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被迫进入紧急状态,迟到已久的决定,戳破白宫3个谎言
面对美国进入爆发状态的疫情,一度对别国疫情袖手旁观的白宫心不甘情不愿地承认了现实。特朗普在当地时间3月13日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投入500亿美元的救灾金,协助各州遏制疫情。根据美方所统计的数据,截至当地时间3月13日,疫情已经蔓延到美国46个州,2187人确诊感染,48人死亡。
而在3月11日,国会参议院的少数党就已经要求特朗普宣布紧急状态。白宫方面已经推迟了2天。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之后,联邦拥有更多自由裁量权,可以调集更多资源应对疫情,也能为各州提供更多支援。2019年2月,特朗普曾经因为国会拒绝为“美墨边境墙”拨款而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上一次显得那么儿戏,这次却犹疑不决,主要还在于特朗普担忧引发资本市场的不稳和恐慌。
轻视疫情的结果就是被疫情重视。特朗普曾在3月7日与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会晤。而在3月12日,陪同博索纳罗一起访美的巴西总统府媒体事务部门负责人瓦恩加滕确诊新冠肺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特朗普也成了“密切接触者”。在白宫玫瑰园的记者会上,特朗普承认他自己“很有可能”会“非常快”地接受新冠病毒检测。作为一国总统,特朗普能够享受最优质最尖端的医疗,但普通百姓呢?白宫方面误导了公众,延误了抗疫,撒了不少谎:
1、特朗普在2月就声称疫情在美国得到控制,现在承认“可能会变糟”
特朗普及其首席经济顾问在2月底声称:新冠病毒在美国已经得到控制。特朗普还多次强调,由于采取了旅行禁令和相关隔离措施,“美国新冠病毒的蔓延风险非常低”,相关疫苗的研发“进展迅速,很快就将面世”,总而言之就是已做好“所有应对措施”,而且是“全世界对新冠疫情准备最充分的国家。”
可美方负责卫生与公共服务的部门在2月25日透露,美国N95专用口罩奇缺,至少还需要2.7亿个。美方的应对之策就是悄悄取消了对华进口医疗用品的关税,这一招的确是高。
在3月13日的发布会上,特朗普推翻了自己之前的说法,承认“美国疫情很可能变糟,未来8周的时间非常关键。”事实上,美国疾控中心主任3月11日在国会众议院承认有部分“流感”死者实际上感染的可能是新冠肺炎。这证明新冠肺炎在美国早已进入社区传播阶段。而日本媒体2月21日曾经揭露,美国约14000名因流感而死的患者里实际上有一部分死于新冠肺炎。这表明美方存在隐瞒实情的行为。
2、特朗普把疫情当流感,曾称“正检测所有应该检测的人”
当地时间2月26日晚,特朗普在发布上传递了高度乐观的讯息:(新冠病毒)没那么可怕,美国每年流感都要死数万人……是民主党在夸大疫情和散播恐慌。特朗普还对记者表示:“正在检测所有应该得到检测的人,几乎没有问题,把它(新冠肺炎)当流感即可。”
他在一段时间里充满了自信,无视检测样本数量过少,无法反映病毒传播的实际情况。经常自夸美国对新冠疫情所采取的预防措施有效,并请所有人放心,因为“美国人民面临的风险仍然非常低”。
13日下午的白宫发布会上,特朗普还表示,美国各州应尽快建立应对新冠肺炎的应急指挥中心。同时,针对美国新冠检测能力明显不足问题,特朗普称,美国私人医疗机构将能够在未来一个月内提供500万份检测。这其实间接说明美方并未准备足够的检测工具,也没有对所有潜在感染者进行检测。
《纽约时报》13日报道称,尽管只进行了零星和备用的测试,但美国的确诊人数就超过1700例。美方对疫情的轻忽与准备不足从一个案例就可见一斑:长期定居在美国的重庆女黎某,3月1日起就出现症状,在美国3次申请核酸检测都被拒绝,于是一家三口就飞抵首都机场,回国求助。
钟南山院士在受访时表示:“美国新冠患者病死率将近3%,这么高说明很多病人可能没有被发现,他们并没有认真排查密切接触者。”
3、蓬佩奥用谎言污蔑别国,试图甩锅,结果美方自己打脸
由于白宫应对疫情不力而饱受指责,蓬佩奥3月6日受访时公然说谎,试图转移矛盾和注意力:最开始得到的信息不完整,导致我们在应对疫情时落后……这并非我们需要的信息共享。
但到了3月13日在白宫举行的疫情发布会上,特朗普却积极评价大洋彼岸的疫情防控成果。他承认这些数据和应对经验非常有帮助,美国的一些团队也正与之展开合作。
也就是说,美国自己打了自己的脸,而且还是总统打了国务卿的脸。什么是作茧自缚?什么是自相矛盾?什么是弄巧成拙?美方已经进行了充分演绎。
疫情不分国别、不分种族、不分肤色,直接威胁人类的安全和健康。遏制住本国疫情,最大限度守住安全底线,才是当前的最重要的大事。在这场“抗疫”战争里,不应掺杂政治、偏见、歧视,尊重生命才是各国应该达成的最高共识。战胜疫情没有捷径、靠“鸵鸟战术”也无济于事,只有结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守望相助,共同抗击。
钟南山院士反复重申,如果想有效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早发现、早隔离才是最关键的”。可美方恰恰是出于种种目的与考虑,对疫情视而不见,也未进行有效隔离。
