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世界的“门捷列夫”事件,为何引得各界愤怒,学生请愿?
有关于门捷列夫,提起他的名字,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化学里面的元素周期表,那么元素周期表到底有什么非同凡响之处呢?最主要的原因是——门捷列夫他是在元素周期表里预言了之后各国科学家陆续发现的各种元素。注意!是预言,也就是门捷列夫在通过自己的研究下,预测了构成这个世界的诸多元素。
而那么带有传奇性色彩的一个人物,也在18世纪晚期在科学界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在当时几乎所有著名的科学院都想要请他作为名誉院士,可以说,在当时的世界,门捷列夫的名字就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他也一度被人们认为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然而,对世界具有卓越贡献的门捷列夫,却在自己的国家颇受冷遇,执政的沙俄政府,对于门捷列夫却一直没有什么好感,当时的俄国科学院,按理来说是俄国科学界的最高领导机构,俄国里许许多多的化学家物理学家也都在支持门捷列夫成为下一届院士的候选人。但令人疑惑的是,候选人名单公布时,门捷列夫的名字却被另一位院士代替,这种震惊俄国,继而又震惊世界的事件迅速传播开来,许多人士开始为门捷列夫慷慨发声。
特别是俄国的教授们还得亲自去请他作为自己学院的名誉院士,不过门捷列夫拒绝了,但这件事还没有彻底结束。在之后,彼德堡大学的学生开始为科学人士的不公平待遇感到十分不满,他们公开游行去反对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这种行为,并且一起提交了请愿书。
当门捷列夫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他也亲自接受了学生的请愿书,表示自己会把这封书信交给当局的管理人手中,可是这一刻,门捷列夫事件发展到了史无前例的最高潮,当局不仅没有敢接受这份书信,反而为了镇压起义,派出了许多警察,抓捕了一些学生。
知道情况后的门捷列夫心灰意冷,在上完一个学期的课之后,他公然辞职,前往英国和德国学习,希望回来之后能够回国家海军科技部效力,可当局的权威人士却并没有给他合理的待遇,这让门捷列夫只能是再次辞职。
面临毫无收入的情况,门捷列夫的生活变得愈发贫困,好在上天并没有亏待他,当时到财政部长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又得知他生活的情况,便为他谋了一份官职,使60岁的门捷列夫能够再展辉煌,而他也确实在这个职位上干得很不错。
不过对他来说,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是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科研上,如果不是生计所迫,他更愿意把剩余不多的精力投入到无穷无尽的科学之中,就连他的妹妹都说“你已经对得起人类了,自己好好休息休息吧。”
可当时的门捷列夫还在埋头写自己的自传,争取把自己的思想和研究成果都以著作的形式留给后人。他当时的回答是“不干工作我就不舒服。”但这句话说了尚未过一天,门捷列夫便在凌晨的时候握着笔离世。
一代大师离去,几万人浩浩荡荡地默默跟着他的棺椁前行。在他活着的时候,满腔都是报国之志,而这种永无止息的热情,却不只一次两次被国家的政府所打压,但我们知道的是,旧时代已经逝去,可门捷列夫已然用他的知识活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