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相差巨大,为何俄军在车臣伤亡这么大,城市战实在太残酷
【军武次位面】:风林火山
在车臣战争之前,许多人认为,尽管苏联的解体削弱了俄罗斯军队的战斗力,但从整体上说,俄联邦军队仍然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军队之一,对付车臣武装分子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但事实上,拿下格罗兹尼并不像这些人想像的那么简单。俄军在车臣战争中共击毙车臣匪徒1万余人,但自己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据俄军方透露,在2004年8月至次年3月初的战斗中,俄军共有1640余名官兵阵亡、4660余名官兵负伤。俄军如此高的伤亡率并没有使美国军方产生一种由衷的优越感,更不敢狂妄地以为俄联邦军队已经今非昔比,手无缚鸡之力。即使凭借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地位,美国也不敢拍着胸脯说:"拿下格罗兹尼,小菜一碟。在各种作战类型中,城市作战就意味着高伤亡率。
我们不妨先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几次大规模的城市战的伤亡代价。1942年8月至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军队有47.9万人阵亡,65.1万受伤;而德国军队有14.7万人阵亡,另有9万人被俘。在1945年4月至5月攻克柏林的战斗中,苏联军队阵亡10.2万人,负伤19.5万人;而德军死亡了15万至20万人。
在1968年1月至3月的越南顺化战斗中,美军阵亡147人,受伤857人;南越军队阵亡384人,受伤1800人;北越军队阵亡5113人。在1982年6月至8月的贝鲁特战斗中,以色列阵亡271人,受伤1953人;阿拉伯国家死亡人数在1.7万至1.9万人之间,其中大部分为平民。
从车臣战争中,我们不难看出城市战对进攻方的严重威胁。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俄军的火炮和坦克等重型武器无用武之地,无法实施大规模集团作战,所以也无法集中地消灭大量敌人。同时,匪徒混杂在平民中间,为了避免平民的伤亡,俄军只能逐个肃清匪徒,但一些车臣人放下枪就是平民,拿起枪就是匪徒令俄军防不胜防。此外,车臣匪徒对格罗兹尼地形可谓了如指掌,不仅熟知城市的下水道、地铁和电车系统,而且了解偏僻的胡同、建筑物和街道。而俄军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弱势,他们常常迷路,甚至遭遇车臣匪徒的伏击或友邻部队的误伤。车臣匪徒还用涂改街道标牌的伎俩,把俄军引入歧途。
对俄军来说,城市战中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狙击手。车臣匪徒利用熟悉的地形地物,经常出其不意地射杀俄军官兵。甚至连俄军高级指挥官马洛费耶夫少将就是在格罗兹尼巷战中被冷枪击中而丧生的。车臣狙击手给俄军造成了巨大伤亡,更重要的是,狙击手能够造成巨大的恐惧和惊慌,使俄军处于一种危险不安的惊恐之中。
所以,与其说车臣狙击手使俄军士兵的肉体受到了伤害,不如说使俄军士兵的心理受到了严重打击。
从技术角度来说,城市战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建立和保持通信联络。但由于城市建筑构成了立体屏障,高耸的大楼和塔楼群,妨碍了信号的传输。同时,输电线路、通信线路和变电系统对通信系统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再加上对城市地形不熟,致使格罗兹尼战斗中俄军部队之间几乎无法协同作战。而车臣匪徒惯用的战术是"打援",在格罗兹尼战斗中,车臣狙击手专门瞄准俄罗斯军人的双腿射击,然后躲在隐蔽处耐心等待。如果俄罗斯解救小组前来救援,这就正中车臣匪徒下怀,他们会集中火力将解救小组与受伤的俄军士兵一起消灭。如果俄军的车队进入车臣匪徒的伏击圈,车臣匪徒就会先将前后两头的车辆推毁,致使俄军整个部队完全被困。
坦克无法降低炮管射击地下室的敌人,也无法升高去射击楼顶。所以,俄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臣匪徒从低处和高处用火箭筒和手榴弹有条不紊地将整个车队推毁。
3月2日,车臣匪徒就是用这样的战术袭击了由9辆卡车组成的俄军特警车队,造成37名俄特警死亡,12人受伤。而车臣匪徒由于预先在阵地和撤退的路上埋设了地雷,使俄援兵不敢贸然追击,从而轻松逃脱。
俄罗斯的车臣战争无疑给美军上了一堂实战课,也给他们再次敲响了警钟。因为提起城市作战,美军还是心有余悸的。1993年,美军在索马里摩加迪沙郊外的街巷中与当地武装分子发生激战,结果造成18名美军突击队员阵亡,78人受伤,伤亡率高达60%。事实上,二战期间城市作战的最高伤亡率也不过如此。
从最近20年来的实战来看,面对高楼林立的巷战,即使是装备最先进的军队也无法做到百分之百取胜。对于解放军来说,在未来可能到来的战争中,巷战是必须重点研究的作战样式。
收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