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第二任皇后突然失宠原因成谜,死后待遇不如一个低级官员
雍正在位时,把她赐给弘历当侧福晋。弘历即位后封她为娴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被封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三月孝贤皇后富察氏死后,中宫之位悬缺。当时弘历三十八岁,正值中年,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对于后宫无皇后之事相当关心,见娴贵妃端庄惠下,有母仪之风,劝皇上立娴贵妃为皇后。乾隆因与孝贤皇后婚配多年,感情深厚,乾隆觉得孝贤皇后刚去世不久,尚在大丧期间就册立新后,于心不忍,但为了不违背皇太后的旨意,他采取了一个折衷办法,先在乾隆十三年七月把娴贵妃晋封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即代替皇后掌管六宫大小事务),暂代行皇后职务,等到孝贤皇后的丧期过后,于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日正式将其册立为新皇后。册立礼刚举行过半个月,乌拉那拉皇后就陪着皇帝展谒祖陵、西巡嵩洛、五台山进香,又下江南巡视。乌拉那拉氏春风得意,荣耀非常。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二子永璂,次年生皇五女,二十年又生下皇十三子永璟。当时的乌拉那拉氏皇恩优渥,倍受宠幸。
突然失宠
乾隆三十年正月,乌拉那拉皇后陪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这次南巡成了乌拉那拉皇后命运的转捩点,南巡初期,一切都很正常,在途中,皇帝还为她庆祝四十八岁千秋。闰二月十八日,他们来到杭州,在风景秀丽的“蕉石鸣琴”进早膳时,皇帝还赏赐给皇后许多膳品,但到了当天晚上进晚膳时,乌拉那拉皇后就没有再露面,陪着皇帝进晚膳的只有当时还是令贵妃的魏佳氏、庆妃陆氏、和容嫔和卓氏,此后,乌拉那拉皇后再也没有露过面。
后来才知道,在闰二月十八日那天,乾隆派额驸福隆安把皇后由水路送回京师,南巡结束,回到京师不久,乾隆帝即下令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册宝,即皇后一份、皇贵妃一份、娴贵妃一份、娴妃一份,裁减了她手下的部分佣人,到了七月份,乌拉那拉皇后手下只剩两名宫女,按清宫制度,只有常在才有两名宫女,第二年七月十四日,乌拉那拉氏默默离开人世,终年四十九岁,乾隆同时传旨,命丧葬仪式下降一级,即等同于皇贵妃的制度举行,当年九月二十八日葬入裕陵妃园寝。
千古疑团
据说乌拉那拉皇后忽然自己剪发,在满族的习俗里头这是最忌讳的,只在皇太后、皇帝驾崩时,皇后才可以剪发,当时的皇太后、皇帝都还健在,乌拉那拉皇后却突然剪发,无疑是在诅咒他们一样。在当时引出一些传闻,说皇后随驾南巡,触犯龙颜,只得削发为尼,出家到杭州寺庵之中。另外,据有的史书记载,乌拉那拉皇后随乾隆南巡来到杭州后,乾隆曾深夜换上便服登岸游玩。皇后再三劝谏,甚至哭着劝谏,乾隆不仅不听,反而说皇后精神不正常,派人将她送回京师。乾隆是中国史上著名的风流天子,他模仿他的祖父康熙不断南巡,目的不仅是贪恋江南美景,还可以趁机寻花问柳。据说他南巡时就曾在清江浦得到一个昭容的女伶,带在身边,后来又特命用钿车锦幰送回扬州,还赐给她玉如意、粉盝、金瓶、绿玉簪、赤瑛、玉杯、珠串等。还有一个女伶名叫雪如,也是美貌多姿,乾隆南巡时又看上她,加入行幄,颇受眷顾。事后,雪如特地在上衣肩头绣上一条小团龙,并且对人说,乾隆皇帝曾经用手抚摩过她的肩膀,因此特绣小龙,以志宠异。
在《东华续录》乾隆朝卷二十二中的一道谕旨中说“皇后自册立以来尚无失德,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因令先其回京,在宫调摄。经今一载有余,病势日剧,遂尔庵逝。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长受朕恩礼所致。若论其行事乖违,即予以废黜,亦理所当然,朕仍存其位号,已为格外优容。但饰终典礼不便复循孝贤皇后大事办理。所有丧仪止可照皇贵妃例行。”乌拉那拉氏一向温柔婉顺,淑慎贤明,夙娴礼教,她出身满洲,在宫中生活了三十多年,什么是国家大忌,她会不知道吗?究竟受了什么重大刺激,会把这位温顺懂礼的皇后逼到不顾触犯国俗大忌,甚至发疯的地步?野史中的传说不能说是无中生有。
乌拉那拉氏的反常行为,按现代医学来看是有合理解释的。首先,后宫生活压力极大,尤其是满清对后宫的管理十分严格,再加上事发之时乌拉那拉氏已入中年,正进入所谓“更年期”,所以在心理及生理都备受压力的情况下,情绪失控,因为触怒乾隆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乌拉那拉皇后过世之后,当时乾隆在木兰围场打猎,听到皇后病故的消息,只命乌拉那拉皇后的儿子永璂回宫。当时有个叫李玉鸣的御史上疏,请依皇后礼举丧,结果竟被谪伊犁。十二年后,又有一个名叫金从善的书生,上书乾隆皇帝,谈到立后之事。乾隆还为此发怒道:“乌拉那拉氏本是朕即位前的侧福晋。朕即位后,因孝贤皇后病逝,她才循序由皇贵妃又立为皇后。后来她自犯过失,朕对她一直优容。国俗最忌剪发,她却悍然不顾,朕仍然忍隐,不行废斥。她病死后,也只是减其仪等,并未削去皇后名号。朕处理此事已经仁至义尽,况且从此未再立皇后。金从善竟想让朕下诏罪已,朕有何罪应当自责?他又提出让朕立皇后。朕如今已经六十八岁了,岂有再册立中宫皇后的道理!”竟因此将金从善处斩,从此之后无人再敢提及乌拉那拉皇后的事。
葬礼
实际上,乌拉那拉皇后的丧礼比皇贵妃的级别还要低,按皇贵妃的丧仪规定,每日应有大臣、公主、命妇齐集举哀、行礼一项,在乌拉那拉皇后的丧事中,这项被取消了。乌拉那拉皇后既未附葬裕陵,也未单建陵寝,却葬在了妃园寝内,更有甚者,按惯例,凡葬在妃园寝内的,无论地位有多低,都各自为券,而乌拉那拉皇后却被塞进了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位于一侧,堂堂的皇后反倒成了皇贵妃的下属。根据大清会典,皇贵妃棺木应用梓木,漆饰35道,抬棺夫96人。从内务府记载的档案中看,乌拉那拉皇后所用的棺为杉木制,抬棺夫64人,仅为嫔等级而已,这也符合发掘清理的纯惠皇贵妃地宫里乌拉那拉皇后的棺木状况。#乾隆四十一妃#
另外,清制:凡妃、贵妃、皇贵妃死后都设神牌,供放在园寝享殿内,祭礼时在殿内举行,而嫔、贵人、常在、答应则不设神牌,祭祀时,把供品桌抬到宝顶前的月台上。而乌拉那拉皇后既不设神牌,死后也无祭享,入葬以后也只字不提。根据内务府档案记载,整个丧事仅用银207两9分4厘,还不如一个低级朝廷官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