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的威风!特朗普一口气向5大国施压,中方亮明立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称,中东局势紧张升级,伊核问题也面临严峻挑战。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无视国际法和国际义务,对伊进行极限施压,并阻挠其他方履约,这是伊核紧张局势的根源所在,也应该是各方客观公正处理伊核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耿爽指出,全面协议来之不易,是业经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核可的多边外交重要成果,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和中东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支撑,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首相致电伊朗总统鲁哈尼,敦促伊朗结束对美国的敌意,但强调英国对伊核协议的承诺,称这是“目前实现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的最佳安排”。鲁哈尼则敦促约翰逊谴责美国杀害苏莱曼尼的行为,称没有苏莱曼尼打击IS的努力,伦敦不会有今天的和平与安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9日也在与鲁哈尼的电话中表示,欧盟将维护伊核协议。
此前,在苏莱曼尼遇害后,伊朗宣布放弃伊核协议最后一项关键限制,即“对离心机数量的限制”,伊朗的核计划将不再受到任何实际限制。与此同时,伊朗表示,将继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如果针对该国的制裁取消,伊朗愿意重新执行协议中规定的义务。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伊朗导弹袭击美军基地发表全国讲话后,德国《明镜》周刊道出外界的共同感受。特朗普的讲话有警告,有威胁,但传递出的最重要信号是要“拥抱和平”,不会用军事手段回应伊朗的这次袭击。过去几天,看着美伊互斗狠话,游走战争边缘,全世界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好消息是双方都不想要战争,现实是“警报”没那么容易解除——这几乎是局势分析者的一致判断。特朗普敦促各方像美国一样,放弃伊核协议。
特朗普一口气向五大国施压,敦促英、法、德、俄、中认清现实,摆脱伊核协议,称要共同努力同伊朗达成使世界更加安全、和平的协议。但在《金融时报》看来,恰恰相反,这些国家应保持中立,加紧寻找通过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的途径。该报说,要降低中东燃起战火的风险,唯一方法就是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有关伊朗核雄心的问题。最近几天的事态发展或许只是让这项任务变得更困难。
据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4日,连发多条推文表示:“若伊朗对美国人或美国资产做出危险的事情,我们已经锁定伊朗52处目标,其中有些对伊朗至关重要。”
该消息中,特朗普的意思很明了,该推文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同时凸显了两国之间的恩怨。
资料显示,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被巴列维王朝推翻,美国大使曾一度被占领,当时有52位美外交和人民作为抵押。不难看出,受到此事影响美国仍念念不忘。
与此同时,特朗普锁定52处目标时,还巩固了中东地区的增援。显然,特朗普的举动又加剧了不确定性。关键时刻,伊朗紧急求助中国。
|关键时刻,我国明确表态
近日,中国外长王毅与伊朗外长扎里夫通话,会谈中,王毅郑重表态:“美国的做法属于冒险行为,违背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将加剧事态紧张动荡。中方反对在国际中使用武力,通过对话寻求问题的解决,中国将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维护中东海湾地区的安全和平发展。”
除此之外,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明立场:“中国将敦促东道国履行义务,中方始终主张各国主权、领土受到尊重,中东海湾地区受到维护,美莫要使用武力,导致事态升级。”
可以看出,中国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与两国耐心对话,同时彰显了我国希望“世界和平”的心态。
|美俄法英打电话寻求中国意见
要知道,美、伊若局势往不好方向发展,中东地区将永无安宁之日。对此,中国作为大国,积极与相关国家沟通,在短短几天内受到五国电话。
1月3日,美国国务卿向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打了电话,通报美对当前事态立场,并对华做出降级局势的承诺。杨洁篪强调,希望美保持克制,回到对话寻求问题的轨道上来。
