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中国的登月工程跟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完全不是一回事!

作者 :正文注明 2024-05-17 20:43:09 围观 : 评论

来源:观雨大神经

阿波罗计划的真伪

自古以来,有关月球的传说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5月初,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

该探测器完成了人类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的土壤采样工作,是我国载人登月工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国的登月工程从2004年开始正式实施,根据官方的计划,要到2030年左右才能最终实现载人登月。

之所以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主要是因为载人登月这个任务实在是太难了。

于是我们难免会想到这么一个问题:

50多年前的美国人,是怎么在技术条件非常落后的情况下,把载人登月这种难度逆天的任务给完成的?

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猫腻?

图片

其实有这样的质疑是人之常情,科学本身也是在质疑声中不断进步的。

而且最早搬出“美国登月阴谋论”的恰恰是美国人自己。

他们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怀疑阿波罗飞船载人登月的真实性,至今已持续数十年。

比如说美国在1976年就出版了一本登月阴谋论书籍《我们从未登上月球:美国300亿美元的骗局》。

图片

当然了,毕竟大多数人并非航天领域的专业人士,所以他们的很多质疑也没有质疑到点子上。

比如说有一个广泛流传的疑点是这样的:

为什么月球上明明没有空气,插上去的美国国旗却可以“迎风摆动”?

图片

其实这是因为该旗子本身就有个支撑杆在支撑。

至于旗子会不停的摆动,则是因为旗子本身的惯性:月球没有阻力,旗子只要一开始出现震动,就会摆动很久。

...

诸如此类的疑点还有很多,其实大多有都合理的解释。

图片

但这就能证明美国的载人登月是真实的吗?

那就不一定了。

因为阿波罗计划确实有它可疑的地方,只不过它的可疑之处并非人们津津乐道的那些技术上的细枝末节,而主要是以下两点:

  • 项目本身的风险太大。

  • 美国人50多年前能做到的事,现在想做却做不了了。


疯狂月球行

关于第一个疑点,也就是项目风险太大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国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的观点。

图片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张总师并没有质疑美国的载人登月,他只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客观的评价了一下这个项目。

他的原话是这样的: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载人登月,即使到了今天,即使是对于美国人来讲,也是非常难的。其实当年阿波罗的登月,实际上是当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的一个结果。

当时阿波罗飞船所采用的很多技术非常冒险,如果现在客观的评估的话,据说可靠性可能平均都到不了50%,非常非常的冒险,很多的结构系数选取都非常低。

包括我们的团队现在在搞的这个载人登月的论证,想用现在的技术设计出阿波罗的登月舱也好,登月飞船也好,都非常困难。包括美国,重返月球,其实也搞了很长时间,难度依然很大。

这里面最核心的观点,就是阿波罗计划中所采用的技术的可靠性很低。

图片

那么“可靠性”这个指标对于航天事业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可以来看看下面这两个例子: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后解体,7名宇航员遇难。

事故原因是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的O型环密封圈因为当时天气太冷而失效。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的时候于空中解体,7名宇航员遇难。

事故的原因是该航天飞机外部燃料箱表面的一块隔热材料脱落。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航天事业而言,一个极其微小的问题就可能引发极其严重的后果。

图片

所以当年美国在科技水平有限、技术可靠性不足的情况下强行进行载人登月,确实可以用“壮举”来形容。

不过这种冒险精神虽然值得我们点赞,但并不值得学习,因为实在是太鲁莽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划着条小舢板就想横渡太平洋一样。

图片

那么阿波罗计划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阿波罗11号的具体登月过程。

首先,美国为此次工程研发了当时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土星五号。

图片

该型火箭高达110米,推力达到了恐怖的3752吨。

而阿波罗十一号飞船就放置在火箭的头部。

图片

该飞船有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登月舱、指令舱、服务舱。除了登陆月球的那段时间以外,宇航员基本上都坐在指令舱中。

图片

土星火箭升空后会把阿波罗11号带入地月轨道。

在这里,阿波罗飞船将进行一次变形金刚式的重新组合:

