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象群北迁,降雨线北移,大陆国家的盛世来了!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8-10 10:59:30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原创: 一棵青木
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
已获转载授权

云南的大象,自中国建国开始,第一次向北迁移。CFI曹操读书网

一群象的迁移路,吸引了全国人的目光。CFI曹操读书网

不知道大象习性的人,可能不知道象群向北迁移意味着什么。
这是瑞兆中的瑞兆,意味着大陆国家的盛世即将到来。
大象是一种喜温动物,只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而且食量巨大,所以必须在湿润多雨,植被茂盛的地方生存。
因此,大象适合生活在赤道区域,亚洲大陆最适合大象生存的国家是印度,而中国只有云南南部等少数地方能让大象生存。
如果大象擅自向北迁移,一旦冬季到来之前回不去,那么就会冻死,同时饿死。
数百年来,甚至一千多年来,都是如此。
离开云南南部,大象活不下去,这是一个常识,因此我们的工作人员采取堵路的方式,慢慢的又把大象引导回西双版纳栖息地了。
但很久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大象曾经遍布中国,甚至河南这样和亚热带+湿润完全不着边的地方,都有大量的象群生存。
河南的古称是豫,一个人拿着长矛牵着大象的文字组合,这表示河南曾经有大量的大象。
图片
在上古时代,河南曾经是全中国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也适合农耕,被称之为中原地区,当了中国数千年的核心。
中国八大古都,一半都在河南,分别是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
在河南安阳市,我们发现了殷墟故址,在里面我们发现了大量关于大象曾经在殷商时期的河南存在的证据。
其中三件,属于国宝级文物。
比如说,商代雕刻的玉象。
图片
比如说,商代雕刻的象牙酒杯。
图片
比如说,在殷墟祭祀坑里发现的大象遗骨。
图片
而在《吕氏春秋·古乐》中曾明确记载:
“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商朝甚至还训练出了一只规模庞大的象军,最后被周武王击败,一路驱赶到江南。
大象军团最后参与了保卫商朝首都之战,你说河南有没有大象。
这是大象最后一次在河南露面,很快大象就在河南绝迹了。
周王朝也想饲养大象,可惜养不活,慢慢的大象就全部消失了。
老人口口相传,大象很厉害,但后代就是见不到大象。
慢慢的,中国人发明了“想象”一词。
大象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你自己去想吧。
为什么大象都消失了?
因为在商朝末年,全球气温骤降,生生的把河南的气温从亚热带给降成了温带,同时降雨量大幅减少。
大象在这样的河南,根本就无法生存。
商纣王被灭国,不仅仅是他自身昏聩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当时全国粮食大幅减产,国内矛盾冲突尖锐,所以大乱必定爆发。
1972年,竺可桢老先生发表了一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重磅论文,指出中国五千年历史气候可以分为4次暖期和4次寒冷期。
仅仅在知网上,就有2800篇论文是引用竺老先生的这篇论文所写,可谓是学术界的奠基之作。
关于中国气候变迁的证据非常之多,我简单列几个给大家看一看。
公元前903年,周孝王七年,史籍记载:
“厉王生,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
江、汉俱冻啊,长江和汉江全部都结冰了,长江被冰封的景象,你能想象么?
这一年,周厉王出生。
倒霉的周厉王接管周王朝没几年,国人终于扛不住了,吃不上饭,开始到处叛乱,周王朝自此丛盛转衰。
随后,中国的气温节节下降,到了周幽王那一代,周朝的底蕴终于耗尽了,春秋战国时代到来。
而在春秋战国时代及秦汉盛世里,中国来到了暖期,气温大幅攀升。
据《左传》、《诗经》等古籍记载,那时山东冬季经常无冰,齐鲁地区可一年两熟。
山东是什么地方?那是黄河入海口。
从长江被冰封到黄河冬季都不结冰了,你自己体会下这温差有多大。
等到了北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以后,淮河流域、长江、太湖,又全部结冰了,冰层厚度甚至“可通车马”。
还有一些寒期的证据,比如说1816年,中国嘉庆二十一年,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无夏年。
