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国大兵的后勤补给有多强?看到后感觉奢侈无比
在有关二战的影视剧里,经常看到美军士兵给小孩子糖果、巧克力,甚至午餐肉的镜头。这不是编辑的凭空杜撰,二战时期美军的后期补给,尤其是吃的食物是数一数二的。
第一,数量足。二战美国军粮供应有多少,并没有查到具体数字,但从二战时期美国士兵分发食物的行为来看,在军粮供应上应该是不差的。同时,美军在后勤上时常帮助其他盟国。1942年,美军接济苏联渡过严冬,这也说明了美军军粮的充足。
第二,品种多。美军的军粮种类比较多,超过20余种。有容易携带和贮藏的腌肉和干粮,以及午餐肉罐头。这些是主食。美军还配备了糖衣花生仁和葡萄干、速溶咖啡、可乐以及口香糖等副食(饮品),种类十分繁多。
第三,成体系。二战时期美军野战口粮大致可以分为B、C、K、D等几种。B口粮是原本为一整箱,可供5名士兵吃一天,后来又拓展到10名士兵,主要有各种肉类、蔬菜、饼干、糖果,甚至肥皂、药片等生活必需品也包括在内。B口粮一般有6盒罐头(肉和面包各3),一定量的面条(米饭)、香肠(火腿)、土豆等,当然常见的口香糖也是必不可少。K、D口粮种类更要丰富。由此可见,美军军粮供应已经体系化了。
军粮供应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生产、运输、分发等过程,在战时更显不易。二战时期,美军远离本土作战,足迹遍及太平洋、欧洲大陆,范围还是比较广的。是什么保证了美军的军粮供应呢?
二战时期,美军有一套完整的采购、分类和配给体系。当然,餐厅上粮,肯定是就地取材,保证新鲜,我们暂不细说。对于野战口粮,一般是美军提出要求,供应商负责研发和生产,如霍梅尔食品公司研发设计了“罐头午餐肉”。这成为二战美军乃至盟军的主要肉食来源,这一食品至今仍有市场。又如,军用巧克力是由好时公司研发的。当时负责美国军需的保罗·洛根上校一再提出修改方案,这才成就了DBar口粮的试生产。
食品公司的参与让美军的军粮供应变得名目繁多起来。可以想象,一箱箱战略军粮,伴随着战舰、货船运到前,给士兵的内心注入层层暖意,成为那个年代绝好的食物来源和精神支撑。军粮虽小,背后反映的却是一国的实力。二战时期,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国家,工业体系,尤其是食品工业比较成熟。加之,美国平原广阔,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粮食和肉类很容易被加工成各种食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这些都成就了美国军粮的传奇。
延伸阅读:二战时最大的纸老虎,美军一梭子弹下去, 就报销一个营
1915年9月,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小游民”的诞生,战争的形态被彻底地改变了。随着坦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最终,坦克被称为了陆战之王。而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轴心国的三大巨头之一的日本,因为明治维新使得日本的工业水平一跃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工业强国。
在工业的基础上,日本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展坦克的国家之一,1934年,日本的94式坦克研发成功并进入批量生产,此款坦克全重3.2吨,就是我们熟知的小豆坦克,一年后,又研发出95式轻型坦克,到了二战中后期更是研发了94式、95式、97式三个型号的坦克,虽然技术差,产量低,但是毕竟也成为了世界坦克大国。
二战初期,日本坦克在亚洲战场上表现得非常好,打的欧美军队到处跑,但是到了二战的中后期,基本上飞机坦克已经成为了战场上的主力,一场战役能死伤几万、几十万人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武器的大规模使用。
但是日本的工业质量实在堪忧,在美军的装备面前可以用不堪一击来形容。作为陆战之王,坦克的装甲按理说都是非常坚固厚实的,一般子弹是根本破坏不了坦克的装甲的,但是日本生产的坦克则是打破了人们对陆战之王的神话认识,着实的让世界人民认清了日本坦克纸老虎的性质,一个坦克营在美国M2重机枪的扫射下居然只用了半个小时就被全歼了!
当时日军装备的轻型坦克,其装甲厚度一般为12mm,以当时步枪的子弹,在100米的距离以内可以打穿几毫米厚度的钢板。在瓜岛战役期间,面对美军的攻势,日本已经越来越难以抵抗,为了稳定战局,日本从各方抽调来了25辆95式和97式坦克组成了一个临时坦克营。
凭借着这个坦克营,日本暂时遏制住了美军的攻势,并借机展开了反扑。面对一个坦克营的进攻,美军立刻呼叫了空中支援,准备对这个坦克营进行空中打击。
当然美军的空中力量在接到呼叫后就开始进行增援,但是这时日本的坦克部队已经与美军近在咫尺,而空中打击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来。被坦克集群的冲锋逼得没办法的美军,为了守住阵地,只得架起了12.77MM口径的M2重机枪对准日军的坦克疯狂扫射,意图坚持到空军的到来。
用M2重机枪射击坦克,这本来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美国大兵可不会去拿手榴弹或者炸药包去炸坦克。但是令人尴尬的一幕出现了,已经冲到美军阵地前的日军坦克在M2的扫射下居然神奇地停了下来。谁也没想到,M2的子弹居然穿透了95式坦克的装甲,将装甲打得炸开了,这个结果看得美国大兵们目瞪口呆。
坦克装甲能被M2重机枪打穿这个结果,实在是有点太出乎美国大兵的意料,也出乎日军的意料,导致战场上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寂静。但是很快反应过来的美军立刻乘胜追击,仅仅半个小时,就将日军25辆坦克全部击毁。而这个时候,美国的空中支援还没有飞到战场!
战役胜利后,感到不可思议的美军对日军被击毁的坦克进行了研究。直到看到了日军坦克12MM的钢板才知道,这不是坦克,它就是个大一点的铁皮罐头,这装甲也太薄了点。美军专门对日军坦克的装甲进行了实弹测试,结果发现在M2重机枪的扫射下,只需要十几发子弹就可以打穿日军95、97式的装甲钢板。如果使用穿甲弹,一发就能将日本坦克摧毁。
这坦克造得实在是让美军不知道该如何评论了。不过站在日本的角度上去想一下,也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毕竟日军的工业水平已经达到了制造这种武器的程度,但是由于日本的资源太少,无法把先进的技术全部发挥出来,但是在战场上又不能没有坦克,日军最后只得尽量节省材料的条件下造飞机坦克。
这种后果导致日本在被其侵略的东南亚等武器落后的国家还是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到了象美国、苏联这项的国家就不大好使了。美国人认为日本坦克根本就不需要用炮弹去打,直接碾压过去就可以了,在欧洲战场上被虐到没脾气的谢尔曼坦克,到了亚洲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