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美国的地理和地缘政治宿命!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9-08 20:53:19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作者:李光满
来源:李光满冰点时评
微信公众号ID:ligm-479210127
已获转载授权


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已于2021年8月彻底失败。美国为什么始终无法控制亚欧大陆?我们看几个数字。2021年美国政府债务接近29万亿美元,年度赤字突破3万亿美元,军费开支7000多亿美元,超过全球军费排名第二到第十位国家总和。这三个数字是什么意思呢?这里面潜藏着美国维持全球霸主地位的成本因素。

我们再看另一组数字会明白为什么美国维护全球霸主地位会有那么高的成本。美国西边是太平洋,太平洋的宽度大约为19000公里,要到达中国,美国必须经过夏威夷、关岛、日本等岛屿和太平洋海岛国家。美国东边是大西洋,大西洋的宽度大约为2800公里,大西洋的东海岸是欧洲。要到达亚欧大陆,美国必须首先跨越19000公里的太平洋或者2800公里的大西洋的海洋距离,尽管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海上强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海军,拥有11艘航母战斗群组成的海上军事力量,控制着全球几乎所有的重要海峡,但相对于全球的海上或陆上空间,这或许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这意味着美国要承担这支全球最强大海上力量的昂贵费用,要付出极高的成本,如果这些成本不能从美国在全球的掠夺收入中抵消,则会形成沉淀成本,这些成本会变成美国政府的债务,最终会压垮美国。

美国要跨越与亚欧大陆之间的地理距离,要进入和控制亚欧大陆,至少需要付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庞大成本。

一是要控制亚欧大陆则还要考虑更多的非地理成本因素,比如为取得亚欧大陆的控制权而在亚欧大陆边缘地带建立庞大的军事基地,美国现在在全球建有数百个军事基地,还必须投入相当高昂的建设和维护盟国军事力量的成本,比如保持强大北约军队、美日、美韩军事同盟以及维护五眼联盟、四国机制的成本。

二是保持与亚欧大陆其它军事大国的军备竞赛和政治博弈、贸易禁运的成本,在冷战期间是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冷战后与俄罗斯、伊斯兰地区国家势力、中国等强国和地区势力争夺控制权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三是为进入和控制亚欧大陆而发动战争的成本,比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叙利亚战争等等战争成本,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美国还必须付出反恐战争的成本。

我们先来看看当年苏联为什么会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因素是经常被我们忽视的,那就是地理或地缘政治因素。苏联国土面积之大恐怕只有历史上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大帝国可以相比,就像当年成吉思汗因为距离遥远而无法控制他的庞大帝国一样,苏联实际也受此因素困扰。为了维护苏联核心圈的俄罗斯联邦的安全和利益,就必须控制苏联境内俄罗斯联邦周边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为了维护整个苏联的安全和利益,又必须控制东欧、南欧、中亚、东南亚、蒙古,甚至还要参与非洲和美洲的争夺,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最后整个苏联内核俄罗斯联邦的力量不足以控制整个苏联及华约时,苏联就在一夜间分崩离析。你可以说苏联解体有颜色革命的政治因素,有阿富汗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因素,有国内经济发展因素,但地理因素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亚欧两大洲的苏联尚且因为无法控制亚欧大陆而解体,远离亚欧大陆的美国能够长期控制亚欧大陆?

其实当年日本也曾遇到同样的战略困境,有人不明白当年日本为什么不在占领朝鲜和中国东北后缓慢地进行战略扩张,其实这与苏联当年所遇到的困境是一样的。日本在占领朝鲜半岛后,发现要控制朝鲜半岛还必须占领中国东北,因为中国东北有战略资源,所以随之侵占中国东北,之后发现要稳定中国东北还必须占领中国华北,要占领中国华北就必须占领整个中国,而当时落后的中国又为日本野心家、战争狂人提供了野心膨胀和战略想象的空间。同样的道理,日本在占领台湾后认为要巩固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为了获得更多的如橡胶等战略物资,就必须占领整个东南亚,要控制整个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就必须将英国、法国的势力赶走,这一战略实现之后,日本人的野心更为膨胀,这时日本想的是做整个亚洲的霸主,而要想占领并控制整个亚洲大陆就必须打败当时最强大的工业化国家美国,于是就爆发了太平洋战争,局势就此发生逆转,日本败局已定。其实日本作为一个小小的岛国,却想占领并控制整个亚洲大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地缘和地理虽然沉默不言,却十分冷酷地书写着历史。

