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次输得彻底,但是中国需要提高警惕!
2月29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美国和他的老对手塔利班签署一份协议。
这份协议的签署标志着,21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战争,暂时告一段落。这场战争,美国输得很彻底。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看一下协议的具体内容。根据相关媒体披露,这份协议主要:
1.美国及其盟国的军队将在14个月内全部撤出。
2.塔利班承诺不再庇护恐怖分子。
3.阿富汗内部各方势力将开始谈判,讨论未来权力分配。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美国为发动阿富汗战争所找的借口,就是消灭基地组织,以及庇护他们的塔利班政府。
18年过去了,塔利班武装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卷土重来,并且越打越强。
如今,在塔利班方面没有做出任何实质妥协的情况下,美国就要把军队全部撤走,并释放在押塔利班人员,解除对他们的制裁。
除此之外,美国还默许塔利班重掌阿富汗。
要知道,现在的阿富汗政府由美国一手扶持,根本无力对抗塔利班武装。这意味着,塔利班武装可能会再次主导未来的阿富汗新政府。讽刺的是,根据这份协议,美国还将对阿富汗新政府提供经济援助。
撤军、赔款(经济援助)、释放战俘和默许塔利班重新掌权,如果这都不算输得彻底,那战争中就没有输家了。
不过,塔利班虽然赢了,但是阿富汗人民并没有赢。美国发动的这场战争,把阿富汗打成一片废墟,无数平民在战争中丧生。阿富汗也由此成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
而且对于阿富汗人来说,奉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塔利班武装,实在算不上一个好选择。
另外,美国虽然输得彻底,但对于正在争取连任的特朗普而言,这算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在推动撤军。
美国方面的真正输家,是美国民众。用于阿富汗战争的巨额军费,原本可以用来发展经济,让他们的生活更好,如今却全部流进相关利益集团的腰包
这件事对中国有何影响?
我们要明白一件事,美国总统的决策,很大程度反映其背后利益集团的意志。中国崛起之后,不论我们多么爱好和平,但是只要触动原本属于美国的利益,他们就绝不会善罢甘休。
上任之后,特朗普一直全球范围内推动撤军,这自然不是因为他爱好和平,只是因为中国正在崛起。美国想要集中力量,应对中国。
美国很多看似矛盾的事,都可以从中找到解释。例如,美国前段时间和伊朗爆发冲突,100多名士兵受伤,特朗普却宣称零伤亡;塔利班宣称击落美军战机,机上人员全部神往,美国军方却表示坠机原因还要调查。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美国这次从阿富汗撤军,没有经过阿富汗政府,而是直接和塔利班进行谈判。虽然塔利班占据优势,但阿富汗仍存在多方势力。
未来谁主导阿富汗?是通过谈判决定,还是战争决定?目前还不得而知。一旦阿富汗及周边地区再次出现混乱,必定会影响中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
从非洲撤军,从叙利亚撤军,从伊拉克撤军,这次又准备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在从那些“低价值地区”撤出军力。与此同时,又马不停蹄地将重心转移到大国竞争上来。其背后的隐情在于,美军当年试图通过进入欧亚大陆腹地来巩固霸权,而今随着实力的相对下降,保持对海洋的控制成为当务之急。
于是,菲律宾的地位开始显得重要起来。而现在审视杜特尔特疏远美国的举动,无疑具有前瞻性。
当杜特尔特接手菲律宾这艘小船时,手上只有一副烂牌。他的前任阿基诺三世贸然充当美国的棋子,发起了仲裁案,结果成了国际笑话。菲律宾与最大的近邻和重要的贸易伙伴翻脸,难堪的是自己,伤害的是本国利益,双边关系降到冰点。美日等盟友当然因仲裁案而暗爽,另一方面也没把付出最大代价的菲律宾当一回事。
撞得鼻青脸肿的菲律宾向美日寻求安慰时,美日却口惠而实不至,表现出一种“你闯的祸你自己担着”的嘴脸。华盛顿方面如同施舍一般赏给菲方区区数千万美元,不仅远低于菲方的心理预期,而且带有一种打发菲佣的羞辱意味。
菲律宾折腾半天,结果白白给别人做了嫁衣,诚所谓“闹闹闹时不可一世,悔悔悔又尽显卑微。”阿基诺的失败让菲律宾成为笑柄,吃了亏还灰头土脸,简直是跌到尘埃里。而这也成为杜特尔特势如破竹般赢得总统选举的重要原因。
老杜成为菲律宾总统后,马上兑现了竞选时的诺言,果断转舵,让菲律宾这艘船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在3年多的时间里,杜特尔特已经3次访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朗普数次都宣召老杜去美国,但老杜都予以回绝,理由更是多种多样,从身体不适再到缺路费,不一而足。总之,他不愿像个下属一样在白宫听训。
2020年2月11日,菲律宾正式告知美国,将终止两国之间持续20多年的《部队访问协定》。美菲之间的“铁甲同盟”由3个协议组成,这是最重要的一个。
