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人成长---豪仕阅读网

我国发现的第一份清朝时期的加急信,上面竟然写了三个急、急、急

作者 :中华军事 2020-06-16 13:26:02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长达3000多年。唐代至清代,全国各地基本都设有驿站。一般每隔二十里就设一个驿站,一旦要传递紧急公文,按规定每天三百里,更特别的情况可以做到每天八百里。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这里的驿站分驿、站、铺三部分。“驿”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为军事系统所专用;“铺”则由地方厅、州、县政府领导,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凡州县往来公文,都由递铺传送。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我国发现的第一份清朝时期的加急信,上面竟然写了三个急、急、急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古代的驿站,至今还留下了不少遗迹,所以,很多人都见过,但是,古代的信封又有几个人知道呢?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近年,晋城某文物收藏家淘到了一枚清朝时期的“特快专递”信封。经收藏家的研究,这个信封承载着极高的历史价值,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份清朝时期的加急信。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淘到这没信封的收藏家,是高平市“长平之战研究会”的副会长李俊杰先生。据李先生说:这个信封是他在逛晋城市文物市场时意外获得的。根据照片来看,这枚信封的长度约为二十五厘米,宽度约为十七厘米,信封的颜色呈米黄色。在信封的表面上,我们能看到“泽州府凤台县县衙府转高平县衙急急急”的字样,而信封的背面则写着“光绪伍年星夜行程捌佰俚”十一个字。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根据信封上的文字信息,我们可以判断该信封的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是清光绪年间的文物。在信封的正反两面,均有红色的方形戳记。遗憾的是,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加上信封保存不当,所以,这些戳记已十分模糊,我们很难判断出戳记上的具体内容。通过查阅史料可知,信封上写着的泽州府便是如今的晋城。光绪时期,泽州府的治所(行政中心)设立在凤台县,也就是今泽州县。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我国发现的第一份清朝时期的加急信,上面竟然写了三个急、急、急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李先生通过信封表面上的文字信息判断,这是一封来自清朝的“特快专递”。从信封正面的“急急急”三个字就能了解到,这封信与普通的平信差别较大,是一封非常重要的加急信。之后,李先生查找了我国古代邮政史上的惯例,发现古代信件大体分为两种: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一是、邮寄速度一般的平信;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二是、邮寄速度比较快的加急信件。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而古代的加急信件同样可分为两种: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一是、普通的加急信;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一是、朝廷专属的特别加急信。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显然,李先生收藏的这枚信封当属后者,是当时信件中最紧急的一种。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正如信件背面所记载的“星夜行程八百里”说的那样,邮寄这封信的信使需昼夜兼程,沿途不得休息,吃喝拉撒都要在马上进行,一分钟都不能耽搁,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将信件送往目的地。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我国发现的第一份清朝时期的加急信,上面竟然写了三个急、急、急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根据《梦溪笔谈》中的记载可知,古代的驿站主要负责邮寄三种信件: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第一种是“步递”,顾名思义就是由信使徒步邮寄的信件;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第二种名曰“马递”,也就是由信使骑马邮寄的信件;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第三种便是“急脚递”,也就是需要信使以最快速度邮寄的信件。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作者沈括对“急脚递”进行了特别说明: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惟军兴则用之。由此可见,宋朝时期的“急脚递”是专门服务于军情的,且邮寄的速度为“日行四百”。显然,李先生发现的加急信比《梦溪笔谈》中记叙的“急脚递”还要快上一倍。由此可见,邮递行业从宋朝发展至清朝,邮寄速度已明显加快。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目前我们能在博物馆中看到的馆藏古代信件,还没有与李先生收藏的信件类似的加急信。在我国博物馆收藏的信件中,绝大多数都是平信,且以普通百姓交流的信件居多,官方信件较少。像李俊杰所收藏的这封既是加急信又是官方专属信件的信封,已属于当世的珍品。除了李先生的收藏以外,目前没有任何博物馆收藏了光绪时期的官方用信封。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我国发现的第一份清朝时期的加急信,上面竟然写了三个急、急、急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我国发现的第一份清朝时期的加急信,上面竟然写了三个急、急、急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除了这枚信封本身蕴含着巨大的历史价值外,李先生还向我们展现了信封的另一大不俗之处。众所周知,钢笔这种文具诞生于十九世纪初,且钢笔在被发明很久后才流入中国。李俊杰在他收藏的光绪时期加急信上发现了一个奇迹,那就是:这封信件上的文字均由钢笔书写!在目前我国史学界发现的所有清代文字资料中,还没有出现用钢笔书写的先例。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可以说,李先生的发现颠覆了史学家们的认知。在此之前,有不少学者曾对此进行研究,并认定钢笔是在民国以后才开始盛行的,清人并无钢笔书写文字的习惯。显然,李俊杰先生收藏的信件已推翻了这种说法。这封信已向我们证明,至少在清光绪时期,朝廷就已经开始使用钢笔书写官方信件。不过,由于当时的中国尚无精工的概念,所以,这些用于书写官方文件的钢笔极有可能是从国外进口的。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我国发现的第一份清朝时期的加急信,上面竟然写了三个急、急、急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毕竟,钢笔的笔头是由金属打磨的,清朝时期尚无批量生产钢笔头的工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尚未出土光绪时期的钢笔,所以,我们无法了解到光绪朝钢笔的样式和构造。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参考资料: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梦溪笔谈》、《百年前的“特快专递”》、《中国古代的信息传递》】bjh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相关文章