二战以后美国至少在朝鲜、越南、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等五场地缘战争中失败。美国为什么要进行朝鲜战争?在一些人看来,美国进行朝鲜战争只是出于意识形态之争,是为了防止中国势力控制朝鲜半岛。情况并不如此,当时美国与苏联在欧洲的争夺以东欧与西欧为壁垒,泾渭分明,而在亚洲的争夺焦点则在朝鲜半岛,美国希望占领并控制整个朝鲜半岛,并以此作为太平洋西岸进入并向亚欧大陆推进的据点,为将来控制亚欧大陆提供地缘支撑,结果中国军队成功地阻止了美国向西推进的战略进程,这是二战后美国第一次遭遇战略惨败。

有一个问题很少有人去探讨,那就是如果朝鲜战争中国输了美国赢了结果会怎样?美国的下一个目标一定是中国东北,中国东北很可能会像半个世纪前日本和俄罗斯在中国领土上进行日俄战争一样发生一次美苏战争,如果苏联胜了,中国东北就会成为下一个蒙古国或满洲国,如果美国胜了,中国东北就会成为下一个被美国全面占领的朝鲜半岛,如果美苏打成平手,则中国东北可能会被分割成另一个朝鲜和韩国。所幸中国成功阻止了美国的野心,将美国的势力挡在了三八线以南。此后东北亚无论出现怎样复杂的局面,却再也没有发生外国势力在中国土地上发动战争的悲剧,整个东北亚的和平维持了六十多年。

美国为什么要发动越南战争?美国发动如此大规模、付出如此惨重伤亡去打一场远离美国本土的战争显然并不仅仅是为了越南或印度支那三国,而是为了图谋亚欧大陆,是为了在东南亚寻找一个能够进入亚欧大陆的战略支撑点,这个战略支撑点本来想的是控制朝鲜半岛然后图谋中国东北,朝鲜战争失败后,美国并不甘心在东亚无法进入亚欧大陆的挫败,而是再次在中南半岛卷土重来,然而这次美国依然失败了,而且这次败得更惨,越南战争的失败使美国深刻认识到无法从军事上征服中国,而无法征服中国就无法进入亚欧大陆,无法进入亚欧大陆就无法打败苏联,就无法控制整个亚欧大陆。于是美国改变了策略,开始缓和与中国的关系,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跟中国一起共同对付苏联,这就有了美国总统第一次到一个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访问,尼克松到毛主席的书房拜见毛主席,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这才有了卡特时期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成为全球唯一超级霸主,当时美国的GDP占全球GDP的40%以上,这时美国想的仍然是如何控制亚欧大陆,因为只有控制亚欧大陆才能真正统治世界,于是美国为进入亚欧大陆核心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战略调整,并发动了多次大规模战争和颜色革命。

一是图谋继续解体俄罗斯联邦,通过高加索地区的恐怖组织对俄罗斯发动恐怖袭击,这就有了两次车臣战争,普京顶住了巨大的战略压力,成功地稳定了俄罗斯政治和经济,并在乌克兰和叙利亚主动出击,粉碎了美国从亚欧大陆西部进入并控制亚欧大陆腹地的战略构想。

二是控制亚欧大陆中心区域,发动了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阿富汗战争,对乌克兰、埃及等国实施颜色革命,在亚欧大陆如此密集地发动一系列大规模战争,显然并不是争夺某个地域,而是为了争夺亚欧大陆的核心区域,是为了控制整个亚欧大陆。表面看,美国在亚欧大陆发动的一系列颜色革命和军事战争都取得了完美的成功,但最终的战略结局却让美国人感到失望和震惊,尽管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彻底摧毁了伊拉克,甚至还绞死了萨达姆总统,然而却很难说美国赢得了伊拉克战争,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时曾威胁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伊拉克政府却表示,坚决不允许任何国家的军队使用伊拉克军事基地对伊朗发动战争。那么美国从两次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了什么?阿富汗曾经拖垮过苏联,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初期同样完美,可目前美军在深陷阿富汗战争长达二十年之后,于今年8月彻底溃败,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发生在亚欧大陆、同样遭遇失败的战争。美国人至今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如此强大的美国,成功地赢得了军事胜利和颜色革命的美国却输掉了整场战争呢?为什么这些战争并没有给美国带来重大的战略利益反而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战略包袱?成为了美国的负资产?

