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硬!美非法入南海勘察石油,该国派军舰撞了上去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月9日的最新报道称,1949年之后,中方就宣布了对于南部海域的主权,当时东南亚国家几乎清一色的承认中方的这一观点。然而自从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南部海域的争议逐渐多了起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此地发现了大量的油气资源,因此南部海域又被称为第2个波斯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中方由于实力不足,并且需要持续性发展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因此对于南部海域的管控是望尘莫及。
然而如今时代已经不同了,我海军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拥有第二大水面舰艇作战部队的强大海上武装力量,如今的东南亚国家的海军力量相比于中方被甩出了十几条街,就算把他们的海军拉出来跟中方的海警部队进行对抗,也是被吊打的份。而且近些年来,在南部海域问题上表现的越来越强硬,其中一个重要转折点就是2016年菲律宾发起的所谓仲裁案,我们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在南部海域的军事存在,集中表现就在于在南沙群岛附近大兴土木,建起的数个人工岛礁。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自然是感到相当害怕。2018年以来,美国海军不断以所谓扞卫自由航行的名义进入南部海域,除此之外,他们还拉着英国加拿大这种小弟一起来这里丢人现眼,然而每次的结果都是被进行驱赶之后狼狈逃窜。就在1月9日当天,美孚石油公司雇佣挪威石油地理服务公司的“拉姆佛姆-特提斯(Ramform-Tethys)”号三维地震勘测船,赴南部海域勘察石油天然气资源。据悉这次是继在委内瑞拉之后,美孚石油和挪威石油地理服务公司第二次合作在别国海域非法勘探。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回我们并没有派海上武装力量出手,这艘美国人的地震勘测船就自己灰溜溜的逃跑了。其原因竟然是马来西亚海岸警卫队对美国的这种霸权主义行为感到相当的不爽,近期和美国关系不睦的马来西亚,直接派遣“卡斯图里”级护卫舰撞了上去。白宫呼吁马来西亚保持冷静,这次行为纯属美企的科学行为。
马来西亚近些年来不断发展与中方的关系,并且试图从中方这里强化他们的海上武装力量,在过去数年的时间之内,马来西亚海军从中方订购了18艘濒海战斗舰。未来双方可能在扞卫南部海域主权问题上展开进一步的合作,而美国无疑对此相当头疼。(战地之王)
前几天,美国海军发布了一组美舰在南海航行的照片,主角是“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的5号舰“吉福兹”号,舷号LCS-10。
可在美军发布的照片中,小伙伴们却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太小了看不清楚?
放大之后就认识了!
没错,就是他——人民海军中劳苦功高的“新青年”同志。
中国海军的054A型导弹护卫舰,跟踪监视美国海军的濒海战斗舰,这样的场景不是第一次在南海上演了。
2015年5月,LCS-3“沃斯堡”号濒海战斗舰在南海航行的时候被“盐城”号近距离“围观”,双方留下了一张“亲密”的合影。
这一次“吉福兹”号再次被054A护卫舰近距离“围观”,
有这种严重挑衅的案底在身,在南海活动的时候,中国海军当然要重点照顾!
当然“吉福兹”号被近距离跟踪监视,小兵兵认为还有个原因,就是这艘濒海战斗舰与“众”不同。
它搭载了反舰导弹!
其实两个月前,“吉福兹”号就在国内媒体上小火了一阵,就是因为它在试射反舰导弹。
加装个反舰导弹都能上新闻,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感觉不可思议,毕竟这玩意应该是驱护舰的标配才对。
▲2019年10月,“吉福兹”号在关岛附近海域试射NSM导弹
实际上,美军的两款濒海战斗舰,一开始都没有安装反舰导弹的打算(位置都没预留,显能看出来是硬塞上的),之所以如此,则要从濒海战斗舰的定位说起。
冷战结束后,曾经强大的苏联红海军急剧萎缩,中国海军又太弱,这一时期的美国海军可以用一首歌来形容:
然后美国人就开始YY:
21世纪凭借着航母战斗群,美军在大洋上是无敌的。既然如此,那就把战场推进到潜在对手的家门口去,甚至推进到对手家里去。
简称“由海向陆”战略。
“由海向陆”战略包括诸多方面,比如陆战远征群(队),比如“朱姆沃尔特”上的两门155毫米大管子舰炮、比如“弗吉尼亚”级上预留特战队员居住舱模块……都是这一战略思想的产物。
▲朱姆沃尔特上有一款美国都用不起的舰炮……
而这一战略中,负责近海(对手近海)作战的主力战舰就是濒海战斗舰。
濒海战斗舰的任务设想就是非对称作战,主要包括三类作战任务包:反水面战、反潜、反水雷。
注意,是反水面战,不是反舰作战!