2月12日,特朗普在回应此事时轻描淡写地表示:从来都没怎么在意。而菲方反馈的消息表明,特朗普远没有表面上淡定,而是在努力挽救,想让杜特尔特收回决定,可结果依然失败。
与此类似的是,特朗普声称他与杜特尔特的关系“非常好”,但杜特尔特用行动证明美国总统在说谎。他不仅指责美国一直粗暴干涉菲内政,还宣布他不会出席2020年3月在美国举行的“东盟-美国峰会”,也不允许菲方人员访美。
美菲总统算是针尖对上了麦芒,既斗气又斗法,谁都不肯后退一步。其矛盾的核心在于,美国认为给菲律宾提供一点援助和军事保护就已经足够,菲方理应提供基地给美军。而杜特尔特已经证明,没有美国,菲律宾也能与其他大国交朋友并获得投资,并非缺了美国就不行,美国必须要端正态度,正视菲律宾的诉求。
杜特尔特实际上在待价而沽。他用脏话问候美方,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国要求菲律宾冲在最前面,却不给菲律宾应该享有的优厚奖赏(至少马尼拉方面认为值得拿到重酬)。既然美国不仁,那么别怪菲律宾不义,更别怪老杜去寻求那些能对菲律宾正眼相待的国家的支持。
“钱就是熨斗,能把一切都烫平。”距离美菲《部队访问协定》正式作废还有近半年时间,这其实就是杜特尔特为美国人留下的考虑时间。如果美方不愿失去位于菲律宾的重要基地,那么就得开出令菲律宾满意的支票。
想继续以一个无比低廉的价格就使用菲律宾这艘“不沉航母”,美国是占便宜没够。而有了杜特尔特采取的立场,无论谁当菲律宾总统都不再可能像以前那样乖乖成为美国的附庸。美国如果想在西太平洋地区围堵崛起中的大国,就要付出比以前高得多的成本。阿富汗和菲律宾都是小国,可小国也有把烂牌打成王炸的机会。无论是塔利班还是杜特尔特,都阐释了坚忍的意涵。
从非洲撤军,从叙利亚撤军,从伊拉克撤军,这次又准备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在从那些“低价值地区”撤出军力。与此同时,又马不停蹄地将重心转移到大国竞争上来。其背后的隐情在于,美军当年试图通过进入欧亚大陆腹地来巩固霸权,而今随着实力的相对下降,保持对海洋的控制成为当务之急。
于是,菲律宾的地位开始显得重要起来。而现在审视杜特尔特疏远美国的举动,无疑具有前瞻性。
当杜特尔特接手菲律宾这艘小船时,手上只有一副烂牌。他的前任阿基诺三世贸然充当美国的棋子,发起了仲裁案,结果成了国际笑话。菲律宾与最大的近邻和重要的贸易伙伴翻脸,难堪的是自己,伤害的是本国利益,双边关系降到冰点。美日等盟友当然因仲裁案而暗爽,另一方面也没把付出最大代价的菲律宾当一回事。
撞得鼻青脸肿的菲律宾向美日寻求安慰时,美日却口惠而实不至,表现出一种“你闯的祸你自己担着”的嘴脸。华盛顿方面如同施舍一般赏给菲方区区数千万美元,不仅远低于菲方的心理预期,而且带有一种打发菲佣的羞辱意味。
菲律宾折腾半天,结果白白给别人做了嫁衣,诚所谓“闹闹闹时不可一世,悔悔悔又尽显卑微。”阿基诺的失败让菲律宾成为笑柄,吃了亏还灰头土脸,简直是跌到尘埃里。而这也成为杜特尔特势如破竹般赢得总统选举的重要原因。
老杜成为菲律宾总统后,马上兑现了竞选时的诺言,果断转舵,让菲律宾这艘船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在3年多的时间里,杜特尔特已经3次访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朗普数次都宣召老杜去美国,但老杜都予以回绝,理由更是多种多样,从身体不适再到缺路费,不一而足。总之,他不愿像个下属一样在白宫听训。
2020年2月11日,菲律宾正式告知美国,将终止两国之间持续20多年的《部队访问协定》。美菲之间的“铁甲同盟”由3个协议组成,这是最重要的一个。
2月12日,特朗普在回应此事时轻描淡写地表示:从来都没怎么在意。而菲方反馈的消息表明,特朗普远没有表面上淡定,而是在努力挽救,想让杜特尔特收回决定,可结果依然失败。
与此类似的是,特朗普声称他与杜特尔特的关系“非常好”,但杜特尔特用行动证明美国总统在说谎。他不仅指责美国一直粗暴干涉菲内政,还宣布他不会出席2020年3月在美国举行的“东盟-美国峰会”,也不允许菲方人员访美。
美菲总统算是针尖对上了麦芒,既斗气又斗法,谁都不肯后退一步。其矛盾的核心在于,美国认为给菲律宾提供一点援助和军事保护就已经足够,菲方理应提供基地给美军。而杜特尔特已经证明,没有美国,菲律宾也能与其他大国交朋友并获得投资,并非缺了美国就不行,美国必须要端正态度,正视菲律宾的诉求。
杜特尔特实际上在待价而沽。他用脏话问候美方,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国要求菲律宾冲在最前面,却不给菲律宾应该享有的优厚奖赏(至少马尼拉方面认为值得拿到重酬)。既然美国不仁,那么别怪菲律宾不义,更别怪老杜去寻求那些能对菲律宾正眼相待的国家的支持。
“钱就是熨斗,能把一切都烫平。”距离美菲《部队访问协定》正式作废还有近半年时间,这其实就是杜特尔特为美国人留下的考虑时间。如果美方不愿失去位于菲律宾的重要基地,那么就得开出令菲律宾满意的支票。
想继续以一个无比低廉的价格就使用菲律宾这艘“不沉航母”,美国是占便宜没够。而有了杜特尔特采取的立场,无论谁当菲律宾总统都不再可能像以前那样乖乖成为美国的附庸。美国如果想在西太平洋地区围堵崛起中的大国,就要付出比以前高得多的成本。阿富汗和菲律宾都是小国,可小国也有把烂牌打成王炸的机会。无论是塔利班还是杜特尔特,都阐释了坚忍的意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