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那支红军只剩7000人,却用1年时间逆袭翻盘!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09-22 12:43:02 围观 : 评论

作者:温伯陵
来源:温乎(ID: wenhu491001)


温乎曰:

成功者总是不约而同契合时代的需要。


01

很多年后,伟大领袖回忆起1935年9月9日,依然觉得是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那时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不久,就出现到哪里去的争论,四方面军的张国焘想南下建立根据地,而在遵义会议得到大家认可的伟大领袖,则坚持北上打通国际通道,争取苏联援助。

两方人马怎么都谈不拢,张国焘便发电报给陈昌浩,准备用党内斗争的方式解决问题。

其实就是要夺权嘛。

电报传到叶剑英手里,他感觉这事不得了,赶紧跑去告诉伟大领袖,让他尽快想办法。

红四方面军有8万人马,红一方面军只有不到1万人,张国焘想用武力解决问题,伟大领袖能有什么办法。

9月9日深夜,伟大领袖带着中央机关、彭德怀的三军团离开驻地,又在俄界汇合林彪的一军团,才把红一方面军收拢起来。

他们把军队番号改为陕甘支队,单独北上寻找出路。

8天后,陕甘支队攻克腊子口,进入甘肃岷县的哈达铺,准备好好休整一下,再决定前路该怎么走。

伟大领袖有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搜罗书和报纸,除了缓解行军途中的寂寞无趣,还可以了解当地新闻,以及最近的时局消息。

毕竟不了解最新的时局消息,相当于闭门造车,很容易判断失误的。

哈达铺是个穷地方,除了一些旧报纸什么都没有,伟大领袖叹口气,有总比没有好,凑合着看看吧。

可正是在这些旧报纸上,伟大领袖看到一条消息:“全陕北二十三县无一县不赤化,完全赤化者八县,半赤化者十余县。”

震惊了。

他知道陕北有红军,原本以为只是些游击队而已,起不了什么作用的,没想到居然还有根据地,而且规模还不小,完全出乎意料啊。

伟大领袖和同志们开会商量,做了一个决定:到陕北去。

他们休整完毕继续前进,击退敌军追击翻越宁夏的六盘山,终于在一个月后抵达陕北吴起镇,结束一年的悲壮行军。

在翻越六盘山的时候,伟大领袖望着天高云阔的苍茫大地,心情激荡的填了一首《清平乐》: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经过数次战斗,这支红军就剩下7000人了,伟大领袖还认为长缨在手,想着缚住苍龙,心可真大。

结束长征不久,陕甘支队和徐海东的十五军团会师,重新恢复红一方面军的番号,合计兵力1.3万人左右。

看起来红军的力量壮大了不少,但作为一支武装力量来说,还是太弱小了,即便红军的战斗力再强,又能经得起多久消耗。

而就在红军向陕北前进的时候,蒋介石在西安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己亲自兼任司令,张学良以副司令的身份,指挥20万东北军围剿红军,此外还有杨虎城的3万人、马鸿逵和马步芳的2万人马。

硬拼肯定是拼不过的。

红军想在陕北生存下去,必须另辟蹊径,寻找另一种解决危机的办法。

伟大领袖发现,能摆脱危机的似乎只有一条路:

抗日


02


为什么说抗日是一条出路呢?

因为经过“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已经占领东三省和热河,再加上驻扎在华北的2万中国驻屯军和伪军,日本势力遍布黄河以北。

原本列强互相制衡的局面被打破,日本成为一家独大的侵略势力,只要日本做好准备,随时都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

中国人猛然发现,亡国灭种的危机就在眼前啊。

想挽救亡国危机,唯一的办法是中国人团结起来,放下纷争抵御外侮,不管内部有什么矛盾,先把日本赶走再说。

谁要是敢说不抗日,就是自绝于人民和祖宗,出门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也就是说,抗日已经成为全民共识,属于一种绝对的政治正确

既然要团结起来抗日,那么中国人民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便是继续发动内战。因为内战消耗的是中国力量,得利的反而是虎视眈眈的日本。

谁要是继续打内战,也就失去了民心。

偏偏蒋介石的战略是“攘外必先安内”,在蒋介石看来,国内遍地诸候党内派系林立,怎么可能团结起来抵抗日本?