三是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与中国的合作对美国来说仅仅是权宜之计,仅仅维持了十年。1989年之后,美国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形势下改变了国家战略,立即恢复对中国实施武器和高科技禁运,现在禁运已经持续三十年。同时美国还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对中国发动科技战、金融战、外交战、政治战、生物战、太空战等等综合战争,将60%的军事力量向亚太地区中国周边转移,不断在南海和台湾岛挑衅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底线和红线,全面遏制中国发展,美国围剿和遏制中国能够成功吗?


5cd曹操读书网

中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都能顶住美国的全面经济封锁和战争威胁,都能在朝鲜战争中打败美国,都能建立起完全的工业体系,都能研制出自己的“两弹一星”,现在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和科技战,对中国实施全面遏制能够成功吗?显然不能,因为美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美国在最强大的时候都无法征服中国,无法控制亚欧大陆,现在已开始衰落的美国更无法征服日益强大的中国,无法征服正在回归世界文明中心的亚欧大陆。

美国为什么在最强大的时候都无法取得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胜利?为什么在取得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的军事胜利后输掉了整场战争?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美国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战略之间的矛盾,会注意到,第一、美国是一个与亚欧大陆相隔2800公里到19000公里海洋距离的国家,距离亚欧大陆中心地带则更加遥远,这么远的距离,无论有多少盟友,无论有多么强大的实力都无法长期持续,劳师远征必然被庞大的战争成本所拖垮。第二,美国发动的每一场战争都是侵略战争,任何侵略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最终必然会陷入被侵略国家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第三,美国是一个靠战争、掠夺、屠杀、奴役起家的野蛮国家,信奉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以这种文化征服世界的国家最终必然以失败告终。

亚欧大陆始终是世界政治、军事、经济、贸易和交通中心,尽管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战争形态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自然地理没有变化,美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没有变化,美国与亚欧大陆之间的距离没有变化,美国作为一个亚欧大陆以外国家的格局没有变化,这就决定了美国想要以自己的军事力量去占领、征服、入侵、掠夺亚欧大陆,显然永远不可能成功,哪怕是取得了几场军事胜利,哪怕是推翻了几个国家的政府,哪怕是绞杀了某个国家的总统,哪怕是掠夺了被打败国家的一些财富,最终,依然会失败,这就是地缘政治的魔法,这就是美国这个亚欧大陆之外国家的宿命。

有一段时间美国一直在为要不要发动伊朗战争而纠结,如果美国真的对伊朗发动一场类似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全面战争,最终的结局必然是伊朗成为美国的坟墓,美国投入力量越多,最终会输得越惨,以前还有盟国加入,现在恐怕连盟国都不会加入了,因为在伊朗问题上美国已经是孤家寡人。

当前中国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而且一带一路倡议的宗旨是共商、共建、共享,是整个亚欧大陆的互联互通,是重现亚欧大陆的灿烂文明,我想这才是进入亚欧大陆的最佳方式,任何以战争征服为手段、以掠夺奴役为目的进入亚欧大陆的国家最终必然会被亚欧大陆所抛弃和埋葬,正如历史曾经埋葬日本帝国主义一样,也一定会埋葬美帝国主义,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美国的地理和地缘政治宿命。

相关文章

  • 外事儿:塔利班临时政府揭开面纱,没有女性有美国通缉对象
    外事儿:塔利班临时政府揭开面纱,没有女性有美国通缉对象

    当地时间9月7日,塔利班公布临时政府官员名单。让一些人失望的是,官员名单中没有出现外界期待的女性和其他非塔利班成员。塔利班最高领导人阿洪扎达将以“埃米尔”的身份领导国家,穆罕默德·哈桑出任代理总理,巴拉达尔担任代理副总理。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彪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塔利班临时政府的官员名单是内部不同派系相互妥协的结果,目前的官员名单没有体现对女性和少数民族的包容性。官员名单是塔利班内部互相妥协的结果据央视新闻消息,穆贾希德7日向记者表示,塔利班最高领导人阿洪扎达将以“埃米尔”的身份领导国家。发布...

