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能否避免?答案令人发指
我们知道,近段时间以来,美伊之间的关系闹得非常僵硬。很多有关于世界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消息也是闻风而起。而且这一消息直接导致了美国征兵网站的瘫痪。
近700万美国青年登录该网站查看自己的兵役信息,很显然,他们并不想上战场。但战争这种东西往往有时候来得是那么的猝不及防,没有谁能预料到。一旦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国能否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呢?
对此,俄罗斯军事专家表示,除非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美国不插手其他国家战争,但三战一旦发生,美国静观其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英国媒体认为,当今世界上,俄罗斯依然是那个最有可能打败美国的对手。
众所周知,俄罗斯虽然经济实力不如美国,但是军事实力却不比美国差。尤其在核武器方面,俄罗斯在地球上,还没怕过谁。普京执掌俄罗斯后,更是对军事发展尤为重视,研制出了一大批重型武器。
比方说萨尔马特导弹、波塞冬核鱼雷、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先锋导弹等。连美军都坦言没有信心能拦截下这些武器。普京曾在会上表示,俄罗斯虽然军费有限,但是在军事力量以及武器研发上面,从不吝啬,并且要做到领先世界。在航空航天领域以及核导弹等方面,俄罗斯一直都是美国的老师,甚至是世界的老师。随着俄罗斯最新装备的“匕首”高超音速弹,以及“佩列斯韦特”激光武器系统。
除了这些,俄罗斯还服役了一款非常厉害的武器,那就是口径巡航导弹等,这是让美国非常忌惮的一款武器。据西方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是世界上掌握三位一体核打击技术最全面的国家,其中俄罗斯三位一体核打击完善程度高达80%,美国约为70%,中国的则为50%。三战的消息在美国也引起不小的轰动,原先一贯傲慢的美军,现在也变得安分起来。甚至还主动向伊朗提出和平谈判,但伊朗表示,谈判的前提先复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称,中东局势紧张升级,伊核问题也面临严峻挑战。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无视国际法和国际义务,对伊进行极限施压,并阻挠其他方履约,这是伊核紧张局势的根源所在,也应该是各方客观公正处理伊核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耿爽指出,全面协议来之不易,是业经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核可的多边外交重要成果,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和中东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支撑,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首相致电伊朗总统鲁哈尼,敦促伊朗结束对美国的敌意,但强调英国对伊核协议的承诺,称这是“目前实现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的最佳安排”。鲁哈尼则敦促约翰逊谴责美国杀害苏莱曼尼的行为,称没有苏莱曼尼打击IS的努力,伦敦不会有今天的和平与安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9日也在与鲁哈尼的电话中表示,欧盟将维护伊核协议。
此前,在苏莱曼尼遇害后,伊朗宣布放弃伊核协议最后一项关键限制,即“对离心机数量的限制”,伊朗的核计划将不再受到任何实际限制。与此同时,伊朗表示,将继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如果针对该国的制裁取消,伊朗愿意重新执行协议中规定的义务。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伊朗导弹袭击美军基地发表全国讲话后,德国《明镜》周刊道出外界的共同感受。特朗普的讲话有警告,有威胁,但传递出的最重要信号是要“拥抱和平”,不会用军事手段回应伊朗的这次袭击。过去几天,看着美伊互斗狠话,游走战争边缘,全世界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好消息是双方都不想要战争,现实是“警报”没那么容易解除——这几乎是局势分析者的一致判断。特朗普敦促各方像美国一样,放弃伊核协议。
特朗普一口气向五大国施压,敦促英、法、德、俄、中认清现实,摆脱伊核协议,称要共同努力同伊朗达成使世界更加安全、和平的协议。但在《金融时报》看来,恰恰相反,这些国家应保持中立,加紧寻找通过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的途径。该报说,要降低中东燃起战火的风险,唯一方法就是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有关伊朗核雄心的问题。最近几天的事态发展或许只是让这项任务变得更困难。
据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4日,连发多条推文表示:“若伊朗对美国人或美国资产做出危险的事情,我们已经锁定伊朗52处目标,其中有些对伊朗至关重要。”
该消息中,特朗普的意思很明了,该推文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同时凸显了两国之间的恩怨。
资料显示,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被巴列维王朝推翻,美国大使曾一度被占领,当时有52位美外交和人民作为抵押。不难看出,受到此事影响美国仍念念不忘。
与此同时,特朗普锁定52处目标时,还巩固了中东地区的增援。显然,特朗普的举动又加剧了不确定性。关键时刻,伊朗紧急求助中国。
|关键时刻,我国明确表态
近日,中国外长王毅与伊朗外长扎里夫通话,会谈中,王毅郑重表态:“美国的做法属于冒险行为,违背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将加剧事态紧张动荡。中方反对在国际中使用武力,通过对话寻求问题的解决,中国将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维护中东海湾地区的安全和平发展。”
除此之外,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明立场:“中国将敦促东道国履行义务,中方始终主张各国主权、领土受到尊重,中东海湾地区受到维护,美莫要使用武力,导致事态升级。”
可以看出,中国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与两国耐心对话,同时彰显了我国希望“世界和平”的心态。
|美俄法英打电话寻求中国意见
要知道,美、伊若局势往不好方向发展,中东地区将永无安宁之日。对此,中国作为大国,积极与相关国家沟通,在短短几天内受到五国电话。
1月3日,美国国务卿向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打了电话,通报美对当前事态立场,并对华做出降级局势的承诺。杨洁篪强调,希望美保持克制,回到对话寻求问题的轨道上来。
1月4日,伊朗、法国、俄罗斯三国外长向中国外交部王毅打电话,伊朗外长扎里夫表示,望中方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法国外长勒德里昂望中方密切沟通;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与中方立场一致。
此外,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月6日强调,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国际社会对中国维护地区和平有很高的期望,同时展示大国担当。
当2017年特朗普走马上任成为美国总统,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就开始急转直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趋势,原因在于两方面:
一是特朗普根本不认同伊核协议,认为伊核协议是在纵容伊朗在中东地区扩大势力范围,尤其是解除制裁后伊朗经济恢复更是强化了这一点。所以,特朗普选择了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这一结果,必然导致美国和伊朗的对立尖锐化。
二是特朗普在强力维护以色列的利益,而伊朗势力扩张被以色列认为是最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打击伊朗是其重要的政治选择,关乎其选举连任的政治选择。
2020年1月3日,美国在伊拉克用无人机空袭斩首了伊朗高官后,则意味着美国和伊朗关系彻底决裂并陷入全面斗争。伊朗最高领袖已经宣布要进行“严厉的报复”,并且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报复行为出现。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则高调宣布,如果伊朗袭击任何美公民或资产,美方将对伊朗52个目标实施打击。伊朗方面则称,美在地区大约35个目标均在伊打击范围内。
关于美国和伊朗之间,至少未来数年战略上都是绝对对抗的,不可能有任何缓和余地。哪怕特朗普不再连任,换了新的民主党总统,关系要恢复也得至少两届任期,何况特朗普连任概率是很大的。时间,少则4年以上,多则8到10年以上,美伊关系都没有任何改善空间。这个战略周期的判断是可以确认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