只有把诸候和派系都扫平了,蒋介石才能保持独一无二的地位,把所有资源用来抵抗日本侵略。

这是蒋介石的思路。

但是其他诸候和派系不同意啊,蒋介石的安内,可不就是要消灭我们嘛,凭什么蒋介石能逍遥自在的活着,我们就得领盒饭?

于是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也站在抗日的大旗之下,破口大骂蒋介石:“你丫别消除异己了,赶紧和我们一起抗日吧,千万不要一条路走到黑啊。”

诸侯们的抗日呼声,让蒋介石在舆论上灰头土脸,他不能说抗日是错的,更不能明说先把诸候扫平了再抗日。

那就更没有合法性了。

所以围绕“抗日”这个主题,中国的势力又分成两大阵营,不论为公或者为私吧,总之是泾渭分明。

此时的抗日,不仅是解决中国危机的出路,也成为国内各派势力的武器,只要扛起抗日大旗,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抗日也是苏联的希望。

当时希特勒是纳粹德国的元首,正在埋头搞发展,国力一天比一天强,征服欧洲的野心也逐渐暴露出来。

欧洲是苏联的重心,万万不能有失,斯大林的工作重点也在防备德国,但是日本的野心也不小,现在侵略了东三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北上进攻苏联了。

斯大林希望中国能积极抗日,在东亚大陆拖住日本的进攻势头,千万别想不开北上找苏联的麻烦,要不然苏联就得两线作战了。

1935年7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代表大会,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会议精神,起草了一份《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国内停止内战抗日救国。

中央和红军到陕北不久,也发表了《抗日救国宣言》,说不论任何政治派别,只要反蒋抗日,都可以合作。

1935年12月,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定下“抗日民族战争”的路子,伟大领袖还写了一篇《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目前是大变动的前夜,党的任务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以前那种阶级斗争的路子,暂时放弃了。

国内希望抗日、国际希望抗日、各派势力为了生存也要抗日......那么抗日就成为时代主流趋势。

这时候继续阶级斗争和打内战,肯定不会得到任何人支持,大家都会说,日本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你们这么折腾不是帮日本人嘛,呸。

顺应人心,永远是没错的。

伟大领袖和中共的翻盘之路,便是扛起抗日大旗,和其他势力结成同进退的统一战线,挫败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谋划

除了为国家找出路,也为自己找出路。

这么说可能不是很伟光正,但仔细想想也没什么,毕竟成功者总是不约而同的契合时代需要。

他们判断时代风向为己所用,然后把自己融入时代脉络里,最后用能力和才智引导时代走向,实现绝地求生的人生逆袭

典型的理想照进现实啊。


03


既然出路已经定下来,接下来就要看如何操作了。

围剿陕北红军的几十万军队里,马鸿逵和马步芳是祖传的西北军阀,不可能轻易改变立场,张学良是曾经的副总司令,也挺难搞,只有杨虎城是个野路子。

他是陕西刀客出身,多年征战一路升到17路军总指挥,基本和蒋介石没有任何关系,属于典型的杂牌军+旁系。

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安的就是杨虎城这种人,让他参与围剿红军,就是让杨虎城和红军互相消耗,等消耗的差不多了,蒋介石顺势撤销番号。

蒋介石想干嘛,杨虎城心里很明白。

而且杨虎城是个热血汉子,几年前就想拉着队伍到华北抗日,无奈蒋介石不允许,万一17路军脱离掌控怎么办?