那一年,北京6月飞雪,7月霜冻,8月就入冬。
和被冤枉的小白菜没啥关系,纯粹是因为当时处于寒期。
明清时期,海南的琼山总共下过三次雪,历史均有记载,分别是明朝万历、清朝康熙和光绪年间。
现在广州飘个雪花都全国轰动了,海南下雪,你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温度么?
至于其他的史料也有很多。
比如说《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橘子树没有办法在淮北结果。
但汉朝天文学家张衡的著作《南都赋》中曾明确写有“襄橙邓橘”的字样,证明在汉朝,河南可以种植橘子和橙子,而河南比淮北还要北。
晏子和张衡都没错,只不过一个是在描述西周末年,一个在描述秦汉盛世。
实际上,要是晏子多活几代人,到了春秋中期,他就能看到淮北的橘子树了,因为那个时候中国气温已经上来了。
从超大周期上,我们现在都处于大冰期时代,人类的本质是冰期生物,恐龙的那个年代地球是没有两级的,比现在要温暖的多。
但在这个大周期之下,也分很多中周期,温度都是在上下波动的,甚至每一次小周期,都会引发王朝的灭亡,相关性非常之高。
只有清朝这一个例外,在气温暴跌后还熬了几十年没死。
但细究下来,太平天国当时已经基本把清朝主力消灭殆尽了,后来是在西方洋枪队的帮助下,外加海关关税暴增的背景下,清朝才勉强续命的。
如果不考虑外力干涉,太平天国那一波,清朝是扛不过去的,因为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
图片
研究温度和历史的关系之后我们会发现,国家完蛋不一定是因为气温下降,但气温下降一定会导致国家完蛋。
从图上看上下5000年中国的气温波动也就是在+2到-2之间,极限高温和低温差距不超过4摄氏度,最近1000年的气温上下波动不超过1摄氏度。
这么点气温波动,能引发王朝灭亡?
地球是一个水球,表面有大量的水分。
水不仅是生命之源,哺育着万物,而且比热容非常巨大,吸热能力很强大。
温度升高时,海洋会吸收大量的热。温度下降时,海洋会释放大量的热。
因为海洋的存在,地球的温差才会如此之小,变得适宜人类生存,不至于白天零上五十度,晚上零下五十度。
全球平均温度降低1度的意思,是全球的海洋已经释放出了极其巨大的能量后,地球依然无可奈何的整体降低了1度。
沿海的人类也许没什么感觉,但是在远离海洋的内陆,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最低温降低了十几度那么恐怖。
同时,气温降低时,全球的水蒸气大幅减少,带来的降雨活动也大幅减少。
而根据学者的研究成果,年平均气温下降1摄氏度,那么中国的年降水量平均要下降100毫米,而且越向北,降雨量下跌的越多。
在南方地区,降雨量每少100毫米,粮食产量就会降低10%。
而到了北方,这100毫米降雨量就更关键了。
我们都知道,400毫米降雨线是农耕的生死线,只有降雨量大于400毫米才能农耕。
但实际上,哪怕是放牧,也需要300毫米以上降雨量。
低于300毫米,就被称之为极端干旱,牧草一旦被啃食就很难恢复,所以这样的地方一般被称之为荒漠或者沙漠。
图片
低于200毫米,则直接被称之为死亡沙漠。
年平均气温下降1摄氏度,大概相当于长城的范围要向南足足移动400里,这么一大片国土都不再适合农耕了,同时游牧民族也必须向南移动400里,否则他们也无法生存。
秦汉时期修建的古长城和明清时修建的长城,地理位置偏差如此之远,原因就是当时的气温不一样。
农耕民族的粮食产量大幅减少,人口不变,因此极易爆发内乱,大量的农民起义,国力严重衰弱。
而此时,游牧民族可用来放牧的土地也大幅减少,人口也不变,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游牧民族必须频繁南下,和中原王朝爆发激烈战斗。
有些中原王朝干掉了农民起义军,但是被草原民族干掉了。
有些中原王朝干掉了草原民族,但是被农民起义军干掉了。
中原王朝的命运只有一个,那就是死,必死无疑。
能熬过气温暴跌这一劫的,历史上只有清朝,还是借了外力的帮助。
同样,当气温上升的时候,降雨线大幅向北移动,可用来农耕的土地大幅扩大,中原王朝一律处于盛世。
夏商时代是被古人念叨几千年的梦幻盛世,具体咋样咱们也不清楚,太久远了,资料甚少,那个时候也不是大一统王朝,就是个大部落。
但西周末年气温大降,礼崩乐坏的时候,大量中国精英特别怀念夏商时代。
而中原王朝最著名的两大盛世,秦汉盛世和隋唐盛世,则全部处于气温明显升高的周期之内。
图片
而第四次气温大上升期,就是现在,今天的中国所在的位置,我们的气温正在急剧上升中。
气温升高有什么好处?
最大的好处,就是降雨线大幅向北移动。
最近几十年,中国一直在治理沙漠。
植树造林容易,但你想治理沙漠可真不容易,因为最核心的问题是水。
没有足够的水源,你就算植树造林了,也很快就会枯死。而有了足够的水源,沙漠自己就会绿。
只有在水源刚刚达到植物生死线的地带,植树造林外加严厉保护,才有用。
