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中国籍乘客入境?印度又是唱的哪出戏!
印度又要“报复”中国了吗?
12月28日,《印度时报》报道称,印度政府已“非正式”要求所有航空公司禁止搭载中国籍乘客入境。报道说,印方此番举措是“针对中国的强烈报复措施”,因为自11月起,中方已“采取毫不掩饰的行动阻止印度人乘飞机前往中国”。
这又是唱的哪出戏?
印媒报道称,印政府已“非正式”要求所有航空公司禁止搭载中国公民入境。图源:印度时报
一
目前,因为疫情原因,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航班已经暂停,但印度与欧洲之间仍正常通航,赴印的中国公民大多选择从欧洲中转。《印度时报》的消息一出,让不少人担心是否双方会完全中止人员往来。
印媒称印度政府“非常愤慨”,对中国“决意施行报复”的原因有三:
一是11月起中方对印度实行“断航”;二是中国驻印使馆11月5日发布通知,暂停印方人员持签入境;三是载有澳大利亚煤炭的货轮在中国港口长期滞留,致印度籍船员“被困中国港口”。
以上三点均让印方“感觉受到了冒犯”。因此,印度政府“明确指示”印度航空公司及一众外国航空公司,拒载中国公民前往印度。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先说“11月断航”。事实是,10月30日,一架从新德里飞抵武汉的航班上,约20名印度公民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执飞该航班的印度航空却表示,在承运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防疫安全操作”,所有旅客“均持有认证实验室出具的新冠病毒阴性检测报告”。
这已达到触发中方航班“熔断”的标准。11月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印双方正就后续临时航班安排保持沟通;《印度时报》在报道中也承认,中方当时的举措符合航班“熔断”规定。
再说签证问题。11月4日至5日,鉴于多国疫情趋紧态势,中国驻英、法、俄、印等多国使馆发布通知,暂停这些国家人员持有效中国签证及居留许可证入境中国。
当时的通知说得很明确,这是中方“为应对当前疫情不得已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后续将根据疫情形势作出调整。显然,中方做法是出于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考虑,并不针对印度一国。
至于印度籍船员无法在中国港口登岸一事,过去一段时间,澳媒多次利用印度船员打悲情牌,称今年6月、9月,载有39名印度籍船员及澳洲煤炭的两艘货轮抵达京唐港和曹妃甸港后,至今未能入港卸货,使船员“身心出现问题”,令印方加剧对华不满。
事实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对此事多次回应。中方对口岸疫情防控、船员检疫要求有明确规定,在规定允许范围内,一直向有关船员提供便利和协助,货运方是否愿意调整运行安排,由其自主决定。
中方话说得这么清楚,如果印方仍以旧事之名为“报复”铺路,显得过于小家子气了。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发布《暂停使用部分有效中国签证通知》。图源: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网站
二
虽然印度官方尚未对此事表态,但外界普遍认为《印度时报》的报道是“放风”,甚至不排除印度政府接下来会悄悄落地这一政策。但此事明显已经迎合了印度国内日渐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不少印度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竟然对此拍手称快。
其实,印度这种行事风格并不稀奇。