首先,顶着指令舱的服务舱会先飞出去,然后原地旋转180度,再与火箭里的登月舱对接,并将其拉出来。

图片

图片

拉出来后,整个阿波罗11号飞船就“变形”完成了,之后它就要靠自己的力量飞向月球了。

飞船飞到月球上空后,3个宇航员中的2个会进入到登月舱。然后登月舱与服务舱分离,减速,降落月面。

图片

此时服务舱里还留有1名宇航员,他将驾驶服务舱继续在月球上空进行绕月飞行

图片

等登月舱完成降落后,航天员就可以跳到月球上拍照打卡了。

在返回的时候,登月舱的上升段会起飞,飞到绕月轨道,去追赶一直在天上绕圈的指令舱。

图片

双方在月球上空经过一段时间的你追我赶后(大概会绕月球两圈),就会会合并进行对接。

图片

对接完成后,宇航员会全部回到指令舱,然后抛弃登月舱,接下来就可以回家啦。

返航的飞船会在三天后回到地球上空,此时指令舱会抛弃服务舱,独自安全降落。

图片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项目,只能想到一个词:疯狂。

因为在它的整个过程中都充斥着大量对精度要求极高的操作。

比如说控制飞船的飞行角度、速度、高度、刹车时机、降落姿态、对接操作...

而这里面几乎没有任何容错的空间。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拿我们的嫦娥三号探测器来举个例子。

图片

嫦娥三号首次实现了我国在地外天体的软着陆,这也是未来载人登月的基本技术要求。

而我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依靠的技术包括了激光测距、微波测距测速、光学粗避障、激光三维成像...

然后还要配合电脑来对探测器的动力和姿态进行精密控制。

中国登月工程着陆试验场:

图片

在具体降落的过程中,探测器在距离月面高度100米时就会开始自动寻找合适的着陆区。

其配备的拥有16波束的激光设备每隔250毫秒就会拍摄一张三维地图,电脑则根据大量的三维成像来避开高度或深度超过20厘米的石头或坑洞,然后不停的调整探测器的速度和姿态,最终实现软着陆。

图片

而阿波罗计划受限于当年的技术条件,这类操作大多是靠人工来手动完成的。

微操仙人了属于是。

不过同样的事情,美国后来又成功干了五次。

图片

所以如果仅从风险和概率的角度出发,阿波罗计划的真相在客观上存在着这么几种可能:

  • 他的全部载人登月行动都是真实的。这也是我们目前普遍认可的一种可能性,只是这个可能性确实很需要运气。

  • 他的部分载人登月行动是真实的。也就是说他可能赌赢了一次,但剩下的就是作假了。这在概率上更容易接受。

  • 他的全部载人登月行动都是虚假的。当然,作假的部分未必包括整个登月项目,也可能只是“人没上飞船”,或者“人上了飞船但没有进入登月舱登月”。这类可能性目前没有任何实锤的证据,但在理论上确实是最安全和稳妥的方案。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疑点:美国人为什么现在上不去了?


阴谋论经久不衰的奥秘

众所周知,美国在1972年第6次登月成功后就没有再继续阿波罗计划了,人类的登月之旅也戛然而止。

图片

对于这个结局,一般的解释是这个项目太劳民伤财,没有收益,所以美国人就没兴趣玩下去了。

不过“没兴趣”只能解释美国为什么过去几十年没去,却解释不了当下我们看到的这个情况:

