑斓背面一屁眼屎

    维也纳伊核会议结束后,当伊朗副外长在媒体前乐得后槽牙都露出来的时候,老朱便知道,美国让步了,且幅度很大。几乎与此同时,白宫放出话来,要解除因“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而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一向视伊朗与俄罗斯为眼中钉的美国突然变脸了,几个意思?虽然老朱确信,无论是伊朗与美国之间,还是俄罗斯与美国之间,都不可能短时间内和解,美国国内反伊反俄的势力大有人在,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美国在极力缓和与俄伊两国的关系——上屋抽梯的同时,腾出手来全力对付天朝。这世界,除了中国人与散落在海外的部分华人,没有人愿意看到中国强大,哪...

    2021-05-31 11:08:42
  • 中国人造钻石约占全球一半
    中国人造钻石约占全球一半

    创头条消息,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记者探访了河南一家人造钻石生产企业,在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将带有晶种的金属块放入六面顶压机中。据介绍,压机正式工作后,将模拟天然钻石在地下100多公里处的生长环境,石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碳元素溶解在特定的熔融合金中,以晶种为中心向外生长成钻石,两周后,就能长到约七八克拉。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实验室能培育的钻石,能长到超过十克拉,但这样的钻石,价格高,需求量少,...

    2021-05-30 14:11:24
  • 就算欧盟和美国“狼狈为奸”,我们也不怕!
    就算欧盟和美国“狼狈为奸”,我们也不怕!

    原创:天涯补刀来源微信公众号:天涯时事已获转载授权前两天,我们在《》这篇文中和大家说:美国想要在大西洋两岸重新建产业链。有人就问道:欧盟会不会和美国联合起来对付中国?最近欧盟冻结《中欧直接投资协议》是不是意味着欧盟已经和美国“狼狈为奸”了?事实上,大家也看到了,自从拜登上台后,欧盟确实对中国非常不友好,不仅仅在香港、新疆、疫情等问题上和美国一起对中国发难,而且冻结了已经谈了35轮、历时7年的《中欧直接投资协议》……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欧盟已经彻底和美国勾结到一起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按照我的理解:美国是想...

    2021-05-30 11:07:07
  • 果然!在“民主”和“人权”之间,美国最终选了“钱”!
    果然!在“民主”和“人权”之间,美国最终选了“钱”!

    作者:庄主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1币权,大国之重器。原油,货币之定锚。作为“币圈”真正的高端玩家,美国对中东原油这个“币锚工厂”的畸恋有多深沉,举世皆知。伊朗与美国之间因为石油而展开的狗血言情剧,更是《霸道美国爱上我》当中最狗血的经典桥段。那40年如一日的互撕,40年如一日的虐恋,40年如一日的渴求……如果非要形容一下它俩之间的关系,那就只能说:伊朗的地理位置有多好,美国对他的恨就有多深。伊朗的原油储量有多大,美国对他的爱就有多沉。但虐心的是,这都已经撕了40年了,美国对伊朗依然...

    2021-05-30 10:00:50
  • 蔡英文败走世卫大会,美国不敢吱声,中国这一战打得漂亮!
    蔡英文败走世卫大会,美国不敢吱声,中国这一战打得漂亮!

    作者:一毛来源公众号:戎评(ID:rongping898)已获转载授权蔡英文又受打击了!近日,第74届世界卫生大会总务委员会和全会分别通过决定,拒绝将个别国家提出的“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的提案纳入大会议程。这是台湾地区连续5年被世卫大会拒之门外,这5年正是蔡英文上台“谋独”的5年。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说得很明白,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织,包括世界卫生组织活动,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言外之意,台湾参加世卫会议本来可以商量,但前提是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实际上,在2009~2016年期间,...

    2021-05-30 08:14:20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