今年以来,印度在军事(边境、南海)、经贸(禁用一系列中国App)等领域的反华行为,或者明面上或者暗地里,一再透出非理性色彩。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林民旺教授告诉岛叔:“如果说这些针对中国的行动是‘大背景’,本次禁止航班搭载中国公民入境事件,可以说印度进一步远离了道义高点,丧失了底线。”
不光针对中国,印度过去也经常对其他国家使用类似的“强烈报复手段”。
例如,2013年,印度驻美国纽约总领馆副总领事科布拉加德因“签证作假”等原因,被美方有关部门逮捕。之后印方称,要对美方的“野蛮”举动进行报复,多名印度高官措辞强硬,甚至移除了美国驻印使馆前的混凝土路障。
2012年,意大利海军士兵在公海上误杀印度渔民,印度随即私自扣押、审讯相关士兵,限制意大利驻印大使出境,严重违反《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有关规定。
“这些做法并不符合印度在国际社会上屡屡宣扬的‘尊重规则’的外交原则,不是一个10亿级人口、寻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国家应有的负责任行为。”林民旺说。
当前,中印关系的确面临困难和挑战,但中方对印政策没有变。中国有关部门多次表示,在中印边界问题上,中方一贯严格遵守两国协议协定,致力于通过谈判协商解决问题;同时,中方维护自身主权、领土完整与疫情之下人民生命安全的决心坚定不移。
无论是公然煽动国内反华情绪,还是暗戳戳利用媒体“放风”,印方更需要反思的是这种行为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只会破坏中印关系大局。
印方应该懂得,在对外政策中,如果“行有不得”,就当“反求诸己”。
“印度要追求大国地位,首先要在行事和气度上像一个真正的大国。”林民旺说。
文/花叨叨
印媒又炸锅了。
28日下午,印度媒体争先恐后地爆料,“印度政府已经非正式要求航空公司不要搭载中国公民前往印度”。
数家印媒把它放在网站显眼的头条位置,并提到这是对中国的“强烈报复”。
临时性的暂停与部分国家的人员往来,在疫情背景下不足为奇。
但这些“被暂停”的国家往往是疫情已经或者濒于失控的国家。
而中国是全世界疫情控制得最好的国家之一,这个无可辩驳的事实让印媒的爆料显得尤其莫名其妙。
是因为疫情,还是边境?
印度这次又在抽什么风?
1
最先爆出这一消息的是《印度时报》。
报道说,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12月26日到27日),包括印度航空公司与外国航空公司在内的所有航空公司,已经被明确要求不要搭载中国公民乘飞机到印度。
由于这个指令是以“非正式”方式下达的,一些航空公司颇觉为难。它们要求印度当局提供书面文件,以便于在那些手续合法的中国公民登机时,航空公司能给出拒绝的理由。
图片来源:印度时报
另外一些印媒也从该国航空业人士那里确认了这一消息。
目前中印已经暂停了往来航班,但仍有一些中国公民,通过与印度有“气泡协议”的第三国飞往印度工作或者做生意。
“气泡协议”是新冠疫情的产物,存在“气泡协议”的两个国家之间人员往来可以免除隔离措施。
在疫情之下,暂停某国人员前往本国是许多国家采用过的措施,但它往往针对的是那些疫情有不可控风险的国家。而众所周知,中国是全世界对疫情控制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至少,从中国前往印度,是绝对的从低风险地区进入高风险地区。
所以印度政府这是抽的什么风?
《印度时报》说,这是对中国的“强烈报复”。
几乎所有报道都愤怒地提到两件事。
第一件事,中国早就采取了“毫不掩饰的行动”,“阻止印度人乘坐飞机前往中国”。
中国从11月以来就开始这么干了!
中国还暂停了对印度人的签证!!
多家媒体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这是对中国报复!
第二件事是,澳大利亚煤炭船“在中国港口滞留”,导致一些印度船员“被困在中国各个港口”,而他们在海上漂了几个月却“不能上岸也不能回家”的原因是,“中国拒绝他们上岸”。
有不少印度舆论认为,以上都是中国刻意针对印度而为之。
还有印度媒体在推特上表示,中国暂停了对印度人的签证,但是中国公民竟然还有资格前往印度!
言下之意无非是,这不公平。
2
先说第一件事,是怎么“委屈”了印度。
11月初,中国“突然暂停了印度航班”,让印度一些媒体倍感惊讶。
怎么回事呢?
