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日本人一年拿一个诺贝尔奖?求求你别吹了!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10-12 19:53:05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作者:蒋校长
来源公众号:蒋校长
已获转载授权

10月5日,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真锅淑郎、克劳斯·哈塞尔曼和乔治·帕里西,以表彰他们在各自相关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vOS曹操读书网

vOS曹操读书网

▲真锅淑郎、克劳斯·哈塞尔曼、vOS曹操读书网

乔治·帕里西vOS曹操读书网

凭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大气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给定相对适度分布的大气热平衡》,日本人真锅淑郎在90岁高龄荣获诺奖。vOS曹操读书网

vOS曹操读书网

从2000年之后,日本已经有整整20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仅次于美国。vOS曹操读书网

一边是经济学家唱衰日本“失落的三十年”,另一边则是在人类最高科学殿堂内屡屡斩获桂冠,真相到底是什么?vOS曹操读书网

每当提起日本的诺贝尔奖,公知和精日们都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vOS曹操读书网

水平低一点的在阴阳怪气:“当我们忙着盖楼给GDP注水的时候,人家日本在勤勉踏实地搞科研;当我们为了那三两碎银疲于奔命的时候,日本科研院所里的灯光照亮了人类前进的道路。”vOS曹操读书网

水平高一点的又在鼓吹日本民族的“优良性”,说什么“日本人民族性格最深处就是菊与刀,科技是刀文化的载体,诺贝尔奖在今天是'和平菊',这柄科技之刃随时都会化作凌厉的武士刀。”vOS曹操读书网

图片vOS曹操读书网

还有人找出来2001年的资料,说日本在2001年提出了50年30个诺奖计划,如今不到一半的时间就拿下了20个,平均一年拿一个,"日本人的执行力还有科研能力,真是令人肃然起敬。"vOS曹操读书网

这真是可笑至极。vOS曹操读书网

日本新世纪之后的20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其中出生在1945年二战结束前的有14人。vOS曹操读书网

这20名获奖者平均获奖年龄为71岁,做出获奖奠基性成果的平均年龄是41岁,相差30年。vOS曹操读书网

啥意思呢?也就是说在2020年获奖的人,表彰的是你在1990年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排队的人实在太多,另一方面是重大科技成果必须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检验。vOS曹操读书网

日本这20个诺奖获奖者,只有一个人的获奖成果是在21世纪初做出的,其余19人中,在60年代做出成果的有3人,70年代做出成果的7人,80年代做出成果的5人,90年代做出成果的4人。vOS曹操读书网

图片vOS曹操读书网

▲日本新世纪诺奖得主vOS曹操读书网

取得获奖奠基性成果时的年代分布图vOS曹操读书网

因此,日本在2001年立下的50年30个诺奖这个目标,和日本这二十年的努力基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都是在吃老本,都是靠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科学家井喷。vOS曹操读书网

所以吹“日本经济失落但科研人才爆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日本已经不追求经济增速,而是集中发力科研事业”等等论调的人快歇一歇吧。vOS曹操读书网

日本近些年来的诺奖大爆发,就是在吃三五十年前的老本,就是在享受战后经济飞速发展期的红利。vOS曹操读书网

我们再进一步看。vOS曹操读书网

这20名诺奖得主中,全部都是在日本接受的高等教育,其中18人是在战后上的大学。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都至少培养出了4名诺奖得主,原帝国大学改造而成七所大学中,有六所都培养出了至少一名诺奖得主。vOS曹操读书网

由此可见,想研究日本近二十年来的诺奖井喷,就必须深入分析日本战后30年内的教育变革。vOS曹操读书网

的确,日本很早就开始重视教育。vOS曹操读书网

早在明治维新前,全日本3000多万人口中,就有45%的男子、15%的妇女识字,这个水平与当时最先进的西方国家相差无几。vOS曹操读书网

明治维新开始之后,日本更是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保证初等教育入学率,大力新办大学。1900年,日本就开始实行4年免费义务教育,1907年实施6年义务教育,到1910年,日本的初、中、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的英国,成为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vOS曹操读书网