毛乌素沙漠,在上一轮暖期,也就是1000年前的唐朝时期,是水草丰美之地,牛羊成群。
在这片沙漠里,专家们出土了各种遗址,证明了这里曾经的繁华。
据专家估计,唐朝时期的毛乌素沙漠的年降雨量可达到600毫米以上,和今天的河南差不多,非常适合种植。
但最近的一千年,中国始终处于冷期,毛乌素沙漠的降雨量暴跌,跌到了牧草的生死线附近。
因为水很少,所以这里都是沙漠。
但因为还有点水,所以这里还有种活植被的可能性。
因此,国家选择了治理毛乌素沙漠,并对所有植被严加保护,希望遏制北京的风沙。
本来吧,工作人员在辛辛苦苦的治理毛乌素沙漠,千难万难才恢复一点点植被。
但最近20年,毛乌素沙漠的植被以一种近乎狂暴的速度在疯狂恢复,靠南端的一部分,已经快成为真正的森林了。
图片
2003年,毛乌素沙漠查干巴拉地区的景观是这样的。
图片
2018年,同一个地方,野草都长到人的腰这么高了。
图片
整个毛乌素沙漠,如今已经快消失了。
图片
除此之外,在黑龙江等地,专家观察到了肉植阔叶林,这种不应该出现在东北的不耐寒植物,如今已经大面积出现。
曾经在夏天连风扇都不用的黑龙江地区,今年夏天被热的要抢购空调。
图片
而在2020年,800毫米降雨线首次强行翻越了秦岭,导致严重干旱的陕北、甘肃降雨量明显增多。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大量的积水湖泊重新出现,以前的绿洲开始大面积恢复。
在黄河的上游,植被也开始大面积恢复,专家甚至在河套地区发现了兰花,一种对水分要求相当高的植物。
河套是古籍中有名的水草丰美之地,但那是以前,已经荒凉快1000年了。
如今,这里的水草大量恢复,甚至开始长兰花了。
也许,汉唐时期那鼎鼎有名的河套平原,能让我们这代的中国人重新目睹。
气温和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
西藏地区曾经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王朝,叫吐蕃,连唐朝都送了一位公主去和亲。
但建国之后,在中央大力的扶持下,西藏的人口恢复了70年,如今也就300万人。
干旱寒冷的西藏,根本不太适合人类生存,为什么当初能出现吐蕃王朝。
你再细究点历史,会发现吐蕃这个词和唐朝是始终绑在一起的,唐朝消失后吐蕃也消失了,整个西藏已经1000多年没有出现过任何王朝了。
因为唐朝末年,整个中国的气温暴降3摄氏度以上,一直持续了1000多年都没有恢复到唐朝的温度。
中原地区粮食产量下降,可耕种的土地减少,但还能活下去。
西藏那里,王朝和人口直接就崩溃了,成为了人口极其稀少的半无人区,从王朝退化成了一个奴隶制大部落,1000多年都没有恢复元气,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吐蕃。
而在新疆西域等地的大量王国,命运连吐蕃都不如。
当初唐朝控制的西域,都是水草之地,农耕是不行,但通过放牧养活一个小王国还是没问题的。
图片
如今,这样的小国全部都灭亡了,甚至连都城都被抛弃了,里面连一个活人都没有了,因为根本就无法生存。
千余年过去,楼兰古城周围,还是寸草不生。
图片
因为楼兰古国周围的湖没有了,河也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曾经水草丰美的罗布泊成了一片戈壁滩。
图片
而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古湖盆,位于丝绸之路,汉唐时期曾经有繁荣茂盛的大片胡杨林,如今枯死千年,始终屹立不倒。
从繁盛到枯萎,千年前的胡杨树,默默的矗立在地上,见证了1000年的历史。
图片
而如今的中国,气温重新回升,降雨带重新北移。
2015年的时候,中国科学家就开始预测全球变暖一定会给中国北方带来更多降水,极大的改善北方环境。
图片
而2020年的时候,中国开始讨论,降雨线将北移,北方防汛怎么干?
图片
全球变暖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对风调雨顺的欧洲国家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但是对大陆国家,尤其是我们这样北方干旱少雨的国家,是有天大好处的。
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全球变暖,这本来就是地球周期的一部分,所以减排二氧化碳等议题根本就是个伪命题,特朗普曾经直接说这是个骗局。
虽然特朗普很不靠谱,但在说实话方面,他算是美国最实诚的总统了。
不过中国依然签署了气候协定,甚至成为了全球碳达峰的重要旗手,这又是为什么呢?
发达国家明显是拿碳排放量当成卡发展中国家脖子的工具,为什么中国要同意?
以前,中国是坚决不同意的,但现在中国同意了。
因为最近十年,中国北方出现了明显的降雨增多现象,而且一年比一年加速,整个北方的植被都在以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速度在恢复。
