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中国支援20年,此国依然一贫如洗
纵观世界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国家本来非常落后,后面在先进国家的帮助下,很快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国力和国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迅速提高,甚至可以跻身发达国家行列。最典型的是以色列,它位于地中海沙漠地带,大部分领土是沙漠,与邻国的关系非常紧张。然而,在美国的支持下,加上以色列人的奋斗,现在的以色列发展强劲,已经成为中东地区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像以色列。历史上,对某些国家的支援就像是“一场无法支持的斗争”。他们没有野心,不想取得进步。这些国家只知道整天吃东西死。在大国的长期支持下,他们仍然无法发展,所以到目前依然很穷很弱。
最典型的一个国家,就是阿尔巴尼亚。历史上,苏联援助了这个国家15年,中国又援助了这个国家20年,但它仍然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阿尔巴尼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西南部,首都为地拉那,国土面积只有2.87万平方公里,人口286万。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国,国土狭窄、人口稀少,但地理位置还不错。由于经济规模小,只要得到大国的支持和帮助,完全可以改善经济,再加上政策得当,很快就会成为发达国家。
阿尔巴尼亚的运气其实很好,有两个大国就对其慷慨援助。
首先是苏联,二战结束后,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与美国人的明争暗斗也一触即发。当时的苏联一直希望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和国际声望,后来,苏联就选择了阿尔巴尼亚,将这个小国视为苏联影响力进入巴尔干半岛,甚至是地中海的跳板。
很快,苏联开始向阿尔巴尼亚提供援助,让阿尔巴尼亚又惊又喜。苏联人不仅给了阿尔巴尼亚充足的资金,而且还派遣工人和专家为阿尔巴尼亚建造了各种设施,全方面支持阿尔巴尼亚的发展,在苏联援助的时候,阿尔巴尼亚人的生活水平一度跃居欧洲前列。
但阿尔巴尼亚后来却退出了华约,转而反对苏联。于是乎,阿尔巴尼亚将目光投向了当时和苏联关系不好的中国,中国也开始向这个国家提供援助。
在那个年代,中国经济也面临发展的问题,但对于援助阿尔巴尼亚却从未犹豫。中国多次派出专家和工人为阿尔巴尼亚建设各种设施,这些设施直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此外,中国还提供了大量资金和低息贷款,想让阿尔巴尼亚尽快发展起来。所以即便到今天,不少阿尔巴尼亚人还对中国非常感激。
然而,感激归感激,阿尔巴尼亚并未因为援助实现经济发展。当年中国曾援助阿尔巴尼亚一些特种钢材,可以用于制造武器,但阿尔巴尼亚却用它们来造电线杆,许多中国援助的生产设备都堆在仓库里无人问津,最后只能当废品处理。阿尔巴尼亚人在援助中活得太好了,以至于认为自己不必努力工作,就能生活得很好。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中断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这个国家随后就投向了美国,可惜美国人早就看穿了这一点,没有给阿尔巴尼亚什么援助。
所以现在的阿尔巴尼亚依然是欧洲最不富裕的国家之一。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出现在国际社会中,作为联合国五常之一,我国在很多国际事务中都为全世界起到表率作用,其中就包括有对很多国家的援助,根据统计,在我国成立之后的这70年间,共有超过120个国家接受过我国援助。
我国援助的脚步遍布全世界,亚洲的巴基斯坦、越南,欧洲的阿尔巴尼亚,非洲的埃及、刚果等等国家,都曾经接受过我国的援助,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国家中,有一些对我国的援助感激万分,但有一些国家的表现,却堪称“白眼狼”。
越南就是这样一个国家,1950年1月8日我国开始支持越南,当时我国也才成立了不到半年时间,百废待兴,然而为了帮助越南对抗法国、美国等国家,在1950年到1978年的28年中,勒紧裤腰带,向越南提供了203亿元的各种援助。
甚至在越南战争期间,我国更是出人出力,帮助越南抗击美国侵略者,然而最后的结果却令人心寒,越南后来悍然对我国翻脸,甚至对我国动武,不过我国也让越南得到了教训。
其实不只是越南,还有一个欧洲小国,同样蒙受我国大力援助,然而不仅不懂得感恩,还贪得无厌,最后翻脸不认人,这个国家就是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上,在列强林立的欧洲,阿尔巴尼亚发展最不发达,人均收入最低。
二战后,阿尔巴尼亚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然而由于本国经济落后,一直需要靠苏联援助,1954年和苏联交恶之后,转而求助我国,我国及时伸出援手,一援助就是24年,累积高达100亿以上,就算自己经济再困难,也要帮阿尔巴尼亚一把。
然而阿尔巴尼亚却丝毫不知感恩,24年中,每次派人来中国,都是伸手要钱,要技术,要物资,稍有不如意就不高兴,一点不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其领导人甚至还说,向中国求援就像弟弟要求哥哥帮助,中国有的,阿尔巴尼亚也要有。
后来我国改革开放,要将本国经济搞上去,无奈撤出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这个时候阿尔巴尼亚本性暴露,屡次在国际上攻击我国,甚至不承认我国对其曾伸出援手,处处作对,不得不说,“升米恩,斗米仇”这句话,在国际社会上居然也通用。(空军世界)