就像和我们约好了一样,美国在2004年也搬出了新的登月计划,即“阿尔忒弥斯计划”。

他们的底子毕竟比我们好,所以阿尔忒弥斯计划的纸面进度比我国的登月工程快得多。

图片

按计划,美国将在2017年发射阿尔忒弥斯1号飞船,之后还会陆续发射2号和3号飞船。

其中1号是无人飞船;2号是载人飞船,但只绕月不登月;最终实现载人登月的是3号飞船。

而3号飞船的计划发射时间是2024年,比中国的计划快了6年。

看得出来,他们很急。

但这并没有什么用,阿尔忒弥斯计划从开启的第一天起就无情的放起了鸽子。

图片

他们直到2022年11月才完成1号飞船的发射,仅第一个步骤就比自己的原计划慢了5年。

现在美国想按原计划在2024年实现载人登月显然已经不可能,所以他们又号称在2025年登月。

目前看依然难度很大,能不能赶在我们之前上去还真不好说。

也就是说在“阿尔忒弥斯”计划启动之前,美国可以说是不想去月球;但在那之后,他们就是想去但是去不了了。

你50多年前就去过一次,现在却去不了,很难让人不怀疑。

图片

但这也不是不能解释,因为登月项目的长期停滞,所以相关的产业链和设备肯定都荒废掉了,人才也没有得到传承,现在玩不转也是合理的。

但仔细想一想,还是有不科学的地方。

之前的技术和设备虽然荒废了,但人类总体的科技水平和工业能力是一直在大踏步的前进的。

同样的技术指标,现在只会比50多年前更容易达成。

这就好比上个世纪的福特汽车工程师退休了,不等于现在就造不出汽车。

图片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阿尔忒弥斯计划的技术标准比阿波罗计划高得多,甚至可以说是爬上了另一棵科技树。

所以美国现在没有办法完全站在阿波罗计划的肩膀上去实施新计划。

而技术标准之所以变高,是因为这一次美国要确保安全性。

时代毕竟不同了,现在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随便莽了。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年的阿波罗计划有多冒进,所以也别怪吃瓜群众一直持有怀疑态度。

阿波罗计划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非常具有好莱坞大片的气质。

只是这种英雄主义操作震撼是震撼了,却不具备可持续性,也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一通“我来了、我拍照、我牛逼”就完活了。

图片

所以美国虽然号称成功去了6次,但他们在月球上除了飞船残骸以外,什么也没留下来。

可以说整个阿波罗计划在本质上就是一场巨大的烟花秀。

既然是烟花秀,那自然不会有什么长期收益,后来因为烧不起钱而停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烧得非常漂亮。

图片

这场秀为美国挣到了巨大的国际声望,甚至成为了他们的霸主地位的支柱之一。

但也正因为该项目本质上只是一场秀,所以是不是真的有人上去了并不影响它的节目效果。

于是你也就没有办法通过最终的节目效果去确认“是不是真的有人上去了”。

这就是“美国登月阴谋论”一直会存在的根本原因。

美国老百姓也许不懂登月,但他们懂美国。

图片

不过也有网友担心这么一个问题:

既然美国作为登月的先驱都受到了质疑,那么中国作为一个追赶者,以后会不会也受到同样的质疑呢?

这个担心就属于多虑了。

没错,我们确实是追赶者。但需要说清楚的是,我们追赶的是登月这个事情,而不是阿波罗计划。

中国的登月工程和阿波罗计划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们并不想向谁证明什么,也不图跟谁攀比。

我们是真的想在月亮上种菜。

图片

所以中国的载人登月工程打娘胎里就没有阴谋论存在的空间。

等我们以后在上面种上菜了你还怎么质疑?

而这种底层逻辑上的区别,就注定了这两个工程会走上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

说白了,我们不会像阿波罗计划那个样子去登月。


基建狂魔的星辰大海

中国载人登月工程从2004年启动到现在,已经完成了探测器的“绕、落、回”三个阶段性目标。

即探测器绕月飞行、探测器降落月球、探测器返回地球。

只有在多次实现“无人探测器熟练往返月球”后,我们才会真正进入到载人登月的阶段。

而现在嫦娥六号在“从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样本并返回”的这个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技术水平,已经是独步全球的存在。

从月球背面返航的嫦娥六号:

图片

因为目前除了我们以外,还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月球背面开展复杂的工作。

这是因为地球发出的信号会被月球挡住,无法传输到月球背面,导致探测器一到这里就会失联,自然也就没办法进行什么操作了。

当年阿波罗飞船在进行绕月飞行时,每次飞到月球背面就会“消失”,那个时候的人们除了眼巴巴的等待它的信号再次出现外,别无他法。

在这里再次感慨一下美国人的头铁。

图片

那么我们是如何与探测器保持联络的呢?

