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生的伊斯兰世界,竟然有这样一个计生模范
来源:全球报姐
“由于陷入人口危机的速度太快,伊朗几乎没有时间进行干预,其中似乎有经济因素在起作用。”今年6月3日,伊朗卫生部的一位官员在接受《德黑兰时报》采访时,忧心忡忡地说了这番话。
该报评论说,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夫妇选择不生或者只生一个孩子,过去十年,伊朗“无孩”或“一孩”家庭的数量上升了5.6%。
按照一般规律来看,伊朗属于伊斯兰社会,是政教合一的神权政体,经济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宗教领袖又鼓励人们多生孩子,生育率不应该低迷,但其生育率却在伊斯兰世界处于垫底水平。
近年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一再号召国民多生孩子,并希望政府部门采取措施,让国民更愿意生育。政府为此推出了新生儿低息贷款计划,并向生三胎的父母发放土地,但人口低迷的状况并未得到扭转。
◆哈梅内伊
人们会说,伊朗当下处于经济萧条时期,又遭受美国制裁,导致货币大幅贬值、物价上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一般会选择节育。但伊朗的低出生率现象并非近年才出现,已经持续了十几年。
伊朗传统社会本有“多子多福”的观念,宗教教义也赞同多生子女,以增强伊斯兰的力量。但在巴列维王朝时代,为了缓解就业和粮食上的压力,政府启动过“家庭计划”,号召优生优育。1970年代初期,伊朗的人口增长率一度有了减缓的势头。
◆巴列维王朝最后一任君主穆罕默德·巴列维一家
1979年,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体制。
◆伊朗革命时期,霍梅尼向其支持者挥手示意
霍梅尼认为“人多力量大”,而想要在国内外将革命事业发扬光大,人口起码得增加到一亿。他废除了前朝的生育政策,宣布堕胎为非法,同时还降低了男女的婚龄,并推出带薪产假制度。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伊朗采用人海战术弥补了技术和军备上的缺陷。战争初期,在霍梅尼的鼓励下,伊朗一度迎来婴儿潮,五年内的生育率保持在6.2至6.5的高位。
但战争进行到一半时,战争导致的经济萧条、通货膨胀带来了吃饭和就业的难题。政府感到情况不妙,逐渐在生育问题上改了口风,希望大家节制生育。
◆两伊战争中的伊朗儿童兵
两伊战争结束后大量军人退役,1988年伊朗劳动人口有40%处于失业状态,导致社会治安混乱。严峻的经济压力下,伊朗宗教界和政界开始反思之前的生育政策。
1988年,时任总统拉夫桑贾尼获得霍梅尼的首肯后,重新推出控制生育政策,号召“每个家庭最好生两个”。1990年,伊朗建立了“生育率调节委员会”,负责落实计划生育政策。1993年,伊朗议会颁布《人口与家庭法》等系列法律,以条文形式将男女婚龄分别推迟到26岁和24岁,并要求每个家庭最多生育三胎。
◆伊朗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在伊朗已故精神领袖霍梅尼(右)和时任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左)的照片下讲话。
伊朗的计划生育政策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措施,而是通过经济和社会政策来降低人们的生育意愿,比如前三胎及以内的子女可享受免费的医疗和教育,还能领取购物福利券,到了第四胎便不能享受这些待遇,父母也没有产假。
事实上,推出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很多,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却没能取得太大效果,人口数量反而不断膨胀。
伊朗则不同,它的政策只以劝说和福利政策加以诱导,但很快就取得了成效。
这是由于伊朗的宗教领袖极具权威性,宗教组织对基层社会的渗透和控制力度也十分强大,所以当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得到宗教界的大力支持时,具有极大的动员能力。
毛拉们(伊斯兰教职的称谓)奉宗教领袖的旨意,从宗教经典中寻找依据说服民众,例如“《古兰经》并没有禁止节制生育,也不反对服用避孕药,因此可以采用避孕套以及上环和结扎手术”。
伊朗政府还在中学开设人口课程,同时利用报纸、电视、电台宣讲节育知识。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伊朗农村的宗教氛围更为浓厚,让上述政策能够在城市和农村同步推行,并收获了良好效果。
此外,伊朗的宗教组织(尤其伊斯兰革命卫队)建立了一套庞大的军事、经济、文化体系,拥有很多企事业单位。
在节育方面起到表率作用的职员,可以在评级、加薪、晋升方面获得优待,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体制内人士的生育意愿。
◆2019年2月11日,伊朗革命卫队成员参加在伊朗德黑兰阿扎迪广场举行的伊斯兰革命40周年纪念仪式
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伊朗的生育率开始平稳下滑。2006年,内贾德当选总统后,公开质疑国家的生育政策。
“我反对‘两个孩子就够了’的政策……西方国家生育率极低,因此担心伊朗人口增加过快……我们有能力养活更多人,增加到1.5亿人也没问题。”他的这番言论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
◆内贾德
到了2012年,伊朗人口总量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长率已大幅下滑。加上人口寿命增长、老龄化危机凸显,修正生育政策成为全国的共识。
“我们的节育措施在20年前的环境下是合理的,但现在还继续执行,就是错误的。”同年7月,哈梅内伊向全国发表完上述演讲后,正式宣布废除节育政策,并撤销了控制生育的部门。
◆2020年5月28日,新冠疫情期间,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一家人在奇加尔人工湖附近散步
然而,伊朗的出生率非但没有提升,反面继续走低。这个伊斯兰世界的“计生模范”感到悔之晚矣,开始朝着鼓励国民多生的方向迈进。
然而,通观各国的人口发展历程,生育率想要降下来容易,再要恢复到以前水平可就难了。
文/段宇宏编辑/ 漆菲排版/ 郑欣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