但很快,日本教育在20年代进入了至暗时刻。vOS曹操读书网

图片vOS曹操读书网

▲1923年创刊的《科学画报》vOS曹操读书网

军国主义上台之后,日本教育也开始让位于军事人才培养,在军国主义势力的主导下,1923年《科学画报》创刊,1924年《儿童科学》创刊,这些刊物都是在挂着科普读物的外衣,鼓吹日本在军事装备和军用科技上的成就,同时宣扬科技成果最大的价值就是军用,引导青少年选择军需缺口较大的专业,很多日本青少年受到影响甚至被洗脑,在选择专业时优先选择“服务战争”。vOS曹操读书网

等到二战之后,被打残了的日本清楚,未来只有走经济建设一条路。vOS曹操读书网

在美国的强力矫正(调教)之下,日本教育界也开始拨乱反正。vOS曹操读书网

日本1947年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开始用和平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取代以往的军国主义教育。东京、京都、东北、北海道等7所战时被军方主导的帝国大学,改造为国立大学,师生们都获得了一个宽松且稳定的科研教学环境。vOS曹操读书网

很多1943年后紧急入伍的学生又回到校园,国家被美国摁在地上摩擦的痛苦回忆激发了这些学生的“爱国情怀”,憋着一口气投入到科研工作中。vOS曹操读书网

1952年,旧金山和约签署之后,美国从日本撤军,日本的“被殖民时代”宣告结束,学术界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黄金发展期。vOS曹操读书网

但一系列科研成果的获得,除了依赖于良好的学术氛围,更离不开砸钱。vOS曹操读书网

科研,是一项非常烧钱的事业。vOS曹操读书网

而烧钱的前提在于你必须得有钱,日本政府不仅有钱,还很舍得花钱。vOS曹操读书网

日本战后经济从5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高速增长,到1960年,日本政府又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十年计划。初定目标是未来10年中将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两倍以上。vOS曹操读书网

最后超额提高了4.5倍,从1960年的16万亿日元提高到1970年的72万亿日元。vOS曹操读书网

图片vOS曹操读书网

▲日本GDP增长图vOS曹操读书网

进入到70年代,日本GDP继续高歌猛进,年均GDP增速高达13.6%。只有这样的经济增速,才让日本有底气和胆量在科研上持续砸钱。vOS曹操读书网

1970年的研发经费投入总额达到了1960年的6.48倍,1980年的研发经费投入总额又在1970年的基础上增长了3.9倍。vOS曹操读书网

到80年代的时候,日本的科研经费在GDP中的占比已经达到2.1%,超过美国。实际上这也符合各国的普遍认知,当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超过2%以后,会有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持续涌现出来。vOS曹操读书网

而我们回看日本21世纪所获诺奖的科研成果,也大部分都是在70年代也就是研发投入飙升以后做出来的。vOS曹操读书网

日本从5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起步,又于70-80年代在科研上疯狂投入,到进入到21世纪之后才迎来诺奖收获期。这证明了在基础科研领域的投入回报周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甚至要20-30年才能见到成效。vOS曹操读书网

从国家有钱重视教育,培养出优秀的青年学者,这个周期要十几年,一个优秀的青年学者要找准方向持续发力搞出科研成果,这又需要十几年,等科研成果得到学界认可获得诺奖,这还要二十几年。vOS曹操读书网

也就是说你从今天开始成为发达国家猛抓科研教育,想要批量出现诺奖得主,可能也要到三五十年之后了。vOS曹操读书网

天天喷中国科研实力弱,诘问为什么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不了诺奖,带这种节奏的人,恐怕连大学本科都没毕业,一点关于科研工作和流程的相关知识都没有。vOS曹操读书网

我们为什么拿诺奖拿的如此费劲,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富起来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想一想三十年前我们是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和科研条件?对比日本来看,我们的诺奖爆发期有可能将出现在2050年前后。vOS曹操读书网

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vOS曹操读书网

图片vOS曹操读书网

科研能力不足的唯一原因,就是穷。一百年前的欧洲物理学家,几乎全都是大户人家出来的贵族子弟。家里没有底子,谁会跑出来研究这些吃饭都费劲的东西。vOS曹操读书网

穷国的科研能力,没有强的,富国的科研能力,没有弱的,即便是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依然有能力在少数一两个领域内通过持续投入达到世界一流水准。vOS曹操读书网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穷得叮当响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科研,然后取得巨大的成果最终成为富国。vOS曹操读书网

