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特朗普来访,印度献182亿大单,或藏3个目的?
春天到,桃花红,柳树绿,印度人终于把特朗普给盼来了。
白宫方面在当地时间2月10日发布消息:总统特朗普及夫人定于2月24日至25日访问印度。当上美国总统已经3年多,第一个4年也到了末尾,特朗普终于想起到新德里兜一圈。
印方的反应可以用4个字形容:受宠若惊。据消息人士透露,印度将在美国总统来访之前,批准以26亿美元(约合182亿人民币)购买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军用直升机。
众所周知,印度人办事一向低效且拖沓。如今莫迪内阁一反常态,决定采取非常规手段,绕过冗长且繁复的谈判流程,直接通过美方的对外军售路线购买24架MH-60R海鹰直升机。
新德里方面反应如此迅速和果断,其实是努力排除美国总统来访的所有障碍。而准备好这个大订单,无疑算是一个“见面礼”,实际上是一举三得:
一、增强印军对印度洋的控制能力
印度虽然长期坐在第二排,但作为玩家的经验也不少,当然不会做亏本买卖。向美国军工集团下订单首先是为了加强自身军力的需要。
这批直升机或将配备“地狱火”导弹、AGM-119“企鹅”反舰导弹和反潜鱼雷等武器,目的在于提升印军在印度洋的海上巡逻能力,有助于印军追踪潜艇和舰只,在水上搜救、通信中继、垂直补给、人员投送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美国不少盟友都装备了这款拥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的多用途直升机,譬如澳大利亚海军就已将该型直升机部署到“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上。
美方在2019年4月就批准向印度出售24架MH-60R多功能直升机。按照计划,印度准备在2020年就开始获得这批直升机,用来替换老旧的英制“海王”MK-42B/C以及俄制卡-28直升机。
细算起来,新德里采购的MH-60R每架的单价甚至超过了F-35战机,算不上便宜,但也透露出印度急于扩大海军规模和战力、把印度洋变成“内湖”的野心。
二、巩固美印之间的战略关系,在大国竞争中取得有利位置
逐步靠近和利用美国,寻求更大的利益,是印度在变动的国际格局里认清的现实。为了与美国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联系,从2007年开始,印度就开始采购大量美制军用装备,如今,总金额已经超过170亿美元。
军售是国与国之间建立紧密联系的捷径。美印之间相互需要,其实还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理由:为了在大国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都需要对方进行战略策应,以遏制崛起大国。
印度明白,仅靠自己是无法与北方强邻进行周旋的。为此,新德里对美国2017年11月提出的“印太战略”展现出了一些兴趣,也谨慎地参与了美国主导的“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四边安全对话”是“印太战略”的基石,美方也有意将其打造成为“亚洲版北约”,而能否成局其实取决于印度。毕竟新德里对印太秩序的设想建立在包容性与开放性的基础之上。
从小布什时期开始,印度就被美方视作可以在亚洲遏制战略竞争对手的一颗棋子。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印之间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关系获得进一步提升。问题在于,印度毕竟不是美国正式的盟友,而且双方之间一直存在猜忌。
新德里方面应该记忆犹新的是,当莫迪内阁2017年6月贸然挑动边界对峙事件时,西方除了口头和舆论支持外,少有实际行动。印度依然是孤军,而且在道义上有亏。总体而言,那次冒进的结果就是印度不得不以一种隐晦的方式认输。
现实迫使印度需要为“战略性自主”原则充实新的内涵,即在与崛起中大国竞争方面努力成为美国在全球层面的核心伙伴,同时也能满足莫迪“将印度打造成世界级大国”的抱负。只有与美国拥有更高层级的共同利益,关键时刻美国才会出手相助。
莫迪似乎也正朝这个方向努力。就在2019年9月23日,美方专门为莫迪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举行集会,特朗普用“美国最伟大、最专一、最忠诚的朋友”来赞美莫迪,莫迪则称赞特朗普已经“令美国经济重新伟大”。二者在族群、宗教等问题上的具体施政不谋而合,私交也愈发紧密,是否可以促使两国发展出新的关系?尚需进一步观察。
三、通过合作寻求共同利益,缩小分歧,逐步化解美印在经贸领域的矛盾
在美国眼里,印度是小一号的“崛起中大国”,华盛顿对其是既施压又拉拢,勉力维持一个平衡。特朗普此次访问印度,也有美印经贸矛盾难以化解的背景。