可以说,医疗条件最好的美国成了全球疫情防控链上脆弱的一环。美国已经成了防控疫情的“大漏洞”。特朗普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已经太晚,美国现在成了“病毒输出地”。美国如今正在品尝轻视疫情的苦果,并恶化了全球疫情防控的形势。现在,美方如果稍有良心,最应该做的是对华道歉,对全世界道歉。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多地快速蔓延。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新冠肺炎成为全球性流行病的威胁已经非常现实,全球疫情态势日益严峻。各国应加强沟通协作,携手抗击疫情,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上升。中国愿在毫不放松继续做好本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努力为全球的抗疫斗争做出贡献。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中方将通过五方面举措,助力全球抗疫斗争。我们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夺取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终胜利。
第一,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加强沟通协调,推动地区和全球的联防联控,努力阻止疫情扩散蔓延。
第二,同世界各国开展抗疫经验分享和交流,共同提升维护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能力。
第三,向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专家团队。
第四,向国际社会提供药品等防疫物资援助。
第五,同国际社会加强科技合作。中方愿同有关国家在药物、疫苗、检测试剂等方面开展科技合作,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早日战胜疫情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援助他国抗疫,中国说到做到。据新京报报道,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日前设立“抗疫国际人道援助基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募集资金和防护物资,驰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严重国家,首批募集采购和捐赠物资已运抵伊朗和伊拉克。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已先后向伊朗和伊拉克派出志愿专家团。2月29日,中国红十字会志愿专家团队携带部分中方援助的医疗物资抵达德黑兰。3月7日下午,应伊拉克红新月会请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出7人的志愿专家团队前往巴格达,携带核酸检测试剂盒等医疗用品和设备、中成药等人道救援物资。
当地时间周五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他表示,将释放500亿美元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并要求各地医院启动紧急计划,并扩大新冠病毒检测数量。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提供的数据帮助了美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
据CNN报道,美东时间13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召开新冠病毒主题记者会,他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特朗普表示,这一举措,将有助于获得500亿美元的联邦援助以抗击疫情,他敦促各州立即建立应急中心,并承诺扩大对新冠病毒的检测能力。他说,私人实验室和疫苗开发商将能够在一个月内提供500万份病毒测试。此外,还将设立非下车检测点,以便让更多的人更快地获得检测。
据路透社早前分析,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将方便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根据《斯塔福德灾害救援和紧急援助法》,向州和地方政府提供灾难资金并派遣支援队伍。2000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曾因西尼罗河病毒宣布紧急状态。
据美国疾控中心最新消息,截至美东时间3月12日16时,美国新增41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1678例。新增死亡病例5例,累计死亡41例。此外,至少24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1347年10月,一艘热那亚军舰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墨西拿港停靠,几十只携带着鼠疫病菌的老鼠,将后来被称作“黑死病”病毒的瘟疫带到了欧洲。
短短三个月内,佛罗伦萨半数人口染病死亡。
应急之策随后敲定,佛罗伦萨牵头组织防疫委员会:颁发健康证,建立隔离区,记录死亡人数,组织丧葬事宜,安排城市治安,密切监视边境上的外邦人,杜绝更多感染群体进入城内。
如今来看这一幕,令人感慨。
一
北京时间3月12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这场肺炎疫情定性为全球“大流行”(Pandemic)。当世卫组织发布这一消息的时候,全球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确诊病例11.8万人,逾4000人丧生。
世卫组织发布前述消息的推文
此前,世卫组织曾将疫情风险等级确定为“高”,随后上升至“非常高”。那么,此番将疫情定性为全球“大流行”,又意味着什么?
