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想体验文化盛宴 图书仍是好选择吗?
文化的盛宴
仲夏时节,白色尖顶展棚,绿茵茵的草坪,四大展区、近400个展位、近30万种优秀出版物及文化产品,读者徜徉在书海间,这一切,宁静而美好。
只有展位上张贴的“今日已消毒”标识和人们佩戴的口罩在提醒,这一届书市不寻常。受疫情影响,本应在4月举办的书市延至6月。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主办方减少展棚数量,调整展区位置,分时段为读者安排新书首发和阅读文化活动,倡导读者不聚集、不扎堆,享受一场安全便利、内容丰富的阅读盛宴。
“早在4月,读者就陆续打电话问书市什么时候开。”中国书店店员李昱霏说:“布展期间,就有不少人来买书。”74岁的潘文裕是书市老主顾。6月9日,拉着购物小车,他一早从家中出发,坐一个半小时公交车,赶在书市营业前赶到朝阳公园。他有备而来,一张稿纸上密密麻麻写着书单,与电子技术打了一辈子交道,老人平日里却喜欢看文史类的书。“书市品种多,还便宜,每回小车都装得满满的。”
相较去年,北京市外文书店的展棚由40平方米增加到160平方米,品种由1.3万种增加到两万多种,“这次书市不容易,我们要备足货,更好地服务读者。”店员徐健说,原本担心限流影响客流,“实际上比预期要好很多。”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蒋颐萱原本跟妈妈来划船,看见外文书店展出的绘本便被吸引过来。“网上购书很方便,但书市的图书看得见摸得着,更能挑选到中意的好书。” 蒋颐萱的妈妈说。
受民法典出台的影响,法律类图书销售火爆。其他畅销类别分别为文学、社科、生活、少儿、科普。“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北京开启的首个群众性大型文化活动,北京书市不仅可以促进文化消费市场复苏,也可以让读者在平复心情的同时,享受读书的美好与快乐。”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