这多出来的植被,按协议规定,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都算是中国的,这个碳排放权是可以对外交易的。
而且,中国也在光伏产业实现了技术突破,市场份额也位居全球第一,处于绝对优势。
图片
光伏的数量,已经多到了能拿来拼熊猫玩。
图片
这么算下来,支持欧洲搞的这个气候协定,不仅能让中国占据道德高地,甚至可以让中国获取大量的经济利益。
因此,中国对气候协定的态度,从反对转变为了支持,最大的底气就是预判北方的植被会开始持续恢复。
虽然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降雨量增多带来的粮食产量增多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
但如今又搞了一个什么碳排放权,植被可以源源不绝的给国家创造财富,这就有意思了,等于给中国送钱,中国干嘛不要。
另外,中国获得的好处还不止这点。
降雨量增多后,原本不适合居住的地方,会重新适合居住,这哪怕是对工业时代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整个上古时代,中华文明的中心都在黄河流域,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也孕育了中华文化。
但最近1000年,中国的人口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长江流域,整整向南推移接近600公里。
中国历史上总共有三次大规模的衣冠南渡,黄河流域的中国精英大批迁往长江流域。
第一次,是西晋末年司马睿渡江,在南京建立东晋。
但很快,人口的精华又回到黄河流域了,唐朝选择在黄河流域建都。
第二次,是唐朝安史之乱,中原精英在南京定都,建立南唐。
很快,人口和经济中心又回到黄河流域了。
第三次,是北宋末年,宋高宗赵构渡江,以南京为首都,以杭州为行都,建立南宋。
这一次,人口和经济中心永远的留在了长江流域,再也没有回到黄河流域,迄今已经1000多年。
因为这1000年来,中国的气温始终没有回到汉唐时期的温度,北方荒凉破败,降雨稀少,承载不了太多的人口。
图片
枯水期的黄河和小河一样宽,甚至隔三岔五就要断流,这样的水流量,明显和母亲河的历史地位对不上去。
唯一的原因,就是现在没有以前温度高。
远古时期黄河的水流量,不会弱于如今长江的水流量太多。
《孟子·滕文公下》写道: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换句话说,商朝末年,周朝初期,大象在中国地区彻底绝迹了,整个天下都找不到大象了。
古人以为大象是被周武王给杀绝的,但实际上是因为气温暴降导致的物种灭绝。
汉朝时期,中国的气温强烈反弹,温度暴增,但和商朝时期相比,气温还是差了一点点。
最大的证据,就是大象出现了三国时代孙权的吴国领土,也就是长江流域,而没有出现在曹操所在的魏国领土,也就是黄河流域。
在《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中记载: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孙权送了一头大象做贺礼,曹操身边的一帮魏国精英从小到大都没见过大象,非常好奇,想弄清楚这东西到底多重。
曹冲称象的故事,就是这么来的。
曹操为了驯养大象,还专门在邺城周边修了一个园子,被中国的专家学者经多方考证,锁定为河北临漳县岗村的毛象坡。
但最终,曹操没有养活大象。
而在最近1000年的寒冷期,气温远低于汉唐时期,导致大象连长江流域都呆不下去了,要缩到云南那里才能保命。
2020年3月,云南的大象暴动,莫名其妙的向北迁移,自新中国建国以来这种事从未发生过。
2021年7月,河南郑州暴雨,以前的年降雨量才600毫米,如今3天就下了600毫米,庞大的降雨量已经能和亚热带地区媲美了。
或许,云南的大象是感受到了什么,它们想回到曾经的豫州?
如今的地球气候,冰河时代这种大周期什么时候结束,因为缺乏资料还不好说,但是在1000年为单位的中周期上,地球是回暖的,在100年为单位的小周期上,地球也是回暖的。
我们极有可能重现汉唐时期的气温,黄河流域大量恢复植被,黄河水重新清澈,整个北方降雨量大幅增长,大量的戈壁和沙漠变成宜居的土地,极大的促进中国的农业实力和工业实力。
最后,我建议大家重新看一下这个图。
图片
中华大陆的第四次盛世,即将降临,这种极其有利于大陆国家的气温攀升,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周期,不是任何人类有力量阻挡的。
冷了1000年了,该变一变了。
这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古代的汉唐之威,极有可能在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手上重现。

