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中国正在突破!拉闸限电是躲不掉的阵痛!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9-29 11:56:02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原创:占豪
来源公众号:占豪
微信ID:zhanhao668

拉闸限电仅是东北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然,拉闸限电在全国并不是普遍性的,但在局部地区较为突出。

譬如,广东、浙江、江苏、云南等多省市就给工厂进行了拉闸限电,仅仅是上市公司就有数十家发布了“临时停产或限产”的公告。

就像占豪昨天在文章中所说的那样,一些地方的确对那些高耗能、生产率不高的企业进行了限电,像江苏就有超过1000家企业是“开二停二”。广东省内多地工业企业,也被要求“开三停四”甚至“开二停五”“开一停六”的错峰用电。说得直接一点,这种限电客观上是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较大影响。


所以,拉闸限电可不只是东北地区,在其它地区早就开始了,而且近期一直在执行。

那么,为啥东北就上了热搜呢?东北上热搜,根本原因是影响了居民用电,直接影响了民生,而其他省份主要影响的是企业。

昨天,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在文章《拉闸限电,背后有非常深层的原因!》(点击蓝紫查阅)中对拉闸限电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分析查了很多资料,有理有据的。我们现在拉闸限电就是因为现在电力紧缺,而电力紧缺的根本原因在文章中已经强调,这里就不再赘述。

有人认为,之所以缺电是因为煤价上涨所致。当然,煤价上涨对电力供应略有影响,但整体影响并没那么大,这一点我们从数据上可以看得出来。

我们先从用电情况看。2016-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较快,从59198亿千瓦时上升至75110亿千瓦时,增长15912亿千瓦时,增长26.9%。2021年增长尤其块,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4704亿千瓦时,同比竟然增长13.8%。也就是说,前面5年我们全社会用电量才增长了26.9%,但2021年前8个月同比竟然增长了13.8%,这样的增速主要原因是我们的经济复苏速度超过预期,尤其是外贸增长太快和服务业快速复苏给用电带来了巨大压力。

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约69%,随着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工业用电量也随之增加。2021年1-8月,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3%;第二产业用电量365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第三产业用电量95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9%。

我们再看下图,2017年的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3%,2018年同比增长6.65,2019年同比增长4.3%,2020年同比增长3.5%。然而,到了2021年的前八个月同比增长则高达13.8%,这还是在多地拉闸限电的情况下的增速。试问,这么短的时间内面临这么快的增速,再加上我国电网的调度效率还未形成全国一盘棋,我们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应对这么快的用电增长呢?


所以,从上述数据我们就应该明白了吧,我们是真的缺电了!是真的供应不上了!

我们再来看看8月份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情况。其中,火电同比增长0.3%,以2019年8月份为基期,两年平均增长3.2%;水电下降4.7%,两年平均增长1.9%;核电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5.5%;风电增长7.0%,两年平均增长12.7%;太阳能发电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5.3%。

看到没有,电力供应增长整体很小,尤其是占电力供应达7成的火电两年平均增长只有3.2%,在经济强劲复苏下,这就必然带来电力供应缺口。

然而,我们国家现阶段为了达到“双碳”目标,一直是是一定程度抑制火电的发展的。但是,相比火电,水电增速更低。总的来说,我们的电力生产的增速远远低于需求的增速,所以我们必然面临缺电局面。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大力提高发电的装机量呢?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国火电占电力供应的比例依然超过7成,而清洁能源虽然增长很快,但发展速度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双碳”目标的天花板,我们就必然面临电力供应的矛盾。当然,我们也没有想到经济复苏这么强劲,尤其是出口增长那么强劲。

在“双碳”天花板的目标下,我们只能进一步提升电力内部的调动效率和加快清洁能源的电力生产设施建设。

可能有人会说,我们为什么自己给自己定一个“双碳”的目标来“压制”自己的发展呢?这其中核心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抑制全球变暖是全人类共识,也是全人类的天花板

巴黎协定已经签了,也就是全球在大气变暖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那么,巴黎协定就是共识后的发展天花板,越是高耗能高消耗的发展,会越快到达这个天花板,那么发展就会越早遇到瓶颈。


在排放的天花板已经确立的情况下,中国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要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通过减排来谋求发展上的主动。通过大幅降低单位GDP的能耗,就是在全球已经确立的天花板下,谋求最大的发展空间。

基于此,在战略上,我们单位GDP的能耗越低,我们在全球的新的政治经济规则形成过程中就会更占据战略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基于巴黎协定这个天花板制定了我们的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从2021年开始,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把“双碳”目标一步步落地,这是为了在未来全球政治经济游戏规则中争取战略主动的做法。

