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老片完美预言?这部口碑奇差的电影,为何如今被奉为神作
【军武次位面】:无限健制
最近,名为《传染病》的美国灾难片格外引人注目
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风波,2020年的春节院线不幸迎来了中国近十余年间最为萧条的档期。由于疫情来势迅猛,众多早些时候卖力宣发的国产大片纷纷改档。原本是世界上最具活力与市场价值的电影市场,在几天时间里经历了从百花齐放到万马齐喑的巨变,着实令人唏嘘。
尽管下线影院门可罗雀,但这并不代表广大观众失去了观影热情与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躲避疫情而“宅”在家,“看片荒”也越来越严重,很多网友不得不翻出陈年老片来打发自我隔离的时光,很多原本名不见经传、评价不高的老电影也得以再次拥有“发光发热”的机会。
▲《传染病》海报
在众多被旧事重提的老片中,一部2011年上映的。名为《传染病》的美国灾难片格外引人注目。该片讲述的是一种致命病毒在几天内席卷全球的故事,这种病毒靠空气就能轻易传播,患者先是剧烈咳嗽,然后高烧不退,接着出现昏迷和脑出血,最终死亡。
面对如此恐怖的病毒,世界各地政府机构与医疗组织、科研人员,采用各种手段遏制疫情扩散,争分夺秒研究病毒抗体,最终成功研发出疫苗,最终人类在付出巨大牺牲后将病毒击败。
该片由美国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执导,演出阵容异常强大,马特·达蒙(《谍影重重》主演)、裘德·洛(《兵临城下》主演)、凯特·温斯莱特(《泰坦尼克号》主演)等大腕明星在影片中饰演了包括医生、官员、平民、网红在内的多个角色,描绘出一幅疫病灾难中的“群像剧”。
▲因《谍影重重》系列电影而大红大紫的马特·达蒙 在电影中饰演男主角
除了强大的人员配置,影片在其他方面的投入也带着极强的美式灾难片特色,为了尽可能真实展示全球疫情的危机感,剧组在美国、英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取景拍摄。
同时,为了保证电影中关于科学理论等细节真实性,影片参考了2003年非典疫情,并将其作为故事蓝本,还聘请了著名病毒及流行病学家,在美国业界享受“病毒猎手”之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W. Ian Lipkin作为该片的科学顾问。
▲1月30日,Lipkin教授与钟南山院士交谈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专家在现在同样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也有“出场”——1月29日,W.Ian Lipkin教授到访中国,并于1月30日早上与钟南山院士会面,对当前疫情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宝贵建议。
可惜的是,虽说该片从演员、科学理论再到拍摄等各个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但在当时大多数观众对其并不买涨,从电影叙事手法与故事架构来看,这部讲述传染病的灾难片与美国众多好莱坞灾难片相比并无太多不同之处。
▲大多数观众都只给出了3星的评价
没有刺激的孤胆英雄拯救世界剧情,也缺少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角。电影试图打造的群像剧更像是一本线索杂乱的流水账,致使本片作为灾难片,却严重缺乏娱乐性。前段多线叙事营造恐慌危机感,后段渲染悲情氛围的欲扬先抑手法也让人感到审美疲劳。
▲该片在豆瓣上的评分至今仍然只有6.9(疫情发生前是6.7) 但在其他视频网站上的评分则出现了暴涨 (bilibili上的评分已经上涨至9.0且仍有上升趋势)
因此无论是国外Imdb还是国内豆瓣等影评网站对该片的评价都不甚高,理由也包括了“故事线太散”、“演员走过场”等等因素....甚至还有观众觉得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科幻片,因为影片中的很多桥段都太过夸张,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
▲一些观众觉得这是个“科幻故事”
然而在九年后,现实却打了所有观众的脸,无数观众网友高呼,“我们错怪了这部电影”、导演明明就是在拍“纪录片”,究其原因,在于这部老片描绘的许多镜头,与当下正在发生的诸多事件如出一辙:
随着现实中时间线的推进,影片中对疫情的“预言”与人类的反应已经模糊了银幕与现实的边界,令人看罢“脊背发凉”。为了尽可能做到不剧透,接下来军武菌就来简单说说影片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精准“预言”。
首先来说说影片中的美国政府各部门在发现疫情后的应对措施,影片伊始,在美国出现第一例死亡病例后,新型病毒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很快在英国伦敦、日本东京、中国香港也发生了类似的病例死亡案例。世界卫生组织在得到汇报后着手开始调查此事。
▲世卫组织开始调查
美国作为疫情发源地之一,已经出现了初步扩散苗头,美国疾控中心派出一名流行病专家米尔斯(凯特·温斯莱特饰)医生去发生地进行指导。她认为政府应该尽快建立隔离区,并追踪隔离所有病例的亲密接触者。
不过官方对此提出质疑,他们担心小题大做会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还会极大程度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全年最大的周末购物节开业在即)....
