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告老还乡怕被人笑话,偷偷装满一车砖头,皇帝:全换成真银子
说起清朝中期最为著名的官员,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和珅,然而他也算得上是古代第一个大贪官了,1799年,太上皇乾隆去世,早就看和珅不顺眼的嘉庆赐其自尽,从其家中竟然抄价值二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朝三年的税收和《马关条约》的赔款,实际上,也应了《铁齿铜牙纪晓岚》的那一句话:“清官如凤毛麟角,贪官如黄河之沙”。不过这同样也不能掩盖一些官员身上的闪光点,比如说接下来的这一位,他的名字叫做孙嘉淦。
1683年,孙嘉淦出生在了一个贫寒的家庭,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他考中了进士,从此步入仕途,担任翰林院检讨一职务,康熙帝驾崩不久后,四阿哥胤禩登基,也就是雍正,而在上位之初期,本来生性多疑的雍正更是喜怒无常,为此大臣们都不敢直言上进。
而官职低微的孙嘉淦却率先上书,建议他亲近兄弟、停止纳捐、西北收兵”。此时的雍正依然还未从九子夺嫡的状态中走出来,孙嘉淦此举大有讽刺的嫌疑,正好也说中了雍正皇帝的心病。
《清史稿》提到,雍正不由得大怒,斥责孙嘉淦的顶头上司,也就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翰林院乃容此狂生耶?”好在当时辅佐大臣朱轼在一边说到:“孙嘉淦虽然狂妄,但我很佩服他的胆量。”而嘉庆沉吟了一会儿,也笑着说:“朕亦且服其胆。”因此孙嘉淦并没有为此受到责罚,反而被雍正升任为国子监司业。孙嘉淦先后担任国子监祭酒、工部侍郎等多个重要职务,在位期间,他兢兢业业,受到了无数的好评。
时光荏苒,到了1735年,此时雍正帝驾崩,乾隆登基,而52岁的孙嘉淦,也已经是三朝元老,他同样得到乾隆的器重,出任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多个职务,在此期间,他从来没有想过为自己谋取一分利益,为此始终是两袖清风,最终在1747年,孙嘉淦以年老乞求退休,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批准。乾隆想要赏赐孙嘉淦一些财物,也被孙嘉淦坚决拒绝。
乾隆很是感动,然而过了一阵子,手底下的人却告诉他,孙嘉淦回老家的时候,竟然用马车拉了十几口厚重的木箱,里面一定装满了他这些年来收敛的钱财,乾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很是气愤,好你个孙嘉淦,原来都是装的呀!赶紧叫人调查,结果等半路打开孙嘉淦的木箱发现,结果却让人震惊,里面全部都是装的砖头。
孙嘉淦这才对检查人员说了实情,原来他从京城回到老家兴县,心想自己一辈子廉洁,老来也没有什么收入,兴县人都传闻自己做了大官,有权有势,结果自己就这样两手空空的回去吗,难免也让人遭到笑话,于是他一合计,干脆准备了几个大箱子,偷偷放上一车普通的砖头来掩人耳目。知道真相之后的乾隆不由得十分感动,于是特意下令,让沿途官府的人将白银换下孙嘉淦箱子中的砖头,算是重重的赏赐了他一笔。而孙嘉淦的故事,也成为了古代官员的一个佳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