1月4日,伊朗、法国、俄罗斯三国外长向中国外交部王毅打电话,伊朗外长扎里夫表示,望中方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法国外长勒德里昂望中方密切沟通;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与中方立场一致。
此外,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月6日强调,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国际社会对中国维护地区和平有很高的期望,同时展示大国担当。
当2017年特朗普走马上任成为美国总统,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就开始急转直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趋势,原因在于两方面:
一是特朗普根本不认同伊核协议,认为伊核协议是在纵容伊朗在中东地区扩大势力范围,尤其是解除制裁后伊朗经济恢复更是强化了这一点。所以,特朗普选择了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这一结果,必然导致美国和伊朗的对立尖锐化。
二是特朗普在强力维护以色列的利益,而伊朗势力扩张被以色列认为是最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打击伊朗是其重要的政治选择,关乎其选举连任的政治选择。
2020年1月3日,美国在伊拉克用无人机空袭斩首了伊朗高官后,则意味着美国和伊朗关系彻底决裂并陷入全面斗争。伊朗最高领袖已经宣布要进行“严厉的报复”,并且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报复行为出现。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则高调宣布,如果伊朗袭击任何美公民或资产,美方将对伊朗52个目标实施打击。伊朗方面则称,美在地区大约35个目标均在伊打击范围内。
关于美国和伊朗之间,在占豪看来,至少未来数年战略上都是绝对对抗的,不可能有任何缓和余地。哪怕特朗普不再连任,换了新的民主党总统,关系要恢复也得至少两届任期,何况特朗普连任概率是很大的。时间,少则4年以上,多则8到10年以上,美伊关系都没有任何改善空间。这个战略周期的判断是可以确认的。
那么,在美国伊朗激烈对抗的背景下,有战友这几天一直在问中国应该怎么办?在占豪看来,这个可分不同情形。
一、美伊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
美伊之间是否有爆发直接军事冲突的风险?占豪对此判断有二:
一是这个几率较低,原因是美国现在的实力打不起,伊朗是个地区大国,与伊朗开战是系统性风险,虽然特朗普可以不管不顾,但美国的政治精英们并不傻,所以几率较低。但几率较低也是有几率的,那么这个几率为什么还是存在呢?原因就在于,无论美国还是伊朗,都可能认为对方不敢打从而不断加码,当对赌产生,擦枪走火的可能就随时可能发何时能。
二是发生概率虽有,但大战几率没有。这个道理也很简单,美国在中东和伊朗大打,只能导致其全球霸权快速结束,不可能有第二个结果,美国没有傻到这个地步,这是不是特朗普一个人能决定的。对伊朗来说,也根本不可能,实力使然,伊朗并不想和美国有正面军事冲突,代价太大。
虽然几率不高,但有很多战友都在假设如果美国伊朗爆发持续大战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如果美国和伊朗爆发大战,那就是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全面颠覆性洗牌的时候,到那时全世界的战场可能就不止一个而是多个,所以不能用正常情况来衡量。
其次,全球经济发展将会遭遇重创,很多经济秩序都会被大乱,其中原油供给都会出问题,在这个时候各国大多会选择控制更多资源,所以对中国来说要强化能源供给保证以及周边经济圈的融合力度。
其三,如果美国伊朗爆发全年战争,是不是统一台湾的好时机呢?这个探讨起来是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若非“台独”分子走“急独”路线,至少不能是美国伊朗一打起来就干这事,有太多比这件事更重要的事情可以做,台湾跑不了;如果美国打到了自己体力不支的时候,拿下台湾就是摧枯拉朽的事,一根手指头点一点就回来了,也不用大动干戈。
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不断加强在台海的控制,随着实力此消彼长,台湾自然回归,至于是和平统一或武统,其实并没那么重要,时机到了,便宜行事。
在占豪看来,中国短期内采取武力急统的原因大概只有两个:一是“台独”分子“急独”,二是中美决裂导致中国无法继续有效推进经济持续发展。否则,我们就是做到“先为不可胜”,尔后不断加强对台海控制即可,随着时间推移,台湾自然统一。
再次强调,“自然”统一不是和平统一或“武统”的代名词,时机成熟便宜行事,占豪觉得很可能出现的情形是:兵临城下,举手投降。
美国伊朗爆发直接军事冲突,我们也只需要顺势而为,做好不让美国把伊朗打倒,尔后以此为支点扩大自己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即可,这就是持续的实力内功!