第二层:我们必须淘汰落后产能,倒逼深层次的产业升级

基于第一层全人类已经确立的天花板,我们就必须得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倒逼深层次的产业升级。譬如,这一次面对我国外贸的迅猛增长,部分地区通过限电限产来一定程度地遏制生产,其核心目的就是要倒逼深层次的产业升级。说白了,就是这种限电限产会倒逼企业去做技术改造,去尽量提升单位能耗的GDP产值。

可能有人会问,难道来定单我不做吗?当然不是,但我们必须提升技术水平,必须提升产品品质,必须提升产品价格,从而提升单位能耗的GDP。至于落后产能的出口,这种企业如果不能进行快速产业升级,必然会倒闭。

第三层:我们必须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AN8曹操读书网

中国现在城市户籍人口才5亿多人,还有8亿多人是农村户口,这就意味着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很多消费会在农村,整体消费规模依然较低。这就意味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还将持续差不多15到20年,我国未来将会有7亿以上的人口成为市民,这意味着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需要大量的资源来支撑这一点。
AN8曹操读书网


AN8曹操读书网

农民成为市民,消费会大幅增长,这就必然带来巨大的工业产能的增长,同时必然带来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尤其是能源的消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得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尤其是能源的利用效率。AN8曹操读书网


AN8曹操读书网

如果我们不提高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会怎么样呢?我们知道,全球的资源增量基本都被中国这个工业机器吞掉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需要全球大量的资源持续不断地流入中国。AN8曹操读书网


AN8曹操读书网

然而,这必然会引发全球资源的紧缺,那么世界各国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争夺资源。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所以爆发,就是因为列强为了争抢全球的资源和市场而大打出手。AN8曹操读书网


AN8曹操读书网

对中国来说,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资源越少,我们内部的生产率就会越高,我们和他国爆发战争的风险也就越小,我们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难度就会降低。AN8曹操读书网


AN8曹操读书网

拉闸限电,对我们来说是发展中的阵痛,这会触发我们所有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触发我国内部的电力调度更有效率,触发全社会注重节能减排。我们正在取得突破,只是需要一点时间!AN8曹操读书网



上一篇:鲁缟与郑国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中国学霸在英遭疯狂袭击,背后有蹊跷!
    中国学霸在英遭疯狂袭击,背后有蹊跷!

    来源微信公众号:补壹刀已获转载授权执笔/纪两刀 叨叨姐当你走在热闹的大街上,准备去吃饭或者购物时,背后突然蹿出一个人用重物猛砸你的头。在中国留学生人数较多的英国城市谢菲尔德,最近频繁发生这样的中国留学生无辜遭袭事件。遇袭的大多都是中国女留学生,袭击者则被怀疑是一名白人女性和一名亚裔女性,都是背后偷袭,都是一击得手就迅速逃逸……短短十天内,发生了至少6起如此同质化的恶性事件,很是有些蹊跷。更令人震惊的是,在疫情暴发一年多后的今天,英国居然还有如此频繁针对中国人的暴力袭击。英国警方已经抓捕了一名嫌犯,但尚未对...

    2021-09-29 06:53:18
  • 3.2万字背后的中国雄心!
    3.2万字背后的中国雄心!

    来源公众号: 侠客岛微信ID:xiake_island很多网友还清晰记得,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近3个月后的今天,国新办发布《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系统阐述中国的全面小康是什么,又是如何建成的。时值国庆前夕,这份3.2万余字的白皮书分外引人注目。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图源:新华社 一如果从历史的时间长轴看,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2021-09-28 18:48:51
  • 盛唐如松:转型下的阵痛
    盛唐如松:转型下的阵痛

    2017年,我国北方开始推行煤改气,那年冬天,河北一带习惯冬天用煤取暖的农村都不同程度遭了罪,煤不让用了,气还没到位,那一年的网络舆情汹汹,‘为民请命’者不知凡几。不过,随着改气工程的持续推进,第二年的冬天,河北的天变蓝了不少,老百姓也少了很多怨言,到了去年,河北似乎又闹过一次气荒,但报以怨言的人却已经不多了,因为大家已经知道,这件事并不重要,按照目前的政府办事效率,应该会很快解决的。2017年的北方气荒,其实就是中国改变民用能源结构的一次阵痛,而改变民用能源结构,就叫做转型。趁着转型期引起的阵痛开始带节...

    2021-09-28 18:36:35
  • 夏斐君:当前国际斗争中有一个被严重忽视的真相,中国须高度警惕!
    夏斐君:当前国际斗争中有一个被严重忽视的真相,中国须高度警惕!