▲美国政府官员认为“猪流感时的应对加剧了公众恐慌”,不应过度反应(实际上爆发于美国的猪流感最终也扩散至全球并造成众多病例死亡)
当疾控中心的专家为政府官员讲解了理论知识、苦口婆心将其说服后,开始了对病例的追踪并要求他们“自我隔离”,但已经无法阻挡病毒的扩散了。
▲通知民众隔离、远离人群,但已为时晚矣
与病毒相关的科研工作仍然走在了政府防控措施的前面,美国的病毒实验室在极短时间内就分离出了病毒毒株并完成了基因测序,带来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好消息是,病毒的来源基本查明,宿主是蝙蝠(又是蝙蝠),中间宿主是猪(在猪身上发生了变异);
▲影片在末尾交代了病毒传播的完整脉络:
一家土地开发公司推倒了香港某地的一颗大树
树上的蝙蝠无枝可依只好飞入猪舍
落下的粪便将病毒传染给了猪
最终传染了厨师与他接触的人
▲“没有治疗方法”
而坏消息是现有的所有药物、抗体与治疗方法,对这种病毒都是无效的。医学能做的就是维持生命、隔离病例防止疫情再扩散(听起来很耳熟)....
▲将体育馆改造为临时医院
随着患者数量猛增,患病人数超过了各地医院的承载上限,在危机面前,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将体育场馆开辟为临时医院(类似于方舱医院);将疫情严重城市封闭、隔离社区等公共场所;对食品物资实行每人限额配给制度....
▲面对未知病毒,官方机构的呼吁也都是相似的
影片后半段,疫苗研发成功却面临产能不足的问题,世界政府被迫出台“摇号接种疫苗”制度,通过彩票摇奖的方式决定哪些人可以注射疫苗(但政府官员提前获得了一批疫苗)....毫不讳言的说,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实,政府机构在面临严峻态势下做出的诸多举措,可谓是“不谋而合”。
▲现实中部分地区也的确对口罩进行了摇号配给制...
除了官方机构,影片另一大看点便是疫情中的芸芸众生相,这也是影片被如今观众认为“真实”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病毒传播的消息没有公布于众前,尽管全球各地已经有死亡病例的出现,公众对此事并没有给与太多关注,大多数人并未佩戴口罩,照常上班、生活。
▲医院人满为患
随着部分媒体报道疫情,民间的传言也越来越多,对病毒几乎完全未知的民众,心理状态也从无知无畏变成了群体性恐慌,大量怀疑自己患病的人群涌向医院求医问诊,一时间医院被人群围的水泄不通,交叉感染就在躁动的人群中蔓延开来....
为了躲避病毒,各大商场、店铺纷纷关门,甚至医院医护人员也开始了罢工。
▲影片中美国医护人员的主张是:
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医护只能照顾没有生病的人...
这和中国医护人员是有些区别的
恐慌的人群也有了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有的人在政府已经通知“封城”后仍然试图驾车逃离城市,
▲封路后依然试图出城的平民车辆
▲混乱的超市
有的则涌入商店抢购物资囤货,有的则“趁火打劫”抢劫无人值守的超市与商铺,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民众选择了闭门不出,居家隔离。
▲男主在失去妻子与儿子后居家隔离
谢绝了女儿男友的探视
▲民众囤积物资
令军武菌印象最深的,是裘德·洛饰演的一位“网络大V”,他在社交网站上拥有1200万的粉丝,在当时(2011年)绝对算得上是顶级流量网红了。
▲在疫情中“搞事”的网红大V
在病毒肆虐全美的时候,他也没闲着,不过他并没有发布多少有价值的信息,而是利用自己的巨大流量与出镜机会,在网络、电视等各种渠道上不断散播着被夸大的不实信息、阴谋论,制造着恐慌情绪,借机吸了一大波粉。
▲影片中在镜头前信口开河的网红
与现实中利用网络炒作阴谋论的“公知”的确有几分相似
在收获一众拥趸后,这位网红开始了他真正的计划:推销带货,他在直播中宣称他此前感染了病毒,不过在服用了名为连翘的药物后,完全康复了(事实上他根本就没得病)....直白点说,他的所作所为就是——发国难财。
▲网红大V在直播中宣传连翘药效
不幸的是,在恐慌情绪蔓延的社会中,这样的谣言总是有很大的市场——听信了谣言的民众涌入药店排队抢购连翘,
▲没有防护的病例与健康人群聚集于药店
传染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导致不少药店排起长队人满为患甚至出现打砸、抢夺药物的现象,病毒感染者混杂其中再次引起交叉感染,很多人本来没病,却在购买连翘时不幸得病罹难,直到死都没有买到日思夜想的“神药”。
▲这个角色本身没病,却因为排队购买连翘不幸染病
看着电影中人们疯狂抢夺的连翘,再看看现实中无数人蜂拥购买的双黄连,不得不承认,这部片子的预言,真的有些“神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