相关文章

  • 75岁宗庆后,刚刚取得基金从业资格证:娃哈哈创投来了
    75岁宗庆后,刚刚取得基金从业资格证:娃哈哈创投来了

    575岁的宗庆后也投身创投了。投资界从基金业协会官网获悉,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浙江娃哈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娃哈哈创投”)在7月9日正式完成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至此,娃哈哈创投正式登场。更令人惊讶的是,娃哈哈灵魂人物宗庆后,已于今年7月12日取得了基金资格从业证书。你可能不知道,出生于1945年的宗庆后今年已经75岁,如此高龄还拿下了基金资格从业证书,被戏称为创投圈励志故...

    2021-08-10 07:03:21
  • Canalys:2021 Q2 中国大陆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骤降 24%,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需求保持旺盛
    Canalys:2021 Q2 中国大陆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骤降 24%,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需求保持旺盛

    根据Canalys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市场的PC总出货量同比下降3%,环比增长13%,达到1940万台。相比第一季度,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都取得增长。台式和移动工作站的出货量比去年增长77%,达到27万台。标准台式机的出货量恢复至50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持平,仅增长1.4%至860万台。然而,2021年第二季度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同比骤降24%。Canaly...

    2021-08-09 09:00:04
  • 成都市第三批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来了!含天府新区多个小区
    成都市第三批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来了!含天府新区多个小区

    根据《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和《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现发布我市第三批住宅小区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特此通告。成都市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2021年8月4日第三批住宅小区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推荐阅读来源:成都住建编辑:侯涛*转载请注明来源*为保证画面质量请勿裁剪图片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2021-08-08 22:12:49
  • 比亚迪与懂车帝打起来了?
    比亚迪与懂车帝打起来了?

    作者:少言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小城故事多。这不,近期,比亚迪与懂车帝就开始干起来了。2021年7月25日,懂车帝发布了一条关于比亚迪汉EV长续航版车型与极狐阿尔法S的对撞实验视频。在测试中,比亚迪汉EV与极狐阿尔法S两款车分别为64KM速度碰撞,据测试视频结果,比亚迪汉EV车头变形严重,前车门已经无法打开,另外电瓶受损,低压电路完全损坏。值得注意的是,在碰撞结束48小时后,...

