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美欧围剿的中国航空业,会是芯片后的下个风口吗?
A
6月5日,七国集团(G7)财长和央行行长在伦敦达成历史性共识,同意将全球统一企业最低税率定为15%,最终目标是制定一份全球性统一征税协议。

这种统一征税实质是欧美国家的"竞争力锁定"。
为提国际高竞争力,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差异化税率,给外资的税率低,但总体的税率较发达国家高。若统一税率,则发展中国家给外资的优惠就不存在,外资流出;而本来较高的本土企业税率(中国平均是24%),采取国际低税率(15%)后,财政收入将受到巨大影响。
很明显,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将会受到内外双重削弱。
还没完。G7给中国送上的,还有下一道热菜。
6月15日,作为本次七国峰会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在经历了长达十七年针锋相对的贸易争端后,波音空客握手言和。
6月28日,在波音空客和解仅仅两个星期之后,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宣布一起航空业近十年最大的飞机订单,同时采购了200架已经停飞了两年的波音737MAX以及70架空客A321neo,这批飞机价值高达300亿美元。
如果说这仅仅是孤立事件和巧合,恐怕连欧美人自己都不相信。消息一经披露,全球各大媒体纷纷刊登解读文章。
法新社原题为《空客波音休战背后有个共同对手:中国》的文章备受关注。

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评论文章援引欧盟官员的话称,“欧盟和美国将在解决第三方的非市场行为方面共同努力,这是有关对中国的担忧而做出的回应”。
看来,大家都非常清楚美欧这次携手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
可以说,中国航空业当下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B
为什么要拿航空业开刀?首先,我们要从航空业的特殊地位说起。
民用航空业的基础是大型飞机的制造,而大飞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
在世界大型民航运输飞机制造领域,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四国联合成立的空客公司两家独大,两者合计瓜分了全球超过85%的民航飞机市场。

由于研制和维护成本高昂,周期长,还涉及安全、国防等敏感问题,大型民机制造的门槛之高,非举国之力不能为之,也成为很多国家主要的“卡脖子”领域之一。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波音公司(Boeing)在经历了超大型飞机波音747的成功,以及对老对手美国麦道公司的并购之后,坐上了全球航空制造业“江湖老大”的宝座。
中国民航网数据显示,在顶峰时期,美国波音公司供应了全球80%以上的民用航空飞机,但也间接促成了空客公司的诞生。
七十年代初,在英法德三个欧洲国家的鼎力支持下,空客(Airbus)诞生。
之后,通过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大额订单,空客在全球民航格局站稳脚跟,市场份额上升到30%左右,已经可以与“江湖老大”美国波音公司一较高下。

波音和空客
成为老大后,最重要的福利就是能制定规则。欧洲空客的崛起后,围绕欧洲空客制定的EASA适航管理标准,也开始对美国以FAA适航管理标准为基础建立的全球航空业秩序形成空前挑战。
美国感到了来自欧洲的威胁。
如超大型客机空客A380于2004年亮相时,美国随即撕毁1992年与欧盟签署的协议,跑到WTO告了一大状,双方变得越发剑拔弩张。
更别提,由于2018年印尼狮航、2019年埃航的美国波音主打机型B737MAX连续发生坠机事故,被各国停飞,欧洲空客因此瞬间升格为世界航空业第一。
欧洲人正式后来居上,把美国人踩在脚下,无疑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从世界贸易组织(WTO)官网的公告看,直到去年10月26日,双方还因新新旧旧的账闹得水火不容。

可为什么,这几十年斗得如此凶猛的美欧,如今居然能握手言和了,还如法新社所说开始把矛头指向中国了呢?
更讽刺的是,中国竟然还是当时WTO第三方调解团的成员国,让人不禁想起了拳击赛场这样滑稽的画面:
两个拳击手打得难分难舍的时候,突然不打了,转而打起了裁判。
C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这次新冠疫情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当然,也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世界航空业格局。
由于疫情管控,航空乘客急剧减少、维护和各项隐性成本上升,传导至制造环节,飞机订单减少、维修和软件等配套采购减少。
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分别公布的2020年报显示,波音整体亏损119.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近18倍,相当于全部在美上市的公司当中,利润最少的20%的公司利润总和,而空客的民用飞机交付量也历史性地同比大幅减少了34%。
为了生存,双方都在试图从对方的嘴里抢肉,争夺被疫情不断压缩的航空市场,这当然更加激化了双方的积怨。
然而,近二十年的积怨却由于中国的出现戏剧性地逆转了。
2019年10月26日,国产支线客机ARJ21首次执飞国际航线。
2019年12月27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最后一架试验飞机106号机首飞成功。
2020年12月27日,在C919的专项认证中,开始挂载国产发动机长江-1000号进行测试。
2021年1月16日,C919在内蒙古圆满完成高寒试飞。
2021年1月26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中国商飞研发的C929远程宽体客机预计今年内下线,为此,波音高层还紧急召开了闭门会议。

