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学”离不开手机电脑 疫情期间该如何保护孩子视力
高度近视或可致盲
戴眼镜延缓最有效
专家建议,学龄前儿童比学龄期的儿童,对电子屏幕的使用要求应该更严,应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看动画片的时间每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能超过1小时;保证10小时以上的充足睡眠,均衡营养,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多吃蔬果,每天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选择合适的运动或者游戏。
魏文斌强调,近视是不能自愈的,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有一部分是病理性近视,是致盲的重要原因,青少年近视治疗最关键的目的是阻止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因此,一旦确诊近视就应该干预。
建议度数大于100度就应该佩戴眼镜。首先应该去医院进行鉴别,通过睫状肌麻痹以后,散瞳、验光可以区分诊断真性近视还是视疲劳和假性近视。真性近视不能通过仪器训练等方式恢复,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仪器训练使视力提高的原因可能是患者本身是假性近视,也可能是通过训练睫状肌,提高了裸眼视力。但是这种近视的状态并没有得到解除,因此也没有办法阻止近视度数的迅速发展。
网上流传的近视度数低的孩子佩戴眼镜以后度数加深,这是近视度数自然发展,不是因为戴眼镜造成的。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延缓这一过程是最简单、最安全和有效的方法。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目前已经可以到医院进行验光配镜,就诊时应该注意严格落实防疫措施,提前预约验光时间,分时就诊减少聚集,佩戴口罩做好防护,谨遵医嘱配合检查。
链接
老年人视力问题需重视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网民中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16.9%,人数超1.5亿,互联网正持续向中高龄人群渗透。
在移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今天,老年人小屏移动端使用时长成倍增长,使老年人的眼睛问题在小屏时代被急剧放大。当中许多人患有白内障或青光眼等视力问题。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60岁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90%以上。白内障患者常伴有视物模糊、重影、畏光、眩光、眼前黑影遮挡、近视加深等症状,如不进行手术治疗最终可能致盲,将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