普遍规律就是谁更富有,谁就越有底气和资本去搞科研、发展科技,各个科技大国基本都遵循这个规律。vOS曹操读书网

对科研工作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vOS曹操读书网

但对整个国家的科研体制来说,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只有当我们出现了少量的重大科研成果,出现了少数的世界级优秀学者之后,持续地去改进、完善我们的科研模式,这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正反馈关系,最终才能在这个领域内实现全面的崛起。vOS曹操读书网

而这一定需要经济基础做保障。vOS曹操读书网

以前我们没有办法搞科研,是因为我们确实太穷。vOS曹操读书网

现在还看不到明显的科研成果,是因为我们富起来的时间还太短,有些成果刚出来还没得到时间的验证。vOS曹操读书网

但我相信,现在的我们就宛如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就处在科研成果大爆发的前夜。vOS曹操读书网

今年让我印象最深的科研突破有两个。vOS曹操读书网

一个今年5月的,可控核聚变实现101秒。相较于之前的世界纪录20s,我们一口气提高了5倍。vOS曹操读书网

图片vOS曹操读书网

中国在可控核聚变上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落后西方国家至少20年的时间。vOS曹操读书网

1990年,我们买入了苏联的托卡马克装置T-7(创造可控核聚变条件的装置),花了5年的时间,改装为我们自己的HT-7。vOS曹操读书网

2006年,我们建造了属于自己的新一代托卡马克装置,HT-7U,勉强算上世界第一梯队。也是在同年,欧盟主导在法国建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预算100亿欧元,计划2020年竣工。vOS曹操读书网

现在,工程投入已经超过560亿欧元,预计完工时间变成了2035年。vOS曹操读书网

这期间,我们造出了自己的第二代托卡马克装置,并做出了里程碑式的成绩。而我们规划的第三代核聚变实验反应堆,也计划在2035年完工。vOS曹操读书网

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我们至少已经领先世界15-20年,并且优势还会继续扩大。如果未来可控核聚变技术真的可以投入实用的话,那一定会出现在中国。vOS曹操读书网

第二个重大突破是,我们实现了人工合成淀粉。vOS曹操读书网

图片vOS曹操读书网

在实验室里,利用太阳能和一系列的生物酶,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淀粉。vOS曹操读书网

长期以来,我们只能依赖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太阳能利用效率只有2%,而实验室里人工合成淀粉,效率能达到7%。vOS曹操读书网

这完全是里程碑式的科学突破。vOS曹操读书网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方式低成本地生产大量粮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问问那些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尤其是非洲的穷国,粮食安全交给美国放心还是交给我们放心。vOS曹操读书网

还有环境治理问题,现在都在减排二氧化碳,把碳排放权视作发展权,如果二氧化碳能变成淀粉,那简直太好了,把二氧化碳直接变成粮食,我们工业发展受到碳排放的制约就会更小。vOS曹操读书网

当然这项技术还需要解决的就是成本问题,只要它能把成本降的比种地低,或者哪怕高一点都无所谓(因为可以节省巨量的土地),直接就能影响全人类的命运。vOS曹操读书网

到时候中国不需要18亿亩耕地,可能1000万亩淀粉工厂就够了。vOS曹操读书网

图片vOS曹操读书网

如果这项技术不能获诺贝尔奖的话,那一定是诺奖配不上它,而不是它不够拿到诺奖。vOS曹操读书网

这两项科研成果,都是中科院拿下的,都能算影响人类命运的科研成果,和法拉第电磁感应、爱因斯坦相对论一个量级。vOS曹操读书网

这说明,在越来越多的新兴领域,在引领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高度的革命性突破中,已经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vOS曹操读书网

在这些新兴领域内,欧美的先发领先优势相对较小,也没有力量对我们展开技术封锁,各国科研机构都是公开公平公正地竞争。vOS曹操读书网

现在我们已经证明,中国人就是不比欧美差。vOS曹操读书网

所谓的中国人科研能力不行,中国的教育制度不行,中国的科研单位体制不完善,统统是直不起腰杆的人在妄自菲薄。我们当然要承认,中国的科学界和教育界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vOS曹操读书网