    2021-09-08 20:14:36
  • 李光满:美国的地理和地缘政治宿命!
    李光满:美国的地理和地缘政治宿命!

    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已于2021年8月彻底失败。美国为什么始终无法控制亚欧大陆?我们看几个数字。2021年美国政府债务接近29万亿美元,年度赤字突破3万亿美元,军费开支7000多亿美元,超过全球军费排名第二到第十位国家总和。这三个数字是什么意思呢?这里面潜藏着美国维持全球霸主地位的成本因素。我们再看另一组数字会明白为什么美国维护全球霸主地位会有那么高的成本。美国西边是太平洋,太平洋的宽度大约为19000公里,要到达中国,美国必须经过夏威夷、关岛、日本等岛屿和太平洋海岛国家。美国东边是大西洋,大西洋的宽度大...

    2021-09-08 20:04:17
  • 黑幕来袭!喀布尔机场遇袭案,美国肮脏令人骇然!
    黑幕来袭!喀布尔机场遇袭案,美国肮脏令人骇然!

    作者:小强来源公众号:戎评(ID:rongping898)已获转载授权8月26日在阿富汗喀布尔国际机场发生的自杀式炸弹袭击事件所引起的震荡和冲击依然余威荡漾。这起恐怖主义袭击事件让本来就错综复杂的阿富汗局势与大国角力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我们通过盘点、梳理这起事件的前前后后各种细节和重点,不禁要问一个问题:这会是阿富汗局势的转折点或者下一场烂仗的起点吗?不用回避和掩饰,塔利班的卷土重来重伤了美国。从8月15日,塔利班正式进入首都喀布尔接管全国政权到现在,这期间发生的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都让美国丢尽了脸面。...

    2021-09-08 19:52:03
  • 孔元:美国精英最怕的,是中国拿经济地位搏政治地位
    孔元:美国精英最怕的,是中国拿经济地位搏政治地位

    【导读】半年多来,拜登政府高举高打“中国牌”,频频发起外交攻势。这些行动究竟有何逻辑?美国精英怎么看?本文结合拜登政府要员和美国重要智库的策论,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思路,揭示了美国精英对华主要担忧及其意图与手段的矛盾性。目前,特朗普的“大国竞争”思路获得两党公认,但包括布兰德、沙利文等在内的民主党精英更担心中国利用美国体系创造的外部条件积攒经济实力,并将它转换为政治和外交影响力,从内部瓦解美国的国际地位。基于这一判断,美国制华主要打4张牌:一是从军事对抗转向经济和技术竞争,重在提升美国自身实力;二是外交...

    2021-09-08 19:47:55
  • 吴博晋:得州堕胎法案通过,美国提前进入大分裂时代?
    吴博晋:得州堕胎法案通过,美国提前进入大分裂时代?

    与其他各州此前出台的反堕胎法案不同,得克萨斯州此次通过的法案更加保守,甚至到了极端的程度。反对堕胎是典型美国保守派的政见,在堕胎在美国各州普遍合法的背景下,此次德州法案一出台便立刻在美国民众和各医疗机构中引起轩然大波。而就在法案生效的前一天,美国最高法院以5:4的投票决定不对该法案的生效进行阻止。这一决定被视为美国最高法院决定在堕胎问题上改变观念的标志。此前1973年的“罗伊诉韦德案”确立了堕胎在美国法律中的合法地位,但如今美国联邦法院却做出如此决定,显示出最高法院的保守派倾向。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

