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气急败环竟胡言乱语:灭掉头号对手仅需10天
印巴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恶劣,而最近印度总理莫迪再次口出狂言,称要击败巴基斯坦这个头号对手印军只需10天,如此猖狂的言论引发了周边国家的关注,莫迪是在吹牛还是在说真心话呢?对此巴基斯坦专家怒斥莫迪的言论毫无依据,一旦战争爆发印度只会遭遇惨败。
与印度一样,巴基斯坦都曾受到英国的殖民,而在二战结束后,由于脱离了英国的管控,这两个地区的矛盾逐渐上升至不可调和的阶段,最终由于蒙巴顿条约的出台,确定了双方的自治,但是由于该方案在边界问题上的定义模糊,也给两国关系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可以说,目前印巴之间不和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英国殖民下遗留的历史问题,而目前双方想要凭借自身因素打破矛盾,解决问题都不太现实,尤其是印度在南亚地区稳居老大的位置,容不得巴基斯坦的威胁。
所以,在克什米尔争议地区第一次出现矛盾后,印度就火速向边境地区增派兵力维持秩序,并且为了和巴基斯坦空中力量有效的对抗,还加速了和法国就阵风战机项目的引进,可以说,印度为了制约巴基斯坦,第一时间采取了有效措施,却存在着某种不自信,这种不自信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长期无法建设有效的工业体系,军队自我保障能力低下造成的,时至今日,印度军队向外引进装备的规模都是巨大的,即使印度一直吹嘘自身实力,却和巴基斯坦没有本质不同,双方都严重依赖武器进口。
虽然印度叫嚣着十二天就可以击败巴基斯坦,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战争和以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即使是巴基斯坦,也容不得印度小觑,更何况巴基斯坦还拥有成熟的核武器和弹道导弹,一旦印度的手腕太过强硬,引起了巴基斯坦的过激反应,那么这种损失是双方都不可能承担,对于全世界也是一场灾难。
显然,印巴双方均作为有核国家,必须重视自身所在地区的建设性作用,如果一定要爆发战争,必须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并时刻处于可控之中,眼下印度对于巴基斯坦更多的是嘲讽,并不会真的发动战争彻底消灭巴基斯坦。
而印度对于安全局势的渲染,和一昧的嘲讽显然低估了巴基斯坦的决心,对于争议地区的和平解决显然不利,两国必须要到有效的方法就问题达成协议,一旦开战,两国都谈不上彻底消灭以及制约对手,而是一彻底的地区性灾难。
延伸阅读:印度巴基斯坦突然动手 中国严阵以待!
据媒体报道,12月26日,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局发消息称,印度军队过去36小时内在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多次违反停火协议。
作为回应,巴军在哈吉皮尔山口摧毁一处印军哨所并击毙3名印士兵,2名巴士兵阵亡。印军方则称,巴军违反停火协议,在巴拉穆拉地区向印方开火,造成印1名士兵和1名平民丧生。
印巴只要打起来,双方一定都说对方先开枪。而且,对于印巴来说,今天你开两枪我还两枪,明天你放一炮我还一炮都是常事,但只有打急了才会打死人。所以,这次互相开火都打死人了,说明是真打。
那么问题来了,印巴这个时候打起来所谓何事?是先打谁?会真打大吗?
