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想体验文化盛宴 图书仍是好选择吗?
与书市结缘
今年是北京书市的而立之年。30年前,李进考是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大型活动处处长。那时图书基本不打折,大学生囊中羞涩买不起书,出版社却把旧书成吨卖给南方的烟花厂卷爆竹。为何不把图书的供需对接一下呢?经过半年调研、筹备,1990年10月10日,首届北京特价书市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有100多家出版社200多个展位。“不仅北京人,外地人得知消息后也纷纷赶来。”李进考记忆犹新:“《世界知识年鉴》半价出售,第一天用4辆大解放卡车拉书,一销而空。”
读者的热情让李进考和同事们信心倍增。除2013年停办,书市此后辗转北京图书馆、首都体育馆、地坛公园,2014年落户朝阳公园。30年间共办了56届书市,服务读者2000多万人次。最多时四季都有书市,地坛公园一次摆了1300多个展位,吸引100多万读者。
于琳琳今年29岁,与北京书市结缘21年。8岁那年,姥爷第一次带她逛书市,看到花花绿绿的图画书,她再也挪不开步。姥爷平时很节俭,那天却毫不犹豫地买下了《白雪公主》《青蛙王子》《黑猫警长》等一大摞书。“逛书市得赶早,来晚了想买的书就没有了。”于琳琳俨然一个“书市通”。每年书市一开张,无论多忙,她都会抽空前往,有时接连去好几次。
年逾七旬的徐士力是书市常客,每一年书市都没落下。他悉心保留着早年书市的门票、宣传册,“书市不仅卖书,也是作者、出版社与读者交流的平台。”一来二去,许多书商都记住了这位“大胡子”师傅,不少人与他成了朋友,“碰上一些我想要的书,他们会给我留着,有时干脆把书赠给我,这是一份难得的交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