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送100000个口罩给美国 绝不给大陆一个 或许这才是真实的台湾
“台独”已成主流?
上学那会,课本上讲到台湾时,介绍为台湾是中国的宝岛,台湾人民都是我们的同胞。我一直以为台湾对于我们来说是友好的,是渴望统一的,直到毕业工作后接触到一些当地人,才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而最近发生的事,更是将我天真的幻想狠狠抽了一耳光。
2020年1月24日,就在中国大陆疫情爆发急需口罩之时,台湾当局立刻下令禁止口罩出口。很明显,所谓禁止出口,其实是禁止向大陆出口。
然而到了3月18日,美国疫情变严重后,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宣布,台湾将每周向美国提供10万只口罩,随后又爆出向日本出口1000万只口罩的新闻。
时间过去不到两个月,对美日网开一面,却依然禁止向大陆出口,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举一出,不仅让大陆民众愤怒,同时也遭到岛内舆论痛批,只不过这两种愤怒截然不同,台湾民众更多的都只气愤自己都买不到口罩,却要去给美日献殷情。
▲台湾民众排队买口罩
从口罩这个事上,台当局亲美日远大陆的面目,已经是毫无遮掩了——宁可送给美国日本上千万,也不给大陆一个,这个岛还有救吗?台湾的民众怎么想的?
很多人长时间得到的信息都是片面的,真实的台湾社会是什么声音占主流?
台湾的现状——在“独统”这个我们更加关心的维度上,完全可以说“台独”已经成为主流,而这正是台湾“解严”以来,“台独”日渐猖獗的结果。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从1992年开始,每年都进行电话民意调查,而且会问同一个问题——“请问你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还是中国人,还是都是?”
2018年,这项持续了二十多年的调查数据发布——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不断下降,到2018年时只有3.5%。认同“都是”的约37.2%,但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一路上涨,达到了55.8%的比例。
二十多年前,1998年,在美国遇到十个40岁以下的台湾人,大约有七个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大约有三个说我是台湾人我不是中国人。
十几年前,2008年,在美国遇到十个40岁以下的台湾人,大约有三个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大约有七个说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
现在,在美国遇到十个40岁以下的台湾人,大约有十个都说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如果有人不懂事,问一句,你是台湾人怎么就不是中国人呢,可能马上就会吵起来或者打起来。
所以,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台独”,或者是“非中国”的自我身份认知,已成台湾社会的主流意识,虽然听起来很不舒服,但却是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
所以不给我们大陆口罩,这才是台当局“顺理成章”的操作。
为什么台湾社会变成今天这种地步?
“台独”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台独”并非从来就有,而是其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台湾的地理位置特殊,也与中国其他地区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遭遇,使得“台独”拥有着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日本,是“台独”的始作俑者
大陆对台湾的治理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东吴,但真正实现有效治理却是在晚清,这使得台湾对祖国的认同感,本身就不如内地省份,再加上日本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更是培养出了一大批“皇民”,壮大了“台独”分裂势力。
国民党统治台湾时期,为维护“正统地位”,两蒋大力进行“一个中国、我是中国人、反攻复国”等宣传,严厉打击“台独”,使这段时间成为“台独”最弱的一个时期。但那时“台独”虽然式微,却并未消失,这一是因为有美、日的包庇纵容,二是因为国民党的统治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台独”的“锻造机”。
国民党来台后随即宣布“戒严”,时间长达38年,为世界之最。