解决方案就是发射一颗中继卫星到月球背面的上空(准确来说是地月第二拉格朗日点上)。

这样地球的信号就可以先发射到中继卫星,再由中继卫星发射到月球背面了。

图片

我们在2018年和2024年分别发射了“鹊桥”和“鹊桥2号”中继卫星,彻底解决了“信号传输”这个探月工程的基础问题。

这就是我国搞工程的特色:兵马未动,基建先行。

等到2030年左右真正实现载人登月时,其具体的流程也会和阿波罗计划有很大的区别。

我们执行登月任务的不是一枚火箭,而是两枚。

图片

第一枚火箭会运送“揽月”飞船飞往月球轨道。

此时的揽月飞船是处于无人状态,它在抵达月球轨道后就会自动开始绕月飞行。

然后我们会发射第二枚火箭,这枚火箭运送的就是载着航天员的“梦舟”飞船。

它将把3名航天员送到月球轨道,然后与已经在那里进行绕月飞行的揽月飞船对接。

图片

对接完毕后,2名航天员会转移到揽月飞船上,然后揽月再与梦舟分离,下降到月球上。

揽月飞船登月想象图:

图片

另一名航天员则驾驶梦舟飞船继续进行绕月飞行。

等揽月飞船在月球上完成一系列任务后,就会从月球起飞,把宇航员送回正在绕月飞行的梦舟飞船。

最终由梦舟飞船将航天员带回地球。

图片

这种把登月系统分两次发射的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先等第一艘无人飞船已经确定能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再把第二艘载人飞船发射出去。

这就增加了整个项目的可靠性。

而且分两次发射,每艘飞船的重量和尺寸都会更为宽裕,这样就可以携带更完善的设备,同时飞船的内部环境也会好很多。

除了登月流程不同外,中国登月工程还有一项重大的创举:

在载人登月之前先建立月球基地。

我们将在2028年左右发射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无人飞船。它们会在月球南极降落,共同组成月球南极科研站,供2030年登月的航天员使用。

这也是人类开启星际时代的第一站。

图片

另外我国目前已经开始在国内的溶洞地区进行相关实验,为今后在月球熔岩管洞穴建造人类居住基地做准备。

月球熔岩管洞穴农场示意图:

图片

可以说在阿波罗计划里,载人登月就是全部内容;而在我们的计划里,载人登月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正是因为中国登月工程的这种长期性,所以我们没有什么兴趣去跟美国争个先后。

也就是说无论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到底是真还是假,对我们来说都没什么区别。

至于他们现在新版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我们也大可以乐见其成。

图片

如果他们上去了,那么月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各自搞科研。

如果他们上不去,那么人类的星际梦想也会有我们来守护。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经常和登月工程捆绑在一起的灵魂拷问:

登月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结语.登月的意义

谈到登月的意义,我们首先想到的一般有三个:开展科学研究、月球资源利用、促进技术发展。

而让我们感到担忧的,主要就是成本太高。

费尽心思去开发一个38万公里外的天体,划算吗?

图片

其实只要这个项目是可持续的,那么随着固定体系的形成和规模化效益的显现,未来的成本肯定会被逐步摊薄,我们也终将会看到巨大的收益。

图片

不过这还不是登月的全部意义。

它还有一个重大的战略意义很少会被人们提及。

什么战略意义呢?

我们都知道在战争中经常会出现“争夺制高点”的任务。

因为只要抢占了制高点,军队就可以轻松的控制高点下方的一大片区域。

那么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地球最高的地方是哪里?

很简单,是我们中国的珠穆朗玛峰。

那么比珠穆朗玛峰还高的地方呢?

那就只有在天上飞的飞机了。

所以现代战争特别讲究个争夺制空权。

那比飞机还高的呢?

那就是人造卫星了。

因此现在各个大国都在发展太空军事力量,积极争夺地球轨道的控制权。

比如说美国有太空军,俄罗斯有空天军,中国有航天部队。

那么最后的问题来了,比人造卫星还高的地方呢?