杨虎城为了保存实力控制地盘,就不愿意和红军打仗,做为中国人又有抗日的诉求,所以他对于“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思路,有很强烈的认同感。

判断出杨虎城的心理,伟大领袖下手了。

1935年11月,也就是刚到陕北不到1个月,伟大领袖写下亲笔信交给汪锋,让他去西安联络杨虎城,并且提出一个口号叫“西北大联合。”

伟大领袖的信,正是杨虎城想要的。

几乎没怎么考虑,杨虎城就同意“联共抗日”,和红军站在一起。不过双方是第一次合作,具体细节还需要再谈。

直到1936年4月才达成一系列协议:红军和17路军互不侵犯、互派代表并且在杨虎城部设立秘密电台、17路军帮助红军运送物资、同时抗日救亡。

最后一项是以后的事,前三项才是红军目前最需要的。

实力弱小的红军,在陕北找到第一个帮手。

稳住杨虎城,下一个就是张学良。

原本张学良和蒋介石穿一条裤子,哥俩好的要死,别人怎么拆都拆不散,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俩基友呢。

其实张作霖被炸死以后,不到30岁的张学良,除了看重蒋介石的英美背景以外,对蒋介石更有一种类似于父兄的心态。

可蒋介石对张学良不是这样的。

张学良对于他来说,不是一个年轻14岁的弟弟,而是手握30万重兵的独立军事统帅,和李宗仁、阎锡山没什么区别,无非是关系远近而已。

但凡有机会消灭张学良的势力,蒋介石绝对不介意背后捅一刀。

“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学良的地盘没了,可是军队还在,只要东北军依然团结在张学良周围,蒋介石就不放心。

不如让他们去剿共吧。

1935年9月,张学良被调到陕西围剿红军,原本他还信心满满,认为红军不过是一群土包子,有什么难搞的。

结果出乎张学良的意料。

东北军110师在劳山被歼灭大半,107师在榆林桥惨败,109师在直罗镇被红军全歼......自从东北军到陕西剿共以来,还没打过什么胜仗。

张学良都傻了,一群土包子这么牛逼吗?

他以为红军很好打,没想到是块硬骨头,怎么都啃不下来,张学良觉得事情不简单:“东北军损失惨重,那我还怎么立足?”

而且丢失东三省以后,张学良和东北军的抗日热情特别高,毕竟父老乡亲都在东北,他们这些东北子弟还在关内游荡,总不是那么一回事。

于是“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也成了张学良的诉求。

当时红军抓了一堆俘虏,其中有个团长叫高福原,曾经是张学良的卫队营长。彭德怀和高福原谈了两天一夜,说不要打内战了,反正你们也打不过,不如联手抗日吧。

成功说动高福原。

高福原说,我们都想打回东北,关键是张学良的态度,要是张学良愿意和红军合作,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彭德怀给了他200块钱,让他回去做说客。

