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史上第一海难!那8名中国人登上了通往美国的死亡之船……
我是锡安。
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
在试航12天后长眠于深海。
109年后的今天,
被掩盖的谎言终于浮出水面。
01
泰坦尼克号,
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下辖的一艘奥林匹克级游轮,
体积之庞大、内部设施之豪华,
在当时的客运轮船界绝无仅有。
1912年4月2日完工试航,
12天后,泰坦尼克号迎来了首航。
从乘客到船员都被这“坚不可摧”的宠然大物弄得神思膨胀,船员们更是喝得酩酊大醉。
随后游轮偏航,虽受到了冰山预警,
但固执的船长还是下令继续提高航速,
最终在4月14日深夜,船撞冰山,在劫难逃。
不到三个小时,船上2224人,
有1500多人与船陪葬,
只有707人生还。
人类史上第一海难就此诞生。
或许是因为空前绝后,
这一故事甚至写进了中学语文课本。
人们对泰坦尼克号的记忆和认知,
多半停留在其中的爱情故事,
还有让人津津乐道的骑士精神。
在游轮沉没的最后时刻,
头等舱的贵族将生的机会留给了妇孺,
乐手们依旧安静的演奏……
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
这些获救的人中,头等舱旅客有202名、
二等舱旅客有118名、三等舱旅客有178名,
船工(船工主要住二等舱和三等舱)有212名,
而生还几率分别为62%、41%、25%及23%,
社会阶级=生还率,绝对正比。
这700多名幸存者到达纽约港口时,
被迫签署了一份保密协议,
要求不能和媒体吐露半个字,
作为回报,他们也到了一笔不菲的封口费。
而在救生船靠岸仅仅2.5小时后,
《纽约时报》就发表了一篇报道文章。
通篇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其中有不顾生死的船长,
和用生命演奏的小提琴乐队,
以及临危不乱的头等舱男乘客。
就这样,在美国媒体的粉饰下,
小丑变成了英雄,灾难瞬间被美化。
在冗长的美式谎言中,
还有被污名了百年的中国人。
02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起航,
8名中国人以三等舱乘客的身份登船。
这8名华工有6人来自广东,
在一艘名叫“阿纳塔”的船上找到了工作,
这艘船由大西洋水果公司运营,
航线:纽约-古巴。
船长要求他们尽早赶到纽约港口报道,
于是8人匆忙搭上泰坦尼克号前往纽约。
运营泰坦尼克号的白星公司在乘客登记表上写下了他们的名字(音译):
Fang Lang、Lee Bing、Ali Lam、Chang Chip、Choong Foo、Lee Ling、Ling Lee和Len Lam。
他们的船票由雇主负责购买,
一张可供8人使用的三等舱船票,
票价为59英镑9先令11便士,编号:1601。
他们并非观光客,
而是外国邮船公司的雇佣工:
工资只有外国海员的1/5,
每天工作约15个小时。
原本是为了生存糊口,
却不想此行凶多吉少。
当天下午,泰坦尼克号以时速41公里的速度航行,
按照当时的标准海事惯例,
船只主要依靠瞭望员进行观察,以免撞到冰山。
但入夜后,仅靠瞭望员显然风险极大。
23点39分左右,当发现冰山时,
船只虽然进行了左满舵,但为时已晚,
右侧船身擦过冰山,随即船体开始倾斜,
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开始下坠。
当时美国移民法要求:
船舶必须将三等舱和头等、二等舱乘客隔离开,
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传染性疾病,
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外国移民,
而如此安排,无疑封死了三等舱乘客尤其是英文不好的移民和劳工的生路……
在船上,三等舱乘客的逃生路线的一些地方,
被特意放上了铁门、舷梯和电梯,
派人上锁、封闭或看守,
以免他们抢先搭乘救生艇。
而这8名中国华工虽住在三等舱,
但都曾做过职业水手,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
所以他们没有跟随众人往船尾方向跑,
而是迅速冷静分析,沿着船的右舷往船头方向跑。
最终8名中国人,2人丧生,6人获救,
其中Fang Lang是最后一个获救的乘客。
整艘船的生存率只有31%,
可中国人的存活率竟达到了75%。
不久,海难的消息到达了纽约。
4万人涌到码头附近迎接幸存者。
落成4年的珍妮酒店正靠近哈迪逊河边的码头,专门用来接待海员,许多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都住进了这家酒店。
码头上人山人海,空气中悲喜交加。
而在这欢迎幸存者的关键时刻,
却唯独不见6名华人的身影。
而更让人气愤的是:
他们虽幸存,却被美国媒体的舌头压了足足百年。
有人称他们为偷渡客,
有的说,幸存的6名中国人异装成女性,
混进了妇孺中才得以登上救生艇,
他们是“偷”了别人的位置才得以生还。
4月17日,《丹佛邮报》更是大肆登出:
《中国规则:先救男人,而非女人》。
1912年4月19日,纽约报纸《布鲁克林鹰报》称:
“没人能说出这些中国人从哪里来的,不知道他们怎么上了救生船,但他们就好好坐在那里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