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建国70周年大阅兵中的东风-17为何有颗奇特的弹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庆祝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70个型号装备均为我国自主研制,40%以上是首次受阅,32支装备方队编为陆上作战、海上作战、防空反导、信息作战、无人作战、后装保障、战略打击7个作战模块按照联合作战编成接受检阅。
东风-17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首次公开亮相的东风-17常规导弹,
具备全天候、无依托、强突防等特点,
可对中近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以往导弹弹头是
典型的圆锥体或锥柱体,
而东风-17
采用了一种特异的弹头外形设计——两个翼。
这样的设计
充分地利用和考虑空气动力学的原理,
有效地利用空气的升力。

在性能方面,
东风-17导弹的准备技术工作相对少,
导弹升级测试的时间很短,
生存防护能力和以往相比也大大提高。

东风-41
装备方队最后一个出场的是
东风-41核导弹方队。
战略制衡、战略慑控、战略决胜,
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
是我国战略核力量的重要支撑 。

东风-41导弹
与以往旧型号导弹相比更为灵活机动;
和以往大型号导弹相比公路机动性能也更好。
东风-41采用了
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兼备很强的攻防性能,
生存性能大大提高。

长剑-100
作为长剑系列中的最新型号,
长剑-100巡航导弹首次亮相国庆阅兵。
这款超音速巡航导弹,
精度高、射程远,反应速度快,
长剑在手,敢缚苍龙!
作为巡航导弹,
长剑-100的最大特点是
在地空飞行阶段不容易被敌方识别,
能快速突破敌人的防空网,
精确打击敌方大型水面舰艇、
通讯指挥枢纽等高价值目标。
从弹道导弹到巡航导弹,
从常规导弹到核导弹,
一款款大国重器震撼亮相,
举世瞩目!
官方新闻公开东风-17导弹的视频
中国日前展示了一款新型高超音速机动助推滑翔导弹,外界分析这是“东风家族”的新成员──东风-17导弹,为目前世界上第一款研发用于实战部署的高超音速滑翔导弹,系在东风-16弹道导弹基础上发展形成。这款导弹兼具高超音速、滑翔可变弹道两大高新技术,能够规避突破敌方防空反导系统。外界预料东风-17射程达2500公里,大约只需10分钟即可到达第一岛链外延海域,攻击岛链的陆上目标和海上大型军舰,是继东风-21D、东风-26之后,又一款能打击航母战斗群的“航母杀手”。
疑似东风-17的飞行弹道的各个阶段
如果说东风-21D是中国第一型反舰弹道导弹的话,那么东风-26就是其延伸型,主要是扩大了中国打击航母的作战范围。这两种导弹同为中国第一代反舰弹道导弹,在技术上相差无几,均是在飞行到目标海域上空后,再重入大气层并降速搜索目标,这无形中增加了敌方反导拦截的概率。尽管如此,正因为有了东风-21D与东风-26导弹,中国首次确立了自己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的核心武器,从而在印-太海空作战中树立了不惧强敌的伟大决心。
东风-21D使用带短翼的常规突防弹头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忌惮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美军正在加紧研发更先进的反导导弹,越来越有迹象表明,美军的“标准-3”Block ⅡA导弹的拦截能力逐渐成型,对东风-21D与东风-26导弹的威胁逐渐增大。再加上中国用有世界领先的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技术,东风-ZF、星空-2号等多次试验成功,这些在飞行弹道中并不冲出大气层,而是在30000米高空进行滑翔飞行的导弹战斗部,既可巧妙躲避敌方的雷达探测,还能在高超音速状态下大幅增加敌方拦截的难度,因此具有更精准的反航母实力。
东风-26与东风-21D均属第一代反航母导弹
据预测,东风-17导弹是在东风-16的基础上加装高超音速弹头的新型号,射程也提高到1800公里到2500公里,平均飞行速度为6马赫,最终命中精度为10米以内(东风-21D是30米)。由于体积相对于东风-21D与东风-26导弹更小,所以机动能力更强,再加上高超音速滑翔可变轨道弹头的使用,使其成为中国第二代反舰弹道导弹。预计至少在10年内,美国现役的或发展中的反导系统,是无法有效拦截东风-17的,这就等于中国为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的高空打航母设置了第三道保险。
疑似东风-17导弹的实弹发射试验
分析认为,外媒证实东风-17导弹是目前世界上第一款研发用于实战部署的高超音速滑翔导弹,这不同于俄罗斯大力宣扬的“先锋”高超音速导弹,后者只是以高超音速著称而没有采用战斗部滑翔技术,所以东风-17导弹在技术上更为先进。东风-17的服役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体系,大幅强化了火箭军对第一岛链外的火力压制优势,此前曾有8枚打垮一个航母战斗群的说法。如果说此前东风-21D与东风-26导弹已令美日几乎吓破胆的话,那么东风-17的到来,就等于是给越来越活跃的美国航母战斗群再次敲响了新的丧钟!(军评陈光文撰于2019.08.20)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