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列出中国“打击清单”,澳大利亚愁了,赵立坚巧妙回应
近期中澳问题持续发酵,疫情背景下,中国列出了两项对澳贸易举措被别有用心的政客、媒体炒作成报复行为。尽管澳大利亚政府有意压下胡猜乱想的舆论声音,但来自后座议员以及地方媒体的相关言论已经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一段时间内,“中国报复”成为了澳大利亚的热词。
不管是澳国内对此展开讨论,一旁观望的美国也不嫌事大,美媒列出中国“打击清单”,澳大利亚愁了,赵立坚巧妙回应。
美媒列“打击清单”,引澳国内恐慌
中国对澳采取的贸易举措被澳方曲解,进一步助长了其国内反华的情绪,同时来自民间对于两国贸易交往的担忧更甚。在此情况下,来自美国彭博社的一篇报道彻底点燃了澳民众的担忧。
美国彭博社报道指出,中国已经开始考虑对澳进一步的经济制裁,不止于此,彭博社还“精心”罗列了一份“打击清单”,其中澳主要出口中国的一系列产品都赫然在列,包括奶制品、葡萄酒以及果蔬类产品,这些都是澳对华出口的“主力军”。
彭博社还指出,未来澳对华出口的产品或遭受更为严格的海关质量检测,被以各种理由滞留、进行倾销调查等。在有关报道发出后,澳大利亚方面舆论再起波澜,对此澳贸易部部长伯明翰接受采访时回应了相关报道。
伯明翰在接受采访时再次强调,中方对澳大麦执行的反倾销调查和措施是正常的经济行为,一些政客曲解的做法让人失望。有关彭博社报道,伯明翰称这些消息来源并不可靠,中方对此尚没有走出回应。
赵立坚巧妙回应
同样的彭博社该报道也引起了国内有关部门的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于20日记者会上就这一问题作出回应。对于所谓的“打击清单”赵立坚先生并没有急于否认,同样是再次强调了中澳两国合作的原则。
他表示,中国与他国友好合作是基于平等互惠,合作共赢基础上开展的,希望澳方能为两国关系改善作出努力,提高彼此信任程度,营造好的合作氛围和环境。
中澳两国的贸易往来关乎国之经济,落实于具体更关乎两国相关行业从业者的生产生活,为此两国应该全方位地去弥补这段时间以来加剧的裂痕,唯有如此,在未来的合作中中澳两国的公司、企业以及个人才能形成愉快的贸易合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