“戒严”就是军事管制,在这38年间,结社、集会、出版、罢工等权利被实质剥夺,人民动辄得咎,还要背负“反攻大陆”的沉重负担,有些本来只是反对国民党施政的人或组织,也会被扣上“共谍”、“台独”的帽子——这种专制、独裁、高压的统治使台湾本土民众非常失望,很难接受。
所以,在“台独”被严厉打击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省籍”矛盾,进而催化出“悲情意识”——好不容易赶走了残暴的日本人,又来了一个糟糕的国民党,老百姓必然心生愤恨,客观上又制造了“台独”的土壤。同时,还有一些国民党政权内部的失意者(如廖文毅),在国民党去台后搞土地改革的利益受损者(比如某些地主),也加入了“台独”行列。
以上因素,在1987年“解除戒严”后开始发酵,最终酿成了难以挽回的后果。
▲民进党获得合法身份后
就开始搞街头运动,“台独”公开化
“解严”之后,本来只能在海外活动的“台独”分子,这下可以回台湾了,海外与岛内的“台独”势力形成了合流。当然,他们也知道,刚一回来,如果只讲“台独”,必然应者寥寥,所以就得“曲线救国”,给自己裹上争取“民主”,反对“专制”的包装,故意混淆“台独”与“台湾人”的概念,把昔日“台独”被镇压与真正意义上的政治迫害混同起来,潜移默化的绑架人心。
出现“台独”这种变化,较为重大一个原因就是,1994年以来,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成功修改了台湾的大中小学教材。
现在,台湾大中小学,用这种去中国化的“台独”教材,每日每时自发大批地生产“台独”分子,现在台湾41岁以下的中青年,就是这种人造的天然“独”。
就拿“教科书”来讲,已经没有了“一个中国”的影子,代之以“同心圆史观”——台湾是一个岛(圆心),台湾的少数民族是最早的文明,然后被中国人占领了,被荷兰人占领了,郑氏政权(只说郑成功,不提明朝)打跑了荷兰、西班牙,后来又被中国(清)占领、被日本人占领,日本战败又被并入中国,然后“中华民国”逃到了台湾……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社会舆论,从领导人讲话,到电视广播,到报刊杂志,到同学同事亲朋好友,1994年以来,经过耐心细致、艰苦顽强的斗争,“台独”势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终消灭了统一势力。
终于在2016年1月,量变发生质变,一举永远改变了台湾的政治结构,“台独”势力从此长期掌权,统一势力从此土崩瓦解,几乎不复存在。
▲“反课纲”学生一脸的大义凛然
尽管在马英九上台期间采取了一些措施,扳回了一些局面(比如将“日治”改为“日据”),实现了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但台湾“绿化”之势成为主流,已经很难改变了——马英九只是对教科书进行了微调,就引来了“反课纲”的抗议,一对父母希望带参加“抗议”的儿子回家,儿子不但不领情,还又推又打,勒住父亲脖子扯头发,高声叫喊:“我在为台湾未来努力!你做了什么贡献?”事后还在网上发文称“这是一生最光荣的时刻”。
在这样的历史教育下,台湾的年青一代中,只认自己是“台湾人”的“天然独”已经占了大多数。
那么,在现在的形势下,台湾内部在统独问题上是个什么状态呢?简单的讲,可以归纳为“蓝绿对垒”,但绿营占优。
蓝营以国民党为首,大体认同“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反对“台独”。以马英九为例,其立场自述为“反共不反中,反独不促统”。
绿营为民进党为首,强调“台湾主体意识”,“台湾优先”,“台独”当然就是基本主张,亲日也亲美,反中也反共。某些“深绿”,别说“一个中国”,就连“中华民国”都不认,反正跟中国沾边的,统统反对。
当然,以上只是大略情况,反例也是有的,比如国民党就出了李登辉这个大“台独”分子,还一度是党主席(后被开除)。
▲施明德反国民党的成分更多
民进党的情况更复杂一些,其中混合了铁杆“台独”、投机分子,还有单纯的国民党反对者,所以既有陈水扁、蔡英文这种公开的“台独”,也有两次退出民进党,组织“反贪倒扁”运动的施明德(曾为民进党主席)。
即使是真“台独”,也有区别,有媚日非常露骨,美化殖民统治的,还有指望抱美国大腿的,也有那种比较纯粹,谁也不靠的“台独”——日本是殖民统治,“中国”也一样,所以台湾要靠自己“独立”。代表人物史明,他在“台独”中也算是个传奇人物。
史明本名施朝晖,生于台北,少年时期就产生了强烈的反日情绪,还信了马克思主义,在1942年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潜回大陆,来到延安当了八路,因为懂日语,成为情报员,在北平、上海从事地下工作,解放战争初期还在河北狼牙山一带打过游击。
后来,因为对土地改革不满,又听说老家发生了2.28事件,史明认为这是“汉人种族主义”,便以伪造通行证,谎称被派往台湾搞地下工作为名回到了台湾,组织“台湾独立革命武装队”,搜集了日军留下的20多支步枪藏在阳明山附近,伺机刺杀蒋介石,暴露后偷渡日本,流亡了41年。
▲在国外进行“台独”宣传的史明
流亡期间史明也没闲着,一边写书(《台湾人四百年史》等)进行“理论建设”,一边又组织“独立台湾会”,策划对蒋经国进行刺杀,但未成功,行动组多数被枪决,余下人等在台湾张贴标语,破坏公共设施(按现在的标准算恐怖活动了),真可谓“不屈不挠”。
1993年,史明回到台湾,恢复了户籍,利用合法身份宣扬“台湾民族主义”,认定国民党是“中共在台湾的‘看门狗’”,“中华民国”是“殖民体制”,所以从来不参加任何竞选和投票。