  • 民航局发出第一份熔断指令 南航CZ392发现17位旅客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民航局发出第一份熔断指令 南航CZ392发现17位旅客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鉴于6月11日南航CZ392孟加拉达卡至广州航班发现17位旅客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根据6月4日发布的《民航局关于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的通知》有关规定,已触发航班熔断条件,民航局决定对该航班采取熔断措施,自6月22日起,暂停该航班该航线运行4周。这是《民航局关于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的通知》执行10天来,开出的第一份 熔断指令 。民航局发出第一份熔断指令 原标题:民航局发出第一份“熔断指令”责任编辑:柯金定...

    2020-06-14 17:25:06
  • 民航局发出第一份“熔断指令” 暂停南航CZ392航班该航线运行4周
    民航局发出第一份“熔断指令” 暂停南航CZ392航班该航线运行4周

    记者14日从民航局获悉,《民航局关于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的通知》执行10天来,开出了第一份“熔断指令”。...

    2020-06-14 16:08:07
  • 清朝灭亡后,乾隆帝七世孙爱新觉罗·恒绍,在吉林穿龙袍祭祖
    清朝灭亡后,乾隆帝七世孙爱新觉罗·恒绍,在吉林穿龙袍祭祖

    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缔造者乃是满洲爱新觉罗氏。清王朝的前身是盘踞在东北,由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努尔哈赤战死后,其子皇太极掌控朝政。1636年,皇太极称帝,并改国号为“大清”。“大清”亦称为大清国,其国号的含义,有诸种猜测:其一,从文义上讲,“清”为“扫清廓清”之义;其二,清,青也。青为北方信奉萨满教诸族所崇尚,而满洲也不例外,故皇太极取“大清”为号。在建 手上戴着一只价值不菲的扳指在美丽的吉林松花江畔,有一位远近有名的老中医,每天上午,上百平米的诊所内,坐满了前来...

    2020-06-02 12:26:09
  • 纸短情长道不尽感恩!新冠患者一家三口一封感谢信写了十多遍
    纸短情长道不尽感恩!新冠患者一家三口一封感谢信写了十多遍

    5月28日上午,康复出院81天的新冠肺炎患者崔铭恩陪着父母一起回到武汉市第六医院,为救治过他们的医护人员送上锦旗和感谢信,面谢白衣天使助他们全家重获新生。[!--empirenews.page--]5月28日上午,康复出院81天的新冠肺炎患者崔铭恩陪着父母一起回到武汉市第六医院,为救治过他们的医护人员送上锦旗和感谢信,面谢白衣天使助他们全家重获新生。[!--empirenews.page--]5月28日上午,康复出院81天的新冠肺炎患者崔铭恩陪着父母一起回到武汉市第六医院,为救治过他们...