据美媒2020年1月报道,美印双方正在努力达成一份有限的双边贸易协议,可能并不包括削减关税等内容。美方希望印度能够降低准入门槛,以便美国的农产品、制造业产品、医疗器械等能够顺畅地进入印度消费市场。
印度的诉求比较多,总体而言或有三个:首先,要求美国减免针对印度的钢铝关税;其次,恢复印度之前所享有的“普惠制待遇”;第三,向美方施压,要求华盛顿为印度商品进入美国市场提供便利。
双方可谓是针锋相对,不可避免会出现较量,以及可能的妥协。印方手握182亿军购订单,其实也是未雨绸缪,将其当成一个可交易的筹码。感情是感情,生意是生意。
特朗普应该不会无视这份“见面礼”。美国军工集团一向是共和党的支持者。特朗普在2016年胜选时,军工复合体也一片大涨。白宫的核心战略从减少国防预算变成增加军费、重整美国军力。特朗普提出海军战舰增加至350艘、陆军增加到54万人、空军作战飞机至少1200架、海军陆战队增加到36个营、添置最先进反导系统等措施在内的“扩军计划”。特朗普嚣张地提出:目标就是要让美军强大到没人敢对美国产生任何威胁的地步。
给美国军工集团送上订单,其实是帮助白宫巩固基本盘。印度无疑是投其所好,帮助特朗普在成绩单上再添一笔。除此之外,美国“印度裔共和党人联合会”也是特朗普需要吸收和倚重的关键资源。
美国总统访问印度这件事,形成了一个横切面,从中可以看到美印双方的心思与算计。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拿到所有想要的东西,特朗普有“握手神功”,莫迪的手劲也很可观,微笑中的较量恐怕不可避免。(海外探客)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印度可能会发现自己在2020年面临来自美国的制裁,而俄罗斯可能会介入帮助其盟友。印度的这场倒霉遭遇始于两年前的一项武器交易。
2018年10月,印度与俄罗斯签署了一项价值近90亿美元的重大武器协议。在这笔交易中,印度以54.3亿美元从俄罗斯购买了5套s-400反导系统。值得注重的是,如果协议达成,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三的国家购买S-400,前两个是中国,土耳其。考虑到土耳其的悲惨经历,美国不仅取消了其F-35战斗机的合伙人的发展项目,并拒绝卖给土耳其F-35,然后还有更严厉的制裁。至少,印俄协议引起了俄罗斯的老对手美国的注意。
果不其然,自那以来,印度已成为美国的“优先考虑对象”。美国曾多次援引制裁“大法”试图阻止该交易,但这并没有改变结果,反而增强了印度购买s-400的愿望。据报道,美国已经向印度发布了一个更严重的警告,但美国返现印度不容易说服。如果印度坚持购买俄罗斯s-400,它不仅将面临“制裁”,而且已经从美国购买的价值18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也将会遭遇一洗了美国的刁难。
美国认为,发出这样的威胁,印度会感到害怕,停止和俄罗斯做生意。出乎意料的是,美国忘记了印度的国情。印度长期以来一直是俄罗斯武器的常客,数据显示,印度军队70%的装备来自苏联或俄罗斯。也就是说,虽然印度喜欢购买欧洲和美国的武器,但在所有国家中最受欢迎的武器是苏联或俄罗斯的。
印度曾公开表示,即使面临美国的制裁,它也将继续履行与俄罗斯的军售合同。此外,美国刚一表态,俄罗斯就直接回应称,它无权干涉别国之间的交易。此外,印度表示,俄罗斯和美国都是印度重要的防务伙伴,将继续与两国保持战略伙伴关系。这使得印度很难在世界两大强国之间进行斡旋。据了解,根据该协议,俄罗斯将于2020年10月开始向印度交付s-400反导系统。
鉴于s-400强大的雷达探测和拦截能力,美国极有可能在2020年对印度实施制裁,以保护其武器机密。此外,军事专家说,这件事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印度是国际武器市场的大客户,可能有机会获得美国的豁免。毕竟,印度对武器有着巨大的需求,美国不可能因为一次交易就破坏与亚洲最大武器进口国的长期合作关系。
最近,可能很多军迷朋友们都被伊朗和美国之间的争执吸引,但其实,除了伊朗和美国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升级,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动荡也仍然没解除。
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克什米尔问题的争端仍然没有解决,前不久,为了给巴基斯坦军方施加压力,印度在克什米尔边境地区部署了近10万的大军。
因此,外界猜测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战争即将展开,但是就在近日,印度方面却突然将部署在边境地区的部队陆续撤回国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印度的暴乱仍然没有停止,此次暴乱系当局颁布的《公民修正法案》引起的,印度人民认为,该法案会导致周边国家众多的难民逃到印度,而印度的资源本来就不是非常丰富,若接受大量的难民,无疑会让印度本土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拘谨。