印巴之间交火,经常很难判断谁先出手,平息也往往是不了了之,一边打真炮一边打嘴炮,这就是印巴之间的常态。而这一次上来就彼此都死人了,根据媒体的新闻报道,笔者有两点判断:
一、印度先开火可能性大
为什么说印度先开火的可能性大?原因是印度现在正在内乱,已经死了多人,起因是印度通过了《公民身份修正法案2019》,总统也进行了正式签署成了法律。
新修正案规定,2014年12月31日及之前在印度因印度《护照法1920》或《外国人法1946》的相关条款被划归为“非法移民”的群体,现在可以合法申请获取印度公民身份,而这些“非法移民”只涵盖印度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拜火教和天主教在内的6个宗教群体,但却不包括穆斯林以及其他的几个民族和宗教。
这一法案点燃了怒火,本来经济就不好底层民众生活水平就很低,这一下又把这些移民给惹恼了,所以就出现了严重的暴乱。
有了这个背景,印度肯定有通过向外转嫁压力的冲动,所以向巴基斯坦开火转移一下国内注意力和矛盾就不难理解了。
二、双方都有准备
在这种事上,双方都太有“默契”了,巴基斯坦也有充分准备。一方面,双方经常来来回回开枪放炮,但更重要的是,这次印度国内的暴乱是因为印度歧视穆斯林等宗教信仰的人或其他民族,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有可能会把矛盾向巴基斯坦转嫁,如此在边境开火就很正常了。在这种情况下,巴方有准备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于这样的冲突,笔者认为暂时不必将其定性为大烈度的冲突,若非印度国内局势完全不可控,印巴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可能有冲突,但打不起来。而且,如果国内的动乱不久平息下来,印巴之间应该也会很开恢复平静。
不过,如果印度暴乱加剧,并且开始威胁到印度的政权稳定,那么事情就不好说了,莫迪政府是有通过印巴冲突来转嫁国内矛盾冲动的。就像埃尔多安宣布出兵利比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要转嫁国内矛盾。而且,莫迪与埃尔多安在性格上还是有几分相似的,所以不能排除印度有更多动作。
总的来说,从大国博弈视角,印巴是不太可能打大的,中国不答应,印度不敢大打,巴基斯坦则没有任何与印度大打出手的动机。所以,未来较长时间里印巴冲突都可能不间断,毕竟领土争端太多,民族宗教矛盾也多,在这种情况下不爆发冲突才奇怪。
当今的世界,世界各国都不容易,但到底好不好,还是要看掌舵人水平。对一个国家俩说,更需要领导者把控局势、掌舵未来,但事实上并非每个国家都做得好,或者说大部分国家都做得不太好。有的国家,甚至是在冒险。以土耳其为例,如果最终出兵利比亚,这就是很危险的一步棋,原因有三个:
一是利比亚距离土耳其距离遥远,后勤补给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欧洲或美国盟友支持另一方,就可能拖死土耳其,这对土耳其来说是个系统性风险。
二是因为如果这一行动带来重大伤亡,跑那么远打仗如何向国民交待是个难题。
三是土耳其的国力决定了土耳其并非可以随便折腾的国家,随便折腾意味着民生将会出现凋敝情况,国内压力必然会因此增加。
所以,土耳其的这个《蓝图》实际上就是没规划好,而没有规划好的原因正是在于其《初心》有问题。
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一直有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那就是恢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版图。如此初心,必然扩张,但以土耳其的实力乱搞扩张的结果,必然是消耗国力,最终可能给国家带来系统性风险。而且,像土耳其抱着不切实际的初心,乃取祸之道。
接下来的2020年,必然还会有更多国家不知初心、不懂初心或忘记初心,那么其蓝图也必然落得不好,所以2020年我们将会看到更多国家干出一些超乎寻常的事,以及会有更多国家倒霉。
据俄罗斯通讯社12月26日报道,最新消息,在过去的36小时内,印度的一个哨所被巴铁调集的重炮摧毁,3名印度士兵当场被巴基斯坦军队击毙,在这3名士兵中有一名准尉,巴基斯坦军队声称对此次事件负责。巴铁方面敢于挑战印度大军,除了巴铁军队作战风格硬朗之外,主要还是得到了巴铁关键盟友沙特的帮助。据南亚通讯社最新报道称,沙特刚上任的外交大臣将首次拜访巴基斯坦,就印巴问题进行探讨。
巴铁军队
印度向克什米尔地区整整部署了近90万大军,印度同时作为世界军火市场上最大的金主,引进了美俄两大军火巨头大量的武器装备,尽管印度军队武器全靠进口,是名副其实的"万国牌",但是架不住印度肯砸钱。
在军队装备和军队数量的双重优势加持下,印度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拥有空前的统治力,巴铁军队面临最艰难时刻。沙特作为巴基斯坦的头号盟友对其极为看重,此刻也不得不表态,沙特外交大臣此次到访巴基斯坦就是向印度释放信号,巴基斯坦到时绝不手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