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普通公众在这些地方可以不戴口罩
今天(15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介绍,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低风险地区,但是低风险不是没有风险,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我们面临着境外病例输入的风险,面临着复工复产人员流动的风险,面临对无症状感染者还处在进一步调查摸底的阶段,在此情况下,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口罩不是简单戴不戴的问题,而是要把它和整个防控措施统一考虑。
第一、普通公众在家、在户外以及没有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地方,可以不戴口罩;如果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乘坐电梯、公共交通工具,应戴好口罩。
第二、一些特定场所的工作人员,比如火车站、机场、公共交通工具、养老院、福利院、监狱等重点场所的工作人员,应戴上口罩。
第三、一些重点人员,包括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境外回国人员等应戴上口罩。
第四、一些职业暴露人员,比如医护人员以及从事疫情防控的警察、保安、保洁人员、服务员等人群,工作时也应该戴口罩。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市民们每天都需要佩戴口罩出门工作、办事。尽管口罩的材质比较柔软,还是有很多人遭遇了长时间戴口罩带来的面部皮肤不适甚至是损伤。随着气温逐步升高,这些面部皮肤问题变得愈加多了起来。
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过敏性皮肤病诊疗部,记者看到,有多位市民正安静地排队等候就诊,其中就不乏戴口罩导致的皮肤问题。据上海市皮肤病医院过敏性皮肤病诊疗部负责人邹颖介绍,长时间戴口罩造成的“麻烦”,主要是戴N95等比较紧的口罩对面部皮肤造成的压伤,甚至是压疮以及因为口罩与面部皮肤之间的环境非常闷热,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痤疮或是加重痤疮症状两类问题。
邹颖建议说,如果出现轻度压伤,可以在口罩压迫的位置稍微厚涂一层保湿霜和润肤霜;一旦压伤、压疮已经比较明显,还是需要到医院请医生进行专业处理。另外,面部出现痤疮不能自行挤压,还是需要前往医院,由医生根据情况,使用口服药或是外用药进行治疗。
对于如何在暖洋洋的春天里科学戴好口罩,尽量避免出现面部皮肤问题,邹颖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口罩要选用透气性好的正规产品;二是戴口罩时间不宜过长,要定期拿下来,让面部皮肤透透气。此外,口罩一定要定期更换,在口罩没有潮湿的情况下,可以四个小时左右换一次一旦口罩弄湿了,最好还是及时更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