其实,“大流行”原本是世卫组织对流感的定级之一。WHO将流感分为6级,“大流行”是最高级别。
从概念上讲,全球“大流行”的最初涵义,指的是流行病进入全球蔓延阶段,传播规模扩大,但不意味着疫情致死率上升。
当将某一传染病定性为“大流行”时,世卫组织是非常审慎的。
举例来说,2003年的SARS疫情,尽管影响了26个国家,但传播得到了较快控制,因此没有被确定为“大流行”;2009年H1N1流感爆发时曾被定性为“大流行”,随即大量资源快速涌入疫苗研发领域,然而,该疾病致死率较低,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影响有限,批评声音由此而起。
2010年,世卫组织修改了定义,称“大流行”为一种“人们没有免疫力的新疾病在世界范围内超出预期地传播”。
要怎么界定“大流行”?目前暂时没有明确的标准。不过学界普遍认为,“人传人、致死率高、世界范围内流行”,是定义“大流行”的必要条件
二
全世界该如何应对这场陡然升级的疫情?国际社会呈现出不同的态度。
部分欧洲国家陷入了一定恐慌——比如,德国宣布禁止医用口罩、手套和隔离衣等医疗防护用品出口;德国海关两次扣留瑞士所购口罩等医疗物资;奥地利禁止意大利旅客入境。
而在大洋彼岸,美国总统今日发布全国电视讲话称,从3月13日起,将对所有欧洲国家(英国除外)实行为期30天的旅行禁令。
疫情重灾区意大利则高呼合作。该国驻欧盟大使马萨里称,“疫情不是某个国家的事,现在是欧盟采取紧急行动,比如根据疫情严重程度,重新分配医疗物资供应的时候了”。
在今天的广东疫情防控发布会上,钟南山则表示,国外疫情很像武汉早期情况,互相交流很重要。世卫组织访华专家组组长布鲁斯·艾尔沃德也表示,“中国所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为世界树立了标准,有中国的经验,其他国家不必‘从零开始’”。
中国的经验是什么呢?果断采取行动——隔离、医学观察、减少接触、自身防护,“有什么办法就用什么办法,根据需要去调整,去适应,去拯救生命”。
1月24日,中南医院重症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治疗。(图源:新华网)
三
在新冠肺炎成为全球“大流行”的当下,提高警备意识、积极防控,刻不容缓。
2月23日,韩国将疫情危机预警级别上调至最高,后又将疫情最严重的大邱和庆北两地划为特别管控区,并开始街道消毒作业,关闭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到访场所;
2月26日,伊朗宣布对礼拜地采取限流措施,前往礼拜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自带洗手液,并出示健康信息。伊朗卫生部长纳马基强调,前去礼拜的人员不能聚集,“礼拜完了就得走”;
3月9日,意大利“封城”举措升级,规定从3月10日起,如非工作或健康需要,禁止人员跨区域流动;
美国,已有24州和华盛顿特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当下,精诚合作日益成为全球共识。如谭德塞所言,让希望成为战胜恐惧的法宝;团结一致而不是互相指责;面对共同威胁,我们应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支持,比如巴基斯坦派专机支援中国30万只医用口罩、800套防护服、6800副手套;俄罗斯出动伊尔76巨型运输机,支援中国36.2吨医疗物资;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新西兰等,都向中国捐助疫情防控物资。
中国亦积累了防控疫情的经验。目前,应意大利红十字会紧急请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7人抗疫专家组于3月11日赴意大利协助开展疫情防控。由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共同组建的赴意抗疫医疗专家组,已于3月12日启程。
此前,部分中方援助的医疗物资已随中国红十字会志愿专家团队抵达德黑兰,为伊朗提供必要帮助。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意大利宣布实施全境封锁措施。(图源:路透社)
四
病毒的出现远远早于人类。早在距今约4000-5000年的古埃及时代,致命的流行性传染病便爆发过。
如今,医疗技术已经获得极大提升,但传染病的出现似乎依旧频密。近一百年来,致死率50%-90%的埃博拉、席卷26国的SARS、甲型H1N1、可通过血液传播的艾滋病、病毒终极来源不明的马尔堡病毒纷纷登场。
前述病毒的传播,多与野生动物相关。病毒以野生动物为宿主并不一定致病致死,但人类食用野生动物或侵害野生动物栖息地之后,病毒传播的机会随之扩大,给疫情爆发做好了“铺垫”。
历史给人许多警示。其中最要紧的一条就是,面对疫情,人类除了精诚合作,并无他法。
截留医疗物资、实施各类限制措施、各自为政——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的扩散,致力于“大欧洲建设”和政治团结的欧盟成员国之间分歧摩擦不断。英国《每日快报》批评说,欧盟各国“将团结扔进了垃圾桶”。德国《南德意志报》12日呼吁:“现在是欧洲团结的时刻!”
