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苏联,为啥中国航母却没装备反舰导弹?对中国来讲没啥大用
【军武次位面】作者:leon
作为现在解放军海军的门面,于去年服役的山东号航母和在我军服役多年的辽宁舰可以说是我海军的门面之所在,作为脱胎于苏联时期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母的新时代产物,山东舰和辽宁舰在本质上可以算是苏式重型航母风格的延续。
但是,我国自行生产的航母和传统的苏式航母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拿辽宁舰的姊妹舰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来说,辽宁舰未曾装备有库舰的"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那为何辽宁舰以及国产航母不装备这种重型反舰导弹呢?让航母火力更强岂不是更好?甚至辽宁舰在改造时我国还专门把这个发射装置拆了,其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我国于去年服役的山东号航母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冷战时期苏联海军的作战模式来分析。首先,苏联海军编队中的航母所处的战略位置和今天的航母是有很大差别的,就苏联时期的航母编队来看,它的位置有点类似于我国海军轻量化的驱逐舰以及护卫舰的位置,可以说,就苏联海军的海战体系内部,苏联的航母更多是起一种护卫型的"保镖"作用。
但是,为何现在在各个国家中起核心作用的航母,在苏联海军的编制内部就是一种保镖的作用呢?原因解释起来很简单,在苏联海军的编制中,处于核心攻击位置的是苏联海军引以为傲的攻击型核潜艇。
▲核潜艇在今天的俄罗斯海军内都是至关重要的存在,也是我海军唯一和俄海军存在较大差距的领域
毕竟对于攻击型核潜艇而言,其在海战中无与伦比的隐蔽性确实是水面舰艇无法与之比拟的,而且苏联的核潜艇相关特征想必各位也清楚,总结起来就是航速大,火力猛,持续作战能力强。因此,苏联人为了将自身的这项优势发扬到极致,其海军的各型作战编队都是围绕着核潜艇而展开的,其海军编队更适合叫"核潜艇战斗群"。
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苏联航母会有配备各型重型反舰导弹了,毕竟作为保卫核潜艇的手段,反舰导弹可以说就是为了打击其威胁核潜艇的水面舰艇而存在的,当然,苏联的这种"护卫型航母"搭载的舰载机也仅仅是为了制衡敌方水面舰艇的航母舰载机,其整体而言都是偏向防御的。
▲基辅级航母以小吨位以及种类繁多的舰载武器而出名
正是因为如此,像苏联上个世纪建造的类似于基辅级航母,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这一类航母的排水量仅仅只有4万吨上下了,而且还配备了如此之多的反舰导弹以及鱼雷等武器,毕竟它们的任务就是全面保障己方的核潜艇不受打击。
不难看出,对于这些"小航母",它们搭载的雅克-38只是一种防御敌军舰载机或者水面舰船的手段而已,并不是今天我们熟知的大吨位航母的核心进攻手段。由此可见,即便在后来,苏联最新研发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置换上了攻击力更强的苏-33舰载机,这只是为了让苏联航母舰载机拥有制衡西方国家的各类重型舰载机而已,其在苏联海军的位置依然没有变化。
▲即便是大吨位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也依旧要装载反舰导弹,毕竟承担护卫任务是它的第一要务
所以,我们现在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我海军的辽宁舰以及山东舰不曾装备有苏联时期的重型反舰导弹了,因为对于我国海军而言,其航母在我海军编队中的位置是和苏联海军航母的位置完全不一样。我海军的航母及水面舰艇的作战编队更加偏向于美国海军编队的作战模式。
对于美国海军航母编队的作战模式,想必各位对此已经非常之熟悉了,没错,作为美式航母编队最重要的作战核心,航空母舰就是作为主要攻击手段而存在的,而作为美式航母实现这核心攻击输出的最重要的手段,舰载机的作战能力无疑在这方面是起关键作用的。
▲作为现在唯一的第五代舰载机,F-35的各项性能确实不俗
由此可见,对于这种以航母为核心的舰艇编队而言,这种编队的航母肯定不能像苏联红海军航母那样发展及设计。因此,为了将自身攻击的能力发展到极致,美式航母一般动辄8万吨10万吨的排水量就是为了让自身能容纳更多的舰载机,已达到让自身的持续作战能力达到极致。
除此之外,作为攻击型航母最重要的攻击手段,舰载机性能的优劣对航母的综合战斗能力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像美国的10万吨级航母,就是为了能够多装舰载机而建造和设计的。
▲美式航母卓越的舰载机搭载能力是它堪称"海上堡垒"
当然,我海军航母采用的重型歼-15舰载机也是为了将航母的攻击能力发展到最大,毕竟歼-15是脱胎于苏-33重型舰载机的,其本身具备的大航程以及大载弹量的优势,它确实能将我军航母的震慑力提升至最大。要不然我军在改造辽宁舰以及建造山东舰时也不会大费周折的将"瓦良格"号的原设计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
综上所述,由于现在的解放军海军采用的是美式航母舰船编队的作战思路,我军因此没必要为了考虑航母的全面作战能力而为航母增设反舰导弹之类的武器,提升我海军航母的攻击能力才是我海军航母发展历程的重中之重,毕竟在上个世纪以及最近这几年美式航母通过实战确实证明了其自身强悍的作战能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