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王牌出击,歼10C大红鹰高原精确轰炸,化身炸弹卡车对地狂轰
近日,军事频道报道了空军航空兵某旅歼-10C战机巡航在西南部空域,开展高原实弹训练,运用多种精准制导弹药打击地面目标,展示了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这就是南部战区王牌“大红鹰”部队的歼-10C多用途战斗机。此外,在前一阵关于空军某部飞行员武辉事迹报道中,罕见出现了歼-10C战机警巡青藏高原的画面。通过视频画面可以看到,4架战鹰翱翔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清晰可见。
这次空地打击演练,将多个弹种打击融合在一个架次进行,并全程设置强电磁干扰、地面防空火力拦截等实战环境。飞行员不仅要自行规划突防航线,还要根据打击目标的不同,自主选择弹药和打击战术战法。图片显示两架歼-10C战斗机在执行战斗出击。这次战斗起飞执行的是对地打击任务,歼-10C携带3个大型副油箱,进气道下侧挂载K/JDC01A光电瞄准吊舱,机翼下挂载2枚第二代GB500激光制导炸弹,以及2枚霹雳-10近距格斗弹。
中国空军在青藏高原上空拥有激光制导炸弹的精确轰炸能力,要比对面的印度空军晚得多。在亚洲国家中,印度是第一个实战使用激光制导炸弹的国家。早在199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卡吉尔冰川大打出手,在冲突中,印度的幻影2000战斗机就首次大规模使用了激光制导炸弹。卡吉尔冰川是亚洲最高的高原地域之一,平均海拔高度5000米以上。在这次冲突中,印度打算搞掉巴基斯坦武装人员位于山顶的坚固指挥所,这里由于海拔太高,印度陆军的FH-77B博福斯155毫米榴弹炮无法打到,印度空军的米格-27和美洲虎攻击机投掷的普通炸弹的精度太低,不足以完成任务。讨论了半天,印度空军最终决定给幻影-2000挂上刚从法国买来的激光制导炸弹。1999年6月24日,印度空军历史性地首次使用法制幻影2000H战斗机投射了2枚1000磅“铺路石”Mk II型激光制导炸弹,成功摧毁了巴方武装人员在卡吉尔冰川虎山的指挥所。海拔高度5100米,这是世界上精确制导炸弹的最高实战纪录,至今还是印度空军保持着。
在1999年,中国空军还在黑暗中摸索精确制导轰炸技术,所以对印度空军极为仰慕。中国空军首次具备成熟空地精确打击能力的战机——苏-30MKK,在2000年俄罗斯才正式交付中国。不过,到了新世纪以后,中国空军的精确打击能力的进步神速。当印度还在研制自己的第一代激光制导炸弹的时候,中国的第二代激光制导战斗已经全面服役了。
图片:印度的幻影2000H首次携带激光制导炸弹实战
到2011年,原成空驻云南的歼10A战机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进行了投掷激光制导炸弹的演练,这是我们空军首次高原精确轰炸。那次演练也是解放军首次在高海拔高寒地区举行多兵种陆空联合实兵演习。
这是歼10的武器制导吊舱,属于前视红外激光瞄准吊舱,用于投掷口径500公斤的激光制导炸弹。
这是歼轰-7A战机投掷激光制导炸弹,机身下部吊挂的是制导吊舱。炸弹尾部带有曳光管,可用于炸弹的跟踪和控制,能够通过无线电发送补偿指令进行初制导。
歼-10C战机在投掷激光制导炸弹时,空军会派出地面引导员到陆军,攻击区的地面情况和气象数据,要由前线观察所实时传输到指挥所,再由机载数据链实时接收。歼10C的对地精确打击通常采用两种攻击方式,一是自主攻击,根据空军侦察和情报保障,战机飞临战区,开启雷达地形扫描功能,或打开前视红外激光瞄准吊舱,自行搜索和确定目标,距离目标10~20公里的距离投弹,如果是滑翔炸弹,那么投掷的距离会更远,在炸弹接近目标时,用前视红外激光瞄准吊舱照射目标,直到命中。二是地面照射制导模式。空军的地面引导员编入陆军炮兵的前沿观察所,随时引导歼-10C抵达战区,然后用便携式激光照射器为歼-10C指示目标,歼-10C随即投弹,空地同步设备开始计时同步,当炸弹飞翔至距离敌目标5000米左右时,同步设备会告知地面引导员,这时就可以开启单兵便携式激光照射器,向目标照射经过编码的激光束,炸弹的导引头收到目标反射过来的激光束以后,就沿着激光飞行直至命中目标,全过程大约15秒。
中国研制激光制导炸弹的历史非常早,早在1977年,我国就开始研制第一代激光制导炸弹,7712型炸弹。1982年,空20师60团开始使用轰-5轰炸机改装的试验机进行7712型激光制导炸弹的测试投弹。7712型炸弹采用低阻弹体、折叠稳翼、风标导引头,其实是高仿美国的宝石路1炸弹。该弹的弹长3.6米,弹径0.37米,口径为500公斤,全弹重量为490公斤。投弹高度为100米到7000米,精度指标为CEP5米,后来因为精度无法达标而下马。9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仿制俄制KAB-500L炸弹,即雷霆-2(LT-2),于2004年大量服役。
中国空军实际服役的第一代产品就是雷霆-2激光制导炸弹,其弹体头部使用类似美国宝石路-1、俄罗斯KAB-500L,这种导引头属于第一代激光制导技术,制导规律为速度追踪导引,通过头部伸出环形风标的顺风特征来实现导引,风标轴线顺着飞行的相对气流方向,风标位标器内部的光学系统和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对激光信号进行探测和跟踪,并形成目标视线和风标轴线之间的夹角制导指令,按速度追踪导引规律飞向目标。其缺点是视场较小,不具备自动搜索能力和打击移动目标能力,精度、抗干扰和灵敏度都比较低。
空军在2013年以后开始全面换装第二代激光制导炸弹,目前已经普遍装备飞豹攻击机,以及歼-10、歼-11等三代机。国产第二代激光制导炸弹采用比例引导,配备陀螺稳定式导引头,替代了原有的风标式导引头,有效投掷距离增加了数倍,提高了制导精度和捕获概率,技术性能与美国现役的宝石路III炸弹相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