“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趁着美欧这些年斗得不可开交时,中国在市场、外交和研发上,为国产大飞机争取到了十七年宝贵的时间。
当下,中美航空市场规模其实早已旗鼓相当。
据《2021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截止2020年末,中国民航机队规模6747架,颁证运输机场241个,其中千万级机场39个,“十三五”期间,总周转量和旅客运输量等主要指标的增速,远超GDP增速,中国有可能于2024年左右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航空市场。
以及,长期以来的“航空外交”让中国获益匪浅。
飞机采购涉及数千亿美元,而中国采用“合纵连横”的策略,当波音公司起势时,国家领导人就带着巨额飞机订单开启欧洲访问;欧洲强势时,我们则拿订单到美国去。
这一招,不仅在美欧矛盾中买到实惠的飞机,还让我们的订单成为换取国家利益的筹码。
与此同时,我们一直在加强国内航空研制能力。
2020年是中国航空业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在中国航空市场上,空客依赖于在天津的生产基地侥幸交付了100架飞机,达到了其全球交付总量的18%,波音则只有区区的6架。
而中国商飞公司也首次超过波音,当年向航空公司交付了20架国产客机,全球市场占有率从2019年的0.82%大幅跃升至2020年的2.06%,增长了1.5倍。

别看如今这只有区区2.06%,以我们这高速增长率和国内广阔市场为支撑,若干年后跻身民航强国根本不是难事。
也正因为看到这趋势,斗得不可开交的美欧,慌了。
D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在中国这个强势搅局者的介入下,欧美两大集团按下了争端的暂停键,却也按下了扼杀中国航空业的快进键。
波音和空客握手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消除双方争端给中国带来的外交机会,共同瓜分中国航空市场,而更重要的是,将中国的航空研制能力扼杀在“摇篮”里。
虽然我们国产民航运输飞机正向好发展,但毕竟根基较浅,同时疫情对市场整体影响尚在,这份敌意,无疑对我们来说是重大挑战。
研制了近20年之久的支线客机ARJ21最近才陆续交付使用,而4年前首飞成功的国产中型客机C919尚未走完适航审定程序,大规模商用化尚待时日。
美欧和解之前,美国也早已做好了准备和布局。2020年中,中国商飞公司等飞机制造企业甚至具有一定飞机研制能力的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赫然列于对中国制裁的“实体清单”。主要的民用航空零部件也在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清单当中。
波音空客和解对中国的影响,远不止这些。
中国目前仍存量有大量波音、空客飞机。美欧携手后,新的垄断势必形成,维修和软件使用等配套服务更贵,更难赚钱;
对咱们个人而言,随着垄断利润扩大化,传递到终端消费者身上,机票更贵了,国内市场规模难免受到打击。
E
如今的中国与美欧航空垄断集团的博弈,犹如楚汉之争的垓下对垒。
面对两大巨头的和解及随之而来的矛盾转移,中国航空业需要未雨绸缪,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最优解仍然是守正出奇、见招拆招,在夹缝中谋发展。
首先,波音和空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确实会做出一定妥协,但由于世界航空业仍在持续萎缩,矛盾没有增量的滋养,一定会继续存在,这给了中国分化瓦解的突破口。
因此,外交上“合纵连横”之策尚未过时。
激化敌方矛盾,缓和敌我矛盾,以“空间”换时间,与以往一样,单方面欢迎波音或者空客进入中国市场进行合作,仍然可以一定程度干扰美欧结盟意图,为国产民航客机的发展赢得时间。
更重要的是,美欧航空同盟的幻想,反倒激起了中国的决心。
正如,芯片“断供”和绞杀华为并没有扼杀住中国发展5G,反倒刺激了中国加大投入,以及将部分低效资本和产能提前转移至高科技领域,外芯退场后的广阔市场也给了投资者和研发者们以决心。
在美国刚刚要挥舞科技封锁大棒的时候,有国家领导人问相关人士:中国最需要的国产化14纳米芯片多久能搞出来?当时的答复是:10年。
听到这个答复后,中央没有气馁,而是指示不计成本加快研发。仅仅到2020年,新的评估就变成了2年,也就是温晓君说的,“14nm芯片量产曙光就在眼前”。

如今在航空领域也一样,外部势力对航空业围追堵截,重压之下,体制性弊端逐步被挤破,航空产业链必将如5G产业链一样,国产化程度迅速提高。
原本依赖于进口的零部件转向自主研发,部分低效产能将断臂求生。同时,中国正强化和俄罗斯等传统军工强国的合作,更多资金投入,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模式和人才将更加频繁出现于舞台。
只要我们想,科技领域从来就没有突不破的障碍,上不了的榜首。况且,民航研发制造门槛比芯片低多了。
疫情让航空业格局颠覆,也让美欧更加看清奋进中的中国。
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的联手,剑指中国已不言自明,只是,这份打压无疑会成为又一次超级助攻。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处于风暴之眼、青萍之末中国航空业,也许将是5G和芯片之后的下一个风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