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20年,法国航母后继方案终于敲定,本来是弟弟最终成了儿子
5月14日,据法媒报道,法国国防部官网宣布,法国海军的下一代航母方案已经敲定,新航母将是7万吨级电磁弹射的核动力航母,长280米。新航母预计于2026年开工,2038年前形成战斗力,替代预计于2040年退役的“戴高乐”号航母。
目前,法国海军仅有一艘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是法国海军于上世纪末兴建的一级四万吨级的中型核动力航母。虽然戴高乐号是唯一一艘不属于美军的核动力航母,但由于法国人设计航母的经验实在不足,戴高乐号在建造和服役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图:戴高乐号自开工就麻烦不断,动力系统尤其不给力。
由于当时法国最大的船坞仅能容纳280米长的军舰,因此戴高乐号在建造时船体长度是被严格限制的,这就导致尽管戴高乐号使用了较轻的阵风舰载机和长度仅为75米的截短版c13弹射器(美军用的是93米),但其舰首的弹射位依然深入着舰区,导致该舰的起飞和降落作业不能同时进行,这就使其斜角甲板的作用打了很大折扣;而戴高乐号在动力系统上的缺陷则更为严重,由于航母吨位限制,又要上核动力,为了降低设计难度,减小动力舱尺寸,法国海军直接将两部凯旋级战略核潜艇的反应堆移植到了戴高乐号上,这就导致了戴高乐号在相比于前辈克莱蒙梭级航母宽度和排水量都增加了近一半的情况下,动力直接从13.6万马力下降至8.3万马力,小马拉大车的戴高乐号不光最大航速仅能达到25节,还必须五年就更换一次核燃料,实际在航率非常捉急。
图:如果增大斜角甲板度数,改变弹射器角度,戴高乐号是能做到起降同时进行的。
除了这些大问题,诸如斜角甲板过短,螺旋桨断裂等小问题也是接连不断,正因为有这诸多问题,戴高乐号航母的二号舰建造最终被法国人取消,而实际对于法国海军来讲,一艘航母还是不太够用的,因此法国人也在不断思考怎么造出一型靠谱的航母,其中就有把戴高乐级的二号舰改为常规动力,或者和英国海军合作搞“伊丽莎白女王”级的方案,但是由于英国人从成本因素考量,最终选择了滑跃起飞+垂直降落的设计方案,而法国海军最终也仅仅建造了“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来弥补部分航母的空缺。
图:英法对于航母的发展思路有共同点,但也有分歧,这直接造成法国的PA2计划搁浅。
对于法国海军来讲,为戴高乐号航母造后续舰实现双航母的计划早就有,但此次的新航母计划基本已经宣告法国海军在2040年以前会基本处于只有一艘航母的状态,而此次的新航母方案能否顺利实施,作者本人是持怀疑态度的。在法国海军的新航母计划中,下一代航母的排水量高达7.5万吨,而其长度被严格限制在了280米(最为对比,辽宁舰满排不到7万吨,长305米)这是因为承建航母的法国船舶建造局的船坞仅有280米长,而实际280米这个上限不光是戴高乐号(263米),在其前辈克莱蒙梭号(259米)上便已被定死,从法国海军官方公布的消息来看,新航母长度不变似乎暗示着法国海军并不打算扩建自己的航母船坞,而在新航母排水量增大近一倍的情况下,其外形尺寸至少应有30%的整体增幅,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强行将其吨位增加这么多,这长宽比对于新航母的动力和甲板空间的布置都构成了很大的障碍。
图:角度较大的斜角甲板可以增大甲板面积,但也会产生乱流并增加降落的难度。
除此之外,舰载机和船用动力系统对于法国海军来讲也存在不小的问题,在新航母的采购计划中,60亿的造价仅包含预言和建造费用(虽然大概率会超支),并没有包含舰载机的采购费用,虽然新航母的吨位有所上升,允许运行更大的舰载机,但由于法军一向走的是国防自主的道路,并没加入美国主导的JSF计划中(即F35项目),因此法国海军在短期内是无法获得隐身舰载机的,虽然现役的阵风在性能上目前尚不算落后,但等到2040年,当时世界上有能力运行航母的国家应该都已经实现了舰载机的隐身化,而到那时,法国人是自己搞的SCAF舰载机能否上舰还是个未知数。此外,法国海军虽然有运行核航母的经验,但下一代的航母在排水量增幅极大的情况下,要想动力达标其动力水平至少应是现在的2-3倍,这就需要专门设计大功率的舰用反应堆,而对于只造过潜艇堆的法国人来讲。这一点的技术门槛是可想而知的。
图:SCAF舰载机目前还停留在模型阶段。
从目前的整体方案来看,法国海军的新航母基本上是在戴高乐号的基础上放大的改进版,新航母由于搭载了性能更好的电磁弹射器和更大的舰体,应该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戴高乐号目前在航空作业能力上存在的不足,而针对戴高乐号目前动力不足的缺陷,法国海军在设计时应该也会吸取教训,总的来说,法国海军的新一代航母还是在戴高乐的基础上完善的设计,在性能上并无十分独到之处,而在造价上毫无疑问的会远超伊丽莎白女王级,而其中很多在戴高乐号小改的基础上就能克服的问题,又重启了一型新的军舰设计,这个设计水平实在难以让人恭维。
图:从模型上看,7.5万吨的核航母,两个弹射器实在说不过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