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扣押中国货轮后,我海军现身孟加拉国,警告明显
中国海军的强大已经是各国都有目共睹的事情,中国海军不论是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但就是面对已经今非昔比的中国,仍然有国家不长眼的对我们进行挑衅,前不久中国一艘货轮被无故扣押,中国随后做出霸气举动,警告意味非常明显。
据印度媒体前不久的报道称,他们扣押了一艘中国的货轮,而给出的理由则是“非法装载弹道导弹发射装置”。据悉,这艘船是中国江阴港出发,到往巴基斯坦卡拉奇的卡西姆港。目前印度官方还没有就此给出任何答复,而印度外交部也拒绝透露任何有关这艘货轮的详细信息,只知道它船名是“大翠云”号。
相关知情人士对外透露,目前印度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检查,而第二支以核专家为主的团队,将进行更细的第二轮检查。这起事件也让人们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银河号”事件,不少人猜测印度是想弄出个“银河号”第二么?但要知道的是,中国早已不是上世纪的中国,而随后中国的动作也在告诉世界,现在早已不是上世纪。
据军媒近日传出的消息称,中国海军第三十三批护航编队已经于近日抵达孟加拉吉大港,并将对孟加拉进行5天的友好访问,可以说警告意味非常的明显。我们知道南亚次大陆上,与印度紧挨着的就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海军第三十三批护航编队访问孟加拉国
目前因为克什米尔的事情,印度和巴基斯坦就一直你来我往的。而实际上印度和孟加拉之间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毕竟印度一直自认为是南亚次大陆的天然主宰,对于孟加拉它早已垂涎三尺,毕竟孟加拉国就是在印度的撺掇下,从巴基斯坦分出来的。因此很多人都称此次中国海军编队到访孟加拉是在给印度人警告。
毕竟印度人所说的“非法装载弹道导弹发射装置”实际上只是一种既可用于制造导弹,又可以用作烘干机的高压蒸汽釜。要不然印度也不会要先后分两批人上船检查了,毕竟一时半会他们也想不出合适的理由。
只是时间越拖下去对印度越不利,中国护航编队的使命就是保证中国船只在海上的安全,而其现在又在距离印度这么近的地方,印度确实要对双方存在的实力差距多考虑下。
以第三十三批次护航编队一艘052D、一艘054A加综合补给舰的状态,印度海军还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军舰进行比较。如果印度不尽快做出明智的举动,后果将非常严重,毕竟玩火者终将烧身。
到当地时间2月21日,从5日起一直被印度扣押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旗下“大翠云”号货轮终于离港,前往目的地巴基斯坦卡拉奇。
但是,印方终究没有归还此前从货轮上掠走的一份大件货物,即一台长18米,罐体直径4米的大型高压灭菌器(也称“高压釜”)。
印度国防部下属的“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为印度的军事装备研发部门)还派出专家前往评估,并强调此物可被巴基斯坦方面“用于制造固体燃料弹道导弹的复合衬层”。
当印方津津乐道于“抓住大鱼”,并威胁要没收这件设备时,来自当地媒体的消息也为这一事件提供了另一个值得参考的维度。
即“大翠云”号上载有“军民两用”的高压灭菌器的信息是从香港发出,直通印度情报高层的秘密情报。而这一情报背后可能还有印度与美国经营了多年的情报网络。
印度军情主要监测印度洋沿岸、配合海军
尽管部分印度情治人士尽力掩饰消息来源,譬如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NSCS)前高官卡尔塔博士即在印度“The print”新闻网上发表评论,称“印度当局是根据来源不明的消息扣船”的。但《印度斯坦时报》就明确指出,这一直通上层的情报是“印度特工人员”提供的。
当然,单凭潜伏在香港的印度特工也并不能完成此次行动。资料显示,印度对外情报部门(RAW)虽然人员相对精干,但该组织缺少能顺利打入中国的特勤人员。在2009年时,RAW在北京的间谍小组甚至有两人疑似被中方策反。而来自印度媒体的声音也证明了他们身后的美国角色。
莫迪当局其实并不忌惮与中国接触
当《印度斯坦时报》称“尚不清楚美方是否向印度提供情报”时,离开印度情报机构,辗转美印两国的卡尔塔就已指出,美印正在“对双方安全至关重要的敏感地区进行安静的合作”。
卡尔塔还专门在一篇题为《中国神秘货轮和五个美国被告展示巴基斯坦仍具核威胁》的署名文章,不仅指出美国已经在香港、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破获了巴基斯坦用于采购核装备等物资的掩护机构,还强调了“从加利福尼亚到乞力马扎罗”的印太合作构架。
至此,尽管印度媒体并未点破美国情治人员是否参与了查扣“大翠云”号货轮一案,但美印之间的情报网已经因此呼之欲出了。
印度也开始渲染起印美精诚合作的气氛