高福原回去以后,向张学良说了红军的态度,并且把联合抗日的政策告诉张学良,让他拿主意。

正好张学良在南京开会的时候,专门去上海找人联系中共,想拉关系,现在红军竟然主动找上门来,那还等什么呢,赶紧同意呗。

从此以后,红军和东北军白天在战场上假打,朝没人的地方放几炮了事,晚上就在一起搞联欢,而且红军唱的还是《松花江上》等东北歌,唱的东北军人眼泪汪汪的。

就跟汉军夜唱楚歌似的。

伟大领袖又给王以哲、于学忠等军长写亲笔信,说我们都是自己人不要打仗啦,以后要合作抗日等等。

这样上层和下层双管齐下,东北军也统战过来了。

1936年4月,周恩来和张学良在延安天主教堂谈判,正式达成联合抗日的协议,并且在东北军设立秘密电台。

红军、东北军和十七路军,成为三位一体的西北联合团体

不到半年时间,不知前路在何方的7000红军就化解危机,只等最后一步,就能逆袭翻盘。

杨虎城


04

张学良和杨虎城私下联系红军,蒋介石当然知道。

事实上,蒋介石也在联系红军。

早在红军刚到陕北的时候,他就命令陈立夫和中共建立关系,并且让驻苏武官邓文仪和王明谈判,建议一种新的国共关系。

估计他以为红军剿的差不多了,完全可以用政治手段压制中共,然后腾出手来做别的事情,比如扫平其他诸候之类的。

原本国共已经谈的差不多了,大部分条件都达成共识,但蒋介石要求红军师长以上一律解职,最多保留3万红军。

伟大领袖一个条件都不答应,他明白只要答应蒋介石的条件,可能转头就被暗害了,而且他要求红军不仅不能减少,还要扩充。

谈不妥也就拖下来了。

但是张学良和杨虎城私下联系红军,蒋介石不能忍。

因为在蒋介石看

来,张学良、杨虎城和红军组成三位一体,属于明目张胆的拉山头,不仅红军剿不灭,还培养出一个更强大的反对势力。

于是,蒋介石一边联系红军,一边让张学良和杨虎城进攻红军,想让三方势力自相残杀,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张学良有点窝火。

明显打不过红军,你蒋介石还逼我们打红军,不是清除异己是什么?而且我们的诉求是立刻停止内战,团结起来抗日,你丫还要继续打内战,到底什么意思?

蒋介石要“攘外必先安内”,全国人民和各方势力要立刻抗日,这又是两条抗日路线之争了。

尽管蒋介石有自己的道理,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抗日是民心所向,不论是全国人民,还是红军和张学良杨虎城,都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

这么一对比,让蒋介石的政治很不正确。

张学良数次向蒋介石诉苦,不要打红军了,团结起来抗日吧。

蒋介石跟王八吃秤砣似的,死活不答应,还说什么红军近在眼前,日本远在天边,现在最大的威胁是红军,谁要是想着去打日本,就是汉奸卖国贼。

明显是说给张学良听的。

而且在张学良和杨虎城联系红军之后,蒋介石已经调中央军逼近陕西,想让中央军进来剿共,再把东北军和17路军调到河南安徽一带,慢慢分化瓦解。

蒋介石的权术很溜。

不过权术玩的再溜,也没有张学良生猛。

1936年12月11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听说,调他们去河南安徽的命令已经准备好,就差宣布了。

“三位一体”的局面一旦被拆分,大家都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不如最后一搏吧。


12日凌晨,西安事变爆发。

张学良命令2个卫队营奔赴华清池,活捉蒋介石,天亮时带回西安城,蒋介石折腾一晚上,丢了一副假牙,摔断一节骨头,落下拄拐杖的毛病。杨虎城则封锁西安城,扣押陈诚、邵力子、蒋鼎文等人。

天亮以后,张学良和杨虎城通电全国,宣布抓了蒋介石,并且提出八项诉求: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派共同救国、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等。

他们在行动之初就给中共发电报,请中共派人到西安共商大计,还问伟大领袖和周恩来有什么意见。

其实当时各方的焦点是杀蒋还是放蒋。

中共最初的主流意见是杀蒋。

朱老总表示什么都别考虑,先杀了再说。伟大领袖称赞张学良是全国抗日领袖,应该把蒋介石交给人民公审。

可以理解。

国共打了10年,那么多红军战士牺牲在国军枪下,无数党员和家属被无辜杀害,每个党员和红军都和国民党有血海深仇。

而且革命的目的,也是为了推翻蒋介石的政权,现在抓住蒋介石,不杀等什么。

南京的何应钦等人要武力解决,也就是发动军队进攻西安,强行解救蒋介石。

问题是打仗就要死人,万一逼的张学良和杨虎城杀掉蒋介石,恐怕何应钦做梦都能笑醒,可以说,何应钦的本质也是杀蒋。

但社会各界要求放蒋。

罗家伦、梅贻琦、蒋梦麟等知识分子,致电张学良和杨虎城,说他们扣押蒋介石犯错误了。

《申报》、《大公报》等媒体,利用舆论渠道指责张学良和杨虎城,不同意他们扣押蒋介石。

最后连学生们也上街游行,举着蒋介石的画像,声讨扣押蒋介石的行为。

张学良都懵了,“停止内战举国抗日”不是全国共识嘛,怎么发动兵谏逼蒋介石抗日,反而都来指责我呢?