此人经历曲折,生活简朴,私德无甚污点,还颇有人格魅力,死于2019年(101岁),获得了“总统府”的“褒扬令”,简直就是“台独”的偶像级人物,其拥趸和追随者不在少数。
所以,不要因为凭借简单的印象,就以为“台独”分子都是“阿扁”那种有机会就贪腐,只会冲日本抛媚眼,喊美国叫爸爸的卑鄙小人,或者只会平时放嘴炮,听到枪响就会立刻逃跑或投降的软脚虾。实际上,敢于拿枪开干的死硬派“台独”并不少,不能期望他们会在军事压力下自动“望风披靡”。
▲洪秀柱,马英九属于“蓝统”
与“台独”相对的“统派”,成分也比较复杂。除了国民党,还包括新党、亲民党中华统一促进党等党派,还有无党派的个人。再细分又可分为“蓝统”(延续“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代表人物有马英九、洪秀柱、郁慕明等)和“红统”(主张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红统”敢于发声,甚至打五星红旗上街
但人数太少,影响力弱
“红统”是立场最为接近大陆的一派,有“台湾劳动党”、“台湾民主共产党”(五星红旗就是党旗)、保卫中华大同盟等党派,李敖、魏明仁、黄智贤(电视台主持人)等个人也算,但数量很少,几乎没有当选议员和官员的机会,还往往被视为“北京的傀儡”。
所以,统派的主力还是国民党,但国民党在这个问题上早已不敌民进党。指望国民党,那怕是想多了。
下面从一系列数据中来看看蓝绿、统独的对比(以下为国民党:民进党)——“立法院”席位38:62;“直辖市”市长3:2,“直辖市”议员175:137,县市长12:4,县市议员219:101,“乡镇市区民代表”390:151。
从数据看,越往基层,国民党越占优,这是因为国民党曾经长期执政,治理能力和经验都比较好,而民进党善于忽悠,长于搞街头运动,真干事为民谋利却不在行,所以民众更愿意选择让国民党来具体办事。
▲目前“立法院”席位对比,中间的绿点是“院长”
绿色是民进党席位,蓝色是国民党
但台湾的大政方针和总体走向,却是在“立法院”决定的,在这个阵地上,主张统一的国民党自从2000年后就基本不敌民进党了。
在最近一次“县市长选举”中全面溃败的民进党,依然在“立法院”拿到了几乎是国民党两倍的席位,蔡英文还成功连任,这已经非常清楚显示了台湾的主流意识——国民党可以来办实事,但在大的政治走向上,依然是“台独”,这是一个更加令人忧虑的现象。
实际上,就算是马英九这样主张统一的头面人物,在竞选台北市长时,也得让李登辉来站台,还得强调自己是“喝台湾水,吃台湾米长大的新台湾人”,来消解“祖籍湖南”的身份。
马英九在其“总统”任内,微调课纲,与大陆缓和,签订“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哪怕这些举措实质上有利于台湾经济和民生,仍被扣上了“亲中卖台”的帽子,还招来了“太阳花学运”的猛攻,“立法院”和“行政院”被汹涌的人群占领,马英九的支持度跌破了10%,最后黯然下台。
▲蔡英文在“忠烈祠”秋祭中连“国歌”都不唱了
貌似还吐口水
马英九本人清廉且能干,但因为其统一立场就落得如此命运,马英九之后情况就糟糕了。实际上,曾经让两岸保持长期和平的“九二共识”,现在无论是哪个党,都不敢多讲。反而是实现了连任的蔡英文,在提到大陆时,一口一个“中国”,根本不认“九二共识”,俨然已经是明火执仗的“独”了。
若无强大的民意支持,蔡英文是不敢这么说的。
再往后想,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就算国民党当选,又岂敢违背这样的“民意”?毕竟马英九的下场还在那里摆着——谁喊“台独”谁上,谁亲大陆谁完。
本来立法院,还有洪秀柱等个别几个统一分子,可如今在台湾,任何人,只要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我主张统一,都是票房毒药。
难度虽然很大,但官方说的很明确,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
▲打“台独”不能只靠嘴,棍子也得有
下面这份调查结果看起来颇有意思。
1.在大陆不打、美国不救的情况下,“台独”支持率约是60%。
2.而大陆不打、美国会救的情况下,“台独”支持率约是80%。
3.在大陆打、美国会救的情况下,“台独”支持率直接腰斩剩下40%左右。
4.如果大陆打、美国不救,“台独”支持率更是只剩下14%。
这是美国普渡大学设计的问卷调查,这或许才是一个更真实的台湾。
德国当年全民疯狂迷信希特勒纳粹思想,盟军一进柏林,纳粹思想立即烟消云散。这么看来“台独”思想再猖狂也并不可怕。谁掌握了实力,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本文是要叫嚣武力收台,战争永远是最后的选择。
恰恰相反,我们展现一幕真实的台湾,哪怕我们所担心宝岛真实现状已经变成“绿岛”,关键仍然是实力的天平在向我们不断的倾斜。
于是我们看到了国产航母,国产小平顶,下饺子一般得下水新锐军舰,只要台湾不宣布独立,我们则猥琐发育不要浪,假以时日,不管他是谁想介入都得掂量掂量自己身板够不够硬的时候,留给台湾的,就不再是一个选择题了,而是必答题。
“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国台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