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从喜剧中收获感动,成就华语喜剧最优秀的代表作
原标题:《我和我的家乡》从喜剧中收获感动,成就华语喜剧最优秀的代表作
2022年的电影市场非常需要重磅大片,《我和我的家乡》也早已被锁定为今年的“救市”核心力量。
国庆档大战固然激烈,但格局却也非常清晰,作为《我和我的祖国》“姊妹篇”、集结九大导演百位明星的《我和我的家乡》无疑是档期头号种子选手。

自影片宣布定档以来就被业内认为是今年市场的“救市”大员;而随着上映档期的临近,大家对于影片的期待与信心也越来越强,目前预售总票房突破1亿;最近影片也开启了大规模观影活动,口碑高涨,在大家的热烈讨论背后,影片品质也可见一斑。
那么,《我和我的家乡》的上映,对于今年国庆档乃至整个华语电影市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笑着笑着就哭了,是许多人看《我和我的家乡》时的感受。

如果说《我和我的祖国》应为雄伟叙事的基调,而需要像迎客松那样挺拔向上的话,那么《我和我的家乡》则因为我大中华天南海北的疆域而千姿百态,于细节处情深。
作为一部喜剧,《我和我的家乡》背后拥有华语影坛九大导演、百位明星,可谓阵容空前的“喜剧天团”。其中,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彭大魔、邓超、俞白眉几位导演在喜剧创作领域也建树颇丰,此次在《我和我的家乡》当中五个单元也可谓华语喜剧电影的一次大融合。

当然,喜剧是内容呈现的方式,影片的主题依然是从小人物视角出发、呈现时代变迁下家乡的变化、人与家乡的关系,并且五个单元分别立足于东、南、西、北、中五个地域,以代表性地区展现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而在喜剧大框架之下,五个单元也具备各自独特而鲜明的风格。例如,宁浩再次联手葛优延续“张北京”的故事,《北京好人》中依旧是那个爱贫又热心的张北京,也依然讲述一个轻喜剧包裹下的温情故事;又如陈思诚与黄渤、王宝强、刘昊然去了贵州,他们推出的《天上掉下个UFO》被称为“唐探2.9”,这个单元不仅继承了“唐探”系列“探案+喜剧”的风格,还融入了土味科幻等元素;还有徐峥带领老中青全明星阵容在浙江拍摄的《最后一课》单元,讲述一段帮助身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支教教师重现回忆的动人故事;至于邓超和俞白眉则将故事设置在陕西,重现防沙治沙往事;最后一组导演闫非&彭大魔也是回归家乡东北,并与沈腾、马丽合作了一出戏剧十足也格外浪漫的故事。

将多类型喜剧杂糅融合,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呈现,也能够形成完整统一的基调,让观众在一部影片中欣赏到更为多元的内容,这也是《我和我的家乡》独特的内容优势。同时,“好笑”和“好哭”也成为影片的A面B面,在每一个单元当中,笑点密集的前半程也往往对应着泪流满面的后半段,在一些观众感言中,大家也表示“以为是个喜剧,却看哭了”“笑了168次,也哭了18次”“笑的拍大腿,只恨纸巾没带够”。
从中可以看到,《我和我的家乡》其实完成了一项喜剧创作的深刻命题,即引发了观众喜悦的泪水,正如影片总策划张一白解释的“说是拍一个喜剧,但每一个故事最后都是归结在情感上,是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

所以,在《我和我的家乡》背后,许多人都是看喜剧的,却收获了喜悦与感动的双重观影感受。也不得不说,这或许是截至目前华语喜剧最优秀的代表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