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里是逼捐,这不过是一群妖孽在兴风作浪!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10-10 19:54:30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作者: 明叔
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
微信ID:laomingdashu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电影《长津湖》票房大卖,气势如虹,成为一个社会级现象。
任何一个社会级现象背后,都一定有一种广泛的社会情绪。
过去几年,美国持续污蔑、遏制、打压、围堵中国,让中国遭受了很大的压力。
但就像朝鲜战争一样,狂妄的麦克阿瑟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教做人”,过去几年,狂妄的特朗普、蓬佩奥等人也被今天的中国人民“教做人”。
不管你是“真小人”,还是“伪君子”,中国人一贯强调,“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电影《长津湖》,是对当前中美博弈的一种隐喻。
它告诉我们,敌人一直存在,敌人一直都很强大,但更强大的是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是中国人民为了追求幸福生活、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荣誉愿意做出的巨大牺牲。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三年多的抗美援朝,让美国第一次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
三年多的“贸易战”,让美国骑虎难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就在《长津湖》在票房上取得巨大成功,与亿万中国人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之时,长期以来那群“恨国”、“辱国”、“酸国”的人却坐不住了,整出了各种幺蛾子。
根据媒体报道,近来在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出现一股所谓“逼吴京捐出票房”的逆流。
让我们看看他们的"脑残”言论:
看着这些愚蠢而又义正辞严、冠冕堂皇的言论,不能不令人拍案而起。
逼捐,从来都是只有那些又蠢又坏的人,才能做出来的事情。
吴京,还有《长津湖》的所有导演、演员和剧组工作人员,为全国人民贡献了一部振奋民族精神的佳作,这本身就是一种贡献。
他们获得多少报酬,是市场规则之下的事情,更是受法律保护的事情。就跟你我挣了多少钱一样,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对此指指点点、胡说八道。
而且,关于慈善,永远都只能提倡、只能鼓励,不能强迫。
如果是强迫,如果是道德绑架,那就不是慈善了,那是抢劫。 抢劫或者教唆别人抢劫的人,应该去坐牢,而不是在网上享受一种愚蠢的正义感带来的虚幻荣耀。
但为什么“逼捐吴京”这种又蠢又坏的言论屡屡沉渣泛起、阴魂不散呢?
在“逼捐吴京”的背后,有三种妖孽:
第一种,脑残党。
他们既不懂法律,也没有正确的道德观,他们只知道愚蠢的道德绑架。
这种人,在键盘上指点江山,实质上是一个个又蠢又坏的巨婴。
这样的人,有完整的脑子,但里面却已经残废了。
第二种,恨国党。
吴京从《战狼2》大火之后,这么多年一直受到各种“恨国党”的排斥、抹黑、讥讽、嘲笑。
他们攻击吴京,是因为吴京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地爱国。
他们攻击吴京,更因为吴京爱国竟然受到了这么多中国民众的支持和欢迎。
他们污蔑吴京是“战狼”,他们污蔑喜欢吴京、大大方方爱国的人是被洗脑的一个群体,他们抱着一种莫名其妙的认知和思维优越感,自绝于人民,在网络上煽风点火,将反体制、反主流,当成了所谓拥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标志。
这不过是一群彻头彻脑愚蠢、自大的人而已。
第三种,又蠢又坏的流量收割党。
稍微有点正常思维的人都知道,逼捐是荒谬的,是愚蠢的。
但还有一些无良自媒体,故意炒作逼捐这样的无脑话题,刺激和挑动大众的情绪,进而收割流量,赚取昧良心的钱。
~~~~~~~~~
电影《长津湖》仍在热映,这部电影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它通过不经意的细节,讲清楚了抗美援朝为何而战、为何能胜。
对于长眠在朝鲜半岛上的近20万英烈来说:
他们一代人吃完了五代人的苦,
他们一代人做出了五代人的事, 他们一代人打完了五代人的仗, 他们一代人建立了五代人的功。
再次感谢《长津湖》的所有导演、演员和工作人员,这部电影在技术和艺术上是完全合格的,这部电影在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则是满分。
也感谢每一个为了缅怀英烈、为了教育下一代走进影院的观众,你们观影中留下的每一滴感动的泪水,都是对英烈的最好祭奠,都是对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美好生活的感恩,都是一次自我爱国主义情绪的升华。
我知道,一定还有很多人对吴京的成功、对《长津湖》的成功冷嘲热讽,因为他们一贯恨国、辱国、酸国,他们常年被西方意识形态洗脑,一直在试图解构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的主流价值观,他们抱着虚幻的自由主义“幻想”,去标榜自己人格和思想上的“高尚”,他们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那就让他们去难受去吧,那就让他们继续在网上或现实中舔着他们受伤的自尊和迷茫的灵魂吧。
他们越难受,更多的中国才会越舒服。
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
微信ID:laomingdashu
“吴京老师靠爱国生意赚那么多钱,捐点钱支援国家建设,不过分吧!”
“我没有消费志愿军的死亡来赚钱,相反,我是贡献票房的人,我买票是因为崇敬志愿军而不是崇拜明星。但明星是在拿志愿军的死来赚钱,剧组工作人员付出劳动要吃饭没有问题,片酬上千万凭什么不捐,人血馒头好吃吗?”
上一篇:每日怡见:《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读后感:我们要接好这一棒!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