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全面贯彻推行低可视涂装,战机涂装标识有了新标准
在蔚蓝的天空上展翅翱翔的各国空军作战飞机,以其各异的特色涂装,成为各国空军最鲜明直接的形象标识。据《解放军报》3月13日报道:为进一步聚焦实战、对接实战,根据军委有关规定,空军日前颁发《空军飞机涂装及标识喷涂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新的规定中明确要求中国空军全面贯彻和推行低可视涂装等新型涂装,并统一各种类型军机的涂装标识,中国空军战机涂装标识有了新标准!
率先采用低可视涂装的歼-20战斗机,原本红色的空军机徽变成了灰色
军用飞机的外部涂装标识,最早时期是有几个方面作用,第一是通过涂料包裹,减少飞机本身的锈蚀和损坏,起到保护作战飞机的作用;第二是通过鲜明的涂装标识,区分各国战机的不同,让人可以通过目视辨别飞机的所在国,同时显示战机的战术编号。此外,飞机的涂装还能起到在作战中辅助隐蔽自身目标,减少被发现几率的作用。例如空中优势战斗机,一般采用与天空颜色接近的浅色涂装比如灰白色、蓝色涂装;而低空对地作战飞机,则采用与地面颜色相近的绿色迷彩涂装。
早期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如米格-15、F-86等,都没有外部涂装,保持金属外壳本色。而从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起,各国空军作战飞机普遍采用各自特色的标识涂装。
随着涂装的不断更新换代发展,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空军为代表,发展出了“低可视涂装”概念,其具体内容是尽量在飞机涂装和标识上,避免采用鲜亮和容易识别的颜色,采用更灰暗、不容易辨别,更能融入所在环境的涂装和标识。例如飞机表面原本颜色鲜亮的各国旗帜和空军徽章,都统一变成低可视的灰色,飞机机体整体涂装也与此精神保持一致。这种低可视涂装的概念在作战中体现出了很好的作用,促使各国纷纷效法采用。
面对世界空军大量采用低可视涂装的潮流,善于学习的中国空军也从善如流。事实上,早在几年前,中国空军就在当时正在测试的歼-20第五代战斗机上率先采用了低可视涂装。2018年,根据报道,我们看到中国最新锐的歼-16第四代改进型重型多用途战斗机也采用了低可视涂装。
从歼-16战斗机我们可以看到,原先中国空军标志性的红色的飞机编号和空军八一军徽,被新的浅灰和深灰色低可视涂装所替代,原先歼-16整体偏深蓝的蓝灰色老式整机涂装,也被新的深灰色整机涂装所替代。从外观看,歼-16采用的新涂装与美国F-15战斗机的深灰色低可视涂装非常相近。
采用传统老式涂装的歼-16战斗机
很显然,之前在歼-20和歼-16上,中国空军已经对低可视涂装“牛刀小试”,而从目前看,试验达到了很好的预想效果和目的,于是中国空军颁发了新的《空军飞机涂装及标识喷涂规定(试行)》。予以全军推广贯彻执行,不光是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预警机、电子支援飞机等其他机种,未来都将采用新《规定》进行统一的涂装更换。
根据《解放军报》的报道,新颁发的《规定》充分贯彻“涂装也是战斗力”的要求,按照“统一性、规范性、低可视、可操作”原则,对空军各型飞机的涂装和标识提出明确要求。《规定》起草小组深入分析国内外空军飞机涂装及标识案例,充分汲取各方意见,保证了《规定》科学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规定》符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空军装备发展建设实际,将对加强空军飞机涂装及标识管理、适应实战化任务需求发挥重要作用。
采用新型低可视涂装的歼-16战斗机
《规定》共5章16条,明确要求新生产作战飞机贯彻低可视涂装,现役老旧飞机统一标识喷涂;规范国旗、“中国空军”“红十字”等特殊任务标识及喷涂要求等。《规定》自2020年起,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思路推进贯彻落实。
涂装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个“小东西”,但小东西也有大学问大文章,中国空军颁发新的涂装规定,正是表明无论是大是小,只要是能够促进中国空军战斗力提升,改进提升空军能力水平的办法和措施,我们都会一样一样去做好。中国空军的发展,正是从这样一个一个小东西、小问题出发,不断改进不断提升,未来的中国空军必将更加强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