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姐摘下口罩,当场大哭:医生,我还没男朋友怎么办?
杭州24岁姑娘婷婷(化名)一夜之间陷入崩溃:戴了三个多月的口罩脸怎么突然就“烂”掉了?!24岁的婷婷是杭州某社区工作人员,疫情期间一直坚持奋战在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前几日,婷婷上班时觉得脸莫名地发痒,但不敢摘下口罩挠。下班回到家后,她摘下口罩准备洗脸时被镜子里的自己吓了一跳,脸上发满了一片片红疹,甚至还有点刺痛,爱美的婷婷以为是口罩带太久,皮肤闷太久缺水导致的。
“哎咦!你的脸怎么回事,都‘烂’掉了!”第二天早上,婷婷妈妈看到女儿的脸着实吓坏了,婷婷一照镜子,看着满脸的红疹更严重了,有些地方还起了水疱。她当场就哭了:“怎么办?我毁容了!”
在妈妈的催促下,婷婷来到了浙大一院皮肤科。“医生,我的脸‘烂’掉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得救吗?脸这样我还怎么找男朋友?!”婷婷眼里噙着泪,对皮肤科主治医师吴银华医生诉苦——她说自己的脸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况,疫情期间由于工作太忙,都没来得及好好关注“面子”问题,怎么一下子就“毁容”了?
长期戴口罩
面部皮肤情况多多吴银华仔细问诊检查后,发现婷婷脸上大片红斑伴脱屑,还散布着丘疹、丘疱疹,初步诊断是长期戴口罩导致的过敏性皮炎。
原来,婷婷日常护肤一直存在过度清洁的问题,本身皮肤屏障早就已经受损,再加上疫情期间脸部皮肤长期处在口罩潮湿温热环境内,导致皮肤过敏刺激,接触口罩的面部皮肤出现红斑、脱屑甚至丘疹、水疱等表现,还伴有明显瘙痒灼痛。
“平时注意皮肤保湿,勤换口罩,要佩戴合格的口罩,不要戴太紧。”吴银华表示,像婷婷这样因为长期佩戴口罩而出现过敏性皮炎的患者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不少医护人员因为戴口罩出现皮肤问题前来就诊。
“还有不少患者因为戴口罩狂长痘的。”吴银华表示,戴口罩最容易加重的皮肤问题就是痘痘,由于是口周区域,口罩将面部捂得温暖又潮湿,皮脂腺、汗腺分泌增加而排出不畅,正好给痘痘生长创造了“温室”条件。
近期高发
多位网友中招: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保护皮肤,这两点很重要钟南山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明确表示: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
在密集型工作场所,洗手、消毒、戴口罩还得持续一段时间,因此皮肤科专家建议:
1】适度清洁和保湿
气温逐渐回升,皮肤新陈代谢加快,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变得活跃,加之长期佩戴口罩,我们鼻腔呼出的湿气、说话的飞沫、分泌的汗液和油脂混合后停留在皮肤表面,若不及时清洁,容易造成毛孔堵塞、细菌滋生。因此,做好日常的面部皮肤清洁,非常重要,但清洁务必注意适度,以免破坏皮肤屏障!
清洁之后要注意及时保湿,选择温和不刺激的保湿霜,同时还要适合皮肤的类型,比如油性皮肤切勿选择过度粘稠的霜剂,应选择清爽不油腻的霜剂或者乳液,保湿霜一般建议每天早晚使用,皮肤偏干性的人群可以适当增加使用频率。
2】正确使用合格口罩
春季是皮肤过敏的高发季节。疫情期间我们需要长时间戴口罩,娇嫩的肌肤可与粗糙的材质摩擦受损,口罩中滋生的细菌,会破坏皮肤原有的菌群平衡,均导致皮肤更加容易出现过敏症状。皮肤过敏症状或轻或重,轻则可能出现干燥瘙痒脱屑,重则红斑、丘疱疹、水肿等。
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当首先检查口罩是否合格,若为不合格口罩应立即停用并更换。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皮肤问题,请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医。
日本东北地区3日迎来了高温天气,多地气温超过30度。为了应对高温天气,山形县的一家企业开始发售“冰镇口罩”。口罩通过有冷藏功能的自动贩卖机出售,售出时只有4度。
据日本《朝日新闻》3日报道,山形县一直有独特的“冰镇文化”,连拉面和洗发水都会拿来冰镇。当地的一家纺织企业近日又进行了新的尝试,开始制作并贩卖“冰镇口罩”。
这家企业的主要业务原本是毛衣等纺织品,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业务量大幅下滑。3月中旬,该企业负责人后藤克幸在和当地其他中小企业商议后,开始生产口罩,后藤还想出了通过自动贩卖机出售“冰镇口罩”的方案。
后藤介绍说,用于出售饮料的自动贩卖机可以24小时出售这种布质口罩,机内温度只有4度,消费者可以随时购买口罩来享受“一时的凉爽”。每个口罩售价690日元(约合人民币46元),还有一组5枚的可替换式滤网,售价300日元(约合人民币20元)。
从5天前开始,山形县内的两处自动贩卖机开始出售“冰镇口罩”,平均每天能售出约500个。后藤表示,日本现在疫情仍然很紧张,希望这份新奇的商品能让消费者在购买时开心一下。该企业还在针对即将到来的夏天,开发使用冷感材料的新商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