可是莫迪不但没有听从民意,反而直接宣布,不会因为任何因素修改法案,这令印度人非常愤怒,而使这场暴乱也因此持续了数十日,为了制止暴乱,印度只好将边境地区的部队撤回至国内维持秩序。
屋漏偏逢连夜雨,印度的暴乱还没有停止,该国又爆发了大罢工,据印度媒体公布的数据显示,共有2.5亿人参与了罢工,印度的大街上挤满了人。
他们使用舆论压力将总理莫迪“包围”,刚刚连任不久的莫迪也因此焦头烂额,但是却毫无办法。
但在印度民众看来,莫迪不是没有办法,而是不愿意想办法,此前的游行示威中,莫迪就毫无解决办法的诚意。
知情人透露称,此次大罢工的导火索是当地民众无法忍受印度经济持续低迷、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失业率持续增高等问题。
有印度公民表示,近年来,为了实现所谓的大国梦,莫迪不断加大了对国有企业的投资,从海外进口大量价格高昂的军火设备,而这些钱都是从民众剥削而来。
虽然印度已经成为了全球第六大经济体系,但是印度绝大部分人民都是非常穷苦的,种姓制度导致印度的底层人士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
种种危机印度最终彻底爆发,在印度境内掀起轩然大波,其实,早已经有海外学者预测,印度的暴乱一定会引起更大的波动,会导致该国迎来最大危机,甚至是分裂。
讽刺的是,前几日中国长征五号发射成功之后,该国当局还信誓旦旦地称,印度马上就会研制出比长征五号更强大的运载火箭。
印度同样作为人口大国,该国一直将中国当作是竞争对手,该国甚至报道称,印度早已经超过了中国,不过却频频被西方媒体打脸。
此次印度爆发分裂危机后,有西方媒体讽刺地报道称:可惜了,原本印度差一点就可以超越中国了,但现在这么一闹,是不可能再超过中国了,不仅如此,甚至还会面临分裂的危机,真是细思极恐啊。(军事参考)
印度内部遇到了问题,现在国内民粹主义开始抬头。印度近期可谓接连释放危险言论,导致地区局势再度紧张起来。事实上印巴之间围绕克什米尔的冲突始终没有停止过,只是这段时间暂时平静了。可是在平静局势还没有持续多久的情况下,印度又在制造紧张局势了。
印度军方和政府的高官都在释放危险言论,确实释放了不和平的信号。印度北方军前司令官BS Jaswal中将,强硬的指出,印度军方完全有能力击败巴基斯坦的武装部队,并且时间不会超过7到10天,印度完全有能力在需要时随时赢得与巴基斯坦之间的交战。
印度陆军总司令强调重兵调整方向,剑指东北边境地区。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报道,印度新任陆军总司令纳拉瓦内上将展现了自己的强硬,可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纳拉瓦内上将指出,印度百万大军的重兵正在调整方向,重点不再仅仅是克什米尔地区,而是包括东北边境地区。
纳拉瓦内上将指出,印度陆军在东北边境地区关注的重点不再是低烈度的反叛乱治安战,而是东边边境地区的常规战争。印度陆军总司令的强硬言论,具有明显的指向性。毫无疑问,这也是印度陆军总司令以强硬的姿态亮相,并借此赢得民众的支持。
巴基斯坦方面提醒,印度极可能重演62年悲剧。印度方面虽然非常的强硬,但是其却非真有这样的实力。不可否认印度军事力量建设上投入很大,并且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印度剑指东北边境的做法,明显是过于夸张了,也是故意强硬的做法。巴铁方面指出,如果印度有在克什米尔和东北边境发动双线战争的企图,那么印度极有可能重演1962年的悲剧。巴基斯坦军方发言人阿西·盖福少将更是直接硬怼了印方的强硬言论,强硬的指出巴基斯坦军队一定会给印度“惊喜”,没有任何力量能战胜巴基斯坦军队。
印度不断的强化军事力量,难以释怀1962的惨败。印度近些年不断的强化军事力量建设,可以说军事装备采购上,印度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公开资料可知,印度陆军拥有110万现役部队,包括3500辆主战坦克和1100辆步兵战车,这个军队规模在南亚是绝对的第一,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规模非常大的存在。印度投入巨资研制国产的阿琼坦克,并且引进俄罗斯的坦克。海空军建设上吗,印度也是不断的从美国、俄罗斯等世界主要军事强国购买武器装备。印度有军事大国梦,并且始终难以释怀1962年的惨败。
印度近期官员和军方连续强硬言论,应该是争取支持的需要。印度学习的是西方的选举政治,其领导人需要选票,所以总是会在关键的时刻展现强硬。民粹的抬头也是印度军方不断强硬的基本原因。所以说,对于印度方面强硬言论也不能过于当真,这些更多的是一种炒作。
印陆军司令强调应对东北边境常规战争,巴铁警告莫要重蹈62年覆辙。(深度军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