没错,就是月球。

图片

就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月球就是地球最高的制高点。

只要在月球上建立起了大型基地和设施,就有能力对包括人造卫星在内的所有目标实施降维打击。

这是一股足以维护世界和平的终极力量。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美国看到中国的登月计划后会着急了吧。

但如今早就被工业空心化吞噬的他们,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就算他们的阿尔忒弥斯计划能更早登月,也逆转不了中国在月球开发上的优势地位。

图片

因为这个阿尔忒弥斯计划缺乏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登月完了也就完了,无法保证在登月后能继续开展包括采矿、基地建设、工程机械运输在内的一系列后续建设项目。

美国的制度本身就不支持他们长期专注的坚持做一件事,而且就算他们真的开展了后续工程,其效率也不可能跟基建狂魔相比。

在月球上建工程,只会比在地球上更难。

美国曾于2008年在加州开建了一条高铁线路。结果过了15年,花费了112亿美元后,整个工程只完成了487米。

图片

就这个水平,让他们跑去38万公里外的月球上追赶基建狂魔的步伐,只能说是痴人说梦。

而且不要说月球基建工程了,美国现在连地球轨道的空间站都快没了(国际空间站即将退役,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唯一空间站)。

所以美国现在唯一能跟我们争一下的,也就是登月的时间点。

但即使是这个小目标,恐怕也不容易。

就他们目前这种“一鸽再鸽”的状态来看,我们甚至可能会在登月进度上反超他们。

说到底,开发月球这种规模浩大的超级工程,只适合一个国力处在上升期的大国,而不适合一个走在下坡路上的腐朽帝国。

正所谓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令人欣慰的是,未来地球的战略高地大概率会掌握在文明的手中。

图片

全文完




相关文章

  • 说你不相信:或许种姓制度是印度人的福报!
    说你不相信:或许种姓制度是印度人的福报!

    来源:李建秋的世界(ID:lijianqiudeshijie)最近来了很多新朋友,新朋友可能还不了解本账号的特性:脑洞大,或许这些理由你觉得“怎么怪怪的”?不要紧,一开始你会觉得没道理,后来你会觉得有道理,然后你就陷入彷徨中。什么叫独立思考?独立思考至少你得参考不同的说法,这个世界不光是有“中国”和“西方”,还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国家,参考过他们的说法么?想过他们的反应了没?真正独立思考,难道不是自己能够提出见解吗?本账号就是一个真正独立思考的,如果你还不接受,权且当我阴阳怪气就行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事实:已知...

    2024-05-17 20:43:15
  • 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中国的登月工程跟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完全不是一回事!
    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中国的登月工程跟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完全不是一回事!

    来源:观雨大神经阿波罗计划的真伪自古以来,有关月球的传说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5月初,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该探测器完成了人类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的土壤采样工作,是我国载人登月工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国的登月工程从2004年开始正式实施,根据官方的计划,要到2030年左右才能最终实现载人登月。之所以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主要是因为载人登月这个任务实在是太难了。于是我们难免会想到这么一个问题:50多年前的美国人,是怎么在技术条件非常落后的情况下,把载人登月这种难度逆天的任务给完成的?这里面会...

    2024-05-17 20:43:09
  • 布林肯想要的,中国坚决不给!刚刚,中俄联合发声震撼全球!
    布林肯想要的,中国坚决不给!刚刚,中俄联合发声震撼全球!

    作者:戎评来源公众号:戎评(ID:rongping898)已获转载授权自打中美关系必不可免的走向对抗以来,我就有一种很深的感悟,人类百年来历史变革的浩荡感与厚重感,一年比一年真切,一年比一年激荡,一年比一年势不可挡。尤其是今年四月份之后,这种感觉愈发强烈:4月4日,耶伦访华;4月24日,布林肯访华;4月25日,奥库斯宣布扩员日本,并计划增设地面部队,预示着该组织即将由军事技术性联盟升级为军事行动型联盟;5月5日,中方到访欧洲三国;5月10日,俄罗斯恢复对哈尔科夫的地面进攻;5月14日,中菲南海矛盾激化;5...

    2024-05-17 20:43:04
  • 普京特地去了趟哈尔滨,东北-远东合作前景如何?
    普京特地去了趟哈尔滨,东北-远东合作前景如何?

