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机的样子基本定型,两大战机研制单位不谋而合
中国人的航空事业,已经历经了几十年的创业艰辛。从一开始引进苏联老大哥的战机,并进行仿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到后来独立自主研发,不但跟随了世界先进潮流,而且还在现在成了领跑者。当然,最初仿制苏联战机的起点,还是很高的,这也为后来我们独立自主研发,乃至到了90年代以后的现代战机大发展打了一定的基础。如今,我们已经有了歼10系列战机,歼11系列战机,歼15和歼16系列战机,还有歼20系列战机等。尤其是在第五代战机方面,我们再次屹立潮头,引领了现代战机的发展潮流。
中航工业的宣传图片,仅仅列举了7款战机,但是,却将我国战机的发展历程讲的明明白白。可以说,这就是一部极度浓缩的中航工业发展史:从米格17的仿制品歼5战机,到米格19战机的仿制品歼6战机,再到米格21的仿制品歼7战机,这算是一段几乎一模一样的历史。中间的歼8战机,很明显走向了另类的设计,与苏24等战机有一定相似性,但是,性能却相差不少。其实歼8是一个很好的过渡,然后歼9停留在图纸上,歼10战机横空出世,再后来的歼11和歼15及歼16系列战机,可以归为仿制苏27战机的过程。这个阶段过后,非常重要的歼20战机出场了,这正是当前我们的国之重器!
不过,在歼20战机之后,还有一幅战机缩略图,这款战机我们好像都没有见过。
过了歼20这款第五代隐身战机之后,就是六代机了!当前全世界航空大国和强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准备进入六代机时代,各种模型与秘密研发的消息层出不穷。现在,我们的六代机缩略图终于出现了,不得不说,这是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
其实进入五月份之后,从沈飞宣传片中,也展示出了一个六代机的模型。看看这款机型的样子,是不是与中航工业的六代机非常相似?对,南北两大战机研制单位不谋而合,很显然,我们的六代机已经开始了!
其实在今天,有很多人还在讨论我们的另一款机型:轰20。关于这款远程隐身战略轰炸机的消息,捕风捉影的太多,没有真实实物。
但是,此前在网络上却流传出了一款采用隐身机头设计的隐身战机,相对于轰炸机来说,看起来体量要小一些,但是隐身与高超音速的设计侧重非常明显。这款战机,很明显就是我们的新型歼击轰炸机了。
虽然FC-31战机还在不断试飞,但却并没有真正装备的消息,因此,军迷们其实将六代机的希望已经寄托到了成飞的身上,沈飞这次要加油了。
关于我们的下一代歼击轰炸机,自从有了一些消息之后,网友们设计的CG图一个比一个好看。这些机型设计图都显得很霸气,隐身设计,超大载弹量,超远航程,当然还得有超音速巡航能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期待的。
在当前六代机前没有确定消息的时候,也许新歼轰就是我们的六代机也未可知。
速度比歼20快一倍,第一款六代机或即将现身
目前,全球第一款六代机或即将现身,而研发者并不是美国,据了解,俄罗斯正在开发一款名为米格41的新型截击机,用于取代已经有些落后的米格31。
这款新式截击机最大的特点在于极快的速度,按照各方推测,它比歼20快一倍,约等于F22的两倍,可以说是黑鸟侦察机也追不上,如今,这款东方最新的隐身战机已经上马。
一直以来,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都拥有编制庞大的截击机部队,这是为了缓解巨大的国土面积与有限的地面防空力量之间的矛盾而采取的办法。
依靠高空高速的截击机,俄军可以监控大片人迹罕至地区的空域,而无需费心费力的将防空导弹向无人区内进行部署,而以战略轰炸机为主要作战对象的截击机,其特性与常规战斗机必然存在非常大的差别。
由于无需与敌方战斗机进行太多复杂的空战机动,截击机对常规战斗机要求的机动性没有特殊要求,与之相反,为了尽可能快的赶到轰炸机出现的地点,或者追击某些速度极快的特殊目标,俄式截击机对速度的要求非常严格。
同时,截击机的作战方式是用机上雷达引导超视距导弹攻击轰炸机,仅仅只起到武器发射平台的作用,因此对于雷达设备,截击机的要求比普通战斗机更高。
在上述要求的共同作用下,俄式截击机的特点往往都是体型五大三粗,巨大的机体内安装一台功率大到吓人的雷达和两台粗壮的有些过了头的发动机,同时携带了维持高速飞行所需的大量燃油与数量众多的远程导弹,作为米格31后继者的米格41大体也会维持这些特点,但是俄罗斯计划将米格41打造为一款划时代的新式截击机,甚至有人打出了“六代机”的高标准,计划将米格41的最大速度提升至4.1马赫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隐身效果。
尽管俄罗斯的航空技术非常优秀,但是同时具备高速与隐身这两个特点,在技术上的难度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为了满足飞机外形对于雷达波的反射能力,空气动力学性能上必须做出牺牲,摩擦阻力将会加大,而在高速飞行当中,剧烈的摩擦生热将会形成所谓的“热障”,飞机的温度将会上升到1000度以上,任何不符合空气动力学的部位将遭到非常严重的烧蚀,虽然弹道导弹运用的耐热材料已经相当成熟,完全可以用于飞机,但是耐热材料并不具备吸收与反射雷达波的功能,传统的吸波材料则根本无法满足耐热与耐摩擦的要求。
实际上,对于一款速度达到4.1马赫的高速截击机而言,只有某些专门的重型防空导弹,配合某些临场发挥的微战术,才有可能将其击落,与其将精力放在华而不实的隐身方面,不如在发动机推力上继续下功夫,让这个惊人的速度指标早日达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