二、美伊之间没有爆发直接军事冲突,但呈现全方位的对抗局面
美国和伊朗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的概率不是那么高,发生代理人战争和持续全方位对抗的概率大。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占豪认为,与俄罗斯一起加强与伊朗合作的同时,更要加强与中东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国在中东各国是不选边站的,所以并不会因为与伊朗合作加深而与沙特、埃及等国的合作减少,恰恰相反,在与伊朗合作加深的情况下,中国也必然会与沙特、埃及等国扩大合作,这是中国在中东的战略定位决定的。中国要做的,只是不允许美国推翻伊朗政权而已,并不是替伊朗去打仗,中国现阶段在伊朗只有战略利益,没有核心利益,我们支持伊朗的力度和方式方法时根据国际形势及我国需要而定的。
基于这样的逻辑,占豪认为,在美国中东战略已经失去平衡的背景下,在美国中东盟友对美国的信任打折扣的情况下,中国要做的是加强与各方的合作,尔后不断强化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中国抱着这种态度推进,随着时间推移只有一个结果:中东的任何事情会越来越离不开中国,中国不但能在中东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规则的重组,中国的话语权都会不断增加。
所以,不要因为美国和伊朗关系的变化而有太大心理变化。当前世界的局,美国是实力正在难以维系其全球霸权的格局,这必然会带来全球的部分权力真空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组加速;中国则相反,中国的实力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体现得还远远不够,所以这个局无论怎么演化,中国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影响力都是不断向外扩大延伸的,完全是实力使然。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最需要做的是两件事:
一、保持战略定力,不断依照我们的战略推进我们的计划落地
战友中间一定有下象棋的高手,占豪读书的时候象棋水平也还可以,象棋中有一个禁忌之谈叫:车迟出,马燥进,炮轻发。
什么意思呢?
就是作为象棋中最厉害的攻击性棋子“车”,一定要出得早,要让其更早发挥作用,横冲直撞的车不但是进攻利器,更是防守利器。迟出的结果是很快处于劣势,所以有“三步出车”之说。
什么叫不能马燥进呢?意思很明白,就是作为象棋中第二大威力的棋子“马”,不能进得太急躁。原因也很简单,急躁不但容易失去马的威力,由于马有蹩脚之说,所以还容易变成死马。
什么叫不能炮轻发呢?中国象棋中的炮需要有炮架,炮架不是随时都有的,发出去的炮基本就失去威力了。在这种情况下,炮一定要有的放矢,一击必中,不能动不动就把炮发出去了,炮发出去重新找好炮架往往就又要几步棋才行。
为什么讲这些内容?占豪想说的是,我们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我们基于我们的初心,规划出我们的蓝图,并像“车”一样快速落地实施、实现;我们在战略上要保持战略定力,不能“马燥进”,更不能“炮轻发”,要每一步都走得稳、走得准,要一击必中,而非随便因为外力变化而轻易变化。
最近美伊搞得很紧张,不少人感觉很燥进。占豪想和大家说,不要紧张,不就是美国和伊朗才过了一招吗?后边过招还多着呢,注意看就是了,不要着急,保持耐心和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二、保持战略灵活性,不断根据国际局势的演变
车不能迟出,但也不能乱出;马不能燥进,但也不能不进;炮不能轻发,更不能不发······保持战略定力,并非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不动,恰恰相反,我们应该保持动态平衡,因为只有动态平衡,才能让我们能更快、更准地应变。
所以,占豪想说的是,我们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还要保持战略灵活性。什么是战略灵活性?就是我们要耳聪目明,要随时接受国际局势演变的细微变化,随时根据国际局势的演变,在战略上做出微调和战术上做出新的安排以应对局势的变化,从而达到与时俱进的状态。
大国较量、全球博弈,大局的尘埃落定往往需要几十年,完全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一个人一辈子有机会把这个过程看完那都是极其幸运了,我们完全可以穷其一生来观察、分析,为什么着急呢?尤其是不能急于一时。
所以,大家保持好心态,等待更大的戏开场吧!毕竟,中国正在走向舞台中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