    普京的这次“中国行”既是对“去年3月中国最高领导人访俄的回访,是外交礼仪上的机制性安排,也体现出俄罗斯在与美西方对抗加剧的严峻挑战下,想要‘向东转’的迫切。”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军告诉观察者网。刘军表示,中俄元首外交在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规划了中俄合作的大方向、描绘了中俄合作的新蓝图、保障了中俄关系长期健康稳定顺利发展。俄罗斯国际事务 实际上,从2007年开始,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就和东方港、纳霍德卡港一起参与了中国“内贸货物跨境运输”的试点运作。...

    2024-05-17 20:29: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于2024年5月16日至17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并共同出席2024—2025年中俄文化年开幕式暨中俄建交75周年专场音乐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并赴哈尔滨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认为,在上海合...

    2024-05-17 19:29:22
  • 法国一男子焚烧犹太教堂并持械冲向警察,被当场击毙
    法国一男子焚烧犹太教堂并持械冲向警察,被当场击毙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据法国《费加罗报》(Le Figaro)报道,当地时间5月17日,一名男子纵火焚烧该国北部城市鲁昂的一座犹太教堂,当地警方已将其击毙。报道称,当天早上6点50分左右,一名目击者向警方报案称教堂有浓烟冒出,警方赶至现场发现,嫌疑人站在教堂的围墙上。随后,他一只手着一根铁棍,另一只手挥舞着一把长约25厘米的刀,向警察冲去。该男子很快遭警方击毙。由于未在该男子身上发现任何身份证...

    2024-05-17 19:29:18
  • 美驻日大使首访日本最西端岛屿,日媒炒“对华发信号”
    美驻日大使首访日本最西端岛屿,日媒炒“对华发信号”

    美国驻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纽尔(Rahm Emanuel)5月17日访问了日本最西端的与那国岛,声称意在通过此行“彰显威慑力”,他由此成为首位访问该岛的美驻日大使。多家日本媒体借机炒作“制衡中方”意图,指此访旨在“向中国发出信号”。日经亚洲17日报道称,与那国岛距离中国台北160公里,距离日本东京约2000公里,是日本防卫省将战略重点“转向西南”政策重点关注的岛屿之一。伊曼纽尔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称...

    2024-05-17 19:29:13
  • 马来西亚简化中国公民入境措施:仅需三项材料
    马来西亚简化中国公民入境措施:仅需三项材料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17日消息,近日,马来西亚政府主管部门实施了简化中国公民入境措施的最新规定。自2024年5月2日至2024年12月31日,免签入境马来西亚的中国公民需持有下列材料:一、 有效期在6个月以上且完整、未破损的中国护照;二、 入境马来西亚前3天内在网上填报的马来西亚电子入境卡(MDAC),并打印纸质版MDAC确认信;三、 返程机票。上述措施已在马所有边境口岸实施。入...

    2024-05-17 19:29:09
  • 对不起,我爱不动了,离婚吧,我要离开了
    对不起,我爱不动了,离婚吧,我要离开了

    01恋爱5年,结婚6年多的苏爽还是离了婚,当身边的人知道她离婚的消息后,都纷纷祝福她终于脱离了苦海,并祝福她早日遇到那个懂得珍惜她的人,因为她值得拥有。第一次看到苏爽印象很深,但不是因为她精致的妆容,而是被她脸上憔悴不安的神情所吸引住了。今年33岁的她却比实际年龄大很多,至少老了10岁左右。苏爽和老公海成是在网上认识的,在网上聊得很投缘,半年后两人奔现。见面后彼此都觉得对方还不错,于是在见面后就...

    2024-05-17 18:08:21
  • 外交部欧亚司司长刘彬向中外媒体介绍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华进行国事访问情况吹风稿
    外交部欧亚司司长刘彬向中外媒体介绍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华进行国事访问情况吹风稿

    外交部网站消息,应习近平主席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24年5月16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时机重要,成果丰硕,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去年3月,习近平主席将俄罗斯作为新任期出访首站。此次普京总统将中国作为新任期首个外访国家,在就职总统后即踏上访华之旅,充分体现了两国元首的高度互信和密切互动。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会晤40余次,保持深入沟通交流,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两国元...

    2024-05-17 17: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