因为社会各界都认为张学良利欲熏心,想扣押领袖夺取权力,甚至引起内战。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只要斯大林表态支持,一切都没有问题。

他们发动“西安事变”,最大的倚仗就是通过中共打通苏联关系,希望得到苏联的支持和援助,组建抗日政府。

要是苏联和斯大林不支持,那么所有的希望都是镜花水月。

偏偏斯大林就是不支持。

因为斯大林的诉求是拖住日本,别让日本北上骚扰苏联,至于革命什么的以后再说。

中国怎么才能拖住日本呢?

斯大林觉得,张学良的威望不足以做抗日领袖,中共的力量很弱小不足以信任,只有蒋介石才能整合国内势力,完成拖住日本的任务。

斯大林的意见是放蒋。

伟大领袖和朱德等人想杀蒋的时候,周恩来建议问一下苏联的意见,几天后斯大林回电的态度很明确,他说张学良损害了中国抗日统一战线,建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据说伟大领袖气的把电报都撕了。

既然苏联和斯大林的态度是放蒋,那西安事变中各方的希望全部落空,接下来就是怎么善后的问题了。

中共放弃杀蒋的诉求,派出周恩来奔赴西安,以第三方的姿态促进和平解决。

南京那边是宋子文和宋美龄到西安,代替蒋介石谈判。

张学良和杨虎城也骑虎难下,只要蒋介石答应他们的诉求,也只能放他回南京。

本来蒋介石死不松口,说张学良玷污了领袖尊严,后来宋美龄和他说,南京戏中有戏,别逞强了,活着回南京再说吧。

蒋介石这才答应八项诉求,承诺不再打内战,以后要以抗日为奋斗目标,并且许下承诺,回南京前发生内战你们负责,回南京后发生内战我负责。

虽然刚下飞机就软禁了张学良,随后拆分了东北军,但西安事变总体还是解决了。

再过一年全面抗战爆发。


05


现在很多人觉得,张学良不应该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

这事也得分开来看。

张学良的本意是送蒋介石回来,蒋介石再心怀感恩放他回去,这样一送一放,可以留下一段佳话,也成全了蒋介石的面子。

他没想到,蒋介石压根不要脸。

正愁逮不住治张学良的机会呢,现在自己送上门来了,正好软禁在南京报仇,顺便拆分东北军以消除心腹大患。

从这方面来说,张学良确实是幼稚。

他以为自己是布局的棋手,其实只是大棋盘上的一粒棋子,除了麾下的东北军,他没有任何博弈的资本。

但要是张学良不送蒋介石,西安事变恐怕不容易解决。

再怎么说蒋介石也是国家领袖,随便被将军扣押,要是不报复的话,很可能给别人造成一种印象,扣押蒋介石没什么大不了的。

国民党内派系众多,如果今天李宗仁把蒋介石扣在广西了,明天阎锡山把蒋介石扣在太原了,后天马步芳押着蒋介石去青海吃羊肉,那不是乱套了嘛。

所以蒋介石为了面子和尊严,回到南京也得发起内战,重新解决西安事变。

而张学良把蒋介石送回来,又被软禁起来,正好全了蒋介石的面子,也不会给其他将军造成不好的印象。

可以说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了。

虽然张学良不是太乐意。

整个“西安事变”中,最大的赢家就是中共和红军了

原本兵强马壮的8万中央红军,经过25000里长征只剩下7000多人,汇合15军团和2、4方面军,也不过3万多人,而且还困在陕北,面临20多万国军的围剿。

换做其他人操盘,这都是必死的局面。

可伟大领袖和同志们判断出时代风向,主动顺应人心,还撩拨时代潮流为己所用,玩了一把绝地反击。

时间进入1937年,陕北根据地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蒋介石也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

被围剿的黑暗岁月结束了。

他们在这里休养生息,然后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12年后就是“百万雄师过大江”了。

其中的转折点便是西安事变。

尽管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个人行为,但这个局,却是伟大领袖和同志们做出来的。

这是高手。

相关文章

  •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企融资约束的原因。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几乎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对其原因、缓解措施等都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文献中对民企融资难或融资约束问题的研究更多地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紧密关联,因为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民企。总结现有文献,对民企融资约束形成原因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五类。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缺乏正规财务报表等数字化信息,信息收集和甄别成本高,从而使得...