但我们更要相信:vOS曹操读书网

只要有钱投入,只要给我们一定的时间,中国人的科研能力,一定不比别的国家差。vOS曹操读书网

我们可以再放眼未来三十年看。vOS曹操读书网

去比较中日两国在80年代之后出生的这一茬科学家,看“失落三十年”里的日本人,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vOS曹操读书网

看看他们谁在科研领域内的上升势头更猛。vOS曹操读书网

他们一定在走下坡路,而我们,一定在走上坡路。vOS曹操读书网


vOS曹操读书网

上一篇:核潜艇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孙玉良:诺贝尔奖首奖出炉美国夺魁,中国离诺奖“井喷”期还有多远?
    孙玉良:诺贝尔奖首奖出炉美国夺魁,中国离诺奖“井喷”期还有多远?

    10月4日,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两名美国科学家夺魁。这两位美国科学家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戴维·朱利叶斯教授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阿登·帕塔普蒂安教授,他俩获得这一奖项,是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两位获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大约合736万元人民币,拿莫言的话说,可以买一个大房子了。诺贝尔奖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奖项,象征着科学的发达与先进。在这方面,中国还处在紧追慢赶阶段,获奖人数较小。因此,每临诺贝尔奖颁奖的时间,也同时是...

    2021-10-06 12:58:31
  • 外事儿:2021年诺贝尔奖即将揭晓,你关心的问题可能都在这里
    外事儿:2021年诺贝尔奖即将揭晓,你关心的问题可能都在这里

    据诺贝尔奖委员会官网发布,2021年诺贝尔奖评选结果将于10月4日至11日陆续宣布。届时,诺贝尔奖委员会官网(nobelprize.org)将直播宣布仪式。什么时候宣布评选结果?据诺贝尔奖委员会官网发布,2021年诺贝尔奖评选结果宣布时间如下: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4日,中欧夏令时(CEST)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诺贝尔物理学奖,10月5日,中欧夏令时(CEST)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诺贝尔化学奖,10月6日,中欧夏令时(CEST)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诺贝...

    2021-10-03 15:00:57
  • 申鹏:日本人真的“亲华”吗?
    申鹏:日本人真的“亲华”吗?

    还有人说日本这代人早就忘记了二战、军国主义,现在的日本年轻人都是“躺平族”,根本不关心政治,也不关心意识形态,都是反战、和平、无害的“食草动物”。真的吗?我不信!傻孩子们,这都是“三体人”的宣传啊,专门忽悠你这样的“程心”啊。最近日本弄了个“儿童版日本防卫白皮书”,提到最多的就是中国和“美日同盟”,频繁提到中国的大约是这么几条:1、中国军费多;2、中国的军机、军舰、潜艇常常到日本附近;3、南海争端,都是中国的错;4、美国是日本的保护伞,是爹,“美日同盟”万年长;5、孩子们,日本要加强军事装备,永远要小心中...

    2021-09-03 19:55:43
  • 日本人真的“亲华”吗?
    日本人真的“亲华”吗?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很多人喜欢传一个段子,说什么日本人都亲华,中日民间很“友善”。还有人说日本这代人早就忘记了二战、军国主义,现在的日本年轻人都是“躺平族”,根本不关心政治,也不关心意识形态,都是反战、和平、无害的“食草动物”。真的吗?我不信!傻孩子们,这都是“三体人”的宣传啊,专门忽悠你这样的“程心”啊。最近日本弄了个“儿童版日本防卫白皮书”,提到最多的就是中国和“美日同盟”,频繁提到中国的大约是这么几条:1、中国军费多;2、中国的军机、军舰、潜艇常常到日本附近;3、南海争端,都...

    2021-09-03 17:20:00
  • 日本人是怎么把皇军洗成白莲花的?
    日本人是怎么把皇军洗成白莲花的?

    来源:新潮沉思录(ID:xinchaochensi)作者:正义必胜自毕业于靖国神社旁的日本法政大学的著名右翼政客菅义伟于2020年9月接替安倍晋三成为首相,日本这个国家的右与反华立场便仿佛被掀开幕布般毫无遮掩地暴露了出来。2021年6月30日,著名日企索尼公司突然宣布将在7月7日这个日本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的日期进行“新机发布会”,虽然索尼公司在中国人民的群情激奋之下表示了“歉意”,但向来以敏感著称的日本企业选择这样一个日期进行发布会,很难用“一时疏忽”和“巧合”来解释。2021年8月9日,德国...

