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少将团队疫苗重大突破 99.5%的接种者产生特异抗体
北京时间7月20日晚,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领衔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这是全球首次正式发表新冠疫苗Ⅱ期临床试验数据。
据中国军网消息,试验结果表明,单次接种该型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28天后,99.5%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89.0%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有望为人体对抗新冠病毒感染提供“双重保护反应”。
此前的5月22日,《柳叶刀》发表了该型疫苗Ⅰ期临床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耐受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受试者全部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
据悉,该型疫苗Ⅱ期临床试验于4月12日在武汉启动,研究团队采用了随机、对照、双盲设计,508名受试者随机分配至疫苗组和安慰剂组,旨在更大人群中验证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多项研究表明,在年长人群中,新冠肺炎的重症率、死亡率较高。陈薇院士团队在该型疫苗Ⅱ期临床试验设计中重点关注了年长人群,此次临床试验结果首次报道了55岁以上年长人群的免疫效果。
据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侯利华介绍,与18-54岁年龄阶段相比,该疫苗在年长人群(大于55岁)中的免疫原性稍弱,但安全性良好。年长人群的免疫剂量和接种程序将在下一步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
我们知道,新冠肺炎这次疫情给全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全球累计确诊数已达1000多万,全球死亡人数也高达50万。然而第一次疫情还未完全结束,很多国家又开始进行第二轮疫情的扩散了。而且据专家研究表明,第二波的传染性比第一波更强,危害性也远超第一波。世卫组织就新一轮疫情的传播已经发布通告阐明了危害。但仍有些国家执迷不悟,不采取果断措施谨防疫情的扩散和带来新的危害。
比如美国和巴西等国,已经开始了第二轮的疫情扩散,这也给全球疫情的止步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好在我国早有准备,从疫情一爆发开始,就积极研制疫苗。因为这是一种RNA病毒,存活性很高,一般的途径很难杀死它。
最好的办法只有研制出疫苗,让人体产生抗体,这样才能不会惧怕这种病毒。近日,官方传出好消息称,我国少将院士陈薇,在疫苗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
该突破可以说是在对新冠疫苗二期临床试验中一个重大的突破。并且首批疫苗已在解放军部队内率先使用。不少网友感慨称,又是人民子弟兵承担了一切风险。
因为我们知道,疫苗的试验阶段是有很大风险的,随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等一些意外,严重的甚至会威胁生命。从本次解放军率先试验疫苗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疫苗研制速度已经远超世界其他国家。
目前已经到了二期临床试验的阶段了。据统计,在全球200多只疫苗中,现在已经都在进入紧张的研制当中,再给中国专家们多一点的时间,相信疫苗将会很快与大家见面。陈薇少将当年在抗击非典以及非洲埃博拉病毒中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次新冠病毒的出现,她再次出山,解决重重困难,为我国的疫苗做出巨大贡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