这其中的差别是,美国人设想的对手没有主力舰艇,只有快艇,射速快的57毫米和30毫米舰炮足以对付。如果不够,还有“地狱火”“格里芬”这样的轻型多用途导弹来收拾,足够了。
▲“独立”级(前)和“自由”级(后)濒海战斗舰,主炮都是一门M110型57毫米舰炮
事实证明,美国人的预判严重错误!
当2010年后,LCS开始大批量交货的时候,中国海军已经开始崛起了,拥有先进护卫舰的国家也越来越多,而这些护卫舰上几乎都配备了射程100公里以上的反舰导弹。
这意味着LCS在没有主力战舰支援的情况下,哪怕与弱国的现役护卫舰交锋,也是被吊打的命!、
▲缅甸自制的护卫舰,八枚反舰导弹非常醒目
被打脸了的美国海军赶紧开始对LCS进行修(补)补(强),增强反舰能力自然成为优先项。
于是2016年的时候,LCS-4“科罗纳多”号光荣成为了第一只“小白鼠”,安装了两座双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架进行测试,结果……
“科罗纳多”号光荣失利后,美国人又找了第二只“小白鼠”——“吉福兹”号,反舰导弹换成了挪威的NSM。
NSM,是Naval Strike Missile的缩写,翻译过来是“海军攻击导弹”,主责反舰,也可攻击陆地目标。
NSM导弹的空射型JSM,借着F-35战斗机的东风(目前F-35唯一“御用”的空舰导弹),如今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颇有名声。
随着NSM被美日海军选中,它也进入了中国网友的视野,惹人关注。
NSM反舰导弹全重只有400公斤左右,不到“鱼叉”达到的三分之二,有效射程却达到180公里,与“鱼叉”相当!
在“环太平洋-2018”中,NSM导弹的岸基版还进行了实弹射击,与其他反舰导弹和鱼雷一起,蹂躏了一艘当做靶舰的“新港”级坦克登陆舰。
▲缅甸自制的护卫舰,八枚反舰导弹非常醒目
被打脸了的美国海军赶紧开始对LCS进行修(补)补(强),增强反舰能力自然成为优先项。
于是2016年的时候,LCS-4“科罗纳多”号光荣成为了第一只“小白鼠”,安装了两座双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架进行测试,结果……
“科罗纳多”号光荣失利后,美国人又找了第二只“小白鼠”——“吉福兹”号,反舰导弹换成了挪威的NSM。
NSM,是Naval Strike Missile的缩写,翻译过来是“海军攻击导弹”,主责反舰,也可攻击陆地目标。
NSM导弹的空射型JSM,借着F-35战斗机的东风(目前F-35唯一“御用”的空舰导弹),如今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颇有名声。
随着NSM被美日海军选中,它也进入了中国网友的视野,惹人关注。
NSM反舰导弹全重只有400公斤左右,不到“鱼叉”达到的三分之二,有效射程却达到180公里,与“鱼叉”相当!
在“环太平洋-2018”中,NSM导弹的岸基版还进行了实弹射击,与其他反舰导弹和鱼雷一起,蹂躏了一艘当做靶舰的“新港”级坦克登陆舰。
▲2016年珠海航展上YLC-8B雷达
至于到底雄厚到了何种程度……
小兵兵啥也不知道,就算知道,打死也不说。
退一步讲,就算NSM导弹抵近到了一二十公里内才被发现,慢腾腾的NSM导弹又如何来突破海红旗-10,和1130万发炮组成的防御火力网?