    2021-08-19 07:02:02
  • 树神彧:日本人的把戏到底是什么
    树神彧:日本人的把戏到底是什么

    前天的《》,小树提到了这么一段话:在为过去激愤和哀悼之时,有些东西往往被人们有意无意忽略了。为刨根到底,也为不负那些烈士、英灵们为保家卫国的牺牲,我们必须问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日本人为什么要对外发动战争?这似乎是一个无用之问。但我们一旦深究下去,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东西。愚弄你的回答:因为日本人天性有礼无德、残忍恶毒、嗜血如命。稍微靠谱的回答:日本地狭人稠,急需扩张。比较靠谱的回答:日本需要向外转移矛盾。但到了这里,课本就戛然而止了。我们需要在试卷上写下的答案,也仅限于此。有没有兴趣再继续问下去,比如,日本...

    2021-08-18 18:42:19
  • 被日本人羞辱后,他推动中国在这个行业成为世界第一!
    被日本人羞辱后,他推动中国在这个行业成为世界第一!

    作者:蒋校长来源公众号:蒋校长已获转载授权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过去二十年里,什么涨价最猛,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但要是问什么降价最猛,这个问题基本毫无悬念。2000年前后,一台36寸的国产彩色电视,售价在6000元上下,如果是松下夏普这样的日本大牌,价格接近万元。今天,36寸的电视,不好意思,主流厂家基本不做这么小尺寸的了,某厂43寸的一款,售价1349元。如果你非要买小尺寸的也有,36寸七百块。二十年的时间,彩色电视机的价格被打掉了90%,而且这还是不考虑成像效果还有外观提升的情况。这一切,都离不开显示...

    2021-08-11 07:03:44
  • 伊能静的姓氏竟然是伊能 伊能静是日本人真的吗
    伊能静的姓氏竟然是伊能 伊能静是日本人真的吗

    伊能静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她在娱乐圈混了很多年,可以说是娱乐圈的常青树了,一直都是非常漂亮的女明星,和同龄人比起来,伊能静保养的真的太好了。伊能静的姓氏竟然是伊能,有传闻称伊能静是日本人,是真是假呢?小编今天就来介绍一下。 伊能静的姓氏竟然是伊能 很多人都以为伊能静的姓是是伊,一般中国人的名字如果是...

    2021-08-05 22:57:38
  • “美国人不会对你手软!日本人不会对你手软!别哭!”
    “美国人不会对你手软!日本人不会对你手软!别哭!”

    2021年8月2日下午,东京有明竞技场,当中国女排3比0完胜阿根廷队来临的那一刻,主帅郎平谢幕。比赛结束后,伴随着《阳光总在风雨后》的背景音乐,郎平和每一名队员拥抱,女排姑娘则集体鞠躬致谢郎指导。 自此,中国女排以2胜3负战绩结束东京奥运会之旅。在谈及这8年执教时,郎平说:“可能留点遗憾更好吧,让年轻人更有梦想,更有渴望,去追求下一个目标。”郎平希望队员们不要太快地遗忘这次经历,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但也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悲伤,因为新的征程已在脚下。中国女排未来在何方?文丨崔赫翾 瞭望智库观察员本文为...

    2021-08-04 06:55:42
  • 酷玩实验室:国民党,比日本人更见不得中国好…
    酷玩实验室:国民党,比日本人更见不得中国好…

    6月2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邱毅发微博称,已抵达厦门开始隔离。隔离期满之后,他表示将接种大陆疫苗。邱毅教授很厉害。民进党执政时期,邱毅揭露民进党当局高层贪污弊案,因而有“揭弊天王”“爆料天王”的称号。隔离期间没事可做,他迷上了大陆最近热播的谍战剧《叛逆者》,看的是直呼内行,拍着大腿说:对国民党的刻画也太生动了吧!作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经常有谍战剧粉丝问他:“现在的国民党和谍战剧里的国民党,有什么不同?”邱毅回答:“现在的国民党和剧里一样坏,一样的皮笑肉不笑,一样的翻脸无情、过河拆...

    2021-08-03 07:43:54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