    2021-08-07 22:09:49
  • 因微信“青少年模式”不合规,检察院拟提起诉讼,腾讯回应来了!
    因微信“青少年模式”不合规,检察院拟提起诉讼,腾讯回应来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继续引发关注,这次,检察院“亮剑”直指腾讯。8月6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发布公告称,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的微信产品“青少年模式”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涉及公共利益。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所谓“公益诉讼”,于2012年8月31日被引入民...

    2021-08-07 13:05:15
  • 投资界24h|普洛斯领投国内头部消费PE机构;和瑞基因完成近7亿元B1轮融资;A股迎来了筷子第一股双枪科技
    投资界24h|普洛斯领投国内头部消费PE机构;和瑞基因完成近7亿元B1轮融资;A股迎来了筷子第一股双枪科技

    延伸阅读时间:2021年8月5日星期四重要新闻独家|普洛斯,为何领投了一家PE今日,中国头部消费PE机构加华资本正式官宣,引入普洛斯、红杉中国近8亿元战略投资。这一次他们并非以LP身份出资加华资本旗下子基金,而是成为加华资本的股东,实属罕见。投资界独家获悉,三方为了此轮融资密集接触近一年,于上月完成这项交易,其中普洛斯为领投方,红杉中国跟投。这是继2018年获泰康保险母公司弘泰恒业4.8亿元投资后...

    2021-08-05 08:58:56
  • 更严峻的挑战来了!
    更严峻的挑战来了!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一)更严峻的挑战来了。因为战局已经发生改变,打一个前几天说过的比方,我们正在抗击新冠病毒这群芜杂的邪恶势力,但一个更邪恶的变种,突然一跃而起,一统江湖。这就是德尔塔变种,人类目前最危险的敌人。这两天虽然还是酷暑,但我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寒意。国内的一系列重磅消息。1,张家界公告,从8月3日起,在张家界的居民、游客,所有人都不得离开张家界。2,铁路方面,对郑州、南京、扬州、张家界、成都等23个地区车站,暂停发售到达北京的车票。3,赛事方面,...

    2021-08-04 12:51:36
  • 吴亦凡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 中国大陆有哪些女星为此感到羞愧?
    吴亦凡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 中国大陆有哪些女星为此感到羞愧?

    一觉醒来,吴亦凡又火了,强势霸榜各大平台的热搜。加拿大人吴亦凡,涉嫌强奸罪被刑拘。一个外国人,竟然在不知不觉间祸害了我们那么多的未成年少女,简直就是披着羊皮的狼!听到这个消...

    2021-08-04 08:51:30
  • 都在拥抱Mini LED,中国企业反超日韩的机会来了?
    都在拥抱Mini LED,中国企业反超日韩的机会来了?

    文|ToB新人类任何一项技术的革新,必将带来的是一个产业链的变化。今年4月,苹果发布12.9吋iPadPro,一个最大的变化是搭载MiniLED背光显示屏幕,采用约10000颗Mini灯珠,并且有计划将MiniLED技术渗透至中高端产品,横向延伸至Mac等产品。因为苹果的这一做法,2021年被行业称之为MiniLED商用化元年,包括三星、TCL、京东方等巨头纷纷拥抱MiniLED阵营。今年的CES...

    2021-08-03 13:51:32
  • 后沙:卡扎菲儿子“死而复生”,坑爹之王回来了
    后沙:卡扎菲儿子“死而复生”,坑爹之王回来了

    利比亚前统治者卡扎菲被杀已有十年,虽然当时西方媒体和它们的响应者立刻欢呼“自由利比亚万岁”。但这个国家至今仍然处于极度混乱之中,曾经同时有四股不同的势力自称为利比亚政府,很“民主”。目前最主要的交战双方--“民族团结政府”和“国民军”,在联合国调停下,于去年10月达成永久“停火协议”,今年3月又达成组成临时过渡政府的意向,将于12月24日举行全国大选。这场大选引出了一个“死而复生”的人物--卡扎菲的次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此人堪称“坑爹之王”,自己被西方彻底洗脑不说,还跑去给他老爸洗脑,说服卡扎菲相信...

    2021-08-03 07:31:45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