    2020-05-29 15:09:12
  • 清朝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条”,除了装饰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清朝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条”,除了装饰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在《大清通礼》中记载,清朝女子的衣着分为常服、礼服与公服,而这每一种衣着都有着其严格的规定,尤其是清宫女子的服饰,更是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对于许多女子来说,热播的清宫剧之所能够吸引她们,除了剧情中妃嫔们之间的勾心头角以及曲折复杂的发展之外,令人她们喜欢的还有那些令人赏心悦目的服饰。电视剧中的清宫女子的服饰,尽显皇宫女子的雍容华贵,在举手投足之间都能够散发出迷人的韵味。而这些服饰并非是由造型师设计 而正是因为学习了汉人的文化,让满人认为女子应该就将自己包裹起来,不要露出太多的部位,包括脖子。前文也提到了清朝...

    2020-05-28 16:29:57
  • 清朝已灭亡100余年,为什么清皇陵还有守墓人,他们工资谁给的?
    清朝已灭亡100余年,为什么清皇陵还有守墓人,他们工资谁给的?

    看过《天龙八部》的人都知道,里面武功最强的,就是扫地僧。扫地僧用自己的深厚武功保护佛教的最后一片净土。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现实中也有一群像扫地僧这样的人。在皇陵内,也有像扫地僧这样默默无闻的高手守墓人。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对自己的陵墓非常上心。皇陵陪葬品很多,是很多盗墓者眼里的肥肉,所以许多皇帝都会安排守墓人保护自己的陵墓完好无损。清朝皇帝也不例外,他们也在皇陵设置了自己的守墓人。而现在,清朝 那些终日待在皇陵的守灵人,没有自由,只能在皇宫守陵。他们没有自己的业余生活,更没有随便出入的自由。清朝在后来,...

    2020-05-28 12:27:33
  • 赵忠祥写了“步步紧逼”四字,网友调侃:“紧爷”名不虚传
    赵忠祥写了“步步紧逼”四字,网友调侃:“紧爷”名不虚传

    “大就是好,多就是美”,前苏联的军工美学有多暴力? 中国的水下,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躲进坑道就安全?美军比想像的狡猾,志愿军坚守坑道5天被迫撤退 为何李定国张煌言痛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战略格局太小 舌尖上的抗美援朝战争:炒面和火鸡腿,志愿军和美军各自吃什么? 对越反击战解放军装甲部队打头阵,600辆坦克组成钢铁洪流 于是,他不仅把书法当作一种业余爱好,而且还当作一门生意,不断地写。特别是退休后,老赵的书写水平可以说有所进步。为了证明这一点,最近他又挥笔写出了“步步紧逼”四字。如下图:...

    2020-05-21 19:25:08
  • 顺治皇帝临去世前,要做三件事,差点断送大清朝的命运
    顺治皇帝临去世前,要做三件事,差点断送大清朝的命运

    顺治皇帝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一生功劳卓著,为清朝定鼎中原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基石。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顺治皇帝在去世之前曾做过三件事,几乎断送了清王朝的前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公元1644年,清军正式入关,统治中原大部分地区。正是在同年,仅有 爱江山还是爱美人?这个话题几乎贯穿了任何一个封建王朝,不少君主经历亡国之痛,都曾与美人有关。例如周幽王烽火戏诸...

    2020-05-19 12:25:09
  • 清朝的皇帝
    清朝的皇帝

    本书是高阳笔下脍炙人丁的名著,勾辑了爱新觉罗的祖先及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等清朝历代天子的相关史实。据高阳的论点,清朝的天...

    2020-05-18 10:37:41
  • 这个村庄与世隔绝128年见到中国人后,问大清朝如今怎样!
    这个村庄与世隔绝128年见到中国人后,问大清朝如今怎样!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陶渊明的著名作品《桃花源记》中的词,短短几句就描绘出了一派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生活景象,这篇文章非常清晰地表达了陶渊明对美好生活,理想社会的憧憬之情。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生活状态,世界上真的存在世外桃源吗?一、世外桃源世人都以为陶渊明所描绘的这种生活是他想象出来的,世界上并没有这样的世外桃源,其实不然,现实中存在一 陕西村人有着我们亚洲人典型的长相特征,黄皮肤、黑头发。他们说的话是地地道道的陕西方言,由于避世太久,有点不知今...

    2020-05-09 16:32:22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