在疫情暴发后,印度政府推出了一个名叫“伟大印度”撤侨计划。
说是撤侨,实际上航班的主要任务是将滞留海外的印度人带回、同时允许印度国内民众搭乘包机前往目的地国。
11月初,“伟大印度”计划赴中国的第6次航班,AI1314航班上,200多名乘客中,有约20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另有40人在抵达时被发现携带抗体。
而整件事的吊诡之处在于,执飞该航班的印度航空随即发表声明说,该航司在承运过程中“严格遵守了各项防疫安全操作”,所有搭乘AI1314航班的旅客“均持有认证实验室出具的新冠病毒阴性检测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在登机前接受了两次新冠肺炎检测。
反正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数十人一到中国就变成阳性了……
这很难不让人产生某种联想。
此前印媒就有爆料称,自从新冠疫情在印度暴发以来,有不法医生和团伙相互勾结,通过兜售虚假的检测报告牟利。
在德里地区的一个此类案件里,购买一份虚假的检测报告只需要2400卢比,约合人民币215元。
此外,班加罗尔也有检测中心的员工涉嫌以1.2万卢比的价格向“有需要”的旅客提供新冠病毒阴性检测证明。
这样的航班,不该断吗?
实际上,这根本不是印度航空第一次在飞抵目的地后发现确诊病例。此前香港特区和迪拜都曾因为同样原因对其发出禁令。
但是事情一到中国内地,印度媒体的报道语调就显得很“惊讶”了——什么?你竟然断了我的航班?
中方其实真的还挺客气的。
11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对此回应说,目前中印双方正就后续的临时航班安排保持沟通。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则发布消息,要求搭乘航班赴华人员须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及血清抗体检测双阴性检测,同时申请并获得带“HS”标识的绿色健康码或健康状况声明书。
11月4日和5日,由于第二波疫情在多国呈现失控之势,中国驻多国大使馆分别发布通知,暂停了在这些国家人员持目前有效中国签证及工作类、私人事务类和团聚类居留许可入境中国。
其中有印度,但同时也有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俄罗斯、菲律宾等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1月5日表示,这是为应对当前疫情,不得已采取的临时性措施。中方借鉴了多国做法,根据疫情形势变化,调整对有关人员来华的做法,这合情合理,也符合国际惯例,相信能够得到大家的理解。
“合情合理”四个字,恰如其分。
就在那一天,印度新增确诊病例超过5万例,累计确诊836万(当然现在已经远远不止了)。
没有中国人会认为这是针对印度——我们针对的是疫情和病毒本身。
但是印度舆论的玻璃心,被深深刺伤了。
3
还有船员的事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件事其实印度人略有点躺枪。因为船也不是印度的船,货也不是印度的货。
可惜的是,印度人撒气的方向错了。
“被困”的是一批运送澳大利亚煤炭的货运船,恰巧上面的船员大多来自印度孟买。
说白了,这些印度船员充当的是快递小哥的角色。
稍微有点网购经验的人都知道,当快递因为质量问题被拒签,快递小哥该联系谁。
当然是卖家。
而现在的问题是,卖家不愿意承担损失,于是让快递小哥赖在对方家门口。
我们的快递小哥在这都多少天了,你不买你就是不人道。
就是不让快递小哥问问卖家:你这批货到底要怎么处理?
这件事,其实一开始就是澳方在炒作。
先是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跳出来,对煤炭船上的船员处境表示“关切”,一些西方背景的NGO又嚷嚷这些船员“由于空前的长期逗留而身心疲惫”,“需要紧急救济”,并宣称这是“人道主义危机”。
然后澳媒一哄而上,炒作这些船员在海上漂了几个月了,“很绝望”,“甚至试图自杀”。
这些“被困在海上”的印度船员既然如此绝望,为何就是不愿去问一问真正该对船员负责的澳大利亚雇主:你们打算怎么安置我们?
很明显,澳大利亚关心印度船员是假,想要卖掉煤炭拿钱是真。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伯明翰
法新社此前报道说,运营该货船的航运公司说,它已提出要自费将船运到日本,但没有成功。
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它没说。
但中国外交部一语道破天机:这艘散货船自6月以来一直停泊在河北省京唐港附近锚地,中方从未限制其离开。货运方出于商业利益考虑,不愿调整该船运行安排,才是导致有关情况的真正原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