事实上,美印之间的“防华”情报合作已经是一项持续了几十年的传统项目。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上个世纪一直取道印度,在印方帮助下进出西藏。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印还与台合作,一同监听军情。
“9·11”事件后,美印国防部之间实现了情报交换的制度化。到2002年5月,以双方签署《防务信息共享协议》为标志,美、印开始系统观察中国军事动态等情报。到2005年10月,美印情报部门间更已形成比较完善的“防华情报连线”体制,美国中央司令部情报处与印度国防部情报局之间也有热线联系。
2007年时,美国还初次构建了用于应对中国的美日澳印四方体系,虽然这一“联盟”因2007年后的次贷危机而昙花一现,但它也奠定了美、印在此后因2008年的孟买恐怖袭击事件加深“反恐”情报合作的基础。
美印之间的情报渠道逐渐畅通
此后,印美签署《反恐合作倡议》,又逐渐在两年内分别签署了分别是《后勤交流备忘录协定》(LEMOA)、《通讯兼容和安全协议》(COMCASA)。印度从此可以从美国方面获取有关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军事情报,也可以使用加密通讯网络与美国沟通信息。这对于缺少中国政治、社会、地理等系统资料的印度情报部门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般的帮助。
不可否认,相对于美国,印度的情报能力相对有限,除去以外交官名义活动的间谍之外,更多印度特工只能活动在印度洋沿岸、中印边界以及中南半岛一线,印方的活动甚至还要兼顾反恐等需要。但还是有专家认为,美印双方在对中国军事情报搜集方面仍能形成一定互补。
印度终究需要来自美国的情报支援
美军虽然拥有强大的侦察监视和情报搜集力量,但美国监控、侦查的主线集中在第一岛链一线,不便深入中国西部内陆,印度的情报网能帮助美国补充中国在西南地区的军队部署等情报;同理,印度也可以借助美国的情报网络,获取其自身情报搜集力量无法获取的更多的战略情报。而此番印方截获货轮物资,或许就是一次典型的交换情报的结果。
可以想象,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2月底访问印度之前,两国情治人士的精诚合作或许可以暂时缓解一下美、印之间因贸易战而绵延至今的不快气氛。但有限的一两件战果,能证明华盛顿现在已经视新德里为提供印太地区安全方面的平等伙伴了吗?这一切恐怕仍需要时间来证明。
2月18日,有印度当地媒体报道,印度安全和海关机构在2月3日扣留了停靠在坎德拉Deendayal港口的中远集团自装卸货轮“大翠云”号。印度表示有情报表示“大翠云”轮上携带有可能用来制造核导弹的相关部件,同时表示船上一个18米长的工业干燥机是制造远程导弹的相关设备。
大翠云轮
中远航运大翠云轮在现代货船中尺寸并不出众,长166米,宽27米,吃水10.1米,经济航速11.3节,最大航速19.2节。IMO代码:9451329,MMSI代码477213700,注册地为中国香港。该船于2010年12月28日上午在山东黄海船厂下水命名,是当时中远海运订购的8艘28000吨级多用途重吊货轮的四号船,吊车起吊能力为400吨,该船隶属中远海运特种运输有限公司,除可以自卸货运输标准集装箱外,还可以承担一些特种货物的吊装工作。
中远航运对大翠云的介绍
据印度媒体报道,该轮在2月3日抵达印度西孟加拉邦坎德拉的Deendayal港,原计划下一站是巴基斯坦的卡拉奇。然而在到达坎德拉后,该轮被印度扣留,2月8日至11日,印度已经对该船进行了一次搜查,但除了一个被强行解释为导弹生产设备的干燥机外,并未发现“情报透露”的导弹制造相关配件。但即便如此,该船直到2月18日依然没有被放行,印度方面表示还会调集核技术专家对该船进行进一步搜查以确保船上不会有违禁物品。
大翠云轮外观比较独特,侧面有几座大型吊车
目前尚无关于此事更多的报道,但是目前来看,这件事很可能又如将近三十年前的“银河”号事件一样,是一起针对中国船只的恶意挑衅行为。毕竟,制造导弹的设备,如果是需要使用货轮运输的大型设备、导弹结构甚至导弹外壳,那么很容易被发现,不会发生找了三天没找到的情况,而如果是导引头一类高精尖但实际上尺寸、重量都不大的设备,中方如果想要支援巴基斯坦,那么直接使用直航航班,甚至就是用军用运输机直接交付巴方即可,没必要放在货轮上,前一站还要经过巴基斯坦的老对手印度。
火箭/大型弹道导弹运输船长这样
在一月下旬到二月初,印度两次在海上成功试射可以携带核弹头的K4弹道导弹,标志着印度核打击力能力的不断提升。虽然印度核力量与中国相比质与量都存在差距,但是相较于巴基斯坦,依然具备一定优势。由于中印之间存在直接的领土争端以及长期的中巴友好政策,印度怀疑中方会协助巴基斯坦在印巴和力量上达到平衡,情感因素上倒也是个合理的解释,但是没有依据就公然扣五常的船,搜查后找不到违禁物品还不放行,印度真是把印度洋当“印度的洋”了?
印度刚刚进行潜射弹道导弹试射
当前,从非洲而来的数千亿只蝗虫正席卷印巴大地,印巴两军都已经开始从前线撤军调集部队协助灭杀蝗灾,甚至一旦控制不住还需要中方未来提供大量救济粮,在这种局势下,还要无端挑衅中国。正如他老人家当年说的“我想了十天十夜,实在想不明白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打我们。”
蝗虫才是印度真正要面对的,而不是给自己乱加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