各国正在彼此伤害?
据法新社12日报道,整个欧洲大陆已有约2.3万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而欧盟各成员国无一幸免,都出现了确诊病例。彭博社12日称,西班牙第二副首相伊格莱西亚斯的妻子新冠病毒检测为阳性,伊格莱西亚斯因此被隔离。媒体发现,西班牙国王4日才会见过伊格莱西亚斯,并与其握手。
为了争夺医疗物资,多个国家爆发外交摩擦。《欧洲时报》12日称,意大利此前一天扣了瑞士进口的消毒水。据瑞士《每日导报》等媒体11日报道,继口罩被德国截留之后,瑞士日前从中国采购的外科手套在德国中转时也被汉堡海关截留。报道称,在瑞士抗议后,德国已放行被扣货物。英国《每日快报》称,对于德国的紧缺防疫物资出口禁令,奥地利也十分不满,该国批评柏林的单边行动正在给其他国家带来麻烦。在此之前,法国出台了征用所有口罩的行政命令,而意大利也宣布禁止防疫物资出口。据瑞士《联邦报》11日报道,该国经济部长帕尔莫兰当天表示,瑞士非常担忧有些欧盟国家因为疫情而采取单边主义出口禁令,“这类措施会带来彼此伤害的危险”。
“申根区边界正在关闭”,据德国电视一台12日报道,斯洛文尼亚已经决定将关闭与意大利的边界。奥地利则停了所有往来意大利与该国的航班和火车。捷克、波兰在与德国接壤的边界实施管制措施。丹麦、瑞士等国家也在加强对边界的管制。法国总统马克龙10日表示,这类措施将起到反作用。专家认为,这些国家都是《申根协定》成员国,关闭边界或单方面管制边界,都违反这一协议。
意大利抱怨援助慢
据路透社11日报道,尽管疫情严重的意大利一再向欧盟发出请求,但法国、德国等国拒绝出口医疗物资。罗马方面也公开抱怨欧盟成员国在提供援助方面行动迟缓。意大利驻欧盟大使马萨里在“政治”新闻网撰文称,意大利已经要求启动欧盟的民事保护机制,以确保医疗物资供应,但不幸的是,没有一个欧盟国家响应欧盟委员会的相关呼吁。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2日报道称,援助意大利会分裂欧盟国家。许多国家处于经济危机中,不愿再拿出钱来支援意大利等国家。这就像几年前欧元区支援希腊一样。已经负债累累的罗马可能也无法偿还这些钱。
另据德国《明星》周刊12日报道,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欧洲出现歧视中国人和亚洲人的现象,而现在欧洲疫情最为严重的意大利,其公民也遭到歧视,意大利面成为欧洲网民的嘲笑对象。各航空公司纷纷停止飞往意大利的航班。此外,疫情较为严重的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的公民也成为遭人嫌弃的对象。
欧盟委员会应对能力有限
“继欧债危机、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后,欧盟正在经历新的压力测试”,据路透社报道,随着疫情在整个欧洲蔓延,欧盟27个成员国基本难以达成协同一致,成员国之间还因此剑拔弩张。作为欧盟的三大支柱机构之一,欧盟委员会应对疫情的能力有限,因为决定防疫措施的主要是各成员国,而这是各国的“内政”。此外,欧盟的财政预算也捉襟见肘。德国《明星》周刊称,欧洲的极右翼政党正在利用疫情重击民众对欧盟的信心。《欧洲时报》称,欧盟各国“自扫门前雪”,“欧盟团结”名存实亡。
为加强各国之间的协调,欧盟10日举行成员国领导人视频会议。据德新社报道,会议强调欧盟需要制定统一的抗疫规范,各国协调一致。各成员国卫生部长和内政部长每天都要沟通,以确保欧盟共同抗疫。欧盟委员会还将组建一支由各成员国流行病学家和病毒学家组成的专家队伍,制定欧盟层面的指导方案。不过对于欧盟各成员国能在何种程度上协调一致,有人发出怀疑的声音。
德国《南德意志报》12日称,对于正在经历重大考验的欧盟来说,好消息是德国和整个欧洲有足够的能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各国的领导人也已经意识到他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现在需要欧洲人团结,放下各国的私利,树立欧洲大局观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