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最强“喜剧天团”首次合作,这个阵容可以C位出道了
原标题:华语最强“喜剧天团”首次合作,这个阵容可以C位出道了
国庆假期终于来了。在漫长的电影院封印期解开后,它的到来有了点特殊的意义,作为今年的第一个真正大档期,它有了点属于电影的节日气质。因为我们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多重量级的电影人,同时聚齐在一个时间点了。
即便不考虑这样的特殊时期,也很难有一部电影,能像《我和我的家乡》这样,同时聚齐华语电影中如此丰富、如此有代表性的一批喜剧创作者。

之所以说创作者,是因为故事单元的形式,让它得以同时聚集了那些最好的喜剧导演、编剧、演员。你完全可以把它视作当代华语电影的喜剧群像,也能从里面看出这些年来,喜剧电影在华语片中的发展脉络。
但你如果光用「喜剧」来定义家乡,那又有点低估它了。
这次的《我和我的家乡》,可以说深入到了某种更亲切、更有泥土感的国人共情中。而这种亲切感,一方面和家乡带给我们的血缘性相吻合,一方面,也和喜剧的那种亲民特质,构成了声息相通的共振。
对于亲身经历2022的我们而言,疫情给予的打击无疑是多重的。身体上的疾病、精神上的担忧沉闷、对时间和数字的无措……这些憋闷了将近一年的情绪,在疫情得以控制时,势必要找到一个出口。

好在这个时候,全民喜剧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带着欢笑和感动,在国庆档上映了。
作为2022年国庆档票房冠军《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乡》延续了前作的短篇章结构。在导演的选择上,也偏向了以喜剧见长的5组导演。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与彭大魔以及邓超与俞白眉的组合,也当得起「中国电影喜剧梦之队」的称号。
除了这些掌镜人,还有近百位优质演员参与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葛优、黄渤、范伟、沈腾、王宝强、闫妮、马丽、刘昊然、张译……如果算一算目前公布的主创过往作品,他们的累计票房就已超过600亿。

可以说,这样超强导演+实力演员的组合是一部好电影的底气,沉浸其中的观众也永远不会无聊。而这,也正是集结他们的目的:让观众能通过电影拥抱快乐,并带着笑容走出电影院。
从创作思路来说,《我和我的家乡》将镜头从共和国70年历史变迁移动到了「人与家乡」的探讨上,立意的深度没变,形式却换成了喜剧风格。拿开篇单元《北京好人》为例,二度牵手导演宁浩的葛优继续了「张北京」的故事。
如果说葛优延续了张北京的故事让观众看了一出时隔一年的「连续剧」,那《天上掉下个UFO》的单元,则让大家感受到了跨喜剧电影的超强联动。

在「唐探宇宙」屡破奇案的「唐仁」王宝强和「秦风」刘昊然,这次仍然作为舅甥组合外出探案,只不过他们的怀疑对象是指着自己说「我,就是那个外星人」的黄渤。
嗯,大家没有看错,就是走科幻路线的《疯狂的唐人街》(不是天外来客究竟是真是假阿杠不知道,但这三位凑在一起实现了跨次元壁的联动好笑倒是真的。
你敢信无论是脑力值还是行动力都超高的三人,移动速度还不如一头牛吗???哈哈哈哈,还不如下车跑着来的快!
论搞笑,《我和我的家乡》真的是认真的。如果啼笑皆非的《天上掉下个UFO》还不能让观众在电影院开怀一笑,那第三个单元《最后一课》绝对能让你二刷一遍电影。

《最后一课》的演员阵容和数量是五个单元里较多的,但想象中的「慌乱」场面从来没出现过。
拿群戏来说,它一般都是最容易编排出错也最容易让观众觉得杂乱无章的画面。一旦运镜失控或者整体画面构图比例不好,观众的第一反应就是无序且乱。可在徐峥导演对于长镜头的把控和摄影曹郁老师对画面的精准调度下,《最后一课》的群戏相当舒服耐看。
村民们从最初的诧异反对,到回忆起范老师教书育人的辛苦,再到翻找旧教材、搞出人造风雨……七嘴八舌间就把「如何参照1921年的老照片,复原当年范老师上的最后一堂课」的核心议题解决了。
观众随着这样的镜头语言一路看下去,轻轻松松就能勾勒出一个各司其职、繁荣茂盛的小山村。这种一帧一画表达十分清晰的影像质感,真的太妙了。
我们每个人好像一直都在跑,却总觉得自己把心和最后一点安全感落在了千里之遥的家乡。

所以,这个国庆就别再犹豫了,快回自己的家乡阖家团圆、去别人家乡游山玩水、进电影院看「家乡」享受喜剧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