    从几内亚到澳大利亚,从一带一路沿线不断爆雷到五眼联盟不断出招,看似不相干,其实有一条隐线,以及很多中国人看待国际形势的一个误区,即:我们真正的对手不是某某国家,而是这些国家的精英阶层与西方高度一体化的利益联盟。今后分析国际形势,应对国际斗争,一定要超越“国家层面”和“国与国”的视角,从这个高度一体化的利益联盟去着手。我有一个预感,未来针对一带一路的破坏,烈度和复杂程度会指数级上升;对手没有底线,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做出任何事情,我们不得不防备。关键还不是军事,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某些阶层的利益和西方是一体的...

    2021-09-28 18:05:30
  • 戎评:美国很自信的一步棋,被中国反手将军!
    戎评:美国很自信的一步棋,被中国反手将军!

    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正式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作为全球煤电第一大国,中国的宣告立刻引来各家媒体的争相报道和高度评价,于是美国人又趁机刷起了存在感。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在采访时表示: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就此与中国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讨论,我非常高兴。这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有新闻说,月初克里访华的首要任务便是要求中国停止援建境外煤电项目,再结合此番话的言下之意,就好像给人一种我们履行对全球环境治理的责任,是美国功劳和美国...

    2021-09-28 17:57:47
  • 刘逸明:拔掉中国“最美女教师”底裤!敛财不能披上行善的外衣
    刘逸明:拔掉中国“最美女教师”底裤!敛财不能披上行善的外衣

    “连续10年去湘西支教”的龙晶睛,据说是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海归硕士,1993年出生的她已经投身农村支教10年之久,足迹遍布湖南、江西、贵州、陕西等地24所偏远山区学校,前后帮助过2000多名山区孩子,还组织了1500多名志愿者参与公益支教活动。但是,网友肉搜出,她的“行善”实际上充满了算计,让网友怒喊“吐了”!支教,从这个世纪初开始,就成为了一个令人钦佩的举动,徐本禹因为到贵州偏远贫困地区支教,一举成为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那之后,支教者若过江之鲫,当然,少有能像徐本禹这样通过其功成名就的。时...

    2021-09-28 17:55:31
  • 中国的 “Databricks” 们:打造 AI 基础架构,我们是认真的
    中国的 “Databricks” 们:打造 AI 基础架构,我们是认真的

    AI落地最大的驱动因素是基础架构的升级。近年来,大数据分析、AI等领域一直备受关注,常有引人关注的融资事件发生。美国数据科学公司Databricks刚刚在今年8月底完成了16亿美元H轮融资,其最新估值高达380亿美元,相比7个月前G轮融资时280亿美元的估值,又轻松增加了100亿美元。Databricks“红了”,连带着“深巷里的美酒”——数据科学也得到了更多关注。虽然数据科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但...

    2021-09-28 11:56:01
  • 当下中国最热的两个话题,看看副总理的PPT!
    当下中国最热的两个话题,看看副总理的PPT!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除孟晚舟归国外,这两天中国最热的话题,一个是拉闸限电;另一个,乌镇峰会,即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第一个不多说了,影响深远。一些地方,不仅企业停工停产,甚至居民用电,都被突然一刀切。毕竟现在已不是夏季,更不是用电高峰。怎么会这样?而且,不仅影响到了企业生产,还影响到了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具体原因,我也不多说了。人民日报微博的一段话吧:个别地方全力优化能耗指标、不惜关停生产甚至影响居民生活用电的“一刀切”做法,究竟为了啥?说白了,跟开学前狂补作...

    2021-09-28 11:48:51
  • 从理想照进现实,中国凭什么快速落地人工智能算力网络?
    从理想照进现实,中国凭什么快速落地人工智能算力网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丨智能相对论,作者丨曾响铃2021年5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共同印发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关于算力资源的统筹协同发展在宏观层面定下了调,一个未来网络新愿景浮现出来;仅仅时隔四个月,在刚刚举办的华为全联接2021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AITISA(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鹏城...

    2021-09-28 09:57:43
  • 中国经济导报:向中小微倾斜,北交所逐梦“中国的纳斯达克”
    中国经济导报:向中小微倾斜,北交所逐梦“中国的纳斯达克”

    记者|中国经济导报 王晓涛北京证券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交所”)本月初成立,引起业界热议。北交所的成立意味着什么?将为创新、创业、创投带来怎样的新机遇?9月17日下午,在北京北四环北航天汇孵化器举办的“直通北交所,掘金新机遇”首期行业沙龙上,与会专家学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创兴动力联合创始人、创头条总裁李茂达兴奋地表示:“从定位到顶层设计,北交所是时代天平向中小微企业倾斜的历史性标...

    2021-09-28 09:57:42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