    2021-09-08 19:46:44
  • 戎评:黑幕来袭!喀布尔机场遇袭案,美国肮脏令人骇然
    戎评:黑幕来袭!喀布尔机场遇袭案,美国肮脏令人骇然

    8月26日在阿富汗喀布尔国际机场发生的自杀式炸弹袭击事件所引起的震荡和冲击依然余威荡漾。这起恐怖主义袭击事件让本来就错综复杂的阿富汗局势与大国角力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我们通过盘点、梳理这起事件的前前后后各种细节和重点,不禁要问一个问题:这会是阿富汗局势的转折点或者下一场烂仗的起点吗?不用回避和掩饰,塔利班的卷土重来重伤了美国。从8月15日,塔利班正式进入首都喀布尔接管全国政权到现在,这期间发生的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都让美国丢尽了脸面。首先,美国所谓“战无不胜,王者之师”的“光辉”形象再次遭到重挫;其次,...

    2021-09-08 19:45:28
  • 坏土豆:美国为什么要对俄罗斯赶尽杀绝?读懂美俄博弈的底层逻辑
    坏土豆:美国为什么要对俄罗斯赶尽杀绝?读懂美俄博弈的底层逻辑

    美国新闻署在全球设立了211个新闻处和2000多个宣传活动点。在83个国家建立了图书馆,控制了全世界85%的电视节目和60%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制作,每天疯狂的对全球进行洗脑,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长达30万小时。宣传的内容,主要就围绕一点,美国价值观是多么的美好。信美国,得永生。而苏联,是美国的重点关照对象。从1952年开始,美国改装了一艘信号船信使号,成为了一个移动广播站,把船开到了苏联家门口的希腊,每天24小时对苏联进行广播,宣传美国的民主自由…接着美国在德国慕尼黑建设了全球功率最大的发射电台,向全苏...

    2021-09-08 19:39:30
  • 孙玉良:邀请中国参加“核军控”,美国联手北约对中国狂打核武牌!
    孙玉良:邀请中国参加“核军控”,美国联手北约对中国狂打核武牌!

    9月6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第17届北约军备控制、裁军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年度会议上对中国的核武发展又加指责,斯托尔滕贝格说:“中国没有拘束力的扩增核武库,而且缺乏透明度,应该纳入军备管控条约”。北约秘书长邀约中国加入“军备管控条约”显然是不怀好意的,迄今为止中国基本上拒绝就核军备管控问题与美国和北约进行谈判。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军事联盟,这个集团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是与“华约”相对立的军事集团。“华约”解散了,北约也就应该解散。但诡异的是,北约不但没...

    2021-09-08 19:14:17
  • 吴鹏飞:我感觉,美国已经有点黔驴技穷了
    吴鹏飞:我感觉,美国已经有点黔驴技穷了

    青岛海关披露一个重大信息,一个来自美国的神秘包裹,似乎是美国的生物毒计。该包裹报关申报的是服装,里面却有两件衣服,但它们却包裹着数支玻璃管。海关人员惊讶地发现,这些玻璃管中竟然藏有7000多只黑腹果蝇的成虫和幼虫,让他们惊出一人冷汗。这种果蝇是外来物种,繁殖力极强,它们产卵在水果上之后,水果会因此腐烂。如果这次让这些果蝇偷渡成功,一个月内就能造成我国的重大生态灾难。我相信有很多中国人,对美国有些人下流到如此程度,会感到难以置信。但活生生的事例教育我们,这是真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怀疑新冠病毒是美国军人...

    2021-09-08 19:07:49
  • 扩充核武库1.2万亿美元都不够?这账单美国付得起吗!
    扩充核武库1.2万亿美元都不够?这账单美国付得起吗!

    近期,外媒报道,未来30年,美国将斥资至少1.2万亿美元更新其核武库。有人说,这个数字还不够。美国终止公开披露自己核库存规模,极限施压、将俄罗斯逼入绝境,以撤军为由威胁德国,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7月13日,美国能源部下属国家核安全局宣布,首枚新一代核弹头W88 Alt 370已在Pantex工厂组装完毕。当今世界,正在美国的主导下,于动荡的“第三核时代”之路上渐行渐远。文丨方守正编辑 | 李雪 瞭望智库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

    2021-09-08 16:51:42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