▲1130万发炮开火~
当然,不管怎么说,有了八枚NSM导弹,濒海战斗舰也总算有了像样的反舰火力。
虽然发射架的位置有点奇怪,但“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的空闲甲板就这么多,要么就只能安在飞行甲板了。
▲“独立”级(左)和“自由”级(右)两款濒海战斗舰加装反舰导弹示意图,都只能装在舰炮与舰岛之间的位置,其他实在没地方装……
一下子加装了两座四联装反舰导弹发射架,“独立”级原本较为出色的隐身能力肯定受影响了,还充满了浓烈的英伦风格。
但这样的加装至少让美国海军有了底气。
▲去年10月1日,美海军“吉福兹”号濒海战斗舰,在“太平洋格里芬”海上演习中,试射NSM导弹
这不,2019年10月“吉福兹”号完成了NSM导弹试射,11月就跑到南沙海域挑衅,12月又在南海晃悠。
可问题是,只是加装了八枚NSM反舰导弹,濒海战斗舰就真的具备了在南海撒野的资本么?
在小兵兵看来,加装了NSM导弹的“吉福兹”号,也就是拿了根拐杖的吴老二,至于那些没NSM导弹的,则是标准的脑血栓状态的吴老二——瞅谁都哆嗦。
没有加装NSM反舰导弹之前,美军的两款濒海战斗舰都只有一门57毫米舰炮和一座“拉姆”(自由级)/“海拉姆”(独立级)近防导弹系统,有的多装了两门30毫米舰炮。
加装了NSM导弹后,虽然弥补了进攻能力不足的问题,但防御的问题依旧没解决。
虽然“自由”级和“独立”级都预留了安装垂发系统的模块,但预留的位置只能安装MK48垂发装置,也就意味着只能携带“改进型海麻雀”防空导弹,还是一坑一弹的那种。
让美国人闹心的是,加装防空导弹可不像加装NSM反舰导弹这么简单了。
NSM反舰导弹可以靠LCS上的“海鹰”直升机,和MQ-8B“火力侦察兵”战术无人机来提供中继引导,防空导弹可不行,必须有配套的火控雷达系统,说不定还要加装搜索雷达,这番折腾下来,本来就不低的成本蹭蹭上涨。
然后美国人就开始YY:
21世纪凭借着航母战斗群,美军在大洋上是无敌的。既然如此,那就把战场推进到潜在对手的家门口去,甚至推进到对手家里去。
事实证明,美国人的预判严重错误!
当2010年后,LCS开始大批量交货的时候,中国海军已经开始崛起了,拥有先进护卫舰的国家也越来越多,而这些护卫舰上几乎都配备了射程100公里以上的反舰导弹。
这意味着LCS在没有主力战舰支援的情况下,哪怕与弱国的现役护卫舰交锋,也是被吊打的命!、
究其原因,无非是管得太宽太多,把美国大兵们累着了。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频繁发生(毕竟会折损了蓝星第一海军的颜面),美国海军便开始增派LCS到西太,并且选择了距离南海更近的新加坡樟宜基地来作为母港,更加便于到南海“刷存在感”。
目前美军常驻西太的LCS达到了5艘,两艘“独立”级,三艘“自由”级。
分别是LCS-1“自由”号、LCS-3“沃斯堡”、LCS-4“科罗拉多”号、LCS-8“蒙哥马利”号、LCS-10“吉福兹”号。
只是,加上这五艘LCS,美军第七舰队的主战舰艇也不过十几艘,面对着解放军的一百多艘驱逐舰护卫舰,怎么看都是不够用的,这些LCS也免不了疲兵作战的命运。
▲西太活动的主力LCS将是这些三体的“独立”级
想到这些LCS动辄就三四十节的航速,到时候想要紧急规避都来不及,撞船概率估计会更高。
也不知道这些两三千吨的铝合金LCS撞上数万吨级的民船上……会不会还像“伯克”级那般只是破个洞?
小伙伴们可以拭目以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