    2022-07-30 18:46:00
  •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引言当下社会各个城市,各条街道上的彩票站人流涌动的局面就凸显出了大家对这种“不劳而获”生活方式的向往,这并不是因为大家不够勤劳,而是在当代社会有钱的人吃山珍海味、住别墅豪宅,没钱的人辛辛苦苦勉强为生,这种不平衡的局面让很多人都有了一夜暴富的想法,而落实这种想法的渠道之一就是买彩票。在新闻上很多人都听过某些人凭借着中大奖改变人生命运,走上人生巅峰的案例,这更吸引无数彩民疯狂购买彩票。可彩票中奖真的那...

    2022-07-30 18:46:00
  •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引言对于当下社会上的打工人来说,大家自然都希望能够尽早过上“退休养老”的生活,虽然对于很多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他们却羡慕这些年轻人仍有精力工作打拼,但很多年纪轻轻的公司职工却已经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好规划。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内卷的时代,可以不用工作就能享受到每个月发放养老金,逛街下棋跳舞的乐趣对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奢望。不过在大家筹备养老生活时也需要知道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养老保障虽然非常完善且人性化,...

    2022-07-30 18:46:00
  •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引言自从第一次房改政策开始实施以来,我国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改革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是无一例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近二十年以来我国房价也是出现了高速上涨的趋势。而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百姓买房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刚需买房者想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许多人几乎万付出大半生的心血。但是房子对于国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国家宏观政策...

    2022-07-30 18:46:00
  •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文丨华商韬略 马来  对跨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过往的一年充满了“震荡”。行业内的几家巨头,先后经历了并购、重组与任职调整。短时间内,这些变化无疑影响了企业的股价。  但纵观全年的营收表现,人们却发现,跨国药企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从其公布的数据中便可见一斑。  上半年,多家跨国药企纷纷发布财报。强生率先交出了“成绩单”,2021年,他们的营收规模达到了937.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3.6%。  ...

    2022-07-30 15:46:00
  •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文丨华商韬略 新媛  “凡在今年下半年期间,中介机构每销售一套商品房,将给予1000元奖励。”  回顾今年上半年, 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各地政府为了刺激消费,更是想出了颇多“奇招”。  7月24日,江西省宜春市住建局发文称,其于七月初发布《关于促进樟树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实施后,目前销售面积环比以及销售额环比同时上升了6成还要多。  据悉,在补贴政策中,凡在2022年7月1日...

    2022-07-30 12:46:00
  •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当地时间周五(7月29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驳斥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观点,他表示,美国经济尚未陷入衰退,美联储仍需进一步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胀。...

    2022-07-30 09:35:06
  •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在2005年以前,关于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的研究较为鲜见。直到Achaya和Pedersen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和CAPM模型构建了流动性调整的CAPM模型,该模型首次将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进行分析,创新性地将流动性溢价分解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代表预期平均非流动性水平,第二部分是净流动性风险因子,可以被分解为三种流动性风险,分别对应:股票与市场的流动性共性、股票收...

    2022-07-30 06:46:00
  •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引言军人是非常光荣的一份职业,它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是崇高的,也是伟大的,我国对于军人以及退役军人是有很多优待政策的,而退役军人的优待证就是其中一种。退役军人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光荣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军人退役之后,国家也会为其发放优待证。在我们生活中却很少见到有人使用优待证,这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些老兵还表示自己不好意思使用优待证,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优待证发了后,...

    2022-07-29 21:46:00
  •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引言房子对于我国老百姓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房子的属性一再被刷新。如今房子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如果没有房子,那么自己在这座城市中就如同一个过客,没有任何归属感可言。而近几年以来,房价不断上涨,给很多人的买房增加了难度,即便是能够凑出首付,几十年的房贷也让人感到压力很大,老百姓买房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对于民生问题一直非常重视,老百姓买房难自然也是国家担心的,...

    2022-07-29 21:46:00