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西方想看中国经济的笑话简直幼稚至极!
新冠肺炎疫情显然给中国的经济活动造成重大冲击,这种冲击会转化成一些企业的当下痛苦,对承受力弱的企业甚至会是灾难。不过疫情毕竟是短暂的,它冲击不了中国的国家竞争力,也打断不了中国继续发展的整体态势,这恐怕是世界上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
近来西方舆论评估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对中国经济打击的比较多,其中不少评论有意无意把这场疫情造成的短期灾难混同于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影响。这些评论或许掺入了一些人对中国的未来真会是这样的愿望,这种愿望让他们情不自禁地放大了短期事态的意义,他们一些人先忍不住相信了自己似是而非的逻辑。
疫情突然暴发,中国的很多经济活动、尤其是很多服务行业戛然而止,一些城市“静止”了下来,为的是让病毒传播的轨迹显现出来,并且被阻止。损失当然很大了,具体数字有待统计,但它的绝对值肯定很惊人,很多中国人自己的估算比外界评估的数字还要悲观。
然而中国巨大的体量同时意味着巨大的回旋力,它是经济战略韧性的重要体现之一。有些服务业的损失可以弥补回来,也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损失掉了,但这种损失不会成为中国经济的内伤。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的经济发展会让这段伤口彻底愈合。
另外不知道外界是否注意到,这次中国经济虽然受了损失,但没有出现混乱,支持中国人日常生活需求的经济部门都在加速运转。除了口罩等防疫急需品的生产能力一时做不到达到需求水平的扩容,其他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一样也没有减少供应。
电力、网络等基础部门无一出问题,连需要大量人力的外卖系统也于近日迅速恢复,人们最担心的蔬菜供应也没有出严重问题。
这些显示的是:中国经济的内在组织能力非常强大、严密,无论是政府的手还是市场的手都在这场灾难中行动得非常有效。一个问题是,西方舆论对经济的大部分注意力似乎集中在了GDP的一个百分点甚至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差异上,但中国社会看经济也会同时往远处眺望。短时间内出现一些痛苦和困难,当然也是问题,但是竞争力的保持和前面的希望对我们同样很重要。
为了抗击疫情蒙受一点损失,中国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完全承受得起。我们在想方设法减少相关损失,尤其是从企业利益的角度善后,但我们真不认为这次冲击会对中国经济构成什么战略性问题。
倒是这场灾难以一种极端方式检测了中国的战略反应能力。面对这么严重的灾难和在公众中迅速传播的恐慌,中国政府有能力把全社会面对极度危险的挑战迅速动员起来,用了不长的时间稳定了疫情,也稳定了人心。
其实所有经济灾难最后都是以公众信心的崩塌而全面失控的,外界这一次应当看清楚了,只要有中国今天的政治体制在,那样全社会规模的信心大崩塌在中国就不大可能上演。所以说中国经济不会有某些美国精英所期待的崩溃的那一天。
这一次的经济损失中国社会会尽最大努力缩小、挽回,政府和市场的手也会尽力帮助陷入困境的企业。在社会伦理的层面上,这是眼下我们需要经历的考验,这期间来自境外的任何幸灾乐祸都令人不齿。
至于在战略层面,那些希望中国遭殃的力量就歇一歇吧。只能说,他们想多了,而且很幼稚,喜欢自欺欺人。
我们不需要取悦于任何人。公开赞赏一些国家好的做法有两个目的,一是鼓励这些国家继续坚持正确的政策,二是带动其他国家借鉴、学习这种做法。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及时采取果断有力措施,经过艰苦努力,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得到世卫等国际组织及许多国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但也有个别国家借题发挥、过度反应。一些媒体无视中国政府抗击疫情的巨大努力和国际社会的通力协作,渲染威胁、制造恐慌,甚至颠倒黑白、无端攻击中国。此次记者会上的“小插曲”即是部分西媒情绪的反应。
本次论坛是各国科学家和相关业内人士凝聚智慧、共商对策的科学会议,在论坛召开前,谭德塞就强调,将科学政治化没有帮助,疾病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谭德塞用事实回应记者。他说:“中国以创纪录的速度分离出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并立即同世卫组织分享。这有助于其他国家研发病毒测试工具,发现感染者。这意味着中国在帮助其他国家进行防疫,如果没有测试工具,感染病例可能被忽视,造成疫情扩散。”
谭德塞再次谈起中国和德国卫生部门密切合作,快速识别、隔离德国境内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例子。他认为,中国公开、透明、负责任的举措,使得德国能够“立即采取行动,阻止病毒进一步蔓延,帮助德国控制了疫情”。
谭德塞的答案很干脆。就在这个大厅,世界卫生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46届会议上,几乎每位成员都对中国表示赞赏。中国采取了大规模措施,应对疫情,包括武汉“封城”阻止疫情向其他省市、其他国家传播。在武汉这么大规模的城市采取行动确实有一些代价,包括经济代价。我们赞赏中国这个行动,一位英国代表说,“这是英雄的举动,因为我们因此更加安全了”。
“正因为有压力,才不能隐瞒事实。谭德塞坦承, “我知道世卫组织赞扬中国举动的时候有很多压力,但是正因为有压力,才不能隐瞒事实。 中国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要求我们赞扬。 这就是事实,全部的事实。 我们都持同样的观点,因为中国扎扎实实的做法应该得到称赞。 ”
谭德塞表示,我们不需要取悦于任何人,公开赞赏一些国家好的做法有两个目的,一是鼓励这些国家继续坚持正确的政策,二是带动其他国家借鉴、学习这种做法。
谭德塞重申,中国的很多有力行动和措施减缓了疫情传播,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窗口期。“中国的病例超过4万,但中国之外的病例只有400多个、死亡1例。真相不言而喻,我们让事实说话,世界可以评判。”谭德塞表示,我知道中国有不足,中国也这么说。我们会提醒他们吸取教训,避免同样的错误,但是现在重要的是不要妖魔化或者攻击一个国家,而是要展现团结,一起应对我们共同的敌人——新冠肺炎和新冠病毒。“团结!团结!团结!不要慌张、不要恐惧,做正确的事,这就是我的呼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