如今的中国在各个领域方面相比几十年前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军事上中国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双航母国家,在经济上中国更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上,中国是联合国五常之一,在国际政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成为大国之后,并未像其他国家那般去欺辱小国,反而经常帮助他们发展。不过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比越南、阿尔巴尼亚翻脸还快,这个国家就是立陶宛。
之前立陶宛和我们的关系一直非常融洽,上任总统执政期间,中立两国贸易额每年递增,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商人去立陶宛投资,这位总统甚至还参加了中国的首届进博会。不过新任总统一上台就与我国翻脸,为了向美国表忠心,放弃中国百亿投资也在所不惜。立陶宛作为一个欧洲小国,要想发展起来少不了大国的扶持,但新总统一上台就立马投靠美国,很明显这位总统并未看清当下的国际局势。
虽然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但其一直处于风口浪尖,想成为美国的盟友,就得做好被薅羊毛的准备,就如同日韩那般,被美国当成了提款机。近几年美国加快了其全球战略的推行,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美军的军事行动,大量的军事行动伴随着的肯定是资金,这个时候美国就想到了日本和韩国,特朗普更是狮子大开口般的问其索要保护费,由此可见,成为美国的盟友并不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立陶宛这位新总统刚刚上任没多久便放弃之前的对华友好政策,扬言所有的中国企业禁止进入立陶宛市场。专家表示新总统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在向美国表达自己的忠心。这位新总统还表示“中国在立陶宛克莱佩达港的投资是个威胁”,同时还称这种行为会影响立陶宛的国家安全。
资料显示克莱佩达港是波罗的海地区唯一一个不冻港,同时还是该区域内最大的港口,如果仅靠立陶宛的实力,该国根本没有独立建设克莱佩达港的能力,如今新总统扬言拒绝中资建设此港,从长远来看必将影响立陶宛的经济发展,毕竟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清楚,美国不会像中国这般好心来无偿的帮助立陶宛进行经济建设,希望这位新总统日后不会为今天做的决定而后悔。(1080军事台)
此前,只有不到300万人口的立陶宛情报机构发表了一份年度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的间谍活动已经成为立陶宛的国家安全威胁。而在不久前挪威情报机构发了一份类似的报告。
立陶宛国旗
立陶宛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地处波罗的海沿岸,不知道这个小国是如何归纳自己对中国的特殊重要性的。立陶宛已经加入欧盟和北约,在反俄的问题上表现激进,与邻国波兰关系不好,另外与白俄罗斯接壤,中国有什么理由比它的那些邻国和盟友大哥们对它有更多兴趣呢?
立陶宛情报机构的这份报告让我们感到,这个小国,至少它的情报机构挺不自尊的。它在讨好华盛顿,跟西方国家防“中国渗透”的风,使劲跟着美国的大旗摇小旗,它根本就没有正当的是非观,它在看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脸色行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立陶宛这样跳出来表演,也可以理解。这个国家很担心哪一天又被大的力量“灭了”,因此死抱美国的粗腿,以此寻找安慰。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市政厅的外墙上写着美国前总统布什的一句话:任何选择与立陶宛为敌的人都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敌人。立陶宛人实际上对此话将信将疑,但他们又觉得除了相信这句话别无选择。
这大概就是立陶宛情报机构会莫名其妙攻击中国的内在逻辑。中国人无需为下面一个问题思忖到头疼:我们是不是真的做了什么对不起立陶宛的事情?
德媒关于布鲁塞尔“有250名中国间谍”的报道,语焉不详,但似乎矛头主要对的是中国外交官。中国外交官在按照国际公约正当开展工作,欧盟国家驻华外交官都在与中国官员及学者交友、交流,如果动辄给中国外交官扣“搞间谍活动”的帽子,欧洲外交官在中国的各种交流又该如何定性?办德国媒体的难道是些幼稚的小学生不成?
面对“中国威胁论”一个波浪接一个波浪地打来,中国当然不能无动于衷。但我们的工作方向要更多谋求实际利益,比如尽可能减轻华为、中兴等中国公司在欧洲等地受到的压力,而无需将资源花费在为自己整体洗白上。立陶宛这样的国家不会真的认为中国是它的特殊威胁,它那样说话实际上是在向华盛顿表忠心,加送一份投名状。
中国处在将强未强的特殊节点上,当美国与中国关系趋于紧张时,很多国家愿意中立、超脱,那样最符合它们的利益。但也有少数国家选择进一步靠近美国,它们往往需要突出自身与美国的亲密关系,做给潜在的威胁者看,而后者并非中国。
另外一些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更加亲美,但实际利益关系更愿意放在华盛顿与北京的中间,德国等许多欧盟国家都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的两重性,中国人对此应当心中有数。
“中国间谍”正在成为西方舆论场的一个时髦词,但请放心,“中国间谍”不会成为西方电影中的热门形象,因为好莱坞等影片制作公司都不希望惹恼中国观众,丢了中国的庞大票房。中国观众掏钱购买的一张张电影票正在累积成抵御西方电影妖魔化中国的一道长城。
西方官员和媒体口中的“中国间谍威胁”早晚也会退场,它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淡